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69章 鯨吞(八)

  當南北兩路軍隊都被羅馬尼亞擊潰,讓其占領了利沃夫和敖德薩之后,烏克蘭內部一陣慌亂。三十多萬軍隊被羅馬尼亞擊潰,只逃回了十多萬人后,這個結果讓政府這些老爺們感到了恐慌。

  “留米季科這個家伙會不會打仗,人數占據優勢都打著這么慘,還丟了沃立夫,這樣的將軍應該被送上軍事法庭。”

  在議會內一名議員高談闊論的發表者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目前政府需要再征召五十萬軍隊,讓羅馬尼亞知道我們烏克蘭不是那么好惹的。”

  這又是一名議員說出自己的意見。

  “說的好聽,再征召五十萬軍隊,你出錢么。”

  一名議員說出反對的聲音,看到大家將目光集中到他的身上后,說出自己的見解。“以我說這都是軍隊沒有沒有被訓練的原因,而且我們武器裝備也不夠在征召五十萬人。”

  看來這才是位明白人,而他的話也引起了其他人的興趣。

  “那么你說該怎么辦?”

  這名議員胸有成竹的講到:“要我說,需要找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再結合我們征召的士兵一起抵擋這些羅馬尼亞人的進攻。目前來看在察里津的鄧尼金將軍就是最好的選擇,他的南俄志愿軍可是有二十萬人,足夠我們用的。”

  這名議員的建議立刻引來劇烈的反響,一名傍邊的年輕議員立刻指著他鼻子唾罵道:“好啊,你這個國賊,還幫著鄧尼金打烏克蘭的主意。說,他到底給了你多少好處。”

  被指著鼻子唾罵的議員立刻反駁道:“你可別瞎說,我這是為了烏克蘭的的利益。”

  “今天我就為了烏克蘭,打死你這個賣國賊。”

  說完這名年輕議員就撲了上去,旁邊其他人看到兩人發生肢體沖突,立刻上前將他們拉開。

  而親眼目睹這一切的總統科爾巴喬夫、總理摩拉科夫、議會長米克拉爾三人,對此已經習慣了。現在議會打架不是新聞,要是哪天不打架才是新聞。這些遽然獲得高位代表各地方利益的議員們,都還沒學會政治是妥協的藝術。只不過面對逼迫而來的羅馬尼亞大軍,他們三人不能等議會持續爭吵出結果。

  作為同羅馬尼亞作戰損失最大的總理摩拉科夫率先開口道:“現在羅馬尼亞軍隊在占領西烏克蘭后,向我們逼來,兩位有什么好的解決方案么?”

  面對總理摩拉科夫的詢問,米克拉爾議會長看到旁邊的科爾巴喬夫總統沒有說話,只好開口說道。“能告訴我們,目前政府的資金和物資還有多少”

  議會長米克拉爾不先給出建議,反而關心起政府的家底。

  面對米克拉爾議會長的詢問,主管政府工作的摩拉科夫總理苦笑著回復道:“現在政府的物資倉庫已經可以跑老鼠了。開戰征召的23萬士兵,已經將我們不多的物資和資金都花光了。而且我也問過總參謀長諾米托夫中將,他說目前最有效的辦法,就讓退到波蘭的馬肯森元帥請回來。這么重大的事,當然需要外交部來做。”

  摩拉科夫總理說完后,和議會長兩人頭看向大腹便便的科爾巴喬夫總統。面對兩人訊問的目光,科爾巴喬夫總統搖著他那碩大的腦袋。發亮、光滑、被整理的一絲不茍的頭發,就連蒼蠅都在站不住。

  只見他苦笑的著說道:“諾米托夫中將的建議我早就試過,要是那么好請就好辦了。馬肯森元帥說了,目前德軍物資緊缺,只要我們能拿出這些,他就率軍幫我們抵擋羅馬尼亞的攻勢。”

  說完后,科爾巴喬夫總統從口袋拿出一張紙來,看來這就是馬肯森元帥的要求。對于馬肯森元帥的戰績,兩人都不用過多評價。所以在看到這張小小便簽紙后,兩人吧腦袋湊了過去。打算看看是什么條件,讓科爾巴喬夫總統露出苦澀的笑容。

  這章小小的便簽紙也沒寫多少字,而且上面物資也是短短幾項。不過等到兩人看清后都倒吸一口涼氣,這上面赫然寫的是,85萬噸小麥、110萬噸玉米、45萬噸燕麥、30萬噸土豆。

  這都是要的糧食,不過270萬噸糧食對于本身就是產糧區的烏克蘭來講,這也是一個了不得的數字。要知道俄國出口最高的年份1909年,也才出口1200萬噸糧食,其中玉米出口占據大頭。

  而經過多年的戰爭后,目前俄國國內自己糧食都不夠吃。而烏克蘭盡管是產糧區有著肥沃的黑土地,但是他們也才獨立將近一年時間。而且之前已經被德國搜刮過一次糧食了,要不是今年順風順水收成不錯,烏克蘭說不定自己都要鬧饑荒,哪里來的能力拿出這么多糧食,而且這還只是請德軍出兵的費用。要是他們真將這些人請進來,物質保障肯定要有,就是不要彈藥,人吃馬嚼也需要不少糧食。

  這份清單在三人看來和拒絕沒什么兩樣,事實上馬肯森元帥的確打算拒絕的。不過考慮到目前國內的饑荒,而烏克蘭又是產糧區,所以臨時鼓搗出這么一份出兵清單。當然如果烏克蘭政府砸鍋賣鐵真湊齊了這份清單的物資,那么他走一趟又有何妨。說不定還可以從烏克蘭再搜刮一次,誰讓目前德國國內連老鼠都要抓來吃了。

  目前看來找德國求援的路斷了,至于他們唯一能找的援軍居然只剩下在察里津的鄧尼金。不過對于鄧尼金的心思,三人可都完全了解。而且他們都清楚不到生死存亡關頭,絕對不能引狼入室。

  最后還是科爾巴喬夫總統試著提到:“要不然,我們向羅馬尼亞提出和談?”

  “我覺得可以試試。”

  科爾巴喬夫總統的話立刻引來了米克拉爾議會長的回應。而且說完后,米克拉爾議會長和科爾巴喬夫總統,一起看向摩拉科夫總理,其中的用意再明顯不過了。

  被兩人盯著的摩拉科夫總理,知道他們這是比自己表態,不過目前糟糕的戰爭局勢讓他完全沒有脾氣,所以他只好說道:“我同意,不過你們要考慮清楚,東部摩爾達維亞地區肯定保不住。”

  “戰場局勢怎么糟糕,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我同意。”

  隨著三人商議一致,接下來他們拉攏分化其他黨派,終于讓議會同意和談的要求。其實這些議員們都清楚,這場沖突烏克蘭慘敗收場,必然會付出代價。所以也水水推舟基本都投了贊成票。除了少數幾個叫嚷著要和羅馬尼亞決一死戰的愣頭青,和別有用心的議員反對外,這場議案的投票通過率算是很高了。

  當烏克蘭和談的請求放在了埃德爾桌上時,在他面前是各個都面帶喜色的重臣。對于從其他國家收取利益,這不是每個國家都喜歡做的么。

  埃德爾看了一眼自己面前歡欣鼓舞的重臣們,他對身前布勒蒂亞努首相說道:“拖這些烏克蘭人三天,讓他們嘗嘗等待的滋味。”

  “好的,陛下。”

  得到首相答復后,埃德爾對一旁的普列山上將講到:“立刻給庫爾圖瓦和費列伊特發報,讓他們在三天內,必須完成計劃中各個要點的占領。”

  “明白,我這就去發報。”

  普烈山上將說完后,立刻大步走出了會議室。

  看到普烈山離開后,埃德爾對剩下的重臣問講到:“接下來讓我們商議一下,有哪些條件適合提給烏克蘭政府的。”

  當羅馬尼亞政府拖著烏克蘭和談要求三天內,在烏克蘭境內的羅馬尼亞軍隊展開了最后的瘋狂進攻。尼古拉耶夫、文尼察、烏曼、赫梅利尼茨基等城市紛紛落入其手中,這一度讓烏克蘭政府以為羅馬尼亞完全沒有和談的誠意。不過在三天后羅馬尼亞同意和談的電文,就發到了基輔。

  而烏克蘭看到羅馬尼亞同意和談后,關于和談人選又是進行了一波激烈的爭吵。這些烏克蘭人,什么時候才能成熟起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