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 投入生產

  忙活完,已經下午二點多鐘。

  唐浩突然想起來,豬飼料配方上的料,縣里可能沒有賣的。

  連午飯都沒顧得上吃,趕緊去養豬場給老賀打電話,一字一字的囑咐,讓他今天務必購買好了,然后交給班車送過來。

  這些料比較特殊,可能一袋子豬飼料都用不了一勺,等飼料廠看見收益了再大批量的進貨。

  唐浩這邊忙著自己的小生意,老張家的父子倆卻把唐浩給想歪了,一會忙著給各家送東西拉票,一會在村口與村民套近乎。

  唐浩打完了電話,回家吃飯途中,看到吳有用進了老張頭家里面。

  唐浩撓撓張長的頭發,連帶著一層頭皮屑出來,有幾天沒洗澡了。

  估計吳有用在唐浩這邊吃了閉門羹,開始去張軍那敲邊鼓了,而且這邊鼓,還百分之百敲的響。

  唐浩先去了老唐頭家里吃飯,小米粥就這饅頭,還有兩盤涼拌小青菜。

  吃飽了之后,回了家,在小賣部里看過來過去的小屁孩們。

  看時間點已經過了午后,這幫猴崽子們一個個的背著簍子,出門割草喂豬去了。

  如今嫂子坐月子,小賣部里的豬草直接送到養豬場里,養豬場里記著每個小孩的豬草籠數,然后送到小賣部里來。

  唐浩從兜里摸出兩百塊錢,這錢是他預備給唐建國的,雖說唐建國在北成市沒干上幾天,可工資不能不給,再加上之前幫著唐浩打理養豬場的時候,是盡心盡力的,這兩百塊錢一點都不多。

  唐浩在院子里摘了個西紅柿,坐在小賣部里啃,隨著日頭西斜,唐浩小賣部前面是最好的納涼地方,一些地里活計干完的村民聚在小賣部外面,做做針線活,聊聊地里的收成,天天聊也不覺得煩。

  這幫村民聊著聊著,就扯到了競選村長上面來:“浩子,你選不選村長?”

  唐浩就是個攪屎棍的心態,人家問的選不選村長,被選和選別人都是選村長,唐浩在小賣部里樂樂呵呵的說:“選。”

  村民歪著腦袋議論:“那今年最有希望的是浩子了。”

  “那不一定,還有老張頭家那小子呢,做足了準備的。”

  “做啥準備啊,不就是給你們家塞了十塊錢嘛,只要有浩子這句話,我就選我們老唐家浩子了。”唐姓一個老爺子說道。

  唐浩笑道:“別別別,我還沒想好要不要競選呢。”

  不管你選不選,我是不會選那張軍,打小看他長大的,小時候就跟著他爹后屁股轉,看見條狗都能尿褲子。”

  這是個敢說的人,明面上與老張頭有仇的,以前也是因為占地的事,跟老張頭不對付。

  其他人就沒這么敢說了,沒接這個話茬。

  “浩子,你家電視最近咋不拿出來了,我們連看新聞都沒地方看。”

  唐浩在小賣部里,抵著柜臺:“送我爹家去了,我回頭跟我爹說,把電視搬到門口去,我嫂子坐月子,都小點聲。”

  “沒事,誰出聲,就剝奪他看電視的資格。”

  唐浩笑笑,不語。

  隔了一天,傍晚,趕著牛車去了鎮子上拿托付老賀買來的東西,等他回來,天已經黑的透透的。

  第三天,一早,唐浩、唐建國、老唐頭、李大旺和李桂蘭,幾人在臨時搭建的廠房里,正式實驗。

  嚴格按照操作流程來做,結果是很成功的。

  既然成功,當然投入生產了。

  人手不夠,唐浩按照當時養豬場選小工的報名名單中選了四個小工,挨家挨戶的走訪,都是愿意來上班的。

  在92年這個年代里,是個工作找人的年代。

  這個年代里,找個活干不容易,多數是為了養家,對于年輕人,唐浩更建議找個學手藝的工作,手藝在手,天下任你走,越技術的人,薪資待遇越高,趁著年輕,多學點手藝,千萬別為了圖一時的貪懶,錯過學習的最佳時機,不然你真的只配做普通的小工了。

  唐浩說的這些話是針對那些有條件學手藝的人,千萬不要過早的定型自己的工作,人這一輩子過的好壞,取決于你選的路。

  機器忙忙碌碌的運轉著,一袋袋的標注著永科飼料的袋子被填滿,唐浩感覺了充實。

  沒錯,唐浩就是繼續要用永科飼料的牌子,準備下一次去市里,注冊了這個牌子,從此永科飼料,就是唐浩的私有產業了。

  畢竟有前人打下的江山,對方也說了愿意繼續用就繼續用,貿然換牌子,很容易引起老客戶的不滿,與其重新占市場,不如從原有的市場里突破。

  唐浩還有一點比較聰明,將養豬場的電話手寫在袋子上,以方便對方聯系。

  說道注冊商標這事情,還得找村長,村里產業,還是要過村長那一關。

  確定機器正式運轉,李桂蘭負責盯著飼料生產,還在研究著模具大小,哪個模具是牛飼料,哪個是羊飼料,唐浩是個懶人,既然這小丫頭喜歡研究,就讓她研究去唄,反正都是為己所用,唐浩更希望這幫小工們能有李桂蘭的一半上進,能省心不少。

  把生產飼料交托給李桂蘭與唐建國,唐建國起到了一個成年人的坐擁,好在唐建國有一顆好學的心里,一個快三十的男人,追著一個十五六的小丫頭片子問東問西。

  唐浩特意選了一個晌午去了村長家,趕上秋收下,村里人都在莊稼里忙活,唐浩家是兩兄弟,家中三個壯勞力,地里一根草葉子都沒有,老唐頭這幾天沒事就去地里轉悠,看見個草苗都給拔了,免得草長起來,費工夫。

  村長家有個兒子,是老來得子來的,還在鎮子上念書,平日里寶貝的不行,住在鎮子上的姑姑家,一點重活舍不得讓他干,兒子倒是有出息,年年考試第一,村長就盼著兒子以后當個公務員,端上國家的鐵飯碗。

  唐浩本來想晚上來的,有些農戶早上帶上飯,地離得又遠,中午就不回來了。

  等唐浩來到村長家門口的時候,正巧了,村長家門口大敞著,堂屋的門,還鎖著,看村長一身的土,這不是要下地,是剛從地里回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