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732 歡迎回家

  “早啊。”

  “早晨。”

  “早上好。”

  “吃早飯了嗎?”

  “出門買菜嗎?”

  粵語夾雜著英文,普通話夾雜著方言,巴掌大小的一個區域卻如同大熔爐一般,將華夏大陸的不同區域文化全部融合在一起,交織穿梭在美國文化語境之中,最終雜糅成為紐約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獨特現象,并且形成一個獨特的生活環境:

  唐人街。

  位于曼哈頓下/城區的唐人街是整個北美大陸乃至于全球最大的外籍華人聚集地,獨一無二的生活習慣保留著源自于華夏的文化特色,又敞開懷抱融入了周圍社區的不同特點,足以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隔壁是小意大利,吉普賽人聚集的區域則往南一些,西北方向短短幾個街區之外就是小東京和韓國城,再加上聚集著所有藝術創作者、自由職業者的東村,街道之上形形色色的人群就越發多變多樣起來。

  “陸生,今天下午我和許老準備到公園大戰幾個回合,你來不來?”

  陸家言正在打掃店鋪門口的煙頭,街道對面就可以看見熟悉的身影喜氣洋洋地走了過來——他們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之外,常常聚集在唐人街和小意大利交界處的一個街心公園里放松。

  那個公園沒有正式的名字,說是公園,其實也就是繁忙街道交錯之間的巴掌大小的一片綠化區域,擺放了四張棋盤桌子和兩張麻將桌子,然后旁邊還有一個籃球場,一共三個場地,不僅是附近居民經常在這里休閑放松,那些孩子們也每天都在這里游蕩玩耍。

  偶爾,陸家言也會過去那兒下下象棋,他的朋友并不多,因為每天的生活都處于一種繁忙而固定的套路之中,在紐約生活了二十多年,也就是周圍街坊鄰居熟悉一些,真正親密的朋友一只手就能夠數的過來,而且都是棋友。

  說是生活在紐約,但其實對于陸家言來說,和華夏的生活并沒有太多區別——就好像現在,對話全部都是中文,帶著不同方言口音的中文,卻遠遠比英文更加輕松熟悉,每個人的鄉音都不曾改變過。

  “哦,大衛,不是說明天嗎?我今天上午進貨,下午要盤點,沒有時間。”陸家言站直腰桿,不解地提出了疑問。

  站在街道對面的就是陸家言的棋友,陳衛國,不過,當年剛剛抵達美國的時候,為了適應這里的生活,他天天要求別人稱呼自己的英文名,“大衛”,但周圍街坊鄰居的英文并不熟練,發音不是英文的“David”,依舊是中文的“大衛”,久而久之,人們也就忘記了他最初的名字,把“大衛”當作他的中文名字了。

  陳衛國也沒有走過來,就站在街道對面,扯著嗓子揚聲說到,“明天說是華僑聯合會那里臨時組織了一項活動,組織科普什么……什么足球來著,不對,不是足球,反正就是football,說是一個華裔教練要過來比賽,感興趣的話,希望我們能夠組織在一起,前往為他加油,畢竟,他能發展起來的話,我們都有好處,不是嘛。”

  橄欖球。

  陸家言的動作稍稍停頓了下來,卻沒有能夠做出回應。

  陳衛國也沒有察覺到異常,依舊絮絮叨叨地說著,“你今天下午看看,趕得上就過來,許老嫌棄我不是他的對手,你應該過來殺殺他的威風。”

  陸家言收拾情緒,心不在焉地輕輕點頭,卻不知道陳衛國什么時候就轉身離開了,站在原地有些魂不守舍。

  嘩嘩嘩。

  哐當哐當。

  哈哈。

  一陣瑣碎的聲響從街道對面傳過來,正準備轉身進入店鋪內部的陸家言順著聲音望過去,一眼就看到了大紅色橫幅之上的部分字跡,“……阿奇陸榮歸故里……”

  盡管沒有看到橫幅的全貌,但只言片語的字跡卻已經足夠,陸家言也不知道到底是一種什么滋味:

  阿奇陸(ArchieLu)?

  這又是什么鬼?

  一看就知道是那些根本沒有弄清楚情況就跟著湊熱鬧瞎起哄的吃瓜群眾,他們甚至就連陸一奇的全名都不知道,只是看著媒體加重加粗的字體,“阿奇教練(CoachArchie)”,然后就認為這是名字了。

  綠灣包裝工強勢擊敗明尼蘇達維京人躋身第二輪分區賽,他們的下一個對手就是衛冕冠軍紐約巨人,這也成為了轟動整個紐約的重磅新聞。

  雖然“亞利桑那紅雀VS紐約巨人”的期待對決并沒有能夠如期上演,但新聞媒體永遠都不會缺少噱頭——

  出身紐約法拉盛的陸一奇即將返回他在北美大陸的故鄉,在自己的“鄉親父老”面前迎戰紐約土著紐約巨人,這也是另外的一個看點,無數紐約媒體都開始紛紛大肆鼓吹這場焦點對決,“紐約時報”甚至還在體育版頭條刊登了“歡迎回家”作為標題,引爆了社交網絡的熱議狂潮。

  對于“紐約時報”來說,這篇專題報道不是為了吸引噱頭,而是早早開啟的策劃。

  正當所有人的矚目焦點都在庫爾特華納可能重新返回紐約對陣老東家為那一段恩恩怨怨畫上句號的時候,“紐約時報”就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綠灣包裝工擊敗明尼蘇達維京人的話,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在這篇專題報道之中,“紐約時報”深入分析了陸一奇的職業生涯軌跡——

  顯而易見地,對于一名生活在北美的少數族裔來說,橄欖球并不是他們生活的首選,但陸一奇依舊選擇了橄欖球作為職業,這也注定了陸一奇的職業生涯充滿坎坷。

  從高中進入大學,陸一奇沒有能夠收到任何一所紐約大學的橄欖球試訓邀請;從大學轉職成為教練,陸一奇也徹底被隔離在紐約諸多大學的視線之外,于是,陸一奇前往了紐約巨人同區死敵費城老鷹的麾下。

  現在,作為一名創造無數歷史書寫無數奇跡的年輕教練,陸一奇即將回歸紐約,無論是費城老鷹的烙印,還是綠灣包裝工的血統,這都讓陸一奇站在了紐約巨人的“對立面”,顯然,紐約球迷們都期待巨人隊能夠取得最后的勝利;而陸一奇在紐約成長的印記,又進一步讓這段關系迸發出戲劇效果。

  對此,“紐約時報”敏銳地抓住了戲劇效果,為普羅大眾奉獻了一篇跌宕起伏的專題報告,吸引無數眼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