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五年總結

  “殿下。這是我們花了三個月整理出來的報告。”

  侍衛長站在埃德爾面前,將調查整理好的羅馬尼亞經濟人口調查報告,遞給了坐在辦公桌后的王儲。

  “辛苦你了,卡魯斯特。”埃德爾接過這份報告回了一句。

  侍衛長沉聲回答到。“為殿下做事,不辛苦。”

  在這份報告里開頭就寫的人口統計,1910年底統計到羅馬尼亞國內人口有778萬人口,比1905年高出79萬人。其中有11萬是外國人,他們大部分都是來羅馬尼亞工作和經商,在這11萬外國人中有9萬是羅馬尼亞族。其中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就占了67%,比薩拉比亞地區占21%,其他地區才占12%。從這里可以看出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對羅馬尼亞的認同度。

  關于羅馬尼亞本國767萬人口中,其中男性人口占到382萬人,女性人口是385萬人,目前看來性別比較均衡。在人口增長方面顯示,羅馬尼亞千人出生率是42.3,死亡率是24.4,人口年增長率是1.79%。比1905年1.51%數據增長幅度較大。

  在民族方面羅馬尼亞族占據絕對的優勢達到94%,其他如德意志人、保加利亞人、烏克蘭人、猶太人等才占據6%。其中德意志人普遍是居于社會中上層,這是老爹卡羅爾一世帶來的影響。保加利亞人主要居住在康斯坦察靠近保加利亞地區,猶太人比1905年降幅較大,這是由于1906年埃德爾主導的排猶行動,導致3萬多猶太人離開了羅馬尼亞。烏克蘭人著主要居住是靠近比薩拉比亞地區。

  在農業方面,耕地面積是613萬公頃。其中小麥播種面積是244.3萬公頃,黑麥播種面積是12.7萬公頃,大麥播種面積是65萬公頃,燕麥播種面積是45.4萬公頃,玉米播種面積是237萬公頃,甜菜播種了1.4萬公頃,土豆是1.5萬公頃。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原來歷史上1907年的農民起義羅馬尼亞耕作面積迅速減少了21%,一直到三年后才恢復到1906年耕作面積,從這一點上埃德爾無意中為羅馬尼亞農業幫了大忙。

  在1910年的產量上,羅馬尼亞出產小麥320.6萬噸,黑麥25.6萬噸,大麥60.1萬噸,燕麥51.1萬噸,玉米321.4萬噸,土豆18.4萬噸,甜菜29.2萬噸。總體上羅馬尼亞的農業水平還是較差,以小麥為例羅馬尼亞每公頃產量為1.31噸,而德國則是每公頃2.13噸產量,每公頃糧食產量比德國都要低820公斤,每公頃才德國61.5%產量。在農業上羅馬尼亞還有很多路要走。

  在農業上羅馬尼亞還需要大發展,但是在工業上羅馬尼亞可以說還是取得不錯的成績。現在羅馬尼亞有工人138萬人,其中開采和制造業就有76萬人,商業和金融有10.2萬人,運輸通訊業有15.8萬人,服務業有34.8萬人,其他行業有1.2萬人。

  這可以看出現在開采制造業在羅馬尼亞的地位,其中開采業主要是石油和鉀鹽開采,制造業也是以冶金、內燃機、汽車制造為主。加上一個年產40萬噸的鋼鐵廠,與一個主要生產鉀肥的化工廠,這就是羅馬尼亞主要大型工業廠。在這里可以看出,羅馬尼亞工業化主要依靠國家與王室推動。國內資產階級還相對弱小,只能先扶持著。

  在對外出口上,羅馬尼亞農產品開始減少(主要現在國內需求旺盛),出口糧食等農產品價值1.82億列伊,比上年減少了1000萬列伊,但依然是歐洲第二大糧食出口國。在羅馬尼亞出口產品占第一的還是整車及零配件,達到2.67億列伊。排名第二的是成品油出口,得益于汽車業的蓬勃發展,讓石油價格上揚不少,在1910年羅馬尼亞成品油及泛生品出口額達2.13億列伊。加上其他類型出口,羅馬尼亞在1910年出口總額達到9.56億列伊,比五年前增長了2.2倍。這充分顯示了羅馬尼亞出口的強勁勢頭。

  出口總額勢頭強勁,進口量也不含糊。埃德爾看到進口量這一項上顯示,在1910年羅馬尼亞進口總額是8.91億列伊,比五年前進口增長了2倍。其中機械設備占據其中的大部分,其余都是輕工業產品,如紡織品,皮革產品日常生活用品等。

  造成羅馬尼亞重工業大發展,而輕工業發展緩慢的元兇就是王儲自己。

  因為有前世的記憶加上這一世的經驗(一戰前世界主流思想是達爾文理論,嚴復老先生最出名的那句話就是解釋,這個世界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其實現在也是一樣,只不過強者要注意臉面。),發展重工業是增強國力的最好辦法,埃德爾在發展工業時,尤其注意這一點。每次建設大型工廠時,都盡量將一些配件業務對外采購。這樣可以吸納社會上的資金,發展重工業,也可以節約資金和成本。

  這和當時主流觀點背道而馳。以大眾汽車廠和福特汽車廠為例,兩者產能都是年產十萬輛汽車的大廠。大眾汽車公司直屬員工加上配套廠一共有9.6萬余人,而福特工廠有8.7萬人。在去年大眾公司賺取利潤是5100萬列伊(995萬美元),而福特公司去年利潤是1210萬美元。從這里可以看出在效益很高的情況下,福特公司的做法能夠獲得更多收益。

  埃德爾看完進出口繼續往后翻,下一頁是居民儲蓄情況。這個很簡單因為數量少,羅馬尼亞全國商業存款是8714萬列伊。王儲有點不相信繼續查看,結果1905年是5246萬列伊。看著平均每人存款11列伊的商業存款,埃德爾在心里暗想難怪羅馬尼亞資產階級發展不起來,就憑這存款怎么發展。還是需要國家和王室才能做好工業化,人民安居樂業就好。

  在鈔票流通這一項羅馬尼亞也不算太高,只有4.93億列伊。不過比五年前還多了,1905年鈔票流通才1.92億列伊,高了一倍半。要知道這是金本位時代,每一張鈔票都需要黃金來支撐。這說明羅馬尼亞正在逐漸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

  埃德爾翻到最后,這是目前計算出的羅馬尼亞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在歐洲流行的統計方法有:國民生產總值(GDP),國內生產總值(GNP),國民生產凈值(N·NP)。最后埃德爾選了個聽的最多的國民生產總值(GDP)

  51.3億列伊(10億美元)這個數字就是羅馬尼亞國內生產總值,比上一年47.5億列伊增長了8%,比1905年的34.3億列伊高出一半。埃德爾看到這個數字內心也充滿自豪,不枉自己辛苦一場。現在羅馬尼亞在巴爾干算是經濟排名第一,在軍事上埃德爾不擔心,憑借加強版德國師在巴爾干除開奧匈,沒有人是自己對手。

  (抱歉資料難查,饅頭遲到了。關于貨幣兌換饅頭找的算是最公認的。一英鎊=4.88美元=20德國馬克=25列伊、法郎、里拉,大家看不明白就對照的比較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