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五章窮奢極侈的福王府

  在大明朝,臣子們稱皇帝為萬歲,或者陛下!

  稱呼皇子、王爺們為千歲,或者殿下!

  但是在皇宮里面,那些深受寵信的近侍,則稱皇帝為主子爺,稱皇子為小爺!

  薛羽的潛臺詞就是:‘我是天子近侍,奉了萬歷皇帝的旨意,來洛陽面見福王,且有旨意傳達。’

  王右史久在王府任職,自然明白這些規矩了,急忙下跪行禮。

  “未知雨公公大駕光臨,下官有失遠迎,當面恕罪!”

  “咳咳,稱呼我雨大人就好了,這次是奉秘旨出宮的,不宜暴露身份!”

  “是,雨大人!”

  一聲雨公公,聽的薛羽胯下寒風陣陣,渾身直起雞皮疙瘩,連忙找了個借口糾正。

  王右史隨即改了稱呼,可心中還是頗為疑惑:

  一則,皇宮里近侍無數,為何派了這么一個小家伙前來,看樣子也就十六七歲!

  二則,既然到了洛陽,為何不直接前往福王府,反而躲進快活樓里了呢?

  薛羽何其精明,馬上看出了對方的疑惑,也早就想好了借口:

  “本使一直在內書房讀書,因為刻苦用功、成績優異,受到了主子爺的賞識,再加上王公公的栽培,這才破格提拔重用,擔任了這次差事!

  出宮之前,主子爺有吩咐,不許大張旗鼓,務必隱秘行事,故而沒敢直接前往王府,先躲到了這座快活樓里,再尋機面見小爺!

  今天閑來無事,玩了幾把小牌,結果遇到一個賭品敗壞的紈绔,一時怒火中燒,就小小的教訓了下!

  沒想到這點小事,反而把王右史引來了,也算是因禍得福啊,哈哈!”

  明太祖朱元璋之時,吸取元朝末年,宦官之禍的經驗,故而立下了‘內臣不許讀書識字’的規定,更加不許宦官干涉朝政了。

  之后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多得皇宮內太監們的援助和支持,因此在取得天下之后,宦官們的地位也得以提升,并逐漸的參與國家大事之中,最出名的就是鄭和七下西洋了!

  到明宣宗朱瞻基時期,文官實力逐漸強大起來,為了平衡朝堂,加強皇權,于是在皇宮里開設了內書房,教一些聰明伶俐的小內侍讀書識字,從而培養人才!

  明朝歷史上,著名的大太監,比如劉瑾、馮寶、汪直、梁芳等人,都在內書房學習過,甚至形成了非內書房出身者,不得擔任掌印、秉筆、隨身太監的規矩!

  王公公,則是指如今的掌印太監王安,宦官中的第一人,也是萬歷皇帝面前的大紅人,深受寵信!

  一個內書房出身的小近侍,因為聰明伶俐,受到了皇帝的青睞,以及掌印太監的提攜,出宮擔任使者,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雨大人竟然出身內書房,日后必然前途無量,失敬了!”

  弄清原委之后,王右史的疑惑消失了,對薛羽也更加尊敬了,甚至有幾分討好的意思。

  萬歷一朝,內庭規模龐大,號稱有‘宮女九千,宦官十萬’,其中有機會進入內書房學習的,一般不超過百人之數,其難度之高,比起科舉考試也不遑多讓!

  而有資格入選的,無不是心思敏捷、聰明至極的佼佼者!

  眼前這位雨大人,別看年紀不大,卻是沉著穩健,氣度不凡,更有一股子陰狠之勁,數十年之后,或許就是另一個權傾天下的劉瑾、汪直!

  這樣的人物,王右史自然要多加討好了,這樣以后對福王府、對自己都是大有好處的。

  “王右史不必客氣,還請速速安排一下,讓本使秘密進入王府,與小爺見面,傳達旨意!

  本使行蹤,務必保密,還請約束你手下衛兵,不要四處亂說,王府里其他的人嘛,也盡量的不要驚動,總之一句話,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明白嗎?”

  “下官明白,這就去安排,請雨大人在此稍候!”

  王長史連連點頭,帶領衛兵們離開了。

  順便把黃蛤蟆也帶走了,生怕他再招惹這位雨大人,為福王府引來麻煩!

  “呼!呼!”

  “嚇死我了!”

  “祖宗呀,我都喘不上氣來了!”

  確定王右史走遠之后,眾人不禁長出一口氣,薛羽、無言和尚還能保持鎮定,其他人都在一個勁拍胸口,心臟都快緊張的跳出來了,有幾個直接癱坐在了地上!

  冒充皇帝的使者和錦衣衛,這樣的事情,任誰都感覺到后怕啊!

  萬幸的是,薛羽的演技一流,人又足夠機敏,總算是順利過關了!

  接下來,眾人不再說話了,埋頭大吃了起來,把燕窩席吃的點滴不剩,就連湯都喝干凈了!

  因為大家都清楚,這次進福王府,就像進龍潭虎穴一樣,運氣好,還能走出來,要是運氣不好,這頓燕窩席恐怕就是人生最后一頓飯了,當然得拼命吃了,好歹當個飽死鬼!

  王右史的效率很快,長燈時分,就回到了快活樓中!

  “雨大人,一切都安排好了,請隨我一同進王府吧!”

  “好,頭前引路!”

  一行人下了樓,沒有走正門,而是在夜色掩護下,悄悄從后門溜了出去,又繞過幾條小巷,直奔福王府的后門!

  至于在快活樓吃、住的費用,則全部免單了,倒是替薛羽省了很大一筆!

  “什么人?”

  “是我!”

  “見過長史大人!”

  “開門!”

  進了后門,就是王府的花園,王右史領著一行人來到一座小院中,把小鼠、猴子等人安置下,又讓仆從們準備飯菜,好生照顧著!

  而后領著薛羽、無言、張小旗三人,去面見福王朱常洵!

  借此機會,薛羽等人仔細打量著福王府!

  夜幕降臨,王府中點起了燈籠,多的就像天上繁星一般,把每一個角落都給照亮了,空氣中還彌漫著濃濃的香味!

  大明朝的百姓們,基本上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因為晚上根本使不起照明用具,真遇到急事了,只能點火把照明!

  殷實點的人家,夜晚用油燈照明,富貴人家才用的起蠟燭,而福王府使用的是龍涎香燭!

  就是在特制的蠟燭內,灌入龍涎沉腦屑,點燃后會散發一股溫雅的香氣,還有提神醒腦的效果,不過造價也相當之高,一根龍涎香燭就要四錢多銀子!

  而福王府里面,一個晚上就要消耗上千支蠟燭,折銀大約四五百兩,一個月就是一萬多兩,一年就是十幾萬兩銀子!

  這僅僅是一項照明開支,至于王府其他開支,更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正在行走間,前面出現了一隊人,四個綠衣仆從,抬著一只香氣四溢的烤全鹿,鹿胸脯上切下了一小塊,余者都是完好無損的!

  后面又有兩名隨從,合力架著一個人,渾身遍布鞭痕,衣服、皮肉都已經抽爛了,鮮血不斷滴淌著,人不知是死是活!

  再后面是數十名侍女,人人手中都提著食盒!

  “長史大人!”

  “嗯,出什么事了?”

  “今晚上,王爺和黃妃要吃烤鹿肉,這家伙笨手笨腳的把鹿肉給烤老了,王爺一生氣,就賞了他一百鞭子,并吩咐廚房重做!”

  “立刻通知長史司,高價招幾個好廚子的,再讓城外的莊園,進貢幾十只肥壯的公鹿!”

  “是!”

  就在談話之間,另有一隊仆從抬了幾只巨大的泔水桶過來,那知只切過一刀的烤鹿,直接就扔了進去!

  而后侍女們打開食盒,取出一盤盤的菜肴,也都倒進了泔水桶中,從神態可以看出來,她們以前常做同樣的事情!

  而借著燈光可以看清,那些美味佳肴都是沒動過筷子的,就這樣丟棄掉了!

  這就是福王府的規矩:王爺、王妃的飯菜,無論剩下多少,統統的倒掉、掩埋,而不許其他人碰一筷子,否則就會嚴懲!

  因為王爺、王妃的飯菜,其他人是不配吃的,剩下的也不行!

  “讓雨大人見笑了,我家千歲爺喜歡吃鹿肉,故而王府的莊園里面養了上千只梅花鹿,可惜王府里沒有好的廚師,烤制出來的鹿肉,總是不和我家千歲的口味!”

  “呵呵,沒什么,待我返回京師之后,奏明主子爺,給小爺調撥幾名手藝好的御廚就是了!”

  “如此,就多謝雨大人了!”

  “不必客氣!”

  薛羽不動聲色的,與王右史談笑著,心中卻想到兩句古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河南大旱,顆粒無收,百姓們只能以草根、樹皮為食,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悲劇,餓死者不計其數!

  福王朱常洵及其家人們,卻過著這般紙醉金迷的奢侈生活,浪費不知幾何,且視人命猶如兒戲!

  他們的心中,何曾想過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又何曾有一點憐憫、仁慈之心??

  如此下去,百姓們不造反才怪呢!

  ‘福王……鹿肉……福祿宴……真是活該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