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9章 巴爾干同盟初現

  現在意大利同奧斯曼帝國的戰爭還在繼續,而巴爾干半島各國也是蠢蠢欲動。其中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算是最先達成協議的,其中有塞爾維亞面對奧匈壓力的緣故。在當時塞爾維亞卻對與保加利亞的結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1908年奧匈突然吞并波黑之舉使巴爾干各國大為震驚,加速了他們之間相互接近和同盟的過程。面對奧匈的巨大壓力,塞爾維亞很希望能得到保加利亞的支持。而保加利亞的國王費迪南雖然是出自德國王室薩克森·科堡·科達親王之子,素懷仇俄親奧之心,但也認識到和塞爾維亞結盟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兩國在反對外來威脅上有著共同的利害關系。

  然而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結盟卻是好事多磨,并不是一帆風順,因為兩國結盟的目標并不相同,可以說是各有各的打算。保加利亞把奧斯曼帝國視為頭號敵人,想要借助塞爾維亞幫助去取得馬其頓和色雷斯。而塞爾維亞則把奧匈帝國視為最大的威脅,同時也想染指馬其頓,因此雙方未能一拍而合。

  在1909年11月,費迪南國王專程訪問了塞爾維亞,沒有取得積極的結果。奧匈帝國在聞訊后乘機進行干預,極力從中破壞,還告誡這位保加利亞國王不可指望在未來戰爭中會從塞爾維亞那里得到援助。而奧匈著可以對保加利亞提供幫,并且許諾一旦奧斯曼進攻保加利亞,那么維也納方面絕不會坐視不理,還會協助保加利亞一起和塞爾維亞瓜分馬其頓。德皇威廉二世也對巴爾干各國的結盟持反對態度,這使得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的接近產生了很大的麻煩。

  在當時塞爾維亞卻對與保加利亞的結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這和國內形勢對持有很大影響,當時許多激進組織紛紛要求政府盡快與其他斯拉夫國家結盟,以共同對付奧匈和愛斯曼帝國。此外出于對外政策的需要,塞爾維亞在力圖鞏固巴爾干的地位,為此極力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按照塞爾維亞外交大臣米拉諾維奇的說法,如再不和保加利亞聯合起來,那么從此也就無法向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施加影響了。

  由于保加利亞政府發生了變動,在去年由蓋朔夫領導的人民黨和以達內夫為首親俄的進步黨上臺組成了聯合政府,一改以往的消極態度,開始和塞爾維亞就結盟問題進行認真的談判。

  在去年4月,塞爾維亞激進黨領袖帕西奇與保加利亞駐塞爾維亞大使托塞夫談話時強調。兩國一旦結盟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反對共同的敵人,同時也在于瓜分奧斯曼帝國在歐洲領土的辦法來擴大兩國的版圖,一次定下塞爾維亞同保加利亞結盟的基調。

  帕西奇這里所說的將被瓜分的奧斯曼領土明顯就是馬其頓,由于其境內雜居著塞爾維亞人、希臘人、土耳其人、保加利亞人、阿爾巴尼亞人、羅馬尼亞人等等,于是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希臘都對這塊領地有自己的要求。希望如不能全面控制,那么至少也要得到其中的一部分。保加利亞方面的帕西奇的意見表示贊同,此后雙方的談判得意加速進行。

  在歐洲列強方面,尤其是俄國的態度對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接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俄國贊同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結盟,自1910年起就與保加利亞進行廣泛的接觸。由于保加利亞急欲重圓“大保加利亞”的野心,希望得到俄國的支持,因此也在積極靠攏俄國。但是在談判的過程中,雙方才發現在戰略目標方面存在有很大的差異。

  首先是保加利亞的期望值過高,希望借俄國的幫助取得薩洛尼卡和亞得里亞堡(這是打算奪取馬其頓的精華地區)。而俄國則擔心會因此對保加利亞承擔過多的義務,讓自己卷入與歐洲其他列強的沖突當中,這是俄國最不愿意看到的結果。其次是俄國堅持保加利亞和塞爾維養結盟目標應該針對奧匈帝國,不應該與土耳其為敵,這當然又遭到保加利亞的回絕。這樣一來么過和保加利亞的談判也就陷入僵局。

  但是去年開始,俄國對保加利亞的態度又變得熱情起來。努力推動塞爾維亞和他接近,并且強調只有在他們兩國結盟的條件下,俄國才可以考慮和保加利亞的結盟問題,從而對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的談判注入強心劑。

  不僅如此,俄國駐塞爾維亞大使哈特維格和駐保加利亞大使聶留道夫還開始積極參與到雙方的外交談判里,為最刺手的馬里頓問題提出了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馬其頓北部東南角歸保加利亞,西北角歸塞爾維亞,兩者之間的一塊土地(包括斯科普里)的歸屬則將來由俄國沙皇去裁定,俄國駐保加利亞軍事武官羅曼諾夫斯基,還就此建議的許多細節進一步的加以闡明。(馬其頓南部留給希臘,因為需要希臘的海軍阻攔來自奧斯曼亞洲領土的軍隊增援,斷劫其最方面的海路運輸。)

  馬其頓問題的解決為兩國結盟掃除了一個最大的障礙。

  隨著進度的加快,終于兩國在1912年3月12日,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正式簽訂友好同盟條約,其內容除了兩國中的一國遭到攻擊應該互相承擔軍事義務以外。還規定應該結束奧斯曼土耳其在科索沃和馬其頓在兩地的統治,并就瓜分馬其頓達成秘密協議。

  條約所附的軍事規定如下,一旦戰爭爆發,保加利亞應該提供20萬人的兵力,塞爾維亞則應該提供15萬人的兵力共同作戰,其中10萬應該派往馬其頓幫助保加利亞。對于這一條約俄國政府非常滿意,外交大臣薩松諾夫聞訊后喜不自禁的說到。“好!再好也沒有了!現在有50萬把刺刀來保衛巴爾干了——它將永遠堵塞德國滲透和奧匈入侵的道理!”

  保加利亞除了積極謀求與塞爾維亞簽訂條約外,還力圖和希臘結盟。1910年,維尼齊羅斯就任希臘首相后,對保加利亞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城里了有10名著名政治家組成的委員會,專門負責研究如何改善兩國關系,并起初許多具體的方案。

  1911年,保加利亞和希臘進行談判,觸及馬其頓問題,雖然沒能達成協議,但是卻增加了兩國彼此之間的了解。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條約簽訂后,以及意大利威脅要炮轟達達尼爾海峽促使了希臘采取更加積極地態度。

  在1912年4月維尼齊羅斯提出希臘和保加利亞兩國結盟的方案,隨后又應保加利亞方面的要求,就馬其頓問題作出積極回應,由希臘首相維尼齊羅斯一手操辦,在希臘政府不知情的情況下,保加利亞和希臘在絕密狀態下進行談判。

  最終于1912年5月29日簽署了保希防御同盟條約,規定在和土耳其作戰時,保加利亞應提供30萬人的兵力,而希臘提供12萬人的兵力。

  保加利亞在同塞爾維亞和希臘結盟后,終于將目光對準了自己身后的羅馬尼亞,而埃德爾早就等著他們上門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