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92章 學習個屁

  劉備要教一群士卒讀書識字,這被不少人看做是天大的玩笑。

  這念頭文盲率高的驚人,幽州游俠兒出身的士卒雖然有不少認字,但也僅限于是認字,

  自己名字兩個字放在一起認識,分開就不一定認得,更別提寫。

  豫州黔首出身的士卒就更別說了,他們要是稍微有點文化,也不至于對太平道如此盲信,肯自己提著腦袋去跟太平道做事。

  所以劉備剛提出要全軍讀書識字的時候,不只是荀彧蒙了,軍中更是頓時炸鍋,幾乎所有人都打心眼里抵觸。

  學習,學習個屁!

  讀書識字就能打勝仗嗎?

  讀書識字就能把敵人全都擊退嗎?

  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抓緊擊退黃巾了,怎么閑的沒事開始念書了?

  他們心里這么想,可沒有一個人敢出聲抗議。

  因為劉備軍上下規矩森嚴,上級做出的命令,士卒沒有反駁的權力,提出意見的權力也沒有。

  想提意見,除非汝在軍中擔任要職。

  所以,盡管眾人很不情愿,但還是被迫在荀彧老師的帶領下,開始困難的識字工作。

  荀彧已經忘了自己小時候是怎么開始認字的,對他來說認字就像呼吸一樣是與生俱來的本事,

  他耐著性子分組教了這些黔首一天,到了傍晚,他便一甩袖子,如吸進了大量的毒氣一般跌跌撞撞鉆進劉備的營房。

  “不行不行,我……學生,學生教不了這些人啊……”

  實在是太笨了,太笨了!

  荀彧平時接觸的不是世家豪族的文雅儒士就是高門大戶的博學公子,少數寒門也是寒門中的頂級人物,

  連趙忠這樣的人都一肚子鬼心眼,粗通文墨。

  可這些士卒實在是太笨了,荀彧耐著性子教了一天,能寫好自己名字的還是寥寥無幾,還主要集中在幽州那些人。

  黃巾軍出身的那些人大多數一開始就不相信自己能學會,學的時候更是消極,荀彧又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不能破口大罵,

  于是,這學習的進展自然讓人非常無語。

  簡直是太無語了。

  “教不了,教不了,劉公還是另請高明吧,我也不是謙虛,

  我實在是受不了了。”

  要不是臨水拼死戰死的那個漢軍士兵給了荀彧以巨大的震撼,

  要不是傳播祖宗學問的責任感讓荀彧胸中熱情豪邁,

  劉備說破嘴,荀彧也不會去教這些悟性極低的黔首識字,

  現在他感覺自己已經仁至義盡了。

  剛才還笑呵呵地劉備突然板起臉,道:

  “荀彧!”

  荀彧一個激靈,下意識的應了一聲。

  “我叫汝教他們,難道要讓這些人治經義,做博士嗎?

  但教他們開拓見識,明忠義之道方可,

  我軍現有萬人,再過些時日收復冀州,便能兼收十萬眾,

  當年孔門才有幾人,現在天下皆學儒道,

  汝今日開壇授道,他日未必不能名動天下,青史留名!”

  這年頭名仕都喜歡開壇教學來養望,

  至于學生學得如何,這就不是老師關心的事情了。

  但荀彧是一個非常有責任感的人,他不愿照本宣科,想讓自己祖宗的學問成為一門官方顯學,所以教起來才這么費勁。

  不行,為了祖宗,我也不能放棄。

  荀彧在心中暗暗給自己鼓勁,又費力地坐了起來。

  “志才,這該如何是好,還請汝教我。”荀彧很謙虛地向戲忠請教,

  他知道戲忠一肚子壞水,說不定能給他提供一點參考,

  戲忠對荀彧這種高門大戶居然來求他感覺很有成就感,他擺足姿態,陰笑道:

  “這還不簡單,只要讓他們看到希望,人人都去學,自然事半功倍。”

  “汝先教授那些殺敵勇敢,作戰用心之人,再讓左校尉授他們軍職,軍中眾人必然紛紛效仿,

  屆時不用汝費心,自然會有人愿意學汝家的學問。”

  荀彧不笨,很快理解了戲忠所說。

  一個士兵只要做到足夠悍勇、聽從指揮就是好兵,可想一步步做到將官,就多少要懂點兵法,能處理一些簡單的軍務了。

  像王平這種只識十個字就能指揮大規模作戰的天才實在是太少了。

  那些作戰勇敢被提拔起來的人都能學好,他們帶的兵潛移默化也能學點東西,至少不會以沒文化為榮。

  “這教化不是旦夕之功啊,文若,還要多多辛苦才是。”

  荀彧點點頭,強行讓自己鼓起幾分勇氣,

  感覺面對這些沒文化的黔首,比應付千軍萬馬還要費勁。

  也就只有劉備愿意花這個功夫教化他們。

  知識,不應該只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

  這是劉備的閱讀天書的心得。

  張角天書中的奇門兵器和古怪的戰法肯定也是來自于人的創造,

  這個世界上天才畢竟是少數,讓盡可能多的人了解知識,有文化,有思路,

  大漢的未來才會不斷的進步,永遠保持著前進的勢頭。

  改變世界,當然要從改變自己身邊的人做起,

  劉備的目標就是讓自己手下這支士兵能盡可能掌握一定的知識,

  等他日戰勝黃巾,解甲歸田時,他們又可以做知識的傳承者,一代代傳下去。

  大漢還要千秋萬代,自己還要更努力才是。

  除了荀彧教授荀子的學問,劉備還讓張郃教授簡單的戰陣常識,能盡可能在戰斗之前提升一點單兵素質就盡量提升一點。

  黃巾軍的戰法是從天書上習得,劉備雖然沒能掌握具體的細節,但感覺已經摸到了這種戰法的精髓。

  眭固的指揮能力欠缺,只是簡單照搬天書上的內容,讓這種戰術難以發揮,

  可劉備手下有精通戰陣的張郃,若是給他一支這樣的強兵,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戰果。

  學,不管什么都要學。

  沉迷于現在就是落后,劉備要繼續增加手上的戰斗力才是。

  張角顯然不會給劉備太長時間喘息,

  很快,劉備便聽說張角已經在集結黃巾軍的主力,戰兵便足有十萬,等集結齊整,就會向劉備殺來。

  這次作為守城的一方,劉備還是有極大的心理優勢,

  他把廣年的人口和糧食都遷到曲梁,張郃請示要不要堅壁清野,

  劉備猶豫了一下,還是咬牙答應了。

  “堅壁清野,這次打退黃巾,日后…在想辦法……不,必須重建好。”

  人口和糧食的搬遷肯定會損害大多數人的利益,就算準備充足也是如此,更別說現在倉促下手。

  撤退后,張郃本想放火,劉備猶豫了一番,最終還是沒能下定這個決心。

  “文若,我是不是有些婦人之仁”劉備無奈地問。

  “有點。”荀彧點頭,“說實在,我本不認為左校尉是能匡扶社稷之人,

  成大事者,多要殺伐果斷,敢于取舍。

  公有些瞻前顧后了…”

  “所以呢”

  “本來我是想隨公平息黃巾后便回潁川讀書,

  不過現在看來,就算平定黃巾,這天下也未必能安。

  我要出仕做官,還請左校尉舉薦了。”

  劉備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荀彧這樣的人想要做官,肯推薦他的人肯定數不勝數,

  從朝堂到地方名仕幾乎都要排著隊來跟荀家搞好關系。

  舉薦的恩情很大,荀彧肯讓劉備舉薦,看來是已經決定要和劉備互相守望,也沒白費劉備這一直以來的種種辛苦。

  “想去哪做官,盡管說。”劉備豪氣地道。

  荀彧微笑道:“臨水令,我已經覬覦此處許久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