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百零四章 棄城

東京城  拿下東京之后張如便開始處理城中侍衛,張榜出告,言以百姓。

  又告知城中百姓夏塵已降,此時已在上京。

  城中百姓自是不信的,隴人惡殘,又豈會放過他夏國之君?

  但因隴兵勢大,百姓不敢反抗。

  又見隴廷發出告示,言要還地與民使每一戶皆用地耕。還要建設醫院、銀行等等!

  城中夏人皆是疑惑,不知道銀行醫院為何物也!互相發問,皆是不知。故而,人皆奇之!

  發了告示之后張如便派人將夏帝后宮押送至上京。

  將丞相姜懷以及被皇后拿下的官員放出,命人帶他們來見。

  姜懷一行見到張如之后很是驚訝,果然和傳言中的一般,隴國丞相張如很是年輕。

  如此年紀便位極人臣自古未有之!此人當真乃奇人也。

  張如請姜懷幾人落坐,姜懷別過頭,不予理會。

  張如微笑,以言勸之,姜懷言道:我乃夏人,我乃夏臣。今國破,我亦當隨之而去。

  姜懷態度堅決,張如見此便知其乃賢臣也,又勸之!但姜懷依舊不降,叫張如殺了他。

  張如自然是不能殺了姜懷的,姜懷于夏地聲望極高又得人心,若能勸他投降對安定下地有極大的幫助。

  若是不降但也不能殺,殺了夏人越發恨隴人。

  這對安定夏地是很不利的。

  見姜懷不降,張如也不再勸,將目光轉移到其他人身上,以言勸之!又幾人亦是誓死不降,又幾人愿意降之!

  姜懷也未罵這投降的幾人,這個時候夏國已經滅了,人各有志,隨他們去吧!他們不忠自己不能不忠。

  隨后張如便將姜懷一眾誓死不降之人押了回去。

  當然,押回去不是押在牢房之中,而是其家里,派人看守。因有家人陪伴,這些人尋死的可能是極小的。

  誰不想活著呢!更何況還是家人,一看兒女想死之心便會淡下。當然,也有一些會果斷尋死,不過這一類人是很少的。

  一月之后東京城中逐漸穩定下了,百姓也開始上街,但對隴軍還是很痛恨的,見之便避。

  各項政策也安排了下去。

  夏地一眾官員降者繼續任職,不降者押下換之!

  城中安定之后張如便叫來眾將,詢問水軍訓練的情況以及戰船打造的進度。

  戰船夏國有不少,但夏國的這些戰船張如覺得太落后了,便將系統給的圖紙交與趙義,使之找工匠打造。

  張如要打造的船名為樓船,顧名思義,船上有樓。樓船外觀遠遠看上去就像樓一樣,所以叫樓船。

  樓船一般分為三層,第一層叫做“廬”,第二層是“飛廬”,也就是船上的小樓。

  每一次都設置的有防護女墻,專門用來防御對方的弓箭。而且女墻上有箭眼,箭可以自箭眼中發射出去,射殺敵軍。

  這種船一只便可容納兩千士兵,是之前夏軍戰船容納人數的十倍。

  在大一些的可能容納五千人,但這種大型的戰船打造起來太費勁,張如覺得如今梁國實力大減,中小型的戰船足以。

  酉時,趙義與眾將來報,言戰船已打造三只,水軍訓練效果不佳,士兵不習水性,皆是頭暈目眩。

  這一點張如已經預料到了,北方士兵不習水性,在江水作戰自然比得南方士兵。

  “命令工匠與士兵,加緊打造戰船。下個月必須完成二十只戰船,同時也要加緊訓練水軍。”

  “遵命!”

  說罷!張如又道:“發出告示,征夏國水軍,凡入伍者人皆得銀五兩,免其家兩年之稅。”

  “是!”

  說完之后趙義便退轉而去。

  梁國雖然弱小,但有一道落鳳江。這落鳳江對于北方士兵來說就如同天塹一般,當初夏國能過江還是因為水軍。

  卻說劉秉回國之后將張如叫趙義之言說與劉成,劉成聞之大驚,臉色瞬間大變。

  這可謂算他人反被他人算。

  本來是要離間秦議與張如的,可沒想到張如識破了,如此一來其必定大怒,又聽張如不日便要派兵來攻劉成內心很是緊張。

  即便是有落鳳江這一道天險劉成也是恐懼,陳楚夏三國皆被隴國而滅,楚國有陰山天險隴軍亦能過之,夏軍號稱百戰之軍卻也被隴軍所破。

  這些都讓劉成恐懼,他感覺落鳳江攔不住張如之步。

  隨喝罵劉秉,劉秉低著頭默不作聲。

  確實是他將張如想得有些簡單了,根本沒想到張如不會見自己。

  現在仔細一想,張如何人?又豈能不知他此來之意?

  看著群臣,劉成急問:“諸位愛卿,為今之計應當如何?”

  群臣皆是不答,劉成看著群臣,過了一陣,問高季:“丞相,你有何良策?”

  高季道:“陛下,張如若是用兵必定自濟陰過江,可命徐溫將軍回師率領大軍駐扎濟陰渡口,以防隴軍來攻。”

  “隴人不習水性,張如想要攻打我大梁必要訓練出一支水軍,故而臣斷定短時間內張如不會向我大梁用兵。可趁這段時間征兵,已增大軍。”

  說罷!劉成問道:“倘若使大將軍回師,萬一隴軍攻打古舟又該如何?”

  高季道:“陛下,古舟在江之外,必然是守不住的,臣以為不如棄了古舟,防御兩個渡口,此乃上策也。”

  劉成思考一陣,問群臣,群臣皆答丞相之言極是,余是劉成便用棄古舟之意。

  其實高季說的是有些道理。

  古舟在江之外,是一孤城,守肯定是守不住的,萬一被隴軍包圍必死無疑。

  棄之守南安渡與濟陰渡確實是一個選擇。

  一旦隴軍來攻便可直接與之在江上交戰,這樣他們梁國是占據一定優勢的。

  水戰與陸戰不一樣,水戰不至于被隴軍圍殺,況且他們梁國的戰船可攻可守,隴軍要想強行過江必定會已失敗告終。

  劉成心思:或許能借助落鳳江擊退隴軍也不一定。

  思考一陣,劉成說道:“好,便依丞相之言!棄了古舟,將古舟百姓遷過江來,留一空城與隴軍。”

  “遵命!”

  隨即下令命徐溫先將百姓撤過落鳳江,然后率領大軍過江回防。

  徐溫撤軍的消息傳至細原,士兵稟告韓玄,韓玄聞之便知道梁國是害怕他大隴用兵將他們圍而殺之!不如棄了古舟防御渡口。

  如此,對他們梁國是有利的。

  也幸虧梁帝下令了,不然必定會被隴軍圍殺在古舟城。

  前兩天韓玄便有出兵攻打古舟之意,只是天色不佳便也就作罷!今日天色大好便欲上書朝廷,出兵攻打古舟,沒想到徐溫撤了回去,這倒使韓玄始料未及。

  不過也好,省得他率領大軍攻打。

  隨即韓玄叫來眾將,與眾將商議一番之后便派林策帶領一支人馬前去調查,打探梁軍是否真的撤了。

  萬一是徐溫之計,貿然進取古舟必定會為其所困。

  酉時,林策返回城中。

  將古舟情況說與韓玄,韓玄聞之驚訝!沒想到梁國居然將城中的百姓也給撤走了,這明顯是要給他留一空城呀!

  眾將言直接率領拿下古舟,韓玄思考一陣便派林策與魯嶙率領人馬向古舟而去,同時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去了上京。

  信中大概說了一下細原的情況,然后又將徐溫棄城的消息說了一遍,詢問秦議是否可以向梁國用兵了。

  另一邊,林策與魯嶙率領人馬趕至城下,只見古舟城門大開,便領著大軍進入城中。

  此時的古舟城安靜得很,連雞鳴犬吠之聲都聽不到。

  入城之后林策與魯嶙分兵,將城中察看了一番便派人去報了韓玄。

  秦議接到韓玄之信,看后大喜,對群臣道:“韓玄派人送來折子,劉成命徐溫棄了古舟,將城中百姓也給帶過江了。韓玄言梁國此意是要防御渡口,與我軍水上交戰,朕以為梁國之意圖與大將軍之言一般,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林楠上前道:“陛下,梁帝命徐溫棄城必是此意。劉成知我軍乃北方之人,不習水性,便棄了古舟防御渡口,這個,一旦我軍來攻他便可與我軍水戰,而我軍水戰不及梁軍,一旦指揮失誤,必為梁國所敗。”

  “大將軍請戰是覺梁國弱小,并且懼怕,但臣以為這個時候當以穩為主。梁國雖弱,但水軍實力在我軍之上,貿然攻打必定失敗。”

  秦議一點頭,謝元道:“陛下,臣以為林大人所言極是。如今夏國已滅只剩一梁國不足為懼,但仍需謹慎。”

  “丞相于東京打造戰船,訓練水軍。只待我大隴水軍訓練有成之時便可一舉滅之!不留機會給梁國,此乃穩中取勝之策也!”

  其余人也是這樣言之!秦議點頭道:“愛卿之言有理,便叫大將軍據守古舟,待丞相訓練水軍有成之時然后兩路進兵,其必定不能擋。”

  “陛下圣明!”

丞相府  商玨聞聽自家相公率領大軍拿下了東京打造戰船訓練水軍準備攻打梁國極是高興。

  他人不知道,但她清楚得很。

  自家相公等這一天已經等了許多年了,終于可以打入梁國了。

  于夜間商玨在后院之中布下案桌,上擺貢品,向月神祈福,保佑自家相公可以平平安安的過江。

  張如接到朝廷圣旨,言要他加緊訓練水軍打造戰船,與韓玄兩路進兵攻打梁國。

  張如領旨!聞聽劉成棄了古舟微微一笑,這一點他已經預料到了。

  如果徐溫不撤軍他便會悄悄向細原增派人馬,屆時將古舟包圍梁國便就沒有抵抗的能力了。

  當然,即便是劉成棄了城也沒關系。只要他戰船打造好,滅梁是輕而易舉之事。

  六月中,風雨大作。

  大雨一連三日,落鳳江水大漲,波濤洶涌,很是可怕。

  天公不作美呀!張如戰船剛剛打造好,水軍也訓練的有些小成,又征了一萬多的夏國水軍準備渡江,可這個時候偏偏下了大雨,這雨一下便是三日,使得江水大漲。

  這個時候在江面行船是非常危險的。

  眾將來見張如,趙義道:“丞相,江水大漲,此時行船于我軍不利,末將以為可待江水退下在渡江未遲。”

  張如點頭,道:“這幾日繼續訓練水軍,靜待江水退去。”

  “遵命!”

  說罷!傅均道:“丞相,江水泛濫,淹沒良田千頃,房屋無數,江邊數十萬百姓無家可歸,請丞相上報陛下撥派糧草,賑濟災民。”

  “此事各郡已經上報了,本相也已經明了。已向陛下至書,但上京距離東京路途遙遠,可派人向各地調集糧草,賑濟百姓。”

  “至于房屋之事便由傅將軍你去負責,可告訴百姓,愿意去古舟城者朝廷發銀五十兩,并賜家宅一座,田二十五畝。”

  傅均會意,道:“末將明白,這便去準備。”

  傅均去后張如與趙義等將研究過江之處,研究來研究去還是定在了濟陰。

  這個地方江水平緩,又是渡口方便上岸,其他地方可就沒有如此之方便了。

  傅均趕至江邊,將張如之言說與百姓,百姓皆是一愣。他們自然是不愿意去古舟城的,但這個誘惑也是非常大的。

  五十兩銀子,一座宅子,二十五畝的田地,這放在哪里都不是一筆小數目呀!

  終于還是有人動心了,見有人愿意去接著又有幾人來報名。

  兩個時辰后大概有一萬多戶人家愿意去往古舟,傅均將名單拿著去見張如,張如看后便命傅均護送這些百姓去往古舟。

  叫傅均到達古舟之后便留下與大將軍韓玄共破梁軍。

  傅均走后七日,江水沒有要退下去的樣子,這個時候張如有些著急了。可又沒得辦法,只能是硬等著。

  張如著急,但劉成感謝呀!

  落鳳江大漲,如此一來隴軍便不敢渡江,明知道江水會退去但劉成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

  偏偏在這個時候天降大雨,使得江水大漲,必定是上天護佑他們大梁國。

  江水大漲給了劉成一絲的希望和底氣,他覺得隴軍攻打他梁國一定會失敗的。

  (本章完)

  天才一秒:m.dushuzhe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