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52章 卡爾的苦惱

  在埃德爾和普列山商議怎么繼續對付小舅子的時候,在維也納的王宮內,作為奧匈皇帝的卡爾一世也有著自己的煩惱。而他的苦惱就是來自對意大利作戰的失敗。

  在這次由他策劃的戰爭中,奧匈軍隊也是損失不小,傷亡失蹤的人數達到了十多萬人。這讓他在軍隊中的威望大幅下降,尤其是支持他的軍官。說來好笑,卡爾一世在軍隊中主要支持的來源是各族的軍隊。反而一直以來作為軍隊主體的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反而支持率不算高。

  這其中也有些迫不得已的原因,其中卡爾被立為皇儲時間太短占據主要作用。從斐迪南大公遇刺到弗蘭茨·約瑟夫一世逝世,才短短兩年時間,這不足以讓卡爾從一個普通王子成長為一個國家的掌舵人。

  而且還是奧匈這條四處漏水的破船。

  事實上這個由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所創立,風格獨一無二的二元制帝國,天生就存在巨大缺陷。

  具有統治地位的德匈兩族,達不到全國人口總數的一半。而且就是兩個統治民族之間,也是有著巨大差距。這讓奧匈在遇到重大問題上經常陷入內部爭吵,非常不利于其發展(奧匈法案需要奧地利和匈牙利兩個議會的批準,要是不一致又是一番爭吵或者妥協)。

  而且其軍隊結構也有問題,除了帝國國防軍之外,還有王國防衛軍。這種結構讓奧匈帝國在面對小規模戰爭時沒有問題,但是在一戰這種世界大戰的時候卻是有巨大缺陷。

  其征召各族士兵光是因為語言不同傳達命令就會讓人頭疼不已。而奧匈的處理方法也是簡單粗暴,既然語言不通,那么你們單獨成軍好了。就這樣各族士兵組成的單獨部隊就孕育而生了,這也給奧匈帝國帶來了巨大的隱患。

  眾所周知地區獨立都是需要有自己的武裝,而奧匈這種做法就是給不同民族的各地區帶來了希望。當然如果這場戰爭同盟國獲勝,奧匈還可以慢慢壓制住這種趨勢。不過可惜德奧兩國最后的殊死一搏都已經失敗,這就讓不少人看到分裂組建自己國家當家做主的機會。

  面對各地涌動的暗潮,這讓卡爾有些不知所措。都是因為卡爾登上皇位太過于倉促,讓他沒能培養到足夠的勢力,而老牌的軍方勢力對他又不夠尊重,所以不得不倚重于各族的軍隊。

  這都是能力不足的表現,從卡爾將康拉德上將解除了總參謀長職務后,他與軍隊中奧地利和匈牙利軍官的關系就不算太融洽。

  只是事情已經做了也沒辦法回頭了。而另一個表現出他能力不足事件,就是他通過內弟帕爾馬王子西克斯圖斯與法國進行和平談判,但由于他不肯把哈布斯堡家族任何一塊領地割讓給意大利,幕后活動完全失敗。而另一方面由于他支持法國對阿爾薩斯和洛林的要求,又得罪了自己盟友德國。

  這都是能力差距的體現。面對戰敗的可能,想要秘密談判退出戰爭,但是又不想有損失,這怎么可能。而且自己言行不縝密,讓國內和盟友對自己大為不滿,進而損害了自己的威望。從以上種種都能看出來,卡爾作為一個帝國的掌舵人完全就是不合格的表現。

  現在局勢變得對同盟國相當不利起來,而參戰美國總統約翰遜的言論則讓不少人變得心思各異。

  在今年初美國總統向世界宣告了他的十四條和平計劃,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為了瓦解同盟國士氣的話,不過不少人揣著明白裝糊涂為了自己或者民族黨利益,紛紛在私下宣傳著這個言論。而目前這種言論已經影響到奧匈的軍隊,不少還忠于帝國的軍官紛紛向上反應,士兵們變得不在訓練,都紛紛聚集起來討論起民族自覺的問題。

  尤其是第十條,允許奧匈帝國境內各民族自治。這對于一直以來飽受欺壓的其他民族而言,簡直的天大的福音。

  面對這種情況,軍隊高層又不敢強壓,所以卡爾一世只能找到在軍隊有崇高聲望的弗里德里希大公。希望大公能用自己在軍隊中的聲望,安撫住這些已經變得心思各異的士兵。

  “元帥,目前軍隊中軍心變得有些浮躁,你看有什人好辦法么?”

  被這個問題打擊的情緒低落的卡爾一世,在弗里德里希大公來到自己面前后,打起精神誠懇的詢問起來。

  弗里德里希大公一直以來都很少過問軍隊的具體情況,尤其是在康拉德上將被解除總參謀長職務后。不過看著眼前用誠懇語氣求教的卡爾一世,元帥閣下自然愿意幫助皇帝陛下想辦法。這是他處于對哈布斯堡家族多年的忠誠,也是卡爾一世第一時間找他的原因。

  “陛下。”

  弗里德里希大公在整理一下思路和語言后講到:“目前軍隊中的情況我也有所了解,目前戰爭期間不適合強行壓制。只能通過宣傳愛國主義,還有組織人員慰問軍隊才能解決這個問題。當然作為帝國的象征,陛下親自去慰問他們我想效果會更好。”

  弗里德里希大公說到這里停了下來,卡爾一世感到大公話沒有說完忍不住問道:“還有么?”

  面對年輕皇帝的詢問,弗里德里希大公想了想又繼續說道:“除此之外充足的物資保證,和必要的修整也能緩解這種浮躁的情緒。當然需要和上面的辦法配合才行。另外……”

  弗里德里希大公說到這里又停了下來,臉上浮出猶豫不決的表情。而卡爾一世看到大公的表情,有些好奇的問道:“有什么話,不方便說嗎?”

  卡爾一世的詢問,讓元帥閣下忍不住說到。“這倒不是,而是這個辦法能夠根治軍隊這種情況,不過想要實施難度很大。”

  “說吧,就我們兩個人,我不會外傳出去。”

  面對皇帝的保證,弗里德里希大公放下了心中的糾結,說到:“這個辦法就是政府承諾,戰爭后可以讓各民族獲得自治權利。”

  弗里德里希大公的最后一條建議,讓卡爾一世直接皺起了眉頭。

  弗里德里希大公所說的自治權利,其實并沒有說完。不過卡爾一世知道他說的是堪比匈牙利王國平等權利。這可是要動搖帝國權利基礎的大事件。哪怕是卡爾一世執政時間才一年多,他也知道想要實施難度有多大,可以說創立奧匈帝國并且有著巨大威望的弗蘭茨·約瑟夫一世,也會對這個問題感到頭皮發麻。這是要否定奧地利人和匈牙利人作為統治地位的決定,誰來實施都會感到恐懼。

  很明顯卡爾一世對于最后一條建議,他畏懼了。因為如果實施大公最后一條建議,有很大可能讓奧地利和匈牙利的民眾引起激烈的反抗。沒人會放棄得來的權益,哪怕是從其他民族身上剝奪的。而且卡爾一世還有些幻想,哪怕奧帝國戰敗,那么保住奧地利和匈牙利也不是問題。如果自己實施了這條建議,那么將動搖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根基。

  所以他在萬般考慮后,對弗里德里希大公說到:“其他幾條就按照你說的辦,至于最后一條讓我再考慮考慮。”

  弗里德里希大公聽到皇帝的話,知道這最后一條已經被放棄了。不過決定已經下了,他也只能服從。

  “遵命,陛下。”

  弗里德里希大公崇高的威望來自他很少過問軍隊的具體事宜,這讓他少了許多瓜葛。而現在大公親自下場,那么在事關自己利益的時候,士兵們有多少人會為大公的聲望所折服,這就只有上帝才知道。

  不過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