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八章 曙光星,未來制度的試驗田

  曙光星跟希望星比起來,有很大的不同。

  不說別的,光是陸地面積就差好多,曙光星的陸地面積是星球總面積的18,海洋面積達到了驚人的82。

  而且曙光星的大陸還都不挨著,18的陸地面積被分成五塊大陸。

  其實就是五個巨大的島嶼,每個島嶼的生物圈都不一樣。

  “其實咱們占據希望星挺好,把曙光星讓給他們也不錯。”

  沈主任看到一片汪洋的曙光星,感覺有點虧了。

  安聞撇撇嘴沒說話。

  曙光星根本就無法容納五十多億人,陸地面積太小了,你總不能把人安排到南北極去吧。

  再說了,只要能夠甩掉包袱,給他們一顆生命星球怎么了。

  宇宙這么大,生命星球還不是有很多。

  而且咱們國家的人口數量,占據一個地球都占不滿,再多一顆星球又能如何,還不是空在那里。

  五艘飛船依次降落在五個大陸上。

  飛船上的人員離開飛船,開始進行信息采集和資源采集。

  整顆星球都是自家的,也就不用著急去尋找資源,之所以帶人來主要是采集這顆星球上的動植物和細菌病毒等基因樣本。

  移民一顆星球,不是那么簡單的。

  哪怕這顆星球跟地球差不多,但只要生態環境不同,那潛在的危險就很高。

  不過,對于病毒細菌真菌的威脅,安聞并不怕。

  有異界的生命科技,只要不是針對基于的病毒,都不算事。

  就算是針對基因的病毒,只要破解了基因序列,那也都不是問題,就是麻煩點。

  “外星病毒什么的,真的沒事嗎?”沈主任有點擔心的問道。

  “放心吧,肯定沒事。咱們雖然也是在這里建設基地城市,但那都是為了做做樣子。

  等到全部移民完畢,大家注射疫苗,就可以隨便去外面浪了。”安聞笑著說道。

  “那就好。”

  沈主任看到安聞說的這么肯定,也就不再問了。

  這方面安聞還是靠譜的,雖然他做事不靠譜,但研究出來的東西卻都很牛逼。

  “對了,上面準備在這五座大陸上,分別試行什么制度?”

  安聞好奇的問道。

  他之所以問這個問題,主要是好奇。

  在未來的一年后,華國將會獨占兩顆生命星球。

  原本的地緣政治問題,已經徹底丟進歷史的垃圾堆,未來國家的發展和走向該如何,就是上面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一個沒有敵國威脅的國家,未來的路該怎么走,那可不是一件小事。

  再加上星際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國家的發展問題,上面也是很迷茫。

  一個10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和一個1000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制度肯定是不一樣的。

  同樣,當國家的領土面積擴大到一顆星球那么大之后,制度肯定也要改變。

  不是簡單的修修補補,而是徹底的進行改革。

  正常情況下,如果能夠遇見這樣的未來,國家肯定會選擇一個地方進行試點,然后通過試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在整體實施。

  可是現在,留給華國的時間太少了。

  一年半以后,華國就要成為球長了,跨多太大,有點懵。

  咱們之前可以薅著熊毛發展,結果毛熊被薅沒了,后來摸著鷹醬過河,鷹醬被摸禿了,現在也沒了。

  那么未來該怎么發展呢?

  最終,上面決定,在曙光星上展開試點。

  “之前我參加會議,上面已經提出了幾種制度,只是還沒有確定。

  不過其中有兩三種制度,目前基本能確定了,一種的全社會福利保障制度。

  這個制度的前提,是機器人代替人工勞作,物質充足,沒有疾病,目前這些勉強能做到。

  人們沒有生存壓力,所有物質條件都講獲得滿足,人們不需要工作,不會擔心生病,不用考慮養老問題,一切都由國家福利進行保障。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人們混吃等死也行,學習研究也行,外出探險也可以,只要遵守國家法律,一切都生活方案都由百姓自己……”

  沈主任沒說完,就被安聞打斷了。

  “等等……這個制度,不是變相的養廢物嗎?

  而且物質充足,每個人不用工作就能衣食無憂,但那些搞研究的怎么辦?

  所有人都平等了,那就是最大的不平等。”

  安聞皺著眉頭說道。

  “不是的,其中有會福利等級和保障等級的,科學家的福利和保障,遠遠超過毫無貢獻的普通人。

  這里面有社會學家專門制定的條款,我不是很清楚,但之前開會的時候,一位社會學家說過。

  在人們滿足物質條件,在沒有生活壓力的情況下,人們的精神需求將會無限放大。

  在這種社會制度下,整個社會有可能會朝著兩個極端發展。

  一個極端是高度病態的文娛產業發達社會,人們在吃飽喝足之后,就會找能夠填補精神空虛的東西,、電影、漫畫、動漫、游戲、音樂等等,這些五彩斑斕,能夠刺激人們精神感官的東西會成為整個社會的追求。

  另一種極端,則是個性極度解放的發達社會,人們同樣在精神空虛的情況下,利用自己所能夠調動的資源,去完成自己的夢想。

  這個夢想是什么,就跟每個人的生活環境有關系了,有可能想要去宇宙探險的,也有可能是想滅世的,還有可能是想成神的,反正不好說。

  如果沒有走上這兩種極端,那么這種社會制度,會極大的解放人類的天性,讓整個社會的創造力和科研能力,極大的提升。

  這里面有社會學家做過調查,當一個人不缺錢人,在滿足物質生活后,有63人選擇了去重新學習,學習自己愛好的知識。

  也就是說,學習其實是人類的天性,只是這種天性被生活所磨滅,而這種社會制度,則會解放這種天性。”

  沈主任說到這里就停下了,轉頭看向安聞。

  “額……對于這種說法,我不是很贊成,但也不反對。

  反正一切都要用事實說話,實驗一次就知道了。

  不過嘛,如果換成我的話,我會當一條咸魚。”安聞撇撇嘴說道。

  “在那樣的社會制度下,國家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只要你不違法,隨便你做什么。

  當年咱們國家窮,連吃飯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一點點的發展到眼下大家都吃飽飯,靠的是幾代人的付出,是全國人民的努力。

  現在咱們有這個條件了,為什么不試一試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呢。

  以前大家都羨慕外國的社會福利,現在我們也可以讓所有外國人都羨慕一下我們的福利。”

  “好吧,那么還有哪種制度?”安聞不再糾結這個制度,繼續問道。

  “第二種是低保貢獻制度,這個制度取消了高福利,但卻能夠保證每一個國人餓不死。

  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物質條件,那就要做出貢獻,根據社會貢獻的不同,來提供物質福利……”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