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91章 天工開物

  “子龍當真一身是膽也!”

  看著趙云渾身上下五花八門的槍傷、箭傷,劉備不禁心中狂贊。

  “以后不能叫阿云,當真要叫子龍將軍——

  三國戰將勇,首推趙子龍!”

  張郃以前對這首歌非常不服氣,但是被趙云從亂軍中救出,他又哪里不服。

  年紀輕輕,居然有這么驚人的武藝,除了關羽,還真沒有見過這么恐怖的人,

  張郃自問怕是一輩子都趕不上趙云的武功進境,好在自己統軍作戰的能力絕不輸給趙云,也讓他現在有興趣跟著眾人瘋狂慶祝勝利。

  曲梁是廣平郡最重要的縣,拿下曲梁,整個廣平郡就相當于回到了漢軍的懷抱之中,

  在易陽的黃巾軍聽說曲梁和廣年失陷,一時彷徨無計,

  聽說眭固都在絕望中自殺,他們更是不敢抵抗,紛紛交出武器投降。

  這是漢軍北伐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劉備也趕緊給趙忠報告,讓他寫好戰報去安慰一下因為四方大亂而一直憂心不已的天子——

  想來現在天子肯定已經收到了袁紹大敗的消息,正心急如焚,

  自己的勝利算是甘霖一捧,能暫時解除燃眉之急了。

  張角聽說劉備占據了曲梁,也難得雙手微微抖動了一瞬,鐵面之下是如何表情,所有人都難以揣測。

  劉備軍大勝沖淡了張角剛剛取得的大勝帶來的喜悅,黃巾軍眾將意識到,漢軍現在依然強大,

  他們在張角身邊慢慢集結,決心用生命保衛太平道取得的輝煌戰果。

  但現在,他們的局勢非常不利。

  公孫瓚和蔡湛加入戰局之后,牽招已經明顯抵擋不住,

  他現在仍在薊縣附近艱苦作戰,但手下的可戰之兵已經越來越少,被消滅已經是時間的問題。

  而涿縣的徐榮在擊退了張寶之后已經不甘心困守涿縣,

  他向南進發,會和了已經成為流寇的孟佗、劉焉兩個苦哈哈的高官,手上的本錢更加雄厚。

  他們現在已經打回了中山國,又會和了夏侯博的殘部,決心不讓張角的日子好過了。

  涿縣漢軍也是劉備創造,關羽、張飛、韓當、沮授、田豐這一個個名垂青史的能人現在還并沒有發揮自己的全力已經讓張角招架不住,

  思來想去,張角還是決心要先打掉劉備這個手掌天書的害人精。

  明明我的天書更加強大,為什么就不是劉備的對手。

  難道說,真的有天命不成?

  張角本來對取得勝利有充足的自信,可因為劉備的出現,他的自信現在正在一點一點消失。

  “甘瑤現在何處?”張角對著空氣輕聲問。

  空氣自然不會回答他,張角苦笑一聲,從袖中拿出一本方方正正卻隱隱有些古意的舊書。

  書的紙業已經翻黃,看來已經有些年頭,

  翻黃的書面樸素典雅,上面繪有一個粗衣短褐頭戴斗笠的老農,正在烈日下驅趕耕牛勤苦的耕作。

  “天工開物!”

  張角緩緩讀出書名,心中感慨萬分,不由得有些癡迷了。

  只有這本書才是真正的百科全書,

  里面的內容從耕種到冶煉無所不包,幾乎包含了天下的各行各業。

  張角能造出更好的農具,冶煉出更好的金屬,還能更好的造紙、造船,可以用這本書創造一個美好的時代。

  只是他需要時間。

  這上面的一切都是這樣的美好,

  如果能給張角幾年的時間,他能武裝出一支更加強大的黃巾軍,輕易就推翻大漢,然后憑借這本天書,他可以構建一個美好的時代。

  他相信,黃天讓他得到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讓他一統天下,拯救萬民。

  他有強大的百科全書,更有指導他百戰百勝的神奇戰法——

  那是一本破舊不堪,已經頗為破舊古早甚至沒有封皮的破書,張角小心翼翼地把它碰在手上,仔細閱讀上面的字句,

  “民兵是勝利之本。”

  沒錯,天書是這么說的。

  我手下信徒眾多,各個來自民眾悍不畏死,只要我堅持下去,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打倒劉備。

  “來人,”他用沙啞的嗓音道。

  在門外的弟子聽見,趕緊進門,仔細聆聽大賢良師的教誨。

  張角疲憊地捏了捏鼻梁,道:

  “傳令,讓仙姑先回巨鹿,我有要是吩咐她。”

  張角的命令就是法旨,門下的弟子自然不會多問,徑直行禮離開。

  張角又慢慢抬起頭,有些迷茫的看著房頂,喃喃自語道:

  “我能贏,力行社的歷史又如何?

  我張角才是黃天眷顧的人。”

  每占領一地,劉備就立刻轟轟烈烈的開展練兵和土地運動。

  這把大量的荒地編為屯田,那些沒有苦主的土地、房舍、耕牛也紛紛拿出來交給民眾,

  曲梁和易陽是黃巾的大本營,有不少人之前曾經投入了太平道,還伺機隱藏在城中,準備執行特種作戰。

  劉備當然不能不分敵我,給所有人分地。

  他讓全城人舉報太平道,先舉報的、舉報的多的,可以優先分的土地,甚至可以自己挑選上田,這樣的舉動立刻點燃了兩座縣城的民心,

  跟實打實的利益相比,太平道虛無縹緲的承諾自然不算什么。

  這種轟轟烈烈的互相舉報肯定會造成大量的冤案,但劉備現在也顧不得這些,

  他就是要用這種手段,讓民眾短時間拋棄太平道,和自己真正站在一起,

  這樣才能盡可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可太平道作戰。

  “我早就說過,這些黔首根本不知好歹,

  今日汝對他們好,他就投汝,明日別人對他好,又會投他們,

  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荀彧對這些黔首的做法毫不意外,

  他有點幸災樂禍的道:

  “左校尉,我知汝素來仁善,可這些黔首粗鄙無禮,皆乃見利忘義之輩,

  汝這仁善,只怕是要給瞎子看了。”

  劉備倒是不以為然,微笑道:

  “我之前就說過,這些人如此粗鄙,不過是因為缺少教化。”

  “所以呢?”

  “現在我就要開始,在冀州推廣教化,教授圣人的學問。”

  荀彧瞠目結舌,他最近一直呆在劉備身邊,壓根沒發現劉備有這樣的意圖,不禁奇道:

  “汝要教什么,教給何人?”

  “先教我軍將士,再教他們的兒郎子侄,

  至于教什么,嗯……”

  劉備上下打量荀彧一眼,溫言道:

  “就教荀子的學問吧!”

  荀子是荀彧的祖宗,教這些黔首學自己祖宗的學問,荀彧又怎么敢阻攔?

  畢竟他的祖宗可是極其強調后天養成對人的影響,還認為天道有一定的規律,不是按照人為意志就能改變。

  這特么可跟現在流行的天人感應有很大的出入。

  劉備真的教這個,那真是跟主流儒學唱反調了。

  嗯,其實荀子到底算儒家還是法家,在歷史上還有很強的爭論,

  畢竟荀子的學問比孔孟都要激進,還教出了李斯這樣的法家大師,可謂外儒內法,很對劉備的胃口。

  “我劉備手下的士卒,豈能一個字都不識,

  從現在開始,我要讓他們讀書識字,至于教什么,

  這就要靠荀公來主持了。”

  荀彧感覺自己上了劉備的大當。

  嚴格意義來說,他是上了劉備的賊船。

  荀家博學而不好章句,研究的是經世報國的學問,而不是深厚的儒學。

  而其他幾家如范陽盧氏(家傳《古文尚書》、《禮記》)、清河崔氏(家傳《論語》、《韓詩》)、滎陽鄭氏(家傳《周易》、《毛詩》、《儀禮》、《論語》、《孝經》、《尚書大傳》等)、太原王氏(家傳《周易》)、弘農楊氏(家傳《歐陽尚書》)都有自己家的家傳經學傍身,是知識的最好詮釋者。

  劉備,不僅是逼荀彧助自己作戰,更是要逼荀彧再把自己祖宗已經吃灰數百年的大旗拿出來,準備在文化領域和這些世族做些文章了。

  一般來說,作戰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就是圖謀天下的把戲了。

  想到這,荀彧不禁有些緊張。

  可是,傳播自己祖上文化的責任感又讓他不能拒絕劉備。

  他恭恭敬敬朝劉備行禮,道:

  “既然左校尉看得起,某……盡力一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