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十章 經略永寧州(開窯燒磚)

  在北川河捕魚的事情很快在永寧城中傳開了,但趙毅帶著捕撈三次的漁獲回城時,大半個永寧州的百姓都過來聚集在城門瞧熱鬧來了,里三層外三層的人頭疊嶂好不熱鬧,趙毅趁熱打鐵,找了個高處站著,本想即興發揮一下演講的才能,但轉目一瞥,就看見衣不裹體的百姓們眼淚巴巴的看著那一擔擔用蘆草串成的魚,頓時心下一軟,什么話都忘了,扯開喉嚨喊道:

  “跟著我,有魚吃!”

  “萬歲!萬歲!萬歲!”

  短暫的沉默后,人群中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這時的人們就是這么簡單樸素,有飯可吃,有地可種,有屋可棲,誰讓他們過上這樣的日子,那就是他們的天,是他們的信仰,這一聲聲歡呼聲可比紫禁城里的老爺們對皇帝真心多了,封建歷史上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帝王將相不少,但是這些都是食肉者的盛世,他們用一摞摞的人頭和功勛書寫青史,而創造這些盛世的百姓們僅僅只是在他們的鼻息下糊口而已,唯一稱得上屬于百姓們的盛世,恐怕就只有洪武一朝了。

  百姓們從家中抬出許久沒有開火的鍋碗瓢盆,就在永寧州城的街道上煮魚,興高采烈的如同過年。

  什么忠君報國,什么煌煌大義,什么皇帝貴人,可去他娘的吧,都比不上眼下碗里鮮濃的魚湯。

  “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修之,你覺得大帥為人如何?”李庭浩自戀的撫摸著自己的長須,問身邊的張賀道。

  張賀沉思了一下,點頭道:“胸有狼虎,心憂庶民,能容良諫,一代明主也。”

  ......

  眼下吃飯問題暫時是不缺了,但是趙毅也沒閑下來,他還有事情要做,沒人比他更清楚時間的緊迫,在蝴蝶林被殲滅的滿人臨死前那猙獰兇悍的樣子,還在他的心中揮之不去,整個神州大地即將迎來她最可怕的敵人,數以千萬計如眼前這些百姓無二的人們將被這些滿人和漢奸聯手逼入深淵,經受煉獄之災,一想到這里,趙毅就仿佛胸口壓著一片大石,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即使在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里,自己已經掌握了上萬的兵馬,但依然覺得毫無安全感。

  自己是唯一有機會改變這一切的人,眼下只有全力以赴,才能不留遺憾。

  永寧州城中的居民經過李庭浩帶著一批因為識字頗多而轉成文職的戰士們在幾天的清查后,確定了人口為2萬3千多人,其中青壯只有4千多,剩下的多為鰥寡孤殘,加上男女比例極大的失衡,婦人們也防于禮教,所以能發揮的作用比較少。

  如何將這些人力利用起來,如何解放婦女的勞動力,成為了趙毅入駐永寧州后遇到的第一個難題。

  而且經過戰亂的永州城十分殘破,街道不工整,百姓們不是擠在廢墟中,就是躲在趙毅命人臨時搭建的窩棚中,眼下還好,但隨著夏汛的來臨,雨季會逐漸增多,以現在的條件是不行的。

  所以必須要燒磚頭,還要重新規劃永寧州布局和黃蘆嶺的防御。

  燒磚頭需要經過挖土、活泥、制坯、晾曬、裝窯、燒制等環節,特別是想燒出堅固的磚頭,對于煤炭的要求很高,整個過程下來,最快也得一個多月,好在永寧州作為產煤大戶,煤和高爐都是現成的,而且根據清點出來的名冊來看,還有70多戶匠戶。

  趙毅將人力問題先放在一邊,第二天一早,叫警衛帶著自己去永寧州的高爐作坊。

  作坊的位置就在東川河邊上的黏土地上,一共有三十多座高爐,只不過基本都荒廢了,周圍有些殘破的民宅,三三兩兩的老頭和小孩在門口坐著,見趙毅過來,大人們熱情的起身,小孩則躲在一邊看著這些陌生人們。

  “不知哪位是這里的主事?”趙毅口氣和藹的問道。

  “小老兒正是。”一個精神斐然的小老頭從人后站出來回答道,他穿著灰白的麻衫,個頭矮小精瘦。

  “老人家怎么稱呼?”

  “小老兒賤名孫慧,是永寧城的匠戶,見過將軍,代表永寧城的百姓謝過將軍活命之恩。”孫慧一撩袍子,就準備下跪。

  “使不得。”趙毅一個箭步竄上去將對方托起來,連忙開口道:“守土護民,本就是我的職責,老人家不要客氣,我這番前來也是要大伙兒幫忙嘞。”

  “噢?”孫慧見實在跪不下去也沒勉強,疑惑的看著趙毅。

  “不知道孫老手藝生疏了沒,我想帶著大伙兒燒磚,把永寧城整頓整頓。”

  一談到手藝,孫慧就露出驕傲和自豪的神情,回過頭去指著其它匠戶道:“打太祖爺爺起,論玩泥巴燒窯子,小老頭這一脈敢說第二就沒人敢說第一。”

  “哈哈哈,好!”趙毅笑道:“那我就任命孫老為生產總指揮,孫老可以提拔兩個手藝好的當副指揮,把成立的匠戶都聚過來,孫老一個月領五兩銀子的薪水,其它匠戶則領一兩銀子,每名匠人一個月再領20斤大米,過兩天我再安排人手給孫老,還有許多大事要倚重孫老嘞。”

  “大帥折煞小老頭了,大帥給我們一條活路就是大恩大德了,些許手藝哪能值這么多錢,小老頭要是拿了錢,會被人家戳脊梁骨的!要不得要不得!”孫慧連連搖頭就要拒絕。

  趙毅撫住對方的手,正色道:“本帥一屆武人,功必賞過必罰,若是光讓人干活不給好處那不是和地主一樣了嗎?我怎么讓下面的人信服,再說不光孫老,就是大家伙兒也是拖家帶口的,總要吃飯的嘛......。”

  一般好言相勸,總算讓孫慧領了差事。

  新官上任的孫慧轉身就把腰岔起來,和其它匠戶道:“大家伙兒今天在這里,老頭兒就把丑話說在前頭,大帥看上我們的本事給我們飯吃那是天大的恩德,若是有人敢偷奸耍滑辦事留心眼,給我們永寧州的鄉親們丟臉,那休怪老頭兒不講香火情面了!”

  “大伙兒省的嘞!”匠戶們欣然應道。

  隨著一車白花花的大米搬到作坊,幾十戶匠戶當場就合力點起一座爐子,各家各戶開始自覺的活土制坯,干的是熱火朝天。

  回到縣城后,趙毅將馬旭喊來,問自己還剩下多少銀錢。

  馬旭道:“三團長劉雄和教委董政此番在吳城的村中查抄了一戶作惡的鄉紳,還和另一戶鄉紳借得錢糧,共得白銀4萬兩,黃金8百兩,米面等糧食一共4200石,加上我們之前的繳獲,共計銀錢34萬5千7百兩,糧食17900余石,絲綢輜重近百車,還有三團長俘虜的鄉紳武裝362人正在路上,眼下三團長的錢糧已經押送到了,部隊正在厘清田畝重新造冊,想必還要幾天的時間才能將吳城的事情處理好,對了,另一戶借錢的鄉紳在吳城口碑頗好,聽聞大帥在此,有族人帶了不少人隨軍來參拜大帥。”

  “嗯,俘虜打散,精壯者編入軍中,瘦弱者打發到作坊去給孫老用,再派一連警衛營的戰士過去監督幫忙,然后叫人帶個消息給劉雄,三團暫時先不用回來了,叫他把寧鄉也整頓一遍,等來見我的鄉紳族人到了,你先把他們安頓起來,我會找個時間見一下。”

  “諾。”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