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50章 資金的爭奪(下)

  而看到埃德爾處理了關于北部摩爾達維亞重建的文件后,首相布勒蒂亞努立刻裝作就關心的問道:“陛下,關于這批黃金我們該如何處理呢?”

  埃德爾一聽知道肉戲來了,他也揣著明白裝糊涂說道:“先放在儲備銀行內,等戰爭結束后在說。”

  一聽埃德爾打算等到戰爭結束后再考慮這批黃金的用途,布勒蒂亞努首相也不再裝下去了。“陛下,目前因為戰爭物資的采購,安撫新占領土民眾,還有北摩爾達維亞返鄉的民眾安置等花費,現在政府已經資金已經將近耗盡。我們必須要有新的資金獲得才能繼續下去,所以你看能不能從中劃撥一部分,先解決目前的難關。”

  面對布勒蒂亞努首相的請求,埃德爾有些沉默了,實際上他對于這批黃金有著自己的想法。在埃德爾看來目前這筆來自喀山的黃金,還不是動用的最好時機。在一戰結束后,羅馬尼亞新占領領土的安撫,和對德國工業的收購才是最能體現其價值的時候。

  一想到戰后德國背負的巨額債務,和被打壓的環境。大批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和便宜到令人發指的工廠,埃德爾的認為自己有責任讓他們和這些工廠,在羅馬尼亞的國土上繼續發揮著作用。這也是他作為霍亨索倫家族一員,為這些可憐的德國民眾所能做出的最大貢獻。

  而即將被并入羅馬尼亞國土上惶惶不安的民眾,埃德爾也認為需要讓他們感受到新王國對其的重視,那么給些經濟好處也是應有之義。不過這兩樣都需要巨額的資金,而目前這批黃金就是他打算做這兩件事的最大本錢。

  所以對于首相提出動用這批黃金的建議,埃德爾有些不愿意。

  布勒蒂亞努首相看到國王對于自己的提議不動聲色,有些急躁的說到:“陛下,目前需要采購的物資太多,我們政府財政相當吃緊,的確需要一筆資金緩解一下這種狀況。”

  面對首相催出的話,埃德爾反而問道:“政府不能再發一筆國債緩解一下么?”

  面對國王顧左右而言他,布勒蒂亞努首相有些苦笑不得。國王以為他們沒有考慮到這個辦法么,實際上政府早就做過這個設想,可惜不現實。現在國內的資本還不算強大,而且不少企業家對于王國加入協約陣營有怨氣,購買也不會積極(換誰讓自己從大賺到可能虧本都有怨氣。這無關愛不愛國的問題,資本都是逐利的)。而且這些企業基本都是憑借這幾年發的戰爭財,許多賺到錢的人都又將其投入到擴大生產中,所以指望國內消化這批國債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首相直言不諱的說到:“陛下,目前國內經濟很難承受這筆國債的發行。這可不是一筆小錢,而是近二十億列伊的戰爭債券。”

聽到首相的話,埃德爾也嚇了一跳。這么多錢,怎么算的  看到國王也些不相信,首相立馬說到自己的理由:“這批錢包含繼續采購戰爭物資的費用,還包括陣亡士兵們的撫恤金,傷殘士兵們的安置費。要知道目前參謀部報上來的陣亡士兵和傷殘退伍的人數已經達到七萬多人,這些都需要大筆的錢。”

  這件事埃德爾是知道的。當時普列山報上來的時候,他也嚇了一大跳。因為羅馬尼亞除了在北摩爾達維亞面對德軍的時候有些吃虧以外,其他戰線都算順利,怎么傷亡這么大。

  當普列山對國王解釋后,他才知道盡管戰局對羅馬尼亞有利,但是這個傷亡數字還真不小。首先是在特蘭西瓦尼亞戰役中,羅馬尼亞就傷亡和失蹤了四萬多人。其中死亡和醫治后不能再繼續戰斗的士兵,就達到了兩萬五千多人。而保加利亞戰役,是羅馬尼亞傷亡數字最小的,有兩萬四千多的傷亡和失蹤人數,其死亡和不能繼續戰斗的士兵也達到了一萬一千多人。至于羅馬尼亞軍隊傷亡最為慘重的北摩爾達維亞戰役,傷亡和失蹤達到八萬多人,其中死亡和因傷病退役人數就達到四萬五千多人。

  按照羅馬尼亞陣亡士兵六千列伊和傷殘五千至三千多標準,這就是需要三億多列伊資金。這些錢還不能拖,這事關軍隊士氣的大事。所以布勒蒂亞努首相也是著急的沒辦法,打起了這筆意外之財的主意。

  盡管首相理由充分,埃德爾還是有些不甘心,所以他又說出一個辦法。

  “政府可以去倫敦或者紐約發行戰爭國債。”

  面對國王又給出的建議,布勒蒂亞努首相直接說到。“陛下,我們已經考慮過了,這也不能填補資金缺口。”

  看到國王有些不相信,首相說出了理由。“目前英法兩國自己的國債在倫敦和巴黎的金融市場都不好銷售,而美國方面,我們接觸了摩根和花旗等銀行。他們說,我國的戰爭債券他們只能承購一億美元的發行量,而且利息必須比英法的債券要高出一個百分點才行。因為美國民眾對于我國的還款能力有顧慮。”

  埃德爾聽到首相毫不留情的話,暗暗的嘆息一聲。這都是發展時間太短的原因,羅馬尼亞在世界認知度還不夠高。不過這已經好了很多,要是按照歷史上羅馬尼亞的情況,估計五千萬美元都夠嗆,估計還要英法做保。

  聽到首相的解釋,埃德爾思索一下說到。“這樣吧,發行戰爭債券還是要進行。就按照他們的要求在美國發行一億美元的戰爭債券,然后在國內和英法也發行五億列伊的戰爭債券。剩余的十億缺口,拿出一部分黃金做擔保,發行十億列伊的鈔票,作為戰爭的經費。”

  埃德爾說完后,看向站在首相身后的財政大臣。在財政部工作多年的阿爾伯特勛爵立刻就明白了國王的用意,他直接上前問道:“陛下,這筆鈔票是以什么比例的黃金發行”

  阿爾伯特勛爵話中的用意,在場的人都明白。雖說現在是金本位,不過可不是古典的金本位,有一億列伊的黃金發行一億的紙幣。現在哪個國家不是超發紙幣,雖說紙幣還是可以換取黃金,不過其復雜的手續將大量的普通民眾給阻攔在外,而國家之間用紙幣兌換黃金也需要考慮方方面面。不信,在原時空戰后英法欠下的債務其國內的黃金儲備早就不夠還了,作為主要債主的美國還是一樣不敢強行逼迫他們還,只能商量著用利益交換。

  而羅馬尼亞則沒有這個實力,所以埃德爾考慮一下說到:“就按照三比一來發行吧。”

  說完后,埃德爾就暗自嘆息一聲,這批黃金才抵達羅馬尼亞這就少了十分之一,多來幾次誰受得了。

  而首相見拿到錢了,也很快帶著財政大臣離開了王宮。政府的工作忙的不可開交,要不是這次事情重要,他才懶得過來和國王一番討價還價。

  在首相離開后,埃德爾還沒等到休息一下,侍衛又進來稟報:總參謀長普列山上將來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