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三章 過陰山者是神仙

撫州城  秦議接到謝元來信得知張如活著大喜至極,說與眾將眾將亦是大喜,連呼“蒼天保佑!”

  接著又接到張如來信,看后叫來眾將,對眾將說道:“丞相來信,叫朕率領大軍奮力攻打懷安,使楚子寒這個狗東西派兵支援懷安。”

  “如此,其國中必定空虛,丞相要親自率領大軍自陰山而出,襲擊楚國,一舉滅之。眾愛卿以為如何?”

  聞言眾將大驚,那陰山乃一絕地,自古便有入之必死的說法。

  寶拉楚道:“陛下,陰山危險至極,丞相剛剛死里逃生不能再叫他冒險了。”

  趙義也道:陛下,臣也聽說這陰山,不能叫丞相去呀!”

  秦議知道眾將擔心張如,笑道:“諸位將軍大可放心,早在西河之時丞相便派司馬銜去陰山之中打探路徑。之前司馬銜回京,言已在陰山之中探得小路,可直通楚國。”

  眾將又是一驚,這個時候江來一眾老將也明白當初張如說司馬銜去執行任務去了,這個任務原來是打探路徑。

  趙義更是震驚,原來陛下老早便有滅楚之心呀!用有備之師打無備之軍豈有不勝之理?

  又一想,只怕那個時候陛下亦開始有打算滅陳之心了。

  秦議又道:“丞相與趙閆領了人馬已經去往分水關了。之前丞相便在分水關埋伏了一支人馬,防止楚軍自此而出。丞相在信中也說了,過陰山分兵取分水關,然后大軍可自水路而入。”

  說罷!趙義連道:“如此,楚必亡。”

  秦議點頭,道:“楚子寒這個狗東西朕之前還打算看在母后面上留他一命,如今看來是沒有必要了,拿下楚國朕必屠盡楚姓。”

  趙義心驚,秦議心中的怒火已經達到了極致,不然也不會說出屠盡楚姓之言。

  說罷!一看這樣,道:“眾將聽令!”

  “在!”

  “將各郡強弩調來,全力攻打懷安,逼迫楚子寒向懷安增兵,配合丞相滅了楚國。”

  “遵命!”

金沙關  張如達到金沙關后派人將巴和日叫來,命其集合人馬在分水關左右等后,待他取下分水關便自水路而入。

  巴和日領命而去。

  又命西河郡守打造船只,運往分水關外。

  接著又派人將司馬銜叫來,言以其事,司馬銜大喜領著張如趙閆與兩萬大軍進入了陰山之中。

  陰山路險,荊棘遍地。好在司馬銜做了記號,領著士兵開路,一路倒也順利。

  一直走到一處山崖邊上,司馬銜言要用繩子下去方能繼續前行,張如一看這山崖說高也不高說地也不低大約三十來丈。

  見此山崖張如方知司馬銜他們是何其不易了。

  綁好繩索慢慢而下,司馬銜下去之后張如也慢慢下去,山璧之山很是光滑,有兩個士兵沒有踩穩,跌下摔死。

  張如叫士兵將其葬了之后便又隨著司馬銜而入。

  行走兩天之后前面出現一谷,這便是司馬銜說的那一處山谷。

  “丞相,下谷爬上在走兩天便可達到楚國。”

  張如點頭,說道:“叫士兵帶上口罩,以防中了毒瘴。”

  “是!”

  士兵帶好口罩之后司馬銜領著張如與士兵緩緩下谷。正如司馬銜所言,這谷是被人修過的,雖然年頭久遠但谷之左右明顯有開鑿的痕跡。

  思索一陣張如感覺奇怪,這谷是誰開鑿的?他開鑿此谷要做什么?

  想來想去也沒想明白,便也就不想了。此來不是探索的,而是滅楚,不可在這里耽誤了時間。

  上谷之后便看到了許多白骨,張如對趙閆道:“拿幾張紙燒了。”

  趙閆也沒問什么,吩咐士兵燒了幾張紙便繼續前行。

  并沒有看到司馬銜說的陰兵過道。

  這是因為帶了口罩的原因,這口罩不是普通口罩,而是經過藥水浸泡的,對瘴毒有抵御作用。

  張如被楚國所殺的消息傳到了梁國,梁帝震驚,梁國百姓一時也有些惶恐。

  梁帝立刻將林楠召入宮中,林楠一一言之。

  一時梁帝劉城不知如何開口。

  張如為楚國所害秦議率領大軍親伐楚國,如此一來必定不會支援他梁國了,而今夏國全力攻打他梁國只怕抵擋不住。

  劉秉叫劉成寫一封吊唁書信給秦議,劉成從其意。

  徐溫聽到隴相張如為楚國所害的消息后一陣惋惜,一代鬼才便就這樣被殺了。

  心里也有幾分后悔,這位與他子平安特別相似之人他連面都沒有見上。

  只得嘆息!

  高季向高洛說了這件事后高洛一陣失神,當初徐平安投江自盡如今一位長的特別與他相似之人也死了。

  徐平安最后一面她沒有見上,張如之面她根本見都沒見著,有些許的遺憾。

  人嘛!都有遺憾與后悔。

  都說最好的人生就是沒有遺憾與后悔,可真正有誰可以一輩子沒有遺憾,沒有后悔呢?

  應該沒有罷!

  劉瑜更是傷心,拿著張如寫給她的信掩面哭泣。

  她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喜歡之人,未想竟被人害了。

  不知不覺想起張如面孔,心中越發難過。劉秉勸她,也是不理,只是哭泣。

  另一邊,秦議下令全力攻打懷安城,白承見隴軍大舉來攻一時竟也有些懼怕,命令士兵拼死抵御。

  秦議攻城不下便下令撤軍,見隴軍撤退白承之心稍安。

  而此時的楚子寒更是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著急的很,夏國騙他殺了張如。如今秦議舉兵來攻夏國置之不理,只給了兩萬老弱病殘,楚子寒氣呀!

  可又沒有一點辦法,這個時候有在大的氣也發不出來。

  實在是沒有辦法了便叫秦薇寫了一封信送給秦議,言明張如是被山賊殺的,只要秦議撤兵楚國愿附屬隴國,每年上貢。

  然而,秦議并沒有買賬,回信之中更是將秦薇罵了個狗血淋頭,并言秦薇已經不是他妹,而是賊。

  看到這封信秦薇也呆住了,她的皇兄為了一個外人竟罵她是賊,言語之間更有殺她之意。

  一時,秦薇也慌了。

  人長大心智也會成熟,而秦薇恰恰相反,且不說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事到如今還覺得她是大隴的公主,與秦議血濃于水,著實可笑。

  然而秦議很早的時候便將她當做利用的工具,要不然她當年給張如寫的信秦議也不會燒了。

  陰山連綿八百里,高聳入云,樹木參天,在司馬銜之前沒有能活走過此山之人,山中多生荊棘,無道路可行,又有豺狼虎豹,危險異常。

  張如派司馬銜領兵探路回來者只十七人,可見此山之險。

  雖然做了準備但張如還是有些擔心的,谷上白骨便是證明。

  但這個險值得冒,分水嶺將紅水一分為二。楚國在分水嶺設了一關,占據地理,便有百萬大軍也只能搖頭嘆息。

  這條路便不能通,無法達到尹郡,只能自陰山而入。

  而尹郡是楚國除了皇都最富饒繁華的城池,水路陸路四通八達,陰河在哪里分成許多小流,使尹郡沃野千里。

  只要拿下尹郡便可俯視楚國,進可攻,退可守。在出兵取下分水關入楚之路便暢通無阻,大軍一入便可一舉滅之。

  楚子寒斷然不會想到張如會自陰山而出,莫說楚子寒就是楚臣也想不到。他們一直認為無人可以活著走過陰山。

  行至一平處天色已晚,加之連著趕路眾人疲憊不堪,余是張如下令就地下營,休息一晚明日繼續趕路。

  夜間,張如做了一個夢。

  夢中他在一座大山之下遇到一位老者,這老者童顏鶴發。老者對張如說道:進山之后勿殺害無辜生靈。

  張如不解欲問老者,一陣微風吹過,老者不見了身影。

  張如驚醒,只聽得帳外鳥兒清脆的叫聲,天已然微亮。張如一身大汗,這個夢他再王府之時便做過,今日又出現必定不是簡單做夢,應該是有所指向。

  勿殺害無辜生靈。

  這個生靈指的是什么?是楚人嗎?

  進山,這老者怎么會知道自己要入山?當初在新王府時張如自己都不知道有一天要進山。

  這老者究竟是什么人?為什么會兩次做同樣的夢?

  滿腦子疑問,越想越是心驚。難道這個時代真有神仙的存在?

  “丞相!”

  這時帳外趙閆叫了一聲打斷了他,張如起身出帳,只見趙閆端著粥站在帳外,見張如出來,趙閆笑道:“丞相,喝些粥吧!”

  張如點頭,便直接坐在一塊石頭上喝了起來。

  這要是一般的山張如肯定是不會允許士兵生火煮飯的,陰山不一樣,霧瘴之氣彌漫山中,根本發現不了。

  吃過之后張如吩咐眾將,叫他們看著點,不要殺害這山中動物。

  眾將不解,卻也沒問。

  隨后繼續前進。

  兩日之后便出了陰山,往前三十里便是尹郡。而張如此時所處的位置距離分水關只有二十余里。

  這時,司馬銜道:“丞相,前面就是楚國尹郡,可趁夜攻城,必定能一舉下之。”

  張如思考一陣,說道:“先不要著急,尹郡守軍雖不多可畢竟是楚國大城,防御必定完善。可先分兵去拿分水關,并在分水關去尹郡路上埋伏,待有逃跑之楚軍便可攔殺。”

  “只要分水關一下大軍便可暢通無阻,屆時在取尹城易如反掌。”

  眾將無人反駁,接著張如便命趙閆于半路埋伏,自己與司馬銜趁夜襲擊分水關。

  兩地之間雖無縣城,卻有村落,不能叫這些楚人發現他們的蹤跡,故而選在夜里攻打。

  分水關只兩千守軍,如無村落現在便可殺過去取了關口。

  于山林之中等候,待天色大黑之后張如下令出山。

  叫趙閆埋伏半路,自己引兵殺向分水關。

  此時,分水關中的守軍大多已經睡下,守關之兵也是毫無防備。

  張如趁夜率兵殺來,楚軍沒有察覺。一波箭雨之后大軍直接殺了過去,楚軍震驚,還沒來得及便被隴軍擒下。

  拿下分水關后張如上關去看,只見此關及是險要,正如司馬銜所言百萬大軍到此也只能搖頭嘆息。

  從對岸過來要走水路,在水面上根本無法攻打關口。

  接著便命司馬銜引著幾十個士兵乘船去報巴和日。

  被拿住的一眾楚軍個個震驚,隴軍怎么會出現在分水關?他們是從什么地方來的?

  一個個極是疑惑與不解,一時驚為天人。

  張如命士兵提來一個楚軍,問道:“你知道我是何人嗎?”

  這楚軍搖頭示意不知,張如笑道:“可聽說過隴相張如?”

  楚軍瞠目結舌,看著張如很是震驚:“你……你是張如?”

  張如笑道:“怎么?不像嗎?”

  “你不是死了嗎?”

  “本來是死了,可遇到一個人,他說本相還沒有滅掉楚國,不能死。便將本相放回來了,更給本相指了一條過陰山之路。”

  楚兵大為震驚,張如又道:“本相問你,如今楚國有多少人馬?”

  這楚兵對張如之言深信不疑,能出現在分水關必定是天神下凡,連道:“大概有二十萬,前者陛下征了十萬大軍去了懷安,加上之前大概就二十萬。”

  “哦!”張如大喜,楚子寒果然是征兵了,這可是一個好消息呀!

  又問:“如今尹城大概有多少守軍?”

  “三千!”

  “你想活還是想死?”

  “想活!”

  張如點頭:“楚國氣數已盡,你若能詐開尹城城門本相便記你一功,你可愿意?”

  士兵重重點頭,道:“愿意!”

  說罷!便將這楚兵扶了起來,這楚軍去了沒一陣,又來見張如,言眾人皆愿降隴,求張如給他們一條生路。

  張如寫了一張欠條,叫他們一一寫上自己的名字,日后給他們每一個人給十兩銀子。

  一眾楚軍大喜,爭先恐后的將自己的名字寫下。

  這一眾士兵是附近村落中人,在村里自古便流傳著一句話:過陰山者是神仙,富國愛民天下安。

  這要是之前張如是根本不會相信這種話的,可倆次做了同樣的夢之后此時又聽到這一眾楚軍之言,感覺這一切好像都是安排好的一般。

  (本章完)

  天才一秒:m.dushuzhe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