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209 友情建議

  “普雷斯先生。”

  在進入更衣室之前,陸一奇停下了腳步,等待著普雷斯,然后主動迎前開口呼喚到,緊接著就可以看到普雷斯那微微收縮起來的瞳孔,滿是戒備地細細打量著自己,渾身上下都散發著主教練的權威。

  陸一奇明白本場比賽面臨著嚴峻考驗,密蘇里大學本賽季確實發揮出色,堪薩斯州立大學想要在下半場翻盤,他們需要付出更多更多努力,首先是進攻端的復蘇,其次還需要在防守端能夠阻止對手。

  非常困難。

  作為進攻協調員,調整進攻戰術是他的工作,他必須輔佐主教練,與主教練商議出一個解決辦法。

  同時,他也抱有私心——也許十連勝對普雷斯來說沒有太過真實感,卻是他與整支球隊齊心協力的結果,他希望能夠將連勝勢頭延續下去,不管結果如何,努力拼搏的過程都將成為無可取代的一段回憶。

  更何況,又有誰不喜歡勝利呢?

  陸一奇還是希望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來進行比賽,球隊在上半場戰術布局和臨場調度的混亂是清晰可見的,他們需要理清思路,確保教練組的戰術思路能夠站在同一個節奏上;不過,陸一奇也明白普雷斯的驕傲與自尊,他是絕對不可能屈尊降貴前來征詢自己意見的。

  那么,這就留給陸一奇兩個選擇:要么袖手旁觀,老老實實地堅守進攻協調員的位置;要么挺身而出,勇敢地爭取勝利的一線生機。

  當初,他主動找到普雷斯,大膽地調整防守戰術;現在,他也做出同樣的選擇。

  “普雷斯先生,上半場,我們的進攻沒有能夠打開局面,接下來我們應該怎么調整呢?”陸一奇詢問到。

  這就是陸一奇的聰明之處,以進攻協調員的身份提出疑問,征詢普雷斯的意見,而不是越俎代庖地指導普雷斯,那詢問的語氣就如同教練組的普通日常工作——只是需要在進入更衣室前統一意見而已。

  普雷斯稍稍有些意外。他都已經做好擺臭臉的準備了,結果陸一奇放棄姿態詢問,他的力量反而是沒有辦法爆發出來,憋在胸口,有些發悶,不由噎了噎,但他馬上就反應過來,雙手被在身后抬起下頜,鎮定自若地說道,“你有什么看法?”如同領導做出決定之前需要傾聽一下下屬的分析報告一般。

  如此反應,在陸一奇預料之中。

  “上半場,老虎隊進行針對性的布置,掐斷地面跑球和尼爾森兩個點,以前場密集而強力的防守掐住我們整個進攻的關鍵轉折點,簡單卻高效,即使是弗里曼也沒有能夠利用自己的雙腿沖出足夠空間。”

  分析起來的確簡單,似乎沒有什么神奇的東西,但老虎隊的戰術執行確實非常準確。

  這支防守組采用的是“43”陣型,整個上半場只有兩次突襲而已,以對峙施壓為主,防守鋒線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前線對峙和地面防守之上,這也導致野貓隊三個跑衛輪番撞墻。

  線衛則側重于短傳聯防,在短傳區域布下重兵,如同鐵桶陣一般,一邊重點防守尼爾森,一邊沒有給予其他接球手太多空間,同時整個前壓站位趨勢非常明顯,弗里曼也難以自己持球突破。

  包括防守二線安全衛的站位也提前,等同于把所有兵力全力壓在短傳和中傳之上——甚至全面壓制在短傳區間之內,而長傳的深遠空間則門戶大開,完全篤定以弗里曼的長傳準度,除了尼爾森之外,野貓隊就沒有接球球員能夠完成長傳接球。

  全面上壓,并且針鋒相對,確實收獲奇效。

  當然,這并不完美,否則野貓隊也無法完成兩記傳球達陣了;但老虎隊確實是在自身能力基礎上,針對野貓隊的進攻關鍵點找到了最合適的戰術——尤其是普雷斯回歸之后,在地面推進傾注更多精力的特點,對手教練組也準確把握住了命脈。

  如果說陸一奇是一位狡猾多變的新興主教練,側重傳球,卻也屢屢能夠以跑球完成偷襲;那么普雷斯就是一位基本功扎實的傳統主教練,跑球是整個進攻戰術的核心動力,一切都基于地面進攻開始。

  現在,跑球遭遇嚴重阻礙,傳球進攻也就略顯凌亂。

  陸一奇的簡單分析,很快就為普雷斯理清了思路。

  其實,普雷斯自己也能夠看到全局,只是本場比賽壓力太大,上半場走勢也太亂,他需要多一點時間冷靜下來整理思緒;而現在,陸一奇以更簡潔也更直接的方式,幫助普雷斯一步到位地掌控全局。

  普雷斯輕輕頜首表示明白,然后投去一個感興趣的眼神,就好像說:我正在聽著,你繼續,我會自行判斷的。

  “我們應該放棄尼爾森這個點。”陸一奇只說了一句話,就如同重磅炸彈一般,讓普雷斯的表情有些僵硬。

  尼爾森是在陸一奇麾下成長起來的,甚至可以說是陸一奇親手捧出來的明星,現在卻被陸一奇直接拋棄?

  但陸一奇非常冷靜,進一步解釋到,“既然尼爾森已經被盯防住,那么就用尼爾森作為站樁來吸引火力,然后由其他接球球員完成路線跑動,弗里曼能夠快速找到傳球線路,完成傳球。最重要的還是路線配合,撞墻拆擋式的配合需要打出來,我們在短傳區域就能夠重新搶回優勢,目前除了尼爾森之外,其他球員都存在機會。”

  道理很簡單,尼爾森獨自一人牽扯住兩名到三名球員,那么其他球員更多時候就是一對一的單挑局面,偶爾可能是一對二;那么以拆擋掩護的路線跑動來打開局面,不僅能夠形成對位優勢,而且還能夠持續推進。

  地面進攻受阻,那么就用傳球進攻打開局面,這也恰恰是陸一奇所擅長的。

  普雷斯卻是微蹙起了眉宇,“他們值得信任嗎?”

  上一場比賽,普雷斯就試圖輪換外接手,但沒有能夠成功,本場比賽也是如此,路線跑動屢屢出現失誤。

  在陸一奇看來,普雷斯的長項還是在于地面進攻的布局,傳球進攻的線路相對單調,而短時間之內陸一奇和普雷斯的兩套跑動路線又帶來了困惑——陸一奇更加側重于球員之間的配合,而普雷斯則更加側重于傳球與接球的套路組合,這確實是讓輪換球員承受巨大壓力,失誤在所難免。

  但如果能夠化繁為簡,輪換球員也未必沒有辦法打開局面。

  “只有嘗試過后才知道。”陸一奇卻沒有理所當然地表達意見,而是留下一個可能,讓普雷斯自己完成思考。

  因為陸一奇需要讓普雷斯相信,這是他自己做出的決定,不是進攻協調員代替他決定的。

  ------題外話------

  今天第三更。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