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4章 錯綜復雜

  沒多久,張建幾個人也一起到了村東頭的打谷曬場,對李遠的軍事素養比較看重,對游擊隊的作戰能力還是比較清楚,他自己也是從井岡山就參加革命,所以暗暗決定要讓李遠把這些游擊隊員也訓練出來。

  但是他忽略了一個問題,獨立連的戰士都是從槍林彈雨中打出來的,每個人作戰經驗豐富,李遠稍一提點戰士們的戰斗能力就能很快提高,對于這些剛組建的隊伍,雖然也打了幾個勝仗,但是軍事基礎比獨立連的戰士那就還是差得太多。

  也有一個好處,獨立連的戰士基本上外省過來的,而吳興抗日游擊隊基本都是本地人,家也基本是附近的,這是好事,對附近地形熟悉,要是隱藏也更簡單,有群眾基礎,這個是獨立連不能比的。

  郎大隊長應該已經與張建商量過,所以對訓練的事情還是非常的期待,老沈要跟張建王文去縣城打探,所以游擊隊的隊員訓練任務就落在了李遠和一排的身上。

  出發前老沈大概給李遠講了這次去吳興的任務,一是重新聯系,建立組織活動地下工作隊伍,他也只是配合,長興有一條線在這邊,現在的吳興縣政府還有國軍的大量人員,軍統也在這邊安插了人手,吳興縣政府也暫時改為吳興縣行動委員會,轉入了地下狀態,組織上沒有下達其他命令,主要就是想把吳興縣政府團結到抗日隊伍中來,免得到時候有些人經不住鬼子誘惑而叛國成漢奸。

  大漢奸姚森如已經公開投靠了鬼子,看能不能爭取,如果不能就要配合軍統人員鋤奸隊將他鏟除,姚森如是吳興商會的會長,在這邊的影響比較大。

  李遠知道自己在這邊呆的時間不會太長,待張建處理完湖州的事就要護送他去上海,所以正想怎樣才能用這兩三天的時間提高游擊隊員的作戰能力。

  很快,郎大隊長,就將槍支彈藥都發了下去,拿老套筒的戰士們換上了七九步槍,淘汰下來的老套筒就給了那些還拿著木“槍”的年青人。

  背包里的擲彈筒也取了出來,放在機槍一旁,這個東西郞大隊長倒是見過,可是不會用。

  這樣下來,游擊隊一百多人也接近一個連,李遠讓一排的兵一人帶四個,先教槍的保養,熟悉槍支的性能,基本的拆解,使用注意事項,射擊姿勢,運動射擊,目標優先順序,分組目標選擇等,這個倒也不難。

  機槍跟擲彈筒這個不是教一兩下子就學的會的,要靠子彈及榴彈喂出來。

  李遠在跟郎大隊長溝通軍事指揮的東西,都是打過仗的,對這個一聊起來那就收不住了,李遠針對江南的地形,結合自己到江南的這半年時間的戰斗實際,講一些針對性的實際戰術運用。

  老兵的東西還是多,雖然時間短,說的東西也不成體系,但對游擊隊這些沒經過正規軍事訓練的戰士們來說可是非常保貴的經驗,讓郎大隊長大開眼界。

  著重講了機槍的使用,如何配置火力,對于現在的手榴彈多種使用方法,進攻撤退如何根據地形人員進行配置特別進行說明,以前幾天三次伏擊占以少勝多的例子對每一個細節作分析,說者沉浸在回憶中,聽者如癡如醉。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說得再好,說的天花亂墜也還是紙上談兵。

  這會心癢難耐的郎大隊長提出了部隊中最基本的要求,要與一排的練練,當然是學習性的,自己也知道自己手下的這些戰士水平如何。

  練習不一定得要真槍實彈,全部把子彈退出后,蔣排長安排了十二個人為一組,就在院子里跟輪流上陣的郎大隊長的戰士們干了起來,一排長跟郎大隊長作裁判。

  不管是攻與防,每次都是一排完勝,這讓郎大隊長臉上就掛不住了。

  李遠讓李小虎去倒了幾杯水過來,講了大半天,口干舌燥。

  秦梓一直在邊上看,這會看到李遠歇了下來,到院子里找了條凳子過來:“李大哥,可不可以也教教我這些軍事知識?”

  “可以,你不是地方干部嘛?”話一出口覺得不妥:“當然學點防身的本事也不錯。”

  一排沒有參加訓練的兵,看到這幕,都看著這邊,一方面這小秦太漂亮了,另一方面教官指揮打仗的能力都見識過,當然他們也只看到在青塢岕李遠的指揮和蔣排長的那次比試和平時的訓練,在宜興和回來的路上打的那個狠還沒見過,不知道這個殺神的厲害之處。

  就這些也早已成為了戰士們心中的戰神級的人物,比卿連長好像還厲害,連長還不得跟他學機槍的嘛。

  小秦雖然也是同志,但戰士們都非常佩服地方上的干部,有文化,平時對她都是客客氣氣的,一路上背包就從沒自己背過,就連一起吃飯也自有戰士用袖子把凳子擦了又擦。

  這會兒不自覺的就圍了過來。

  操場上就分成了兩大拔,李遠從旁邊的兵里取過一條步槍,遞給了秦梓,對旁邊的戰士說:“你先教她拆槍,基本戰術...“

  眾目睽睽下,李遠倒有點不好意思,當兵這么多年也沒大跟大姑娘家打過交道,這時候不知不覺又想起了曾南。

  看著其他的戰士對那個教秦梓的戰士起哄,李遠覺得這不大來勁,沉聲說道:“沒事干了么?去教兄弟部隊的戰士們練隊列,一排戰士們一哄而散,找兄弟部隊的戰士們去傳幫帶作示范去了。

  天快黑了,去吳興城里的幾個人還沒回來,畢竟還是有那么遠,郎大隊長過來找李遠:“不用擔心,現在鬼子對城里管的并不嚴,城里的鬼子雖然多,現在是維持會的人在管,偽軍中也有我們的人,不會有什么問題,鬼子這段時間很少出城,湖州到長興南邊還有國軍的部隊,現在這地方還有很多地方武裝,我們不用擔心他們的安全,王書記帶的幾個人都對這邊比較熟悉。”

  “這邊還有國軍部隊?”

  “有,現在這邊的形勢非常復雜,國民政府軍第59師在長興南李,60師一部分在宜興,現在鬼子進攻,正在退往溧陽,長興李家巷還有76師殘部,西邊有謝升標部在廣德同89師在阻擊鬼子,南邊還有國軍朱希的部隊。

  你們長興胡長元等人率領長興抗日義勇隊第一大隊,這個你不知道嗎?還有個地方勢力紅槍會,他們的老大姓樊,表面上是個商人,以前跟國軍一起混的,長期霸占著太湖里的航運和漁業,說過幾天要過來跟我們談合作抗日,東邊還有我們自己人長超游擊隊,地方上很多商人家族地下武裝也打著抗日的旗號,有些是我們自己人,但都是各自為戰,還有不少的幫會頭目,很多的地方土匪也打著抗日的旗號,那些家大業大的很多人又投靠了鬼子,很多地痞流氓類的加入了鬼子的偽軍,漢奸便衣隊,所以這邊現在大大小小的各種武裝力量幾百家,組織上已經讓我們團結一切抗日力量,打擊漢奸及偽軍,消滅冥頑不化的土匪武裝。”

  說到這里,輪到李遠目瞪口呆了,就這太湖南四周竟然復雜到這種形勢,不過李遠倒是很快理順了這邊的關系:最大軍事力量還是鬼子,鬼子還在組建偽軍,第二是國軍殘余,第三是組織的力量,第四是地方武裝,其中人數最多的反而是地方武裝,地方勢力又分四種,一是投靠鬼子的維持會,二是跟著國軍干的時聚時離的紅槍會,三是誰大就跟誰的土匪流氓類,這些都是立場不堅定的隊伍,遇到誰都打,只在乎自己的利益的投機分子,四是愛國人士,誰都不參與,自立為王,主動打鬼子,不打自己人。

  郎大隊長繼續說:“現在各部各有自己的地盤,其實雖然大家都知道鬼子勢大,但對侵我家園的鬼子可都有沒閑著,誰要是打了鬼子打了勝仗,立馬就會放出風聲,轉眼就有大批人來投,大家都是知道單打獨斗打不過小鬼子,我們前段時間打了幾次大的勝仗,也有不少的人愿意跟著我們干,很多人也知道我們是組織上的隊伍,但這樣也引起了其他一些勢力的不滿,你們這次來得也太及時了,哈哈哈。。。。”

  挺好挺爽快的人,跟李遠的沉穩不大一樣。

  李遠邊聽邊想,這比當年東北那邊鬼子占領后的局勢要復雜百倍!

  這事要讓李遠自己來干,想想就頭痛,那簡直比打鬼子還難得多,一時半會卻也沒摸著一點頭緒,終于是明白了,梧桐也拿這邊沒辦法,組織以前被國民黨破壞的太厲害,人手不足,收編這樣些地方武裝也不那么簡單,必須等新編第四軍過來,才能改變這邊的局面,光靠自己現所了解的組織上的力量是沒可能快速的發展,只能慢慢的積累力量,還得防著暗中的軍統那幫人,李遠對他們始終保持著戒心。

  不自覺的伸出雙手,握住郎大隊長的手:“你們也是太不容易了。”

  “都是為了打鬼子,李...兄弟你們這次來,老張也沒說,不知道該不該問哈,暫時你們不會走吧?前兩天我們還在南埠村東邊打死了十個鬼子偽軍,本來是要轉移的,但是有初傳來的情報組織上會派人要到這邊來領導工作,所以我們一直在等,我們也怕鬼子大舉來犯,所以明天我們就要向南邊轉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