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歷練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歷練  總督府,寅賓館。

  十六阿哥沐浴更衣出來,弘歷已經在院子里等著。

  他換下侍衛服裝,穿著一身寶藍色衣裳,身形略顯單薄。

  十六阿哥看了他一眼,道:“一路上勞乏,你也不歇歇?我先去探望李太夫人,一會兒回來再讓曹颙給咱們接風!”

  弘歷湊上前,笑著說道:“十六叔,侄兒隨十六叔一道去吧!前些年在京里,侄兒也曾去過曹府,見過李太夫人。如今到了總督府,總要去問候一聲。”

  十六阿哥聞言,微微皺眉。

  他去探望李氏,不用序國禮;弘歷是皇子身份,曹家諸人若是不大禮相待,就有不敬之嫌。

  弘歷心思通透,明白十六阿哥顧忌,道:“十六叔,不僅您同曹府與親,侄兒同李太夫人也有親。她是堂姐的婆婆,又是曹氏的伯母……真要論起來,許是比這些更親近,侄兒還要在總督府待上一陣子,過去見見,也是全了禮數。”

  十六阿哥見他一開口就說了一串理由,也不好再攔著,只道:“先帝與皇上對李太夫人都另眼相待,你也客氣些,不要當尋常外命婦。”

  弘歷忙應了,跟著十六阿哥身邊,前往官邸尋曹颙。

  聽說弘歷也要去見李氏,曹颙微微一怔,并沒有多說。

  有初瑜在,弘歷過來,以親戚身份見曹家內眷,倒是也使得。若非如此,曹颙定要攔著的,否則豈不是一家老小都要跪迎跪送。

  李氏這邊,已經聽初瑜說了十六阿哥到清苑之事。

  “十六爺愛吃鹵味,前幾日天佑從外頭帶回來的鹵翅尖味道好,十六爺定會喜歡吃。打發人去買兩包回來,雖比不得宮里膳房的細致,卻是別有一番風味。”李氏心情甚好,對初瑜說道。

  或許是因為十六阿哥比曹颙年歲還小,或許是與密太妃為閨中好友的緣故,即便曉得兩人是骨肉至親,可更多的時候,李氏還是將十六阿哥看成子侄輩。

  婆媳兩個正說著話,曹颙打發過來傳話的人已經到了。

  聽說十六阿哥要過來,李氏雖沒有按照品級裝扮,也換了件見客的衣裳,頭上也添了兩只碧玉平簪,才由初瑜陪著,出門相候。

  這會兒功夫,曹颙已經帶著十六阿哥與弘歷過來。

  李氏的視線都落在十六阿哥身上,一時沒有看到出弘歷。

  初瑜卻是瞧見,忙將丫鬟都打發下去,將二人迎到屋里。

  又是一番廝見。

  見到弘歷,李氏面上沒顯什么,心里已經開始擔憂。

  身在官宦之家,即便不怎么關心時局,她也曉得弘歷身份貴不可言。早先還有,年貴妃在時,有貴妃之子在,弘歷的風頭還不顯。

  年家一倒臺,弘歷阿哥又成為儲君熱門人選。

  皇上出巡時,可是將整個江南都攪得不安生;這皇子下降,即便不能說整個直隸,這總督府也安生不了。

  見李氏慈愛,初瑜待自己也親熱,弘歷心滿意足。

  他也有自知之明,曉得自己同曹家人并沒有那么親密,便借口旅途勞乏,先行告辭離去。

  剩下十六阿哥一個,大家才同他聊起家常。說的最多的,當然還是密太妃。

  “如此說來,今年中秋,便能迎太妃娘娘出宮?”提及密太妃,李氏甚是關切。

  十六阿哥點點頭,道:“正是,院子已經給額娘收拾好了,就在十五哥府上,是我盯著修建的,還按照南邊的樣式,修建了一個小花園。等您什么時候回京,定要過去做客。”

  李氏笑道:“只要我在京里,不給我帖子,我也要過去給娘娘請安的。阿彌陀佛,娘娘盼了多少年,總算到了這一天。”

  十六阿哥聽了,心下黯然。

  他同皇帝向來親近,并不亞于十七阿哥同皇帝的關系,若是他沒有承嗣莊親王府,開府封爵,最低也會是個郡王。

  即便不是世襲罔替,沒有那些豐厚的產業,可自己當家作主,說不定早就將額娘迎出宮來。

  見氣氛有些傷感,曹颙插話道:“十六爺,你府上養的那套好班子,不是說打算孝敬給太妃娘娘么?怎么樣,可又排了什么新戲?”

  “新學了幾本文戲,額娘不耐煩吵,你若是想聽,等過些日子你生日,便讓他們過去唱幾日。”十六阿哥說道。

  曹颙聽了,連忙擺擺手,道:“好意心領了,不急不急,等回京再聽也不遲。”

  這一打岔,倒是沖散了方才的沉悶。

  十六阿哥又陪著李氏說了幾句話,便隨曹颙回到官邸這邊。

  “因田地不同、水土不同,這麥子收割的時間也不同。最早端午節前后開始收割,最遲則要等到六月底。四阿哥不會真要等到麥收完才回京吧?”沒有外人,曹颙直言道:“聽說四阿哥開始學習政務,以皇上對他的看重,沒道理如此‘大材小用’。”

  “年羹堯賜死這幾個月,正好四阿哥開始學政務,有不少人開始不安分。皇上怕影響四阿哥,傷了父子情分,便將四阿哥打發出來。當然,京城那些人聽到的消息,則是四阿哥在阿哥所養病。宮里有四阿哥替身,偶爾露露面,很能頂一陣子。”說到這里,十六阿哥冷笑一聲,道:“擁立之功,是那么好得的?皇上的耐性有限,這回狠是要發作幾個?”

  曹颙想想近期從京里傳來的消息,沉思了一下,道:“莫非是同營造帝陵之事相關?”

  營造帝陵是大事,雍正剛上臺時,就有禮部官員提及此事。因國庫沒銀子,不了了之。

  倒不是詛咒帝王早日駕崩,康熙的景陵,就于康熙十五年開始營建,到康熙二十年竣工。

  只因世祖皇帝駕崩時,帝陵圈了地方,沒有營建,使得皇帝的身后事多有不足。以此為鑒,提前營造帝陵也是有必要的。

  在世人眼中,身后事是重中之重,對于陵寢的重視,歷代帝王都不能幸免。

  十六阿哥點點頭,道:“一半是推波助瀾,想要看皇上會將重任交給哪位皇子;一半是盯上國庫里的銀子,偏上皇上早有旨意,定下官員借銀的上限,不得超過年俸的五成。若是不弄出些事情來,他們怎么撈銀子……”

  弘歷的身份,終是瞞了下來。為了怕消息傳出去,連天佑他們都不曉得。

  恒生得以回清苑,也有了合理的借口。弘歷“養病”,停了上書房的課,他這個伴讀也得了功夫,便以藍翎侍衛身份,隨十六阿哥過來。

  弘歷在總督府歇了一日后,便再次見了曹颙,提及想要去地方巡視直隸農耕。

  曹颙沒有反對,卻也不放心讓弘歷隨意下去,畢竟安全是大事。

  剛好唐執玉要去滄州,巡視那里的牲畜市場,與棉花市場。另外,他還要去巡視幾個冬麥種植田畝數較多的州縣。

  曹颙便做了安排,請唐執玉帶弘歷同行。

  當然,即便唐執玉不認識弘歷,曹颙也不能將弘歷推倒臺面上。十五、六歲的少年,若是得曹颙以禮相待,那旁人不用想,也能曉得弘歷身份非同一般。

  明面上與唐執玉隨行的,便是御前一等侍衛孟山。

  他是個三十六、七歲的壯漢,很是勇武。名義上代表十六阿哥這位莊親王府出巡,所以身后跟著數十王府侍衛,還有二百護軍。

  這出巡的架勢,已經不弱唐執玉這個地頭蛇。

  唐執玉雖覺得這孟山的譜擺得太大,可對方身后站著十六阿哥,這些人馬又是十六阿哥安排,他也沒有質疑的余地。

  旁的還好,只是弘歷要帶恒生同往;恒生也想著同去,倒不是玩耍,而是想要護衛在弘歷身邊。萬一遇到不好,他也能擋在前面,省得累及父親。

  弘歷的身份,就從十六阿哥的侄子變成了十六阿哥的“內侄”,與恒生同為伴讀,現下同為四等藍翎侍衛。

  出巡的隊伍中,出現上峰的公子,與王爺的“內侄”,唐執玉心里自然有些不舒服。

  可曹颙沒有與之打招呼,恒生也沒有因總督公子的身份作威作福、搗亂行程,唐執玉就是想說兩句,也無從著手。

  而后,見恒生與弘歷兩個安安分分地跟在孟山身后,同其他隨行侍衛一般無二,唐執玉倒是有些自責,覺得自己小人之心了。

  總督府府,寅賓館里。

  十六阿哥坐在廊下的桌子旁,手中拿起一只剝好的螃蟹腿,放在眼前的醋汁兒里沾了一下,放在口中,吃的正美。

  桌子上,放著個尺半的大盤,里面放著紅澄澄的幾只大海蟹。

  曹颙坐在十六阿哥對面,見狀不由莞爾,道:“就那么好吃?海蟹向來不如湖蟹,京里又不是沒有?”

  十六阿哥放下螃蟹腿,喝了一口黃酒,道:“我在京里吃過兩回,都沒有這個大。這么大個兒的海蟹,在京里的館子里,也是可遇不可求。”

  “清苑到天津衛中間修了官道,往年這個清苑也沒有。”曹颙道。

  十六阿哥邊吃邊點頭,道:“怪不得你這兩年,除了種地,還熱衷修路,原來還有這般好處……”說到這里,他頓了頓,道:“還有一人,在你之前,就提過修路的重要……”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