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章 因果雛形

  實際上,境界越高,力量越強,楊壽越是覺得,所謂的大道有殊途同歸之處。

  因果,輪回,時間……

  這些大道,無一不是對未來的某種規范。

  過去種下的因,方能得到未來的果。

  輪回更是如此,居然可以透過輪回本源,傳遞回某些未來的信息。

  但彼此之間,有什么關聯,楊壽現在還未掌握。

  他目前只知道,這個南州子……有點欠揍。

  他完全把這個世界的因果本源帶歪了。

  楊壽還以為自己進入這個世界,水到渠成,便能夠學會因果本源。

  看這樣子,自己也得加入其中,幫助小布領悟出因果本源。

  “我已有數名弟子,只能收你為記名弟子,自此之后,卸去你大儒稱號,當我書童,隨我游歷世界。”

  楊壽的話很不客氣,即便南州子在這個世界擁有如此高的威望,楊壽也沒有絲毫客氣。

  “是,老師。”

  南州子捂著臉,從善如流。

  主要是生怕一個回答得慢了,然后被楊壽又賞賜一個巴掌。

  “不過在此之前,弟子還要前往見一見兩位老友,數年前,我們曾有約定,一起坐而論道。”

  但頓了頓,南州子猶豫著,吞吞吐吐地說道。

  楊壽挑眉,不由問道:“他們對因果的理解比你如何?”

  這個世界就是小布為了演化出因果而誕生的,所以里面的大儒和學識,全部都是圍繞因果展開的。

  聽到老師如此詢問,南州子不由挺直了背脊,眼中不無傲然之色:“弟子兩位老友學究天人,對因果理解頗深,但總的來說,卻比弟子略遜一籌。”

  他的語氣里,全是自傲之色。

  楊壽撇了他一眼,淡淡“哦”了一聲。

  看這樣子,估計又是兩個走錯了路的所謂“大儒”。

  很快,在南州子的帶路下,楊壽見到了他的兩個老友。

  同樣的白發蒼蒼,三人還拿著同等款式的拐杖。

  “楚畏因,陸畏果,這是……老夫的授道恩師!”

  南州子先介紹著楊壽,同時,楊壽也在打量著這兩人。

  他尚未說話,便聽到對面兩人嘖嘖的聲音。

  “嘖嘖嘖,南州子,你可真是越活越回去了,拜人為師,居然結下了這么大的因!”

  說話的這人名為楚畏因,看到站在南州子身側的楊壽,不禁后退了幾步。

  楊壽見此,眉頭略微一皺。

  南州子見此,更是心肝顫動。

  不會又要吃耳光了吧?

  但老友在老師面前落了自己的面子,南州子豈會罷休,不禁冷笑道:“楚畏因,你整日里怕來怕去,凡事都想要置身事外,這樣如何感悟大道?”

  他冷笑著,語氣里充滿不屑。

  楊壽三個耳光打醒了他。

  雖然楊壽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

  “天地之間,盡是因果,你若纏身,必定萬劫不復!”

  相反,楚畏因依舊是固執己見,遠離了楊壽。

  反倒是另一邊的陸畏果,正饒有興致地打量楊壽。

  似乎他……并不擔心和楊壽扯上關系。

  楊壽不禁抬頭凝望著他,他發現,在陸畏果身上,居然有一種奇妙的氣息。

  這股子氣息不是因果本源,更多的則是給他一種熟悉感。

  “原來小布的意志已經附著在了陸畏果身上。”

  楊壽瞬間明悟,小布肯定是在這個世界的,但處于沉淪狀態。

  一邊沉淪,一邊學習,可以化作這個世界的任何人。

  “好了,南州子,你我三人論道,你這老師……”

  良久,陸畏果收回了目光,不再打量楊壽,而是望向南州子。

  言外之意很明顯了,相當于逐客令。

  南州子臉頰抽搐了一下,這個世界尊師重道,達者為師,但并非每個人都這樣,楊壽就是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

  就在他以為楊壽要發飆的時候,楊壽卻聳了聳肩,表示他們自己討論自己的。

  而自己在旁觀看,不會打擾到他們。

  本來陸畏果和楚畏因還是堅持讓楊壽離開,但……

  當看到楊壽低頭望著自己掌心的時候,不知不覺,他們的心也顫抖了一下。

  一下子聯想到了南州子臉上的耳光印記。

  他們也沒再說什么,主要是沒敢再說什么。

  隨后不久,三人開始論道。

  這一次論道持續的時間十分漫長,首先是三人各自闡述這段時間以來對因果的感悟。

  南州子最大的感受便是因果為何物。

  而楚畏因的感悟則是因之恐怖。

  陸畏果的感悟則是果之恐怖。

  楊壽起初聽得還有些意思,但當聽到楚畏因的……因果如淤泥,身陷泥淖中,此生將不得解脫。

  所以修行之初,就需要盡力避免結因。

  因結的越多,將極大損害修行進度。

  在他的理論中,一個人,沾惹的因越多,修行越緩慢。

  同時,將來也將承受各種不同的果。

  有好有壞,但若沾惹的因太多,未來的果……極有可能讓你暴斃。

  所以想要活得好好的,就必須要擺脫最初的因。

  楊壽乍一聽還覺得很有道理,但……修行之路本就是逆天而行。

  生存的資源有限,修行就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生存資源,得到更大的自由。

  直到有一天,與天地平齊,乃至超越天地。

  但如果按照楚畏因的說法,關上門,默默一人修行,不和任何人打交道,不沾惹任何事。

  和傳說中的佛系修行沒有什么區別。

  “因果有這么恐怖嗎?竟然畏懼如斯?”

  楊壽不明白楚畏因的想法,如此思考著,不禁皺眉。

  這些年下來,其實他對因果也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卻是和眼前三位大儒截然不同。

  隨后,陸畏果開始講述自己的理念,同樣給了楊壽大量的啟發。

  他認為,天地萬物,只要有因,就必然有果。

  那些因,你可以隨便結,但需要結善因。

  方能得善果。

  因為一代你種下了惡因,未來結下的,將是一樹惡果。

  自食惡果的下場,極有可能是不得善終。

  所以他認為,修行之中,不必畏因,而需畏果。

  更是提出了……因果轉換的概念。

  比如說你當初若是種下的是惡因,從中未必不能糾正,你可以在其中引導,轉變惡因,使得其得出善果。

  但此時,楚畏因又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見。

  在修正因的過程中,同樣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果,又如何保證這些果都是善果呢?

  既然無法保證,還不如什么都不做,從開始便避免因的產生。

  這一下子氣氛就徹底點燃了,楚畏因和陸畏果說的天花亂墜,最后……干脆因為意見不合而大打出手!

  楊壽看著兩人的理念之爭,默默無言。

  南州子還沒講述自己的理念,連忙試圖勸架。

  實際上,楊壽聽完兩人理論,已經陷入了復雜的運算沉思之中。

  其中讓楊壽印象最深的,便是陸畏果的因果轉換概念。

  的確,善因未必得的是善果。

  惡因也未必得的是惡果。

  此外,又有誰能夠界定,你結下的因是善因?

  善惡本就無法界定,只能通過人的主觀來判斷。

  所以歸根結底,因果……還是以個體為主的。

  它的本質,其實就是至強者,對于自我的把握。

  “原來如此……”

  攀升在旁盤膝了三年,聽著三人的理論,身上逐漸也誕生出了大儒的氣息。

  因為他也誕生了自己有關因果的理念,在這個世界,足以稱之為大儒了!

  只是這個大儒……相比于另外三個老頭子,顯得有些太過年輕。

  “至強者,率先把握自身因果,若再進一步,便能界定他人善惡,把握他人因果,方能算真正掌握了因果。”

  楊壽喃喃著,在這個世界里,漸漸把握到了因果之路該如何走。

  “然而,此只是小因果,而我需要掌握的,則是大因果!”

  天地間,隨著楊壽的感悟,居然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雨。

  這雨中……

  在三位大儒的眼里,居然中蘊含著某種奇妙的氣息。

  說不清,道不明,卻讓三人挪不開視線。

  “這是因果!”

  南州子率先反應過來,其中氣息很淡,但的的確確,是因果才有的氣息!

  遙想他們三人苦修這么多年,居然比不過一個后輩?

  這因果氣息很淡,也是剛領悟不久,卻被這個世界感應到了,從而觸動,下起了雨。

  “拜見老師。”

  楚畏因,陸畏果,南州子,三人都停止了爭論。

  在楊壽面前,實際上,爭論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

  畢竟已經有人率先一步,比他們先行領悟出了因果。

  其實楊壽這完全是利用的討巧的方式,才誕生了一絲因果雛形。

  他畢竟有領悟輪回之體的經驗,又曾接觸過那么多的法則,這個世界同時演化了上萬載,其中理論豐富,楊壽進入世界,也只是總結了一下罷了。

  實際上,若非是三個大儒不爭氣,至今都沒領悟出因果本源,他都不需要自己感悟。

  直接學現成的。

  望著站立在自己面前的三人,明明是三個老頭,卻顯得無比乖巧。

  楊壽微微頷首,微笑頷首道:“今日吾悟出因果雛形,尚需打磨,你們繼續吵架……哦不,繼續論道。”

  三位大儒面面相覷,突然有些尷尬起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