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51章 原來是你小子

  聽說雒陽有急事,劉備下意識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司馬朗急匆匆地從馬上翻身下來,三步并作兩步沖到劉備跟前,也顧不上跟劉備行禮,直接把一支簡牘交到劉備手中。

  劉備匆匆看了一眼,只覺得頭發都豎了起來,

  可周圍人都在看著他,他也只能做無事發生。

  他匆匆收起簡牘,高聲道:

  “趙常侍真是的,這種狗屁倒灶的事情何必要說與我?

  繼續行軍,伯達,莫要生事。”

  司馬朗一臉懵逼,不過劉備這么說,他也只能傻乎乎地應了一聲。

  孫靜看出劉備的表情不對,想開口詢問,

  不過轉念一想自己憑什么問這種關鍵問題,只好也裝作不知。

  劉備把那根簡牘小心放好,下令繼續前進,和心中的煩惱卻在一點點快速上升。

  “唐家女危。”

  簡牘上只寫了四個字,卻如四記重拳,狠狠砸在了他的胸口。

  見全軍緩緩向前,劉備喚來司馬朗,問他雒陽的情況。

  司馬朗也不明白到底出了什么事,只說前日父親慌慌張張回來,把這跟簡牘交給他,要他必須親手交給劉備。

  司馬朗也不敢怠慢,星夜便騎快馬,飛速追趕劉備的隊伍。

  唐家女,應該就是荀彧的夫人唐韞。

  曹節的報復不敢沖自己來,卻選擇了這個女子嗎?

  大軍向前,這種事情劉備應該拋在腦后,可這畢竟事關荀彧,也不知道雒陽到底出了什么狀況。

  “主公,大事要緊。”趙云雖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但他下意識的感覺到,十有八九是曹節那廝在雒陽使了什么手段。

  “阿云,汝先帶兵先進,我回雒陽一趟,稍后便回。”

  趙云大驚,難以置信地道:

  “主公不可,大戰在即,全軍豈能無將?”

  馬上就要進入潁川的地界,隨時都要和太平道交戰,劉備要是這時候不見了,對全軍的士氣將有致命的打擊。

  曹節,真是會挑時間啊。

  猶豫再三,劉備只好捏緊拳頭,道:

  “汝說得對。”

  現在也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趙忠的身上了,希望趙常侍能發揮自己的本事,盡可能保護荀彧一家。

  到了新鄭,劉備軍進入水路,行軍速度陡然加快,

  下一站就是長社,所有人都緊張起來。

  孫靜倒是對他的兄長自信滿滿,說只要有孫堅在,就算不能斬殺波才,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劉備擦拭好雙刀,道:

  “等上了岸,阿云先帶一彪人馬去長社探探虛實。”

  聽孫靜說,長社的黃巾軍好多都是臨時被抓來的民眾,

  他們雖然圍困數重,但絕非密不透風,不然孫靜也不會這么容易就出來。

  趙云武藝高強,擅長沖陣,

  有他偵查一下敵人的具體兵力部署,劉備也可以決定到底是沖進城中跟皇甫嵩會和,還是從外面打擊波才,形成中心開花。

  趙云領命而去,孫靜也躍躍欲試,表示想跟隨趙云沖陣,趁亂返回城中。

  劉備點頭,道:

  “汝等都注意安全,波才發現我等之后,有可能會揮兵殺來,

  若是情況不妙,我就先退到船上,汝等自去長社便是。”

  趙云和孫靜領命,立刻率一百人的騎兵出發。

  劉備把自己所有的騎兵都交給了兩人,為了防止波才發現自己主力之后傾巢而來,劉備命令手下朝河邊靠攏——

  反正黃巾軍沒有水軍,實在不行就抓緊上船避避。

  不過,他發現自己實在是有點高估了波才的本事。

  這個太平道的骨干不僅畫風跟張角兄弟不一樣,這本事更是太差,

  他也許認為漢軍已經被他嚇破了膽,居然沒有在周圍安排絲毫的崗哨和偵查的騎兵,到讓劉備的種種準備落到了空處。

  一直到日暮,劉備終于又聽見馬蹄陣陣,

  只見趙云騎在馬上飛奔回來,他全身鮮血淋漓,胯下的白馬已經被鮮血染成一匹紅馬,模樣甚是猙獰。

  劉備怕趙云有失,趕緊迎出來,見趙云從馬上跳下的動作依舊輕盈,這才松了口氣。

  “阿云,如何?”

  趙云擦了擦臉上的鮮血,振奮道:

  “無事,波才志大才疏,軍陣極其松散,我一個突擊就沖破敵陣,送幼臺兄進城。

  那波才大怒,還想率軍再來追趕我,文臺將軍又從城中率軍殺出接應,殺的甚是痛快!”

  劉備這才看到趙云身邊還有個已經被血染得不成樣子的武士,

  那人頭發蓬亂,盔甲破舊,一身征衣里里外外不知道被鮮血澆了幾層,宛如一個從地獄爬出來的殺神一般。

  盡管全身臟亂,可依舊遮掩不住他身上那股凜然之氣,見劉備望來,那武士拱手行禮道:

  “下官,下邳丞孫堅,見過上官!”

  原來這位就是孫堅。

  怪不得孫靜對他這個兄長頗為推崇,果然有英雄之氣。

  劉備施展劉秀當年的絕招,一把握住孫堅那一雙粗糙骯臟的大手,用力晃了晃,道:

  “早聽幼臺說,文臺有萬夫不當之勇,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孫堅自幼勇猛無畏,可他畢竟出身寒門,雖然在吳地算個人物,可來了中原依舊謹小慎微,

  朱儁和之前的河南尹袁術見了他都頗為倨傲,頤指氣使,劉備身為漢室宗親,居然全然不嫌棄他身份低微,讓他心中起了一股暖意。

  “上官謬贊,堅一介武夫,只知廝打亂殺,

  倒是這位小兄弟縱馬奔馳,頗有古之名將風采,讓堅佩服。”

  他倒不是胡言,

  孫堅自幼練武,對自己的武功頗為自信,

  可見趙云縱馬奔馳,百人難敵,心知此人武功定在自己之上,頓時熱血上涌,

  這才率軍出城接應,想看看率領趙云而來的劉備是什么樣的人物。

  英雄。

  他在心里默默地道。

  只有英雄,才能看出英雄,

  孫堅和皇甫嵩、朱儁共事許久,感覺二人雖然是名將,但都少了一種氣質——

  少了一種不太好描述的睥睨天下豪情。

  而從劉備溫和的笑容里,他居然感覺到了這股逼人的豪邁。

  要跟他出好關系啊,此人未來不可限量。

  孫堅跟劉備講述了一番城中之事,

  原來皇甫嵩和朱儁雖然被困孤城,卻沒有太過慌張,

  皇甫嵩見波才等結草為營,已經做好準備發動火攻,就等一個晴朗卻起大風的天氣,

  波才數次攻城沒有攻破,銳氣已經喪失殆盡,而波才急躁之下,已經殺了不少被裹挾來的平民,更是激起了不少的怨恨。

  “只要大風起,就是進攻的機會,

  到時候波才大亂,我等里面殺出,定能將波才殺的片甲不留!”

  皇甫嵩的戰術非常高明,劉備趕緊叫人做好準備,還慷慨地讓孫堅也率領一彪自己手下步兵,

  司馬朗、簡雍、田豫三人都嗷嗷地要求上陣,劉備思索再三,同意了三人的要求,

  但約定讓年紀最大的簡雍帶領,不許沖的太靠前,稍稍體驗一下戰場殺戮的殘酷就行。

  司馬朗和田豫兩人都才11歲,這上陣萬一被砍了,那真是損失大了。

  孫堅見幾個小兒都嗷嗷叫著要殺敵,不禁莞爾一笑。

  “哎,我這幾個徒兒都是熱血非常,倒是讓文臺看了笑話。”

  “左校尉何出此言,”孫堅微笑道,“現在天下大亂,寒門士子學武者比比皆是,

  我家那孩兒今年八歲,卻也孔武有力,這次喊著要跟我一起殺敵,被我鎖在家中了。”

  8歲啊……

  孫堅比劉備大六歲,卻已經有個八歲的孩兒,劉備感覺自己真是耽誤孩子念書了。

  他隨口道:

  “令郎若是有意,不如來我軍中,我決議收攬一些士子讀書學武,以備來日。”

  學習要從娃娃抓起。

  劉備決心將自己的天書精華挑揀出來,傳給一些學生,讓他們來日能成為大漢的柱石。

  自己的三本天書包羅萬象,這大亂之后救濟黎民,恢復民生,日后振興大漢都用得上,

  少年人,好好操練都能成為國之棟梁。

  孫堅大喜,他早就覺得自己這文化水平教不了好兒子,

  劉備是漢室宗親,現在就已經是左校尉,說不定過些年能位列三公。

  兒子要是有這么牛逼的老師,以后出去混自然是事半功倍。

  “我替策兒謝過左校尉。”

  “啥?”劉備一愣。

  孫堅還以為自己強行憋出來的雒陽官話有什么問題,不好意思地笑道:

  “哦,我那孩兒名孫策,

  是了,出征前,拙荊又懷了身子,若是再生個兒子,也一起請左校尉指點了。”

  劉備感覺自己的面部肌肉已經開始有點痙攣,他咽了口唾沫,道:

  “若是再生個公子,文臺準備起名作甚?”

  孫堅莫名其妙,心道劉備問這個干什么。

  但他還是老實的笑了笑,道:

  “出門的時候我便說于拙荊,若是生個女兒,就取名為仁,

  若是不幸又生了個不聽話的臭小子,就取名為權。

  呃,怎么了,左校尉?”

  “沒,沒什么……”

  劉備感覺自己的心不爭氣地猛跳了幾下。

  孫策和孫權?

  原來,原來面前這個一身是血的漢子,居然是天書里記載的孫策孫權兩人的父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