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69章 德羅同盟

  在德國大使館內一間密室內,希特勒正在與外長里賓特洛甫商議著今天埃德爾說出的條件。

  為什么會選擇在大使館,那是因為德國大使館是目前希特勒最放心的地方。這件事對德國來說太關鍵,不容有失。

  所以在這間密室內,除了希特勒與里賓特洛甫之外,就連大使都沒有資格入內。

  只見希特勒對自己的外長開口說道。“今天我與埃德爾談支持我國在捷克蘇德臺問題的時候,埃德爾提出要將希臘根據納伊和約占據的原保加利亞提出異議。”

  “羅馬尼亞人想要獲得地中海港口。”

  希特勒一說完,里賓特洛甫的脫口而出。

  這完全不用想也知道,羅馬尼亞提出希臘歸還納伊和約被占的保加利亞領土,肯定是為了薩洛尼卡港。這個希臘的第二大港口,承載色雷斯和馬其頓地區的人員和貨物出口,所以異常的重要。

  而該港口水深達到20米,完全可供羅馬尼亞超標戰列艦停靠。而且水域面積也不錯,足夠裝下目前羅馬尼亞的主力艦隊。

  所以羅馬尼亞對此有著窺視之心一點也不奇怪,更何況他們還有著保加利亞的借口。雖然兩國合并了,但是保加利亞的的一切都被這個聯合王國繼承了(在國際上,一般都被叫做羅馬尼亞),那么更是讓羅馬尼亞對地中海窺視的心高漲起來。

  雖然兩人都知道了羅馬尼亞的野心,但是羅馬尼亞人將希臘與捷克問題綁在一起的心思,讓希特勒有些拿不定主意。

  雖然如果他答應下來,德國與羅馬尼亞將形成緊密的同盟關系,而且實力也將大增,但是這同樣讓問題變得復雜化。因為這將不只是捷克的問題,還有希臘的問題。雖然希特勒斷定英法不敢與德國交戰,但是如果需要讓出的利益太多,讓英法國內民眾看法改變了呢。

  但是與羅馬尼亞的結盟,的確也是充滿了誘惑。德國不僅能為解決捷克甚至波蘭問題得到一個好幫手,而且在面對蘇聯的時候還能有一個好幫手。對于羅馬尼亞為什么會和蘇聯死磕,希特勒非常清楚。兩國關于烏克蘭的爭奪就是一個死結,必將貫穿兩國外交的重點。

  實際上希特勒對于烏克蘭也有些羨慕,歐洲唯一的黑色沃土,還有發展重工業的煤鐵礦等資源,要不是德國離得太遠,再加上德國已經有了魯爾的煤鐵礦,那么這個歐洲第二優質的重工業基地,他也想插一腳。不過現在他不想引起羅蘇兩國的敵視,所以對此完全就沒有想法。

  想到這里,希特勒忍不住說到。“里賓特洛甫,關于對羅馬尼亞的提議你怎么看?”

  對于里賓特洛甫,希特勒非常信任這個被他稱為“俾斯麥第二”的外交部長。在希特勒猶豫不決的時候,他想聽聽這位的建議。

  面對希特勒的詢問,里賓特洛甫知道這件事對德國影響十分巨大,不過在經過一番慎重的考慮后,他開口說出自己的建議。

  “元首,我認為與羅馬尼亞結盟的優勢更大,雖然現在需要承擔一些風險,但是對未來而言,羅馬尼亞師我國不可或缺的盟友。在利益上也與我國沖突不大,我個人覺得沒有比羅馬尼亞更適合的盟友了。”

  沒錯,理性分析的里賓特洛甫認為羅馬尼亞是最符合目前德國的盟友,既能幫德國看住蘇聯,又能在捷克以及未來波蘭問題上給予助力,甚至如果未來發生戰爭,還能給德事力量的支持。

  雖然德國也有被羅馬尼亞牽入戰爭的可能,但是羅馬尼亞周圍能對其造成威脅的只有蘇聯,不過除非羅馬尼亞人發瘋,不然在沒有德國同意的情況下,其根本不可能主動進攻蘇聯。而蘇聯在面對羅德這個更強力的同盟,其防守還來及敢主動攻擊怕不是斯大林信了教受到真主加持吧。

  面對里賓特洛甫理性的分析,不過還是讓希特勒內心還是有些不爽,因為自從他擔任元首以來,一直都是他從別人身上獲得好處,這會沒想到埃德爾反敲詐了一會。不過希特勒到底是政治家,內心不爽歸不爽,對于德國能夠獲利的事,他還是能夠接受的。雖然這次從羅馬尼亞人身上只能算互惠互利,而且德國也將有所付出才行,不過與羅馬尼亞結盟,的確對德國非常有利。

  希特勒在這些天的參觀,讓他對羅馬尼亞軍事實力有了充足的了解。對于其實力并不比法國弱多少,而且在某些方面還強于法國。這樣一支額外的力量,調整心態的希特勒現在想要將其納入為德國戰略服務當中。

  至于之前一點點小小的不愉快,他早就忘了。為了德意志,沒有什么不能拋棄的。

  自己想明白的希特勒開口說道。“你說的沒錯,與羅馬尼亞人結盟對我國非常有利。那么這件事值得去做,不過羅馬尼亞人也別想從我們身上占到便宜。”

  隨著希特勒下定決心,那么關于談判的速度也加快了。

  在第二次與埃德爾會談中,希特勒同意羅馬尼亞在希臘北部的訴求,不過作為交換羅馬尼亞也將支持德國在捷克問題的要求。

  而除此之外,兩國還在對紅色俄國達成共識。兩國將組建同盟,共同應對蘇聯可能的威脅,而且,只要蘇聯對兩國其中一國發動戰爭,那么另一方將給予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一切援助,包括宣戰在內。

  這比起之前的羅波同盟更進一步,同時這也標志著羅波同盟的壽終正寢,因為與更加有利的羅德同盟相比,羅波同盟條款就不值得羅馬尼亞繼續維持了。

  另外在兩國談判中,將波蘭完全遺忘了,而且在該條款中,唯一出現波蘭的地方,就是當德國與波蘭發生沖突的時候,羅馬尼亞將優先遵守羅德同盟。

  隨著埃德爾與希特勒在條款上簽字,標志著德國同盟正式成立。除了德國解決了來自東部的威脅之外,羅馬尼亞也能將更多軍隊從蘇聯向保加利亞聚集。

  請記住本書域名:

  筆趣閣手機版:m.cc148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