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郊游(三)

  眾人走了半天,已經有些累了,便到旁邊的觀景亭里面休息。這處觀景亭旁邊有一個小湖,里面的水看著清澈見底,不少小魚游弋其中。

  劉牢之對何穆和何靖道:“這就是當年咱們獵虎的那處水塘了!”

  何靖喜道:“怪不得有些眼熟呢!”

  眾人坐定,劉牢之吩咐下人煮水泡茶,與眾人說起當年在此獵虎的往事來。雖然時間過去兩年了,這時說起,諸位當事人仍是心有余悸。

  高素說道:“諸位哥哥真英雄也!恨不能與諸位一起獵虎。我聽說城東的荒原上,還有不少野狼和老虎,什么時間大家約齊了,再一起去打獵去!”

  一旁的竺謙之和檀憑之等人滿臉羨慕,拍手叫好!

  何靖心有余悸得道:“你說的輕松,當日的窘迫,我現在想起來還有些后怕呢!”

  劉牢之笑道:“過了這幾年,我們的力氣又大了不少,準備的充分的話,應該可以應付!”

  說話的功夫,松果領著幾個丫頭把水煮好了,為眾人泡茶。

  劉牢之說道:“近年來泡茶用水,還就是以這獵虎泉的水最佳。今天的茶乃是近年的春茶,用茉莉花窨制,叫做茉莉花茶,諸位嘗嘗。

  人數有點多,用一把茶壺可不夠用,四個丫頭各自拿了一套茶具,開始泡茶,熱水下去,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飄來,只覺四肢胸臆間很是受用。

  檀暢看得有趣,笑道:“時人吃茶,都是添加佐料煮了喝,也有拿來煮粥的;你這里竟是拿水沖泡,真是別開生面。”

  劉牢之不答,伸手請道:“諸位先嘗嘗!”

  眾人學著劉牢之的樣子,拿起茶杯來,先用鼻子聞了聞,然后淺酌,在口里停留片刻,喝下肚子里去。喝完一口,只覺的唇齒留香,茶水甘冽清香,沁人心脾。

  “好茶!”眾人皆贊道。

  竺雪喝著茉莉花茶,只覺得茉莉花淡淡的清香,茶水之順滑柔和,實乃生平未見之絕佳飲品。向道粲喝著茶水,神色復雜的看著她。

  虞真卻是早就喝過的,她給虞期要了杯白開水,笑道:“小孩子還不能喝茶水!”

  茶過三泡,眾人略略解了渴,不過剛剛走了半天,卻不免有些餓了,松果帶著人送上了糖果點心。劉牢之對眾人說道:“茶水雖能解渴,亦能消食,諸位走了半天相必是餓了,還請嘗嘗莊子里自制的茶點。”

  劉慶之的幾個小朋友對茶沒什么感覺,看到糖果上來卻兩眼放光,各自抓了一大把,迫不及待的往嘴里填,眾人看得哈哈大笑。劉牢之看虞期躍躍欲試,卻又不好意思上前,忙讓松果給她送到了面前,虞期滿臉通紅,虞真給她拿了幾塊,放到了口袋里。

  眾人品著糕餅,嘖嘖稱奇。劉家的糕點有名,在一品匯是有售的,眾人大都吃過,唯獨這些茶點,竟然透著或濃或淡的花香,令人愛不釋手,向道粲用眼神示意竺雪,想讓她問問這糕點是怎么做的,竺雪哪里好意思開口,當下只是搖了搖頭,只作不見。

  劉牢之見了暗暗好笑,說道:“這些茶點制作的時候使用了鮮花,所以里面有花香味,算是南山莊園茶點的特色。”

  檀暢贊道:“劉兄弟心思好巧。誰能想得到,這糕點竟然可以用鮮花來做?”

  眾人點頭稱是。

  劉牢之笑道:“以花為食的雅事,那是早已有之,只不過大多是都是用來做粥,沒有人像我們一樣,做出花樣繁多的糕點罷了。我南山飯莊主打花饌和海鮮,一會兒大家可以去嘗嘗!”

  這話一出口,諸位少年只是覺得有些稀奇,竺雪等人聽了卻滿懷期待,恨不得現在就去見識見識。

  喝過了茶,眾人從觀景亭里出來,繼續前行。

  后面卻是茶樹、茶花、桂花、梅花、桃樹等低矮的木本花木和高大的花樹向玉蘭、芙蓉、玉蕊等,其余花樹未到花期,只玉蘭還有零星的花朵點綴在樹上,散發出獨特的香味。

  南山上的茶園有好幾處,這處茶園只有幾畝地,和其他花木一起,作為觀賞性的花木,培育新品種,采茶還在其次。

  走出木蘭園,這個觀光園算走上了一個小高峰,再往后走,乃是石條鋪就的臺階。路兩邊多為原生態的杉木、雜草,抬頭也難望天日。雖然沒有了鮮花的炫彩和香氣,卻多了一份清幽,偶然從林中傳來幾聲蟲鳴鳥叫,讓人心里格外平和。

  臺階上的石條只是大致平整,并沒有打磨光滑;石條的規格也不統一,甚至有用兩塊石板拼湊出來的。在這林蔭之中,雨季的時候會生出青苔,干燥之后又泛出灰色。拾階而上,走得要比原來踩踏出來的野路不知道舒服了多少。

  何穆細心,看出了臺階的問題,出聲問道:“阿宇,你這些臺階,跟觀光園里的不一致啊!你一貫追求盡善盡美,怎么在這里想起省錢來了?”

  何靖也不解,打趣道:“別是下人不用心,克扣了錢財吧?”

  劉牢之笑道:“這條石階路叫做感恩路。乃是劉氏醫館的病人,自己采集石料打磨成石板,然后在園中匠人的協助下鋪成的,每塊石板上都刻有采集者的名字。”

  高素心里一驚:“如此長的石階路,每人一塊,需要多少人才能鋪出來?劉家醫館現在已經這么有影響了嗎?如此下去,彭城劉氏必成京口望族!”

  竺謙之搖了搖頭,嘟囔道:“修個路何必如此興師動眾,又不好看!”

  “沿此路上去,在山腰有一座寺廟,稱為報恩寺;山頂上還有一座道觀;主要是為了讓京口的鄉親們求佛訪仙有個去處,原也不是為了游玩,所以這路也必要修的多漂亮。”劉牢之解釋道。

  佛教東來之后,此時影響還不大,與本土的道教也沒有什么沖突;東晉的高層士族,不少是既崇佛又信道的,這是此時的一大特色。細說起來,此時道教的影響要比佛教的影響大一些。

  約莫一盞茶的功夫,眾人相繼來到了山腰的報恩寺。此時的報恩寺尚未完工,只有一小部分可以住人,現在住著修建寺廟的工人匠師。從看到的場面來說,此廟的規模不小。從報恩寺往上,一直到山頂,只鏟除了路上的雜草低樹,還沒有建設石階,走起來就比較困難了。

  劉牢之對眾人道:“從此處上山,還有不少的路要走,現在坎坷難行;山上地方空曠,別無他物,依各位之見,是繼續前行上山,還是就地休息,回到山下?”

  何靖道:“如此風光,若不能到山頂,實為遺憾!”

  何穆也道:“山路難行,本就在意料之中,豈能因為道路難行而退縮?”

  眾人紛紛表示贊同,只有劉慶之和向欽之等人年紀幼小,經不起勞累,走了這么長時間,又累又困,在一邊嚷嚷著不愿上山去。劉牢之只好命人把劉慶之等幾個小的送到山間的飯莊里去,然后帶著眾人繼續上山。

  此時的路已經全為土路,初經開辟,甚是難行,好在未到雨季,走起來比較干爽。走不多久,幾位女郎和幾個丫頭便就氣喘吁吁,只好停下來暫歇。這樣走走停停,好大一會兒,眾人才上了山頂。

  山頂也無甚特別,只是把山頂的樹都伐光了,平整出來好大一塊地。伐木工人用伐下來的樹,搭建了一個大涼棚,上面用樹枝雜草蓋住了。眾人坐下休息,侍從們鋪下竹席,自去生火煮水。

  高素嘆道:“適才一路走來,甚是難行,想眾人開辟山林之不易;劉大哥能用兩年時間把南山整理成這個樣子,非常難得!”

  劉牢之這些年來練習不輟,走這點山路倒沒覺得怎樣,聽了這話,點頭道:“搞建設不易,因此我從不虧待這些出力的人。這一帶原來荒涼無比,現在雖然還不繁華,卻已經大變樣子了。尤其是這一帶的水利建了起來,你們看!挨著莊園的這一片地方,不斷有家來墾荒。早已不是原先荒無人煙的樣子了。”

  何穆笑道:“這話說得不錯。不過兩年前,我們來打獵的時候,不單是這山上,便是這周圍數里,全是雜樹荒草,連處下腳的地方都沒有,只有兔子和狐貍追逐其間。現在山腳下全部都開墾出來了,種上了麥子和旱稻,一片綠油油的,這得有幾百頃良田罷。”

  “不算觀光園,也就三百余頃。”劉牢之嘆道,“這兩年在這南山上,耗費了無數錢糧,到現在還入不敷出呢。”

  “不能吧,這幾年糧食也收了好幾季了,怎么會入不敷出呢?”何穆不解地道。

  “要是那么容易墾荒,這里的土地就不會閑置著了。”劉牢之嘆道,“此處不臨河,除了修建水庫,我還在低洼處挖了不少池塘,每隔不遠還要挖設水井以防干旱,著實花費的多了些!這些地剛開墾出來,產量也還不高,可不就是入不敷出。光靠糧食,想要扭轉這種局面,只怕要四五年功夫呢!”

  “花費再多也是值得的。”一邊的檀暢接口道,“只要這些地能夠澆上水,那可是子子孫孫享用不盡的產業!”

  高素卻笑道:“依大哥的本事,絕不會只為了種糧食,只怕這賺錢的產業還是要在這觀光園里呢!”

  劉牢之豎個大拇指,笑道:“知我者,高兄弟也!”

  何靖在一旁連連追問,劉牢之卻不再往下說,說話間,水已經煮好,劉牢之命侍從分好了碗,倒了水來喝。

  檀暢拿著侍從馱水的水桶,甚感興趣。劉牢之笑道:“這是專門為山上打水設計的水桶,乃是用鋼板卷制后壓出來的,用肩背著甚是方便。”

  “不錯,山間道路難行,用水桶背水,節省空間,要比用扁擔挑方便不少!聽說劉家一品匯善于制器,果然名不虛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