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9章 神器望遠鏡,戰前助廟算

  “啊……!”典韋驚叫一聲,猛地后退兩步,手一抖,望遠鏡掉了下來。

  王嵩早有準備,眼疾手快,手一伸撈了過來,大笑道:“怎么樣?典大哥,莫非這玩藝兒比你的雙鐵戟還重?”

  典韋驚呼道:“真是邪門啊!用這東西看敵營,敵營好像就在眼前!當真是神器啊。四弟出山前的師父,莫非是神仙?”典韋驚呼道。

  “雖不中,亦不遠矣。”說著,王嵩又將望遠鏡遞給斥候隊長,斥候隊長看過之后,也驚嘆一聲道:“真乃神器也,如此利器之下,敵軍虛實盡在眼底。大人若有此物制做之法,造出百十個用于裝備斥侯及軍將,在戰場之上,必可做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怠!”

  “咦,知彼知己,百戰不怠?你是何人?可曾習過兵法?”王嵩問道。

  “在下晏明,幼時曾隨父兄從軍,也曾得父兄教誨兵法之事。”

  撿到人才了! 晏明之名,王嵩還是記得的。歷史上晏明曾是曹操手下大將,長坂坡之戰,被趙云刺死。能在曹操手下做大將,武藝應該也是一流到二流之間了,統兵能力應該也不會差。

  “你父兄是何人?”王嵩接著問道。

  “家父曾在護羌校尉段公手下任軍司馬之職,某兄亦任軍侯之職,隨段公出征平羌……都沒有回來……。”晏明聲音低沉,有些悲傷。

  “晏兄,節哀順變吧。你……家中還有何人?”王嵩走近晏明,拍了拍晏明的肩膀安慰道。

  晏明點了點頭道:“自父兄走后,母親悲傷過度,不久也病逝了,剩下某一人,幸得王家收留,才茍活至今。”

  “原來是忠烈遺孤,令尊及令兄為國捐軀,乃是英雄也!從今天起,你就跟在我身邊吧。若立得戰功,吾必厚待之。”王嵩肅然起敬道。

  “多謝公子!”晏明高興地回答道。

  英雄多出于草莽之間,不曾想無意之間,竟收得一員大將!

  鮮卑軍又開始大舉攻城了,在七八千弓箭手的前面,三千多胡人士卒推著五十多架云梯向城墻邊緩緩靠近。

  上萬人攻城,才五十多架云梯?沒錯,確實只有這么多。高柳城地處邊塞,為了防止敵人利用木材打造攻城器械,方圓三十里內的樹木幾乎都被砍伐一空了。這也是漢人聰明的地方,邊塞城池,周邊是不允許有樹木長大的。若非如此,恐怕高柳城早就陷于敵手了。

  此時的高柳城頭,王蓋靠在城垛上,從盾牌的縫隙中查看著敵情。看著洶涌而來的敵人,王蓋感到深深的無奈,守軍已經不足兩千,征召的五千民壯,也傷亡過半,高柳城隨時都有城破的風險,能再堅持三天都是很難了。若再無援兵,恐怕這次要捐軀于此了。之前父親王允曾派人拼死傳信過來,說王嵩會領兵來救,只是王嵩一個16歲的少年,領一群烏合之兵,真能撼動5萬敵軍?

  王蓋不敢想得太多,也不敢泄了將士們的膽氣。轉過身,深吸了一口氣,王蓋對著將士們大喊道:

  “我們的援軍就快到了,弟兄們再堅持幾天!胡人兇殘成性,久攻高柳城不破,必會屠城!我們已經退無可退,身后就是我們的父母妻子,與其被屠殺和虜掠,不如拼死一戰!”

  “拼死一戰!拼死一戰……”將士們大聲地應和著,吶喊著。

  王蓋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對身邊的親兵吩咐道:“傳我命令,將城內十二歲到六十五歲的男丁,全部征召起來準備守城!那些身強體壯的健婦,若是愿意加入的,也一并組織起來。”

  頓了一下,王蓋又道:“先將太守府衙門拆了,全部的石料木材用來守城!然后動員城內百姓拆房子,收集守城物資。待打退了胡人,弟兄們再幫百姓重建家園!”

  親兵們應喏前去傳令了。王蓋又轉身看向城外,看著離城頭越來越近的云梯,滿臉的凝重和不安。

  慘烈的攻城戰開始了,云梯頂上的掛鉤一掛上城垛,胡人們就在弓箭手的掩護下,沿云梯魚貫而上。城上的守軍則冒著箭雨,將石塊、木頭砸向云梯上的胡人;或用長矛捅向在云梯上冒頭的胡人;或用弓箭與胡人對射……

  在的每架云梯頂端的城頭,都聚攏了幾百個人,前面有人倒下,后面的人立即補上去……。

  離城約十里的山頭上,王嵩與典韋晏明等人,頂著白色的披風,躲在雪堆后面,緊張地觀察著高柳城的戰況。

  “看樣子,高柳城堅持不了幾天了,連健壯婦女都上城參戰了。”晏明低聲說道。

  “是的,所以我們的計劃要加快了,留給我們的時間,最多只有三天了,因此,我們最好能在兩天內有所行動!”王嵩點了點頭道。

  說完,王嵩不再觀察高柳城的戰況,而是把望遠鏡的鏡頭轉向鮮卑的軍營。

  貝戈望遠鏡下的敵營,猶如放在作戰指揮部的沙盤,清晰無比。王嵩支起一塊大白布,一邊用望遠鏡仔細的觀察敵營,一邊用筆在大白布上一筆一劃的描畫著:營盤帳篷,交通路線,箭樓守衛,糧庫馬廄,兵力布防,工匠奴隸。一一描繪清楚。甚至連哪條路有多寬,哪個箭箭樓有多少守衛,哪里有幾個鹿角,籬墻有多高,哪處巡邏有多少人,巡邏路線,巡邏換班時間等,全都細致的標繪在大白布上。

  王嵩竟能繪出如此詳盡、細致、精準的敵營布防圖!讓典韋和晏明看得心驚不已也佩服不已。如果能讓每一位領兵將領熟悉此圖,用于夜間奇襲,縱然敵強我弱,我軍也未嘗不能一戰!

  天黑前,終于畫完了,這一張圖用了差不多整整一天的時間。王嵩有些疲憊地仰面躺在雪地上,長嘆一聲道: “這一天又過去了,高柳城頭,不知又添了多少英魂,又有多少個家庭,母親失去兒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親。鮮卑賊子,我王嵩在此立誓,必讓爾等血債血償!”

  回到義軍所在山谷,王嵩還不能休息。把軍侯以上軍官全都召集到自己這個最大的帳篷中,將一張寬1.5米長2米的白布地圖掛在前頭,詳細講解著敵營的情況。然后一起探討夜襲方案,并帶著這他們一起做著類似后世的戰術推演,考慮多種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并提前做好應對的預案。

  最后的作戰大致安排是:

  一,由關羽和王德領1500人進攻敵人糧庫和馬廄,燒其糧草,并用雷王鞭炮使敵人戰馬受驚,用鞭炮和火油將幾萬匹驚馬趕向中軍,沖亂敵軍,踐踏敵營。

  二,由張飛領1000為左翼,晏明領1000為右翼。劫殺試圖從兩翼四散而逃的敵軍,盡量讓敵軍亂哄哄擠在中間,使其在混亂中自相殘殺或被受驚的我馬踐踏而死。

  三,由王嵩與典韋領2000及500敢死士,共2500人為中路,從正面壓向胡人中軍,虛張聲勢,給胡人一種數萬大軍來襲的假像,使胡人慌亂和崩潰,生不起抵抗之心。

  夜襲定在第二天寅時二刻(即后世四點半鐘左右)。隨后,王嵩又令各領軍軍候抄錄自己進攻方位地圖,與屬下伍長以上的軍官詳細研討。并模擬實戰練習。

  然后,王嵩又抽調100人,做為雷王鞭炮及千子雷鞭炮投擲人員,由王嵩親自訓練和指導。3卷千子雷,則分拆成50個為一串,共計60串。

  因為兵力太過懸殊,使這場戰事變得格外兇險異常,稍有不慎就可能萬劫不復。因此,王嵩與幾位領軍將領反復運籌,細致推演,盡量將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都精算得非常詳盡——孫子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呼?”

  第二天白天,王嵩又與幾位將領去昨天的那個山頭,讓幾位將領用望遠鏡進行實地觀察,對照地圖熟悉戰場實況,將一切了然于心。

  天黑之后,傳令集結軍隊,按之前軍令,所有人臉上涂顏料,畫成鬼臉,人銜枚,馬束口。又令用絲布塞住馬耳朵,有士兵對塞著戰馬耳朵不理解,沒有嚴格執行,塞得松松垮垮的。王嵩令親兵及軍官嚴查,將沒有徹底執行軍令者立即砍頭示眾,連殺10余人,全軍震怖,再不敢對王嵩的軍令有絲毫敷衍的行為。

  臨出發時, 王嵩讓親兵傳令給每一位將士,說今夜敵營中軍會雷聲響起,聽到雷聲立即進攻。眾將士面面相覷,一片竊竊私語之聲:“這下雪天怎么會打雷?”

  張飛見狀,大吼一聲道:“我四弟說要打雷就要打雷!任何人不可呱噪!”

  其聲如雷,震耳欲聾……

  “然道今晚的雷聲就是張飛的吼叫?”眾軍將士們都詫異不已,面面相覷,卻無人再敢出聲。

  義軍借著微弱的月光緩慢前行,呼嘯的北風遮掩了馬蹄踩在雪地上的沙沙聲,人馬都裹著白布,在昏暗的雪夜里,與蒼茫的雪原幾乎融為了一體。

  大約丑時將近,王嵩率領的義軍到達了離敵營大約三里處的位置隱蔽了起來。

  敵營夜間并無外派斥候,且守衛松懈,毫無查覺,這也得益于幽州援軍被殲,胡人不認為此時漢人會有緩軍。被胡人殲滅的幽州援軍,也算是為王嵩做出了一點點貢獻,增加了此戰得勝的機會。

  王嵩傳令各部按計劃行動后,便將中軍交給典韋指揮,然后往自已身上塞了20個穿越帶來的雷王鞭炮,帶上夜視鏡等裝備,偷偷向敵營潛去。

  憑著夜視鏡和對敵營的熟悉,用了20多分鐘,終于潛行到鮮卑單于和連大帳外20米左右。和連大帳外戒備森嚴,圍了十幾個親兵護衛。王嵩默默地計算著換崗時間,在離換崗約十分鐘左右時,用前世的戰術動作非常緩緩地向前向前匍匐蠕動。

  然后趁著換崗時的守備疏忽閃身潛行到和連的帳篷后面,用匕首非常緩慢地沿地面橫向劃開帳篷,二尺長的帳篷裂口,用了5分多鐘才劃開,外人根本看不出有動靜。然后,如蝸牛一樣,緩慢地……緩慢地,一點一點地縮進了和連的軍帳中……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