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96章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沒錯希特勒等的就是正在與蘇聯談判的消息。

  組我誒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希特勒絕對不愿意看到兩線對敵的情況。而且蘇聯的實力看起來也是非常雄厚,三百多萬軍力,歐洲第一多的人口,工業實力位居歐洲第一,廣闊的領土帶來巨大的縱深。

  而目前想與蘇聯談判的不止德國,英法也同時找上蘇聯,兩者都希望蘇聯能夠幫助自己一方。

  而面對突如其來受到的追捧,作為其掌控者的鋼鐵同志卻心知肚明,這兩方沒一個安的好心。

  英法想要蘇聯為波蘭安全保障,而且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有讓蘇聯頂在抗德一線。雖說鋼鐵同志也不介意之前英法拋下自己單獨與德國談論捷克問題,但是這次英法對鋼鐵同志開出的條件完全無法讓其滿意。

  英法提出在德國及其盟友針對波蘭進攻的時候,三國應該給予軍事援助。而鋼鐵同志則指出目前蘇聯并沒有與德國接壤,必須通過波蘭才行,所以斯大林要求英法同波蘭磋商,促使其同意蘇軍過境。

  而英法對于蘇聯的要求,以此事應由蘇聯自己向波蘭交涉。波蘭則斷然拒絕讓蘇軍過境,而英法沒有促使它們改變立場。

  面對英法推脫的態度,讓斯大林感到不滿,雖然蘇聯也有擴大自己影響力的小心思,但是兩國的誠意比自己還差。如果說蘇聯算是屬于酒里摻水,英法直接就是水里摻酒。照成如此的結果還是兩方都不信任對方,雖說因為受到軸心國的壓力,但是兩方之間深深的戒備都沒有被解開。

  而與英法兩國扭扭捏捏不同,與德國的談判就直接多了。希特勒直接愿意在蘇聯不插手波蘭的情況下,愿意讓蘇聯將邊境推進到寇松線。

  這個以英國外交大臣寇松命名的邊境線,是英法對波蘭東部邊境給出的建議邊境線。只不過沒想到波蘭這么爆種,一口氣將邊境都快推到明斯克了。雖然后來引發蘇波戰爭,但是利用羅馬尼亞援軍抗住蘇聯進攻的波蘭,牢牢將邊境鞏固在距離明斯克不遠。

  現在德國愿意將波蘭對半分的決定,自然更對斯大林的胃口。而且目前蘇聯正在與日本的遠東沖突,也牽制的斯大林的心思。

  這場由關東軍挑起的沖突,讓斯大林對于日本的野心異常的警惕。為了打掉日本北犯的企圖,斯大林已經調集精兵強將,與這些可惡的日本人好好較量一下。

  雖然蘇聯被日本牽制住了精力,但是斯大林胃口依然很好。他大手一揮不僅提出對波蘭的劃分,還將波羅的海三國也一并畫了進去還加進了一個芬蘭,很明顯蘇聯打算從希特勒這里撈夠好處。

  面對斯大林的驚人胃口,希特勒咬了咬牙答應了下來。

  于是德國與他最大敵人蘇聯,于8月7日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

  其主要內容如下1締約雙方保證不單獨或聯合其他國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擊行為。

  2締約一方如與第三國交戰,另一締約國不得給予第三國任何支持。

  3締約雙方決不參加任何直接、間接反對另一締約國的任何國家集團。(德國與羅馬尼亞的同盟,也必須以羅馬尼亞禁止任何的反蘇行動為準則。)

  4雙方以和平方式解決締約國間的一切爭端。

  5條約有效期為10年。

  6秘密附屬議定書。其中規定雙方以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立陶宛北部邊界、波蘭的寇松線為分界線。

  隨著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署,擺在希特勒最后一塊胖腳石被搬開了,現在希特勒可以集中精力優先解決波蘭問題,

  而這次希特勒不打算自己單獨上陣,他打算拉上盟友。沒得說,羅馬尼亞又被希特勒盯上了。

  于是剛剛簽訂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里賓特洛甫,剛從莫斯科返回又繼續前往布加勒斯特。

  這一次里賓特洛甫來到羅馬尼亞比起之前待遇要好上很多,首相米哈拉凱親自來機場迎接。

  不過里賓特洛甫顧不得羅馬尼亞的禮遇,他需要緊急面見埃德爾。因為時間不等人,德國連發起時間的確定好了。

  “外長閣下,貴國的要求我已經看到了。不過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真的好么?”

  埃德爾雖然知道這份條約維持不到多長時間,但是作為認知中的反蘇頑固分子,埃德爾依然需要代表羅馬尼亞表達自己的意見。

  “陛下,貴國的擔憂我方也表示理解。但是現在貴我兩國目前與英法關系急劇緊張,貴國在希臘方向的要求被英法所阻擋,我國在波蘭方面的要求同樣被拒絕。所以我國元首認為,目前需要優先解決英法問題,然后才考慮與蘇聯的關系。”

  很明顯,里賓特洛甫這次有備而來。利用希臘來向羅馬尼亞表明,目前英法才是最需要關注的那個。

  而且這次他可不是來向羅馬尼亞解釋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而且帶著與羅馬尼亞夾擊波蘭的目的。

  只見里賓特洛甫繼續說到。“陛下,這次我國希望羅馬尼亞也加入到對波蘭的懲戒軍事行動中。為此我國愿意在先前條件之外,再額外給予15戰利品的分配。

  當然我國知道羅馬尼亞對此并不是非常在意,但這也是宣告我們兩國牢固同盟的標志。而作為回報,我國同樣也愿意派出一支軍隊幫助貴國在希臘的行動。”

  里賓特洛甫話中的意思,埃德爾哪有不明白的道理。這和自己力邀意大利加入瓜分希臘有什么區別,都是想要強拉對方上車。

  “我這里沒有問題,你可以與軍方詳細的商談計劃。”

  埃德爾的話讓里賓特洛甫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耳朵,這位陛下一口就答應了,他答應了。沒有像往常一樣扯皮,爭取更多利益。

  埃德爾不答應不行啊,與其繼續觀望不如一早就下場。也能讓自己盟友,看清楚自己實力如何。

  誰都不是傻子,不過羅馬尼亞對于上德國的車,一點負擔都沒有。雖說在原歷史上軸心可謂一敗涂地,但是現在多了一個羅馬尼亞情況就不一樣了。

  而且羅馬尼亞也沒得選,要是同時得罪德蘇兩國,下一個被瓜分的就是自己。而且就憑英法對波蘭態度,誰敢將希望放到他們身上。

  死命保英法,埃德爾又不是他們爹,拿羅馬尼亞做其擋箭牌。至于背后的美帝,等到他下場,埃德爾墳頭草都長得老高了。而蘇聯……還是算了吧(尸骨都找不到的尼古拉二世一家有話說)。

  所以加入德國是羅馬尼亞唯一的選擇,不然羅馬尼亞過不了這一關。

  所以既然要加入,那么就別三心二意,二五仔都沒有好下場的。所以埃德爾對加入軸心一點負擔都沒有,誰讓羅馬尼亞處于這個該死的位置。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