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隋帝國現在施行的府兵制度,一個合格的府兵,首先就需要其射箭的功夫過關,而標準就是每個府兵必須能一口氣連開二十箭,并且做到二十箭有八成命中箭靶。只有射箭過了關,隨后才是刀盾格斗,第三項才是騎術。
所以,一個成年的府兵,要是連弓箭都搞不定,那就只能是被人笑話的對象,這對于執行了上千年府兵制度的關西、關中的民眾來說,就是奇恥大辱,沒有一個成年的男子能夠忍受。這樣一來,以關西、關中為主力的大隋軍隊中合格的弓箭手的比例幾乎做到了百分之百。
當然,作為隋軍敵手的蠻族軍中更是以弓箭手為主,這些蠻族從小就會從父輩那里得到衣服小弓小箭,作為孩童時期的玩具,長大以后則是開始使用弓箭狩獵,所以蠻族中的神箭手比例要超過隋軍。
按說蠻軍的實力應該在隋軍之上,可是隋軍的裝備技術水平遠超蠻族,就單以弓箭的射程來說,蠻軍就比隋軍或者說中原王朝的弓箭射程要近了二十步以上,何況隋軍現在還裝備著威力更強的弩呢。
對于蠻族的騎兵沖鋒,隋軍開始的時候,也沒有很在意,因為從數量上說,五千蠻軍騎兵對于兩百萬以上的蠻軍來說是九牛一毛,對于百萬之眾的隋軍來說同樣是微不足道。
但是對于排列在隋軍陣型最前方的弓箭手來說,卻不是這樣。五千鐵騎的沖鋒,乍一開始的時候,速度還慢,兩萬只鐵蹄敲打地面的動靜,還微不足道,但隨著蠻軍騎兵開始慢跑、小步快跑、快跑到了最后階段的飛馳,鐵蹄震動地面的動靜也就越來越大,隋軍弓箭手列陣的地方甚至有一些小石頭子也被震動的不斷的在地面上滾動。
年紀大一些的府兵弓箭手還好,都是經歷過兩族大戰的,可是那些年輕的就不一樣了,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一樣開始有些心驚膽顫,腿肚子轉筋的感覺。
五千騎兵說多不多,只是蠻軍全軍數量繁多五百分中的一分,但是蠻軍的軍紀不如隋軍,而且戰馬奔跑也需要有足夠的空間,所以這些騎兵是分開組成了五排沖鋒的陣型,而且隨著奔跑的越來越快,原本密集的騎兵集團也越散越開,不過作為第一波次,這五千騎兵還是基本能保持在隋軍正面兩里寬度的范圍之內。
當然,也正是因為正面寬度散開的有限,造成了隋軍一萬名弓箭手的輪番發射箭矢,并沒有多少落空的時候,尤其是現在隋軍使用的交叉射擊的方式,更是增添了弓箭命中的概率!即使如此,當蠻軍騎兵越接近隋軍陣營,隋軍輪換射箭的速度也就越快,到了最后,只有寥寥無幾的百十個騎兵沖破了隋軍箭雨的打擊,結果就是給了隋軍中的神箭手機會。
不過因為第一波騎兵沖鋒一路上布滿了蠻軍和戰馬的尸體,距離隋軍越近,尸體越多,到了距離隋軍大約兩百到四百步左右的時候,近乎開始沒有下腳的地方,所以后續沖鋒的蠻軍騎兵的陣型也越拉越開,隱隱形成了一條黑色的長長的波浪線。帶著隆隆的馬蹄聲,向隋軍卷來。
知道蠻軍的騎兵是有計劃的一波又一波地襲來,李虎也同時做出了兵力調動的安排,不僅有更多的弓箭手開到了騎兵的陣列之前,就連原本壁壘森嚴的刀盾兵都有專人負責給他們遞上了一副副長弓和一壺壺箭矢,布防在刀盾兵第一線的都是老兵,同樣是精通弓箭的老手,這時候,隨著蠻軍騎兵沖鋒陣線的擴散,這些老兵也將原本插在箭壺中的利箭一支支地倒著插到了自己戰靴邊的土地里,自己最順手的位置上,準備隨時以最快的速度將手邊的箭矢發射一空。
蠻軍的第二波次和第三波次的騎兵沖擊眨眼即到,不過由于第一波次騎兵傷亡慘重,給隋軍面前留下了無數的障礙,所以這兩撥各五千騎兵的沖擊并不順利,尤其是在隋軍不斷的交叉射擊的箭雨洗禮下,依舊是一個失敗的結局。
然而不等隋軍調動更多的弓箭手,第四波、第五波蠻軍騎兵的沖擊接踵而至,這一下隋軍的陣型受到了威脅,不得不開始逐漸的后退,給蠻軍的騎兵留下空間——這就是一個作戰上的陽謀,蠻軍騎兵越接近隋軍,地面上留下的人馬的尸體就越多,最后就連奔跑都做不到,只能成為隋軍弓箭的打擊目標。
與此同時,原本布置在隋軍中央的輕重騎兵部隊也開始悄悄地轉移陣地,向著兩側移動,準備在蠻軍沖擊無果的最后關頭發起沖擊,還有一點,那就是給蠻軍一個錯誤的印象,讓蠻軍重新集結大量的騎兵,尤其是讓其主力對準隋軍中央發起攻擊,給李虎布置的八百輛弩車流出攻擊面。
果然隨著蠻軍近二十個騎兵方陣的沖擊無果,蠻族大汗多摩開始焦躁起來。在多摩的認識當中,這種連續的騎兵攻擊,足以消耗隋軍大量的體力,以蠻軍騎兵的速度,現在早就應該沖破隋軍的箭陣,開始與隋軍的騎兵或者步兵交戰起來。但實際上,已經發起了二十多次的沖擊之后,蠻軍騎兵仍然沒有沖破隋軍箭雨的封鎖。
是可忍,孰不可忍!難道蠻軍騎兵這么不中用嗎?
憤怒之下,多摩做出了一個決定,命令自己中軍的精銳騎兵,也是大汗的直屬親兵,怯薛軍出擊——整整兩萬的蠻族具裝甲騎,作為箭頭,率領剩余的十多萬蠻族輕騎對準隋軍主帥方向進攻!
怯薛軍與其他蠻族部族的主力騎兵不同,僅僅是其部隊的組成,就是有各部落的頭領貴族出身的武士組成,配置以蠻軍中最好的裝備,做到了人馬全部被甲,人手一張強弓、一壺箭、一柄得自中原的直刀,最重要的是幾乎人手一柄馬槊或者長槍,沖鋒起來,號稱是無堅不摧,是維護蠻族大汗地位的最重要的武力。
別看整個蠻族人口一樣是以億來計算,但是這支怯薛軍的總數永遠不會超過五萬。而現在出戰的這兩萬怯薛軍已經占了大汗多摩帶出來的全部兵力的六成!(剩下的四成是必須守護在大汗身邊的,屬于一旦戰事不利,保證大汗能順利逃出生天的死士,也是絕對不會出戰的那一部分。至于沒有跟著多摩這個大汗出兵的怯薛軍是留守蠻族漢庭的兵力。)
其實在蠻族中,兩萬怯薛軍的戰斗力就能橫掃十萬以上的蠻族部族騎兵,所以在草原上享有絕高的聲譽,被草原蠻族看作是戰無不勝的標志,而怯薛軍一出,就代表著蠻軍總攻的開始,而其他部族騎兵也必須配合怯薛軍一同出擊。
但是多摩不知道的是,他的決定給草原蠻族帶來了與期望相反的結果,蠻族要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
就在蠻族最精銳的怯薛軍出擊的同時,蠻族的薩滿巫師們也開始舉行儀式,為出戰的蠻族勇士送上護佑和祝福。
不愧是草原蠻族薩滿,他們的咒術雖然沒有直接對準隋軍,但是給予了蠻族極大的加持——尤其是最精銳的怯薛軍,在薩滿的加持下,原本沉重的人馬俱裝都變得輕盈,戰馬奔馳的速度也加快了,而且更加的靈活,幾乎是視滿地的蠻族人馬的尸體于無物,就這么踏著死人死馬前進,并且還保持了原本密集的隊形,并沒有像其他蠻軍沖鋒時,橫列越拉越寬的樣子。
李虎也及時地得到了瞭望兵的報告,沒有別的動作,只有嘴角邊流露出的一抹猙獰殘忍的微笑——怯薛軍的出動,必然是隋軍的中央大陣,目標必定是李虎這個中軍主帥,但是他們同樣是李虎弩車的收割目標。
現在就看是李虎的弩車部隊先完蛋,還是蠻族的怯薛軍被李虎包了餃子了!
距離隋軍弓箭手只有兩百步的時候,怯薛軍的武士們看到了慌慌張張四散而逃的隋軍弓箭手部隊,武士們都不禁心中冷笑:老子們不相信你們這兩條腿兒的能跑過老子胯下的四條腿兒!等著耶耶們砍下你們的頭顱,給耶耶們增添一些功勞!
不過隋軍的弓箭兵四散而逃的很有藝術,就在他們逃走的同時,也拉開了一面面黃綠色的布墻,露出來的是一輛輛散發著強烈殺氣的弩車,而弩車上的一抹抹寒光,直接對上了眼睛充血的怯薛軍的騎士。
距離太近了,戰馬奔跑的速度之快,根本來不及讓發現了不對的怯薛軍及時轉向。就在第一排發現端倪的怯薛軍騎士匆忙間拉緊戰馬的韁繩,試圖停住戰馬的同時,負責弩車射擊的隋軍軍官揮下了高高舉起的手臂!
“呯!“”呯!“”呯!“無數的木槌擊打弩車機關的聲音響起,隨著聲音而來的是一支又一支粗大的標槍一樣的箭矢,還有一輪輪彎月似的飛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