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705章 英法的宣戰

  羅馬尼亞與德國對波蘭宣戰,并且立刻發動攻擊的行為。在歐洲引發劇烈的軒然大波,因為各國政府都知道博波蘭才與英法簽訂共同防御同盟,而德羅兩國的行為不亞于直接打了英法一個耳光。

  而此時的英法政府對于應對方法,在其政府內也有著巨大的分歧。其中激進派認為波蘭是既然是盟國那么就應該給予保護,所以需要對德國宣戰,同時趁德國大舉進攻波蘭的機會,由萊茵地區攻入德國,推翻德國政權。

  至于羅馬尼亞,在解決掉德國之后,可以要求其退出原希臘領土。如果羅馬尼亞看不清形勢,那么英法兩國完全可以聯合希臘、南斯拉夫與匈牙利一同進攻羅馬尼亞,推翻埃德爾的獨裁統治,建立更加民主符合歐洲潮流的政府。

  當時這不過是激進派的想法和打算,而兩國政府中穩重派對此有著不同意見。

  他們認為,如果英法從背后攻擊德國,這會進一步加劇德國的兩國的敵視。而且這雖然達到牽制了德國的目的。但有很大可能會讓德國將精力放到兩國這邊。而且這也會導致兩國與蘇聯達成某種不可告人的協議。(目前英法還并不知道蘇德互不侵犯協議)

  而且雖然英法對德國進攻能夠牽制其兵力,但是波蘭并不會因此受益。因為還有一個羅馬尼亞的存在,對于波蘭能不能頂住羅馬尼亞的進攻,他們也抱著悲觀的態度,而英法對于從希臘進攻羅馬尼亞牽制其兵力也是不感興趣。

  這其中關系太復雜,而且還有一個態度不明的意大利存在,更讓他們不想在地中海做出某些過激的舉動。

  當然他們也不是什么都不做,首先需要對德法邊境集結兵力,防止可能遭到的攻擊。其次需要在北海和東地中海集結海軍,封鎖兩國的資源進口,斷絕其貿易往來,減少其戰爭潛力。最后可以讓波蘭政府向蘇聯求援,將蘇聯拖入戰爭。

  沒錯,雖然英法政府的綏靖政策失敗了,但是英法依然不愿意被拖入戰爭中。一方面是因為上一次大戰傷亡太大,讓人觸目驚心,到現在英法國內都還有很大一批反對戰爭的人。

  所以英法政府之前綏靖政策,才會有那么多人的支持。雖然綏靖政策失敗了,但這不代表兩國民眾就都愿意打仗了。

  而英法國內還有一種聲音,那就是以最小代價結束這場發生的戰爭。這不僅對民眾有影響力,對于英法政府內部也是有巨大影響力。

  其實這種想法不過是綏靖政策的變種,在明知道必須宣戰的情況下,依然希望將德國注意力放在東面的蘇聯。當然最好是蘇聯應波蘭的請求,進入波蘭境內與德國人打個你死我活,順帶在烏克蘭地區,與羅馬尼亞也打的不可開交就好了。這樣整個文明世界就安全了。

  而這兩種強硬與穩重的想法交織在一起,讓英法兩國發生了劇烈的爭執。剛剛加入戰時內閣擔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更是在內閣會議上,強烈的抨擊大家的想法。

  認為應該立即派出援軍,與法國一道向德國本土進攻。并且還說,這次戰爭原本在開始時就可以輕易制止,但因英國人民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腸”而讓壞人重新武裝。

  只不過丘吉爾的想法更多只代表少數人,而更多人的想法是將這場戰爭壓下來。

  為此法國外長喬治·博內還打電話給法國駐羅馬大使弗朗索瓦·龐賽。要他轉告齊亞諾,法國政府歡迎墨索里尼在前一天向英法政府提出的如下建議邀請希特勒和埃德爾于9月1日來舉行一次會談,以便“審查已經成為當前紛爭根源的凡爾賽和約的一些條款”。英國也同意會談,只是需要兩隊必須立即撤出波蘭就可以。

  沒錯也是在波蘭戰爭都爆發之后,英法依然希望將戰爭壓下去。而希望通過墨索里尼傳達英法的意見。

  而這次意大利領袖又一次站在風口浪尖上,在德羅兩國對波蘭宣戰后,他呼吁德羅兩國最好用和平的態度,解決爭端,當然是他最喜歡的領導人會談。

  只不過他的好意,希特勒和埃德爾都沒有理會。因為兩人知道開弓沒有回頭箭,根本不愿意搭理他的意見。

  被鬧了個沒臉沒皮的墨索里尼對此一點也不在意,因為他被兩國對波蘭戰績驚呆了。羅馬尼亞當天就已經擊潰了波蘭的外喀爾巴仟集團軍,其最遠已經突入波蘭境內80公里的扎莫希奇。

  而德國也差不多,一開戰德國的裝甲部隊也在波蘭西部撕開了,在此防守的70萬軍隊,目前已經奪取了戰略要點波茲南。

  兩國如此犀利的攻勢,看的墨索里尼有些張口結舌,他沒想到兩隊如此強大。之前意大利軍方預計,兩國想要打垮波蘭,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這要是不能犯錯才行。要是犯錯了,至少一年起步。

  沒錯這不僅是意大利軍方的判斷,這也是英法乃至蘇聯方面的判斷。目前各國思路還停留在一戰模式,對于閃電戰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都還是各國宣戰,動員,然后沿著鐵路集結兵力進攻防守那一套。

  所以面對德羅兩國勢如破竹的攻勢,墨索里尼被嚇到了。其實不止墨索里尼,其他國家都被嚇住了。

  以至于英法兩國現在都不在要求談判了,連忙將兩份最后通牒發給羅馬尼亞與德國。

  上面要求,終止一切對波蘭的侵略行為,并從波蘭領土上撤出軍隊。否則,聯合王國和法國將履行我們的義務,去幫助波蘭。

  而對于這份最后通牒,羅馬尼亞與德國根本就無視,繼續進攻波蘭。

  而這種情況,讓英法不得不于開戰后的第三天宣布,與德國和羅馬尼亞處于交戰狀態。

  而面對如此情況,遠在北美洲的羅斯福宣布美國中立的態度。

  至此大戰才算真正的爆發。

  請記住本書域名:

  筆趣閣手機版:m.cc148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