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30 美食達人 (二十九)

  麻婆豆腐是川菜經典的名菜之一,流傳廣泛,甚至走出了華夏國門,在世界各地安了家,從一道家常小菜登上了大雅之堂,是中華料理享譽世界的名片。

  或許燈影牛肉許多人聽都沒聽過,更別提品嘗了,但這麻婆豆腐,要是有人說沒吃過,徐攸之絕對不相信,除非不是華夏的本地人。

  隨便哪個快餐店都有麻婆豆腐蓋飯。

  大道至簡,麻婆豆腐的制作方法并不復雜,一個優秀的廚師幾分鐘就能完成一份麻婆豆腐,但要說把它做好,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即便在名目眾多的川菜之中,麻婆豆腐的影響力也是排在最前列的。

  麻婆豆腐的主要原料為豆瓣、豆腐、辣椒、花椒、牛肉和豬肉二選一,麻來自花椒粉,辣來自辣椒面,這道菜極盡突出了川菜麻辣的特點,又有豆腐的柔軟順滑,濃稠的芡汁,獨特的風味,是一道經濟、美味下飯菜,餐桌上有麻婆豆腐,平時飯量小的人也能食指大動,胃口大開。

  幾乎所有的名菜都有它的故事流傳后世,麻婆豆腐也不例外。

  據說在清朝末期,萬福橋碼頭旁邊有一家小館子,有一個臉上長著麻子的老板娘,附近的人們稱她為陳麻婆。一天,陳麻婆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碼頭工人、腳夫,店里的東西已經不多了。快打烊的時候,進來了一伙人,要求老板做點又下飯、又熱、又便宜的菜。這時店里已經沒什么菜了,只剩下幾盤豆腐,一點牛肉沫。

  陳麻婆靈機一動,把豆瓣剁細,加上豆豉,放油鍋里炒香。加點湯,下入切成兩厘米見方的豆腐塊,再配上其他調料,加入炸酥脆的牛肉末,勾芡收汁,起鍋以后再來上一把花椒面辣椒面灑在豆腐上。一盆色鮮味美,麻、辣、燙、囫、嫩、鮮的豆腐就上桌了。這一伙人吃得鼻子冒汗,每個人都盛了好幾碗米飯,肚皮撐得溜圓,口中大呼暢快。

  后來那些窮苦的民眾開始一傳十,十傳百,都曉得陳麻婆做的豆腐好吃、下飯又省錢,來的人越來越多,結果,就成了陳家的招牌菜。因為這種豆腐麻辣爽口,老板娘又叫陳麻婆,結果這道菜就叫麻婆豆腐了。

  早期的麻婆豆腐用料是菜油和黃牛肉,制作方法是先在鍋中將一大勺菜油煎熟,然后撒下一大把辣椒沫,接著下牛肉,炸到干酥爛時再下豆豉。之后放入豆腐,稍微加水并鏟幾下調勻,最后蓋上鍋蓋用小火將湯汁收干,起鍋前再灑上花椒末,一份地道的麻婆豆腐就做好了。

  但是到了今天,廚師們在烹調麻婆豆腐時,舍棄了菜籽油,改用花生油,肉不拘泥于牛豬。肉炒熟后,加入豆瓣醬、豆豉、紅椒粉、醬油、鹽、糖,爆香后再加入豆腐塊、高湯,滾煮后加入蔥、姜、蒜,以水調太白粉勾芡,起鍋前加花椒粉和麻油。用料和工序和以前大不相同,口味著重強調麻、辣、燙、咸。

  這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升華了麻婆豆腐的品質。

  劉大胖是傳統的川菜廚師,做菜卻從不循規蹈矩,他會在大體流程不變的情況下,加一點自己的理解進去。

  首先,一定要選用純鹵水的豆腐,這種豆腐品質上佳,吃起來滑嫩爽口。

  然后把豆腐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放入加了少許鹽的沸水中汆一下,這樣能去除豆腥味,澀味,保持豆腐口感細嫩,且不易碎。

  如用開水煮過,會韌勁過大、口感不好,沒了那種柔嫩的感覺,那么后續的技巧無論多高明,這道菜都是失敗的。

  焯水過的豆腐撈出后用溫水浸泡。

  豆豉剁碎,蒜苗切段,姜切成細沫。

  花椒粒用鍋炒香,碾碎,這樣的花椒面能提升這道菜香熱麻辣的口感。

  將一塊牛肉用絞肉機攪成肉餡,用料酒、食鹽腌漬一段時間,使之入味,吃起來更香。

  炒鍋預熱一下,倒入花生油,放入腌好的牛肉餡,大火炒散。

  待牛肉餡炒成金黃色,放入豆瓣醬同炒;放入豆豉、姜沫、辣椒粉炒至牛肉上色。

  下肉湯煮沸,放入豆腐煮3分鐘,加醬油、蒜苗段、糖、鹽調味。

  再用濕淀粉勾芡,小火收汁,盛出后趁熱撒上花椒面、蔥沫,如此,麻婆豆腐大功告成。

  這道菜的關鍵點在于豆腐的質量極為重要,既要嫩又不易碎,否則出鍋的麻婆豆腐筷子一夾就成渣子了,外觀和口感便落了下乘,不能稱為一道合格的麻婆豆腐。

  這道菜不像燈影牛肉那樣耗時耗力,劉大胖不一會兒就把一盤熱氣騰騰、顏色紅里透亮的麻婆豆腐端上了桌子。

  劉大胖見眾人在欣賞這道菜,不由得提醒了一下,“要趁熱吃,時間久了口感就沒那么好了。”

  徐攸之嗅著這道菜的香氣,一股麻辣的氣體被吸入鼻腔,刺激的他忍不住打了個噴嚏。好在及時扭過了頭,不然一盤好菜就遭殃了。

  阿思記得在上大學的時候,一旦胃口不佳,就會去飯店點一盤經濟實惠的麻婆豆腐,配上兩碗米飯,一杯白開水,吃的那叫一個香。滿嘴流油,盤底的湯都拿來泡飯了。

  那時的自己雖然沒有錢,但好像每一天都過得快樂幸福……阿思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機會找回當初的感覺,不由得嘆了口氣。

  “你怎么了?”

  時不時偷眼打量阿思的唐小巧問道。

  “沒什么,只是為自己不能品嘗這樣美味的菜而有一點小失落。”

  阿思勉強地笑了笑。

  唐小巧攥起了一只拳頭,抬到堅挺的胸口,鼓舞道:“要對自己有信心,你一定能恢復的!”

  “嗯。”

  阿思點了點頭。實際上,她的味覺失去了這么多天,超清楚希望已經很渺茫了。

  這不算什么,更驚恐的是,她發現自己逐漸適應了這種狀態……可以想象,未來的她甚至會完全忘記酸、甜、苦、辣、咸的味道,徹徹底底成為一個食之無味的人。

  這樣的自己還有什么資格從事美食行業呢?

  可能下半輩子,那些美妙的食物只能存在于幻想中了。

  徐攸之察言觀色,瞧出了阿思的憂傷,朝著她打了個響指,將注意力吸引了過來,說道:“放心吧,有我在,這都不是什么問題。”

  他不想見到阿思懷有這種消極的情緒,這不利于后續的行動,如果她因此自暴自棄,不愿意配合自己尋找美味,這個任務可就沒得完成了。

  徐攸之能做的,便是引導阿思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

  唐小巧鄙夷,“還不是你出的餿主意,美食怎么可能治病呢,萬一拖得久了,阿思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你這個家伙要負全責。”

  徐攸之跳腳,好不容易鞏固了阿思的信心,這女人就來給自己拆臺,早知道昨天就應該把她扔在大街上,看她今天還囂張不了!

  “你們不要吵了,就算沒能恢復,也不該責怪徐哥,這是我自己做出的決定。”

  阿思微笑道:“我們快點吃菜吧,嘗嘗劉大廚的手藝。”

  她率先拿起了筷子。

  見狀,徐攸之放心了許多。

  只是唐小巧仍有些憤憤不平的樣子,一臉的怨念,不明白徐攸之給她灌了什么迷魂湯,處處都要維護著他說話。

  麻婆豆腐是阿思最喜歡的菜肴之一,對這道菜也頗有研究。

  而要評價一道麻婆豆腐的好與壞,要從它的幾大特色入手。

  麻婆豆腐的特色在于麻、辣、燙、香、酥、嫩、鮮、活八字,被人們戲稱為這道菜的八字箴言。

  麻指的是豆腐在起鍋時,要灑上適量的花椒末,花椒最好用上等的漢源貢椒,麻味純正,沁人心脾。普通的花椒則會讓人覺得麻味卡喉,為之氣緊。

  辣則要選用大紅袍油椒制作豆瓣,剁細煉熟,加以少量熟油、海椒烹膾豆腐,使其又辣又香。

  燙特指的是豆腐保持了整道菜出鍋后的溫度,不容易冷卻,每下一次筷子,吃到的都是剛出鍋的味道,唇舌有一種輕微的灼燒感。

  香,起鍋立即上桌,聞不到豆腐的石膏味,可冷浸豆腐的水銹味,也沒有各種佐料原有的難聞氣味,只有勾起食欲的香味。

  酥,煉好的牛肉餡,色澤金黃,紅酥不硬,一顆顆,一粒粒,入口就酥,沾牙就化。

  嫩,豆腐下鍋,煎氽得法,色白如玉,有楞有角,一捻即碎,故多用小勺舀食。

  鮮,麻婆豆腐的原料,俱皆新鮮,鮮嫩翠綠,紅白相宜,色味俱鮮,無可挑剔。

  活,指廚師做這道菜的一項絕技。豆腐上桌,寸把長的蒜苗,在碗內根根直立,青翠欲滴,油澤甚艷,仿佛剛從畦地采摘切碎,活靈活現,但夾之入口,俱皆熟透,毫無生澀味道。

  這便是一道極致的麻婆豆腐精華所在。

  劉大胖的這道麻婆豆腐將這八個字體現的淋漓盡致。用筷子輕輕夾起一塊豆腐,會發現它的彈性驚人,又柔軟又Q彈,放到嘴中卻是無比嫩滑的口感,同時豆腐的熱量散發,傳遞到舌頭上,那豆腐便在口腔中跳來跳去,使人忍不住張開嘴巴,大口大口地喘氣,冷空氣灌入,為豆腐降溫。

  而麻辣的味道也趁機揮發,刺激人的味蕾,要吃大量的米飯才能中和這種激烈的口感。

  不一會兒,徐攸之就吃的滿頭大汗,不禁大呼過癮。

  麻婆豆腐不但是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又因為其主料豆腐含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所以這道菜有一定食療的效果。

  麻婆豆腐富含動植物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及碳水化合物,具有溫中益氣、補中生津、解毒潤燥、補精添髓的功效。

  此菜夏天食用能生津止渴、健脾,有利健身防病。麻婆豆腐也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癥及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的佳肴。

  按照中醫的那一套理論,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解毒化濕,更適于熱生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后調養者食用。

  從科學上來說,豆腐和魚燉在一起,豆腐能夠更好的吸收魚中的動物蛋白,保留營養精華……難道魚豆腐就是這么來的?

  抱歉,扯得遠了。

  總而言之,豆腐是集營養、美味于一身的食物,吃豆腐的好處太多了,既能提供能量,又能補充營養元素。

  這便是徐攸之喜歡吃豆腐的原因,希望人人都能夠效仿。

  三人的光盤行動實施的很徹底,徐攸之要了三碗米飯,剩下的那點湯汁也都澆在了飯上,幾口扒進了嘴里。

  太香了。

  徐攸之非常滿足。

  再看唐小巧,嘴巴上滿是豆腐的芡汁,還沒來得及擦。

  就連阿思也吃了不少,似乎這道菜勾起了她對過往的記憶。

  燈影牛肉雖然美味,但只適合隔三差五的吃一次,不能當作日常的主菜。

  麻婆豆腐就不同了,喜歡它的人天天吃也不會膩,因為它和米飯是一對絕妙的搭檔,而且這道菜的成本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范疇……只需要一塊豆腐,條件不允許的話可以不放肉餡,做出來的味道并沒有差了多少,這就是麻婆豆腐火遍大江南北的原因。

  在三人品嘗這道麻婆豆腐之時,劉大胖沒閑著,他在準備另一道菜,東坡肘子。

  說起這東坡肘子,同樣是具有代表性的川菜之一,是一些地區逢年過節或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菜肴。

  正宗的東坡肘子具有湯汁乳白、肉質細嫩、肉味醇香、有嚼頭、肥而不膩、粑而不爛的特點。

  這道菜的色、香、味、形俱佳,其湯汁乳白,雪豆粉白,豬肘肥軟適口,原汁原味,香氣四溢。

  東坡肘子可以說是非典型的川菜。

  在人們印象中,川菜是無辣不歡的,但這道東坡肘子卻是個特例。此菜吃的是肘子本身的滋味,湯汁的濃郁醬香。

  有些廚師嘗試著向東坡肘子的配料里面放辣,然而發現,一加辣椒完全破壞了整體的平衡,給人的感覺再也不是熟悉的味道了,這道菜便意味著失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