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卌一章 一字長蛇陣

您現在閱讀的是由www.as16.cc提供的《》第一百卌一章一字長蛇陣  其實,武昌對于滿清來講是最好不要丟的,失去了武昌就進一步失去了整個明清戰爭的主動權。

  李國英肯定是沒有聽說過“多米諾骨牌效應”。武昌一旦失去,短時間內襄陽很可能不保,然后便是南陽,洛陽等地都可能如“多米諾骨牌”一樣倒塌。所以武昌該守,不該退。張長庚不論是出于什么目的主張防守武昌和漢陽都沒有問題。

  秦嶺淮河一線一直是南北的分界線。南國得之,對北國便是進可攻退可守。但是這條線并不完全封閉,在秦嶺淮河結合處留有一處孔道,就是襄陽。

  北軍南下可以通過襄陽,走荊州通道或者沿著漢江南下直至長江。在這條戰略大通道上,扼守狹口的襄陽歷來是軍事重鎮,往往成為抵御北方勢力南下的前沿陣地,必是重兵把守,不容有失的。

  李國英面對襄陽被夔東軍十幾萬人威脅想要扼守襄陽本質上沒有太大問題。但是,李國英卻是不知不覺把自己放在了防守一方的位置上,興許在潛意識中李國英已經認為滿清在殘酷的斗爭中已經落下風了。

  其實,滿清現在看來還很龐大,只要做好戰略調整,得以喘息,還是可以和明李一絕高下的。那個時候,滿清很可能是進攻的一方。

  如果作為進攻方,滿清南下得襄陽后,進一步就是占據武昌。因為在襄陽和南京之間的武昌和漢陽是極為重要的,他的存在可以遲滯敵方的進攻,起到緩沖作用,給江東的都城留下足夠應對時間。所以,武昌按理說不應該放棄。也許是李國英心態悄然發生改變,也許是李存真戰略起了作用。明軍占據岳州、長沙之后,吳三桂和尚可喜的進攻使清廷丟了整個湖南,導致李國英潛意識驚恐想要逃跑。

  畢竟,襄陽背后便是河南、山西和陜西,距離李國英的“老巢”更近,而如今負責后勤的陜西總督白如梅則是他的老朋友。李國英作為統帥在戰術上是有兩下子的,但是卻并不是戰略家,看得不夠遠。就像二戰時的德國元帥隆美爾一樣是“戰術的巨人,戰略的矮子。”

  且說,武昌位于江漢平原的東側,這里雖然不能說一馬平川,但是總體看來起伏不大。李國英在雞鳴山列陣,數萬人馬,氣勢恢宏,明軍一眾將官一時之間竟然看得呆了。

  由于地勢沒有太大起伏,更無法登山遠眺,眾人確實看不到李國英大陣全貌,只能窺其一隅。以一隅猜陣。

  李存真卻笑著問身旁的眾人道:“李國英列陣綿延十八里有余,跨越了七個自然村,果然是有氣勢啊!不愧是打敗過大西王張獻忠的人。以目前來看,各位以為李國英所布陣勢為何?”

  “我以為這是一字長蛇陣!”王輔臣首先說道。

  “哦?”李存真見是王輔臣說話,笑著問道,“為何有如此說法?”

  王輔臣騎在自己的神駒“透骨龍”上,用馬鞭指著對面的大陣比劃著說道:“你看這大陣,從南到北布置。從千里鏡中可以看出,步兵其實是分成三隊,中間一隊,兩側一隊。也就是陣頭、陣尾、陣膽三部分。中間那一隊人馬,在我看來應該在五千人左右。這一隊靠后大約一里有余。南北兩隊,人數差不多也是各自五千人,你們看,雖然好像是靠前,但是最南端和最北端卻也是靠后的。這三隊人馬你把它連起來看,是不是一個弓字?”

  姜誠問:“弓字不是一字,你怎么說是一字長蛇陣?”

  “并不是一字排開就是一字長蛇陣,沒有那么簡單。呈弓形排列更適合作戰。其實弓形排列隨時可以變成半月排列。仔細看,這步兵大陣的周圍又有零星的騎兵。兵書上說:如蛇盤崛,變化無窮,故得名一字長蛇陣。”

  姜誠問:“外圍騎兵有什么用?”

  王輔臣回答:“一個是警戒,另外一個是阻礙敵軍,為步兵主陣變陣贏得時間。當敵軍進攻,首先便是騎兵上來阻止,然后大陣變陣。一般情況下是變為半月陣。變陣完成,騎兵就會散開。如果敵軍打陣頭那么陣尾之兵便到,謂之卷;打陣尾則陣頭之兵到,謂之咬;如果攻擊陣膽,那正好,首尾俱致,謂之絞。

  其實,什么卷啊咬啊絞啊的終極目標就一個意思——絞殺。敵軍攻打一字長蛇陣極可能被包圍或者被半包,長蛇陣會不斷地收攏變緊。長蛇陣靈活,可以通過靈活的變形來絞死敵軍。很多時候,進攻長蛇陣的士兵會發現自己身邊好像全是敵兵。其實這就是因為長蛇陣變陣靈活所導致的。有時候敵我雙方層層疊疊,最后還是敵兵被圍在當中,遭絞殺。長蛇陣外分散開的騎兵隨時可以襲擾敵人甚至可以驅趕敵人進圈,也隨時可以集合,必要時合圍敵軍。”

  “行啊!”姜誠道,“王輔臣可以啊!你叫活呂布其實委屈你了,呂布有勇無謀,你是有勇有謀。”姜誠轉過來對李存真道,“聽他叭叭的,還行啊!”

  李存真、趙無極、楊再輝等諸位將官聽了姜誠的話都是大笑起來。

  李存真問:“輔臣你怎么知道的這么清楚?”

  王輔臣大白臉一紅道:“殿下忘了嗎?某……當年跟著姜瓖姜軍門……也學過寫東西的;后來在……在吳三桂那也學過些。”

  姜誠看著李國英的軍陣,擰著眉毛問道:“你說這李國英當年也是明軍,還有張勇那些人也都是明軍。他們當明軍的時候怎么一點也不勇猛,跟了滿清之后就銳不可當,因為啥呢?”

  王輔臣說道:“崇禎朝的時候朝廷,文官、閹黨當道,沒把我們武人當人看,就算戰死了……在他們看來就跟死條狗沒什么區別。而且還常常拖欠糧餉,大家吃不飽肚子,沒錢,沒有晉升的臺階。按照我在玄武湖學的詞來說就是毫無成就感和榮譽感。還沒錢沒糧。他們文官、閹黨一個個腦滿腸肥,我們打了勝仗,他們去領功,憑啥?讓我們給他賣命可以,至少給錢吧?這群家伙哄著我們打仗,常常是浴血拼殺之后什么都得不到。打仗之前甜言蜜語的哄你……打完仗之后……他娘的,吃干抹凈,他就不認賬了。活得還不如個表子呢!

  到了滿清這邊,人家以武立國,看得起我們武人,只要你能打人家就高看你一樣。同樣都是當奴才,在滿清這邊比在大明當奴才當得痛快。而且,有錢有糧,還給晉升的路,很多人都有爵位了。你說,打仗能不厲害嗎?”

  李存真點了點頭道:“崇禎朝大明已經病入膏肓,猶如八王之亂后的西晉,大勢致此,無可救藥了。就算是太祖復生,成祖再世也不行了。需要壯士斷腕,斷臂求生。可惜崇禎皇帝沒有這個魄力!”

  眾人都點了點頭,無不唏噓。楊再輝卻問:“那……一字長蛇陣這么厲害,怎么破?”

  王輔臣道:“一字長蛇陣變幻莫測,如龍游戲,能絞殺敵軍。三國時候魏將姜維就曾經使出一字長蛇陣,令諸葛武侯驚嘆。破一字長蛇陣首先必須先肅清外圍的騎兵,接下來,軍隊分成四隊,一隊擊頭,一隊擊尾,兩隊夾擊陣膽,將長蛇分成三段。長蛇陣就破了。”

  王輔臣伸出一根手指放在面前指著李國英的大陣道:“破一字長蛇陣,一定要兵多,兵少不濟事!”

  “那得多少人?”姜誠問。

  王輔臣道:“當然多多益善了。但是就眼前的一字長蛇陣……李國英該有兩萬兵馬,保險的話需四萬方可破之。”

  李存真笑著說道:“四萬,快把我軍全壓上了。李國英真是好算計啊!”

  姜誠道:“殿下為何有此說法?”

  李存真道:“昨天我們不是說了嗎?李國英該有五萬人上下。眼前的一字長蛇陣才兩萬人,另外三萬哪里去了?我軍壓上,那三萬人再冒出來,我軍如何應付?只能把手里的兵再壓上。到時候勝負不可知也!”

  姜誠恍然大悟道:“殿下是說……這是計,引我們上鉤?”

  “李國英雖然是個漢奸,但是總算是有點魄力,堂堂之陣對我,用計也是光明磊落的!不失為一時人杰。”

  李存真剛要回答,此時趙無極卻道:“我以為此非一字長蛇陣也。”

  “什么?”王輔臣問,“何以見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