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義結金蘭

  “從河間府開始,咱們這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困難,好幾次都差點踏進鬼門關了,全靠大家齊心合力、互相幫助,這才九死一生的闖過來了!

  之后冒死進福王府,并非為了個人私利,而是為了河南的百萬災民,為了心中的正義!

  至于這些金銀珠寶,固然是一筆巨大財富,可也是燙手的山芋,如果處置不當,是會引來殺身之禍的!

  還望大家謹守初心,不要沖昏了頭腦,金銀珠寶的確是好東西,可也沒有性命重要不是嗎?”

  眼看局勢變得緊張,薛羽好言勸導眾人,雙手同時搭在了膝蓋上,兩支裝好了火藥、鉛丸的火槍,就插在靴桶里面,隨時可以射擊!

  如今這個局面,聽話的,自己絕不虧待!

  不聽話的,那就別怪自己心狠了。

  “薛小兄弟說的有理,再多的錢財,也得有命花才行!”

  “對,聽薛小兄弟的,他說怎么分,咱們就怎么分,別跟上輩子沒見過銀子似的!”

  好言安撫,加上武力震懾,終于讓眾人冷靜下來了,紛紛表示聽薛羽安排,畢竟這些金銀珠寶都是他弄來的,由他處置也是理所應當的,而且對薛羽的人品,大家還是很放心的!

  大家如此明白事理,薛羽的心頭略放,可是如何處置這些財寶,真是一件傷腦筋的事情!

  不分是不行的,大家冒了天大的風險,要是一點好處都撈不到,未免太不公平了。

  全都分了也是不行的,倒不是薛羽舍不得,而是擔心這些人拿了財寶之后,久貧乍富,頭腦發熱,進而惹出禍事來,那樣就等于害了他們!

  財寶要分,又不能多分,還不能讓大家有怨言,這個尺度不好拿捏啊!

  沉思許久,薛羽分出一千兩黃金,放在了張小旗的面前!

  “張大人,你家是世襲的錦衣衛百戶,如今官職雖然丟了,可是在錦衣衛當中應該還有不少人脈吧?”

  “不錯,家父生性隨和,生前倒是結交了不少朋友!”

  “很好,移民之事結束之后,你就拿著這些黃金回京師去,利用原來的人脈,上下打點關系,回到錦衣衛不成問題,如果有機會,就努力向上爬一爬,或許有一天,我會找到門上,求助于你的,還望不要拒之門外才是,呵呵!”

  “薛小兄弟放心,張某若能重回錦衣衛,拿回世襲的官職,絕忘不了你的大恩大德,他日若有差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張小旗平生最大的遺憾,就是丟了世襲官職,覺得對不起列祖列宗,如今能夠重振家業,自然是萬分高興了。

  他若是回到錦衣衛,五名士卒也能跟著回去,重新成為天子親軍,享受優厚的待遇,同樣很是高興!

  這一伙人,沒有問題了!

  “大錘,這些是你們的!”

  薛羽又分出五百兩黃金,給了胡大錘等人!

  “這怎么好意思呢,我們幾個只是弄塊石碑、挖了個坑,沒出多少力的!”

  “呵呵,拿著吧,有了這些錢財,足夠你們買房置地、娶妻生子,安度后半輩子了!”

  “薛小兄弟,多謝了!”

  胡大錘一伙人,一直在外面策應,并沒冒什么危險,如今也分到五百兩黃金,同樣高興萬分,對薛羽更是感激不盡!

  “巖弟,你家財萬貫、吃穿不愁,這次就不分給你了!”

  “無妨,小弟不缺這些東西!”

  “無言,你是出家人,四大皆空,也不分給你了!”

  無言笑著點點頭,又比劃了幾下:示意自己受過金錢戒,一輩子都不能觸碰錢財的,要了也無用!

  兩伙人分了財寶,兩個人不用分,那整整八箱子珠寶,豈不是盡歸薛羽一人所有了嗎?

  對這樣的分配結果,眾人并不反對,畢竟這次大事成功,薛羽出力最多、功勞最大,多分一些也無可厚非!

  可心里還是有一點不舒服,勸別人不要貪心,沒想自己胃口這么大!

  可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眾人目瞪口呆!

  “巖弟,剩下的珠寶全交給你了,想辦法變賣成銀子,一半送到少林寺去,用來救濟災民們,另一半送到秦帥的軍營當中,充做軍費之用吧!

  記住了,這件事你親自去辦,切勿假手他人,以免消息走漏,引來殺身之禍!”

  “羽哥放心,小弟一定辦的妥妥當當!”

  河南八大藩王開倉放糧了,可災民的數量太多,仍是一個僧多粥少的局面,加之大小官員層層克扣,真正發放到災民們手中的就更少了。

  同樣道理,秦良玉能領到的軍餉,恐怕也非常有限!

  把八箱子珠寶變賣成銀子,救濟災民,充做軍餉,堪稱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不過如此一來,薛羽本人就一點財寶都不剩了。

  “薛小兄弟高義,讓人萬分佩服,不過你多少留一點吧!”

  “是啊,留下一點吧,以后到了陜西,肯定有用錢的地方!”

  “不必了,我和伙伴們清貧慣了,有錢只會徒增煩惱,只怕晚上該睡不著覺了,哈哈!”

  面對眾人的勸說,薛羽笑著搖了搖頭,堅持不留金銀珠寶,并非故作清高,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自己和小伙伴們的力量太弱小了,又沒有固定的住所,如果身邊帶著大量金銀珠寶,非但無益,反而有害!

  一旦引起他人的覬覦,金銀珠寶保不住,只怕小命都會有危險,還是兩手空空的好,不怕賊惦記,安全!

  另外嗎,薛羽也不是一點沒留,之前贏黃蛤蟆的扳指、玉佩、以及幾件小零碎,早就已經藏好了,還有福王府的地道中,藏著一個百寶箱呢!

  真需要錢的時候,可以拿出來使用,不會受窮的!

  金銀珠寶處理完了,對于處理的結果,大家都沒有異議,于是繼續吃吃喝喝,談笑風生!

  一直到第二天早晨,有仆從進船艙稟告,龍門到了!

  龍門,既龍門石窟,位于洛水兩岸的龍門山、香山崖壁上,從北魏中期開始,佛教徒們在此開鑿了兩千多個窟龕,十幾萬尊佛像,另有碑刻題記三千余處,數量之多位于中國各大石窟之首!

  水上行船,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往來的人們,都會在龍門停留一下,拜一拜佛祖,祈求平安!

  久而久之,這里形成了一個大碼頭,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巖弟,送君千里,終有一別,你就在龍門碼頭上岸吧!”

  “羽哥,咱們何時才能再相見啊?”

  “呵呵,放心吧,咱們以后一定會再見的,那時候的你我,絕不是今天的你我了!”

  雖然認識時間并不長,薛羽、李巖之間卻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說是情同手足都不為過,如今就要分別了,二人都是非常的不舍!

  人生得一知己,不容易啊!

  可李巖身為官宦子弟,是不可能一起去陜西的,留在洛陽,參加科舉,才是他未來的舞臺!

  “羽哥,小弟有個想法,不知當說不當說!”

  “你我之間,有話直言!”

  “咱們二人結拜吧,結為生死兄弟!”

  “結拜,正合我意!”

  古代,沒有血緣關系,卻又性格相投的男子之間,往往通過結拜,來增進彼此之間的情誼!

  結拜之后,既為兄弟,除了姓氏不同,其他的與親生兄弟沒有區別,感情上甚至更深一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劉備、關羽、張飛的桃源結義了,三兄弟結拜之后,不離不棄,生死與共,千年以來成為美談,也是無數人效仿的對象!

  因此李巖的提議一出,薛羽立刻欣然同意了。

  當即在船頭上,排擺香案,放上貢品,請眾人作為見證,二人跪在船頭上,面對兩岸無數的佛像,共同盟誓,約為兄弟!

  “黃天在上,厚土在下,

  我薛羽,

  我李巖,

  今日在此義結金蘭、歃血為盟,從此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如有違背,天人共誅!”

  念完誓詞之后,倒上一大碗美酒,薛羽拔出匕首,割破了一根手指,讓鮮血滴入了酒碗中!

  李巖接過匕首,同樣割破手指,滴血入碗!

  兩股不同的鮮血,迅速融合在了一起,從此不分你我!

  薛羽端起酒碗來,猛灌了幾大口,李巖接過去,把剩下的酒一飲而盡,而后把碗摔了個粉碎!

  二人雙手相牽,四目相對,都仰天大笑了起來,從此以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脈相連,生死與共!

  “巖弟,這個送給你了,你的功夫太差,留著防身之用!”

  “多謝羽哥,我也有東西送給你,你的字太丑了,記得沒事多練練!”

  “哈哈!”

  按照規矩,結拜之后,彼此是要交換信物的!

  薛羽從靴桶里面,抽出一支火槍給了李巖,并教給他射擊、養護的方法!

李巖則從懷里,掏出一本館閣體的字帖作為回禮,還不忘調侃幾句  二人一個手持火槍,一個拿著字帖,再次大笑起來!

  “羽哥,一路保重!”

  “巖弟,你也保重!”

  結拜之后,李巖依依不舍的,帶著仆從們登岸了,望著遠去的船只,久久不肯離去。

  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了?

  再見之時,彼此又是什么身份呢?

  九月六日,薛羽一行人順利抵達了渭南地區,隨即棄船登岸,前往潼關!

  九月十日,隊伍來到了潼關,交換公文之后,張小旗等人返回河間府去了。

  這次千里大移民,各支隊伍均是減員慘重,多的剩下百余人,少的只剩幾十人,中途四散而去的也不在少數!

  唯有張小旗這支隊伍,非但沒有減員,反而沿途聚攏流民多達兩千余人,算是超額完成了任務,一個大大的嘉獎是少不了了。。

  歷經上千里行程,吃了無數的苦頭,終于踏上了陜西的土地,而小伙伴們沒有折損一人,薛羽也是萬分高興,美好生活就要開始了……

  “西安古城,臊子面,羊肉泡饃,我們來了,哈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