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284】寫中國風的原因

  在汪海潮、吳恬盈、陳有儀三位導演,以及張揚和馮少昂兩個表演者的協同商量之下,不到一分鐘就敲定了接下來節目改進的方向和細節。

  楊雨婷提完意見,似乎一切就與自己沒有關系了,背著小手,一轉著圈地在張揚這個來了不少人略顯擁擠的休息室里踱著步,宛若一個在小學生自習課上巡視的實習教師,好奇地四處打量,等這邊商量完,她便告辭離去,揮揮小手,不帶走一片云彩。

  汪海潮與陳有儀也先后離開,吳恬盈往外面通道瞅了瞅,才有點無奈地向張揚笑道:“多大點事,怎么把這位給招來了?”

  張揚也有點無奈,“我到現在也是一頭霧水,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

  兩人如今算得上「一派」,關系自然要相對熟悉些,不過終究交往不多,且牽扯到楊雨婷,吳恬盈也不敢多問,只是感慨道:“小郡主對你的事還挺上心呀?”

  張揚自不好直說她是對名垂后世上心,笑道:“她也會出境嘛。”

  吳恬盈有些吃驚地看著他,張揚于是解釋了一下,舞臺大屏幕上播放的《蘭亭集序》臨帖的畫面,就是拍的她,吳恬盈微覺恍然,卻又生出更大的疑惑與驚詫。

  《射雕英雄傳》已經開拍,這在華視內部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項目,而楊牧想要參演,而且是演歐陽克的事情,也在一定范圍內被當做逸事有所流傳,不過最終,這位身份特殊的公子哥并未能如愿,反而被長輩罵了一通。

  而楊雨婷與楊牧雖不是親兄弟,但她父母早逝,堂兄妹也與親兄妹無異,加上她還有一層「郡主」的名分,身份無疑更加敏感與特殊……就算沒有露臉,這事也足夠驚人了。

  彩排仍在繼續,吳恬盈很快也離開,張揚也正打算走,陳有儀卻又回來了,重新確認了轉場的事情,比如伴奏和服裝的調整,說話時,很委婉地提起了上次以「沒必要」的理由回絕他的事情,算是委婉地表達了一定的歉意。

  張揚自然表示理解,約定了接下來的排練計劃,陳有儀還有事情要忙,他就很有眼力價地告辭先離開,回去的途中給林依然打了電話,問排練的事情她是不是跟楊雨婷說過。

  “你是想說今天雨婷去彩排現場的事情吧?”

  林依然穩弦歌知雅意,立即明白他真正想要問的。

  “你知道?”

  “嗯,雨婷昨天就跟我說了。”

  “那你不給我提個醒,嚇我一跳。”

  “我不是怕你罵我嘛。”

  “你這話說的就沒良心了吧,我什么時候罵過你?”

  “哼哼。”

  “你裝豬啊?”

  “你看,你罵我了吧?”

  “沒話說了吧?”

  “你這屬于釣魚執法!”

  “什么意思?”

  “仙人跳知道嗎?”

  “不知道。”

  “……說正事。”

  “哦。”

  林依然嗓音柔柔地應了一聲,聽起來很乖巧軟萌的樣子,“我怕你不喜歡嘛,反正又不是什么壞事……我知道你肯定覺得沒必要,但是本來已經這樣忙了,就沒必要為這種事情再不開心了……不開心就是不和開心兩個字的組合,不是不開心。”

  “……漢語果然博大精深。”

  “我是覺得你以后還要長期跟華視合作嘛,平等才是合作的基礎。”

  張揚嘆了口氣,“你都沒聽我把話說完。”

  “那你說。”

  “挺爽的。”

  林依然那邊靜了一下,然后才聽她問:“真的?”

  “嗯。”

  林依然又嘚瑟起來,“哼,哼,哼”地說道:“看罷,還是我考慮的周到吧?”

  “是,是,沒錯,我家依依最體貼了。”

  張揚跟著附和,隨后看到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顏兮兮回頭看自己,覺得當著兩個單身狗,這樣似乎有點不大人道,林依然小小地得意了一會兒,大概被他那句“我家依依”說的有點害羞,主動移開話題,道:“我今天跟劉嬋,珊珊,還有張敏她們一塊出去玩,她們還問你呢。”

  “問什么?我們啥時候結婚?”

  “問你春晚唱什么啊。”

  “哦。”

  “你都不問我有沒有說啊?”

  “那你說了嗎?”

  “而且我發現一個大秘密。”

  “那你說了嗎?”

  “你不想知道這個秘密是什么嗎?”

  “那你說了嗎?”

  “討厭,不許學復讀機。”

  由于今年臘月沒有三十,二十九就是除夕,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寒假少了一天,這邊春晚在緊鑼密鼓地排練、彩排,舉國上下,也都隨著年關的腳步臨近而變得越來越熱鬧起來。

  張揚一直覺得中國的節日,天生就該被推廣到全世界,因為中國的節日都是真正的「以人為本」,以四大傳統節日為例。

  清明祭祖,怎么過節?吃好喝好!

  端午懷古,怎么過節?吃好喝好!

  中秋團圓,怎么過節?吃好喝好!

  新年大慶,怎么過節?吃好喝好不干活。

  這么好的節日,不該讓更多人來分享嗎?

  在生產力并不發達的古時候,對于大多數人來講,過年意味著可以把一年的積蓄收獲「揮霍」一下,平時舍不得吃的,吃,平時舍不得穿的,穿,平時舍不得花的,花……這構成了大多數成喜歡并且期待過年的第一要素。

  隨著生產力進步,尤其是解決了溫飽奔小康之后,過年能吃的平時也能吃了,過年能穿的平時也能穿了,這方面的期待大大下降,而恰好,這個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過程,也伴隨著許多人長大的過程,于是導致許多人越長大,越覺得過年沒意思。

  當然,這個沒意思,除了物質方面的緣故,更多在于隨著年齡增長,屬于孩童的無憂快樂逐漸遠去,煩惱也不再只是寒假作業,大家族為紐帶的社交、一年學業、事業的總結對比……這些煩惱,都遠遠大過于一本或者幾本寒假作業,不是開學前一晚上能解決的。

  還有催婚。

  分手之后,白芷已經單身兩年多,隨著年紀漸長,爸媽對這方面的急迫心情也開始與日俱增,平日里爸媽嘮叨,她還能應付,偶爾還可以反駁一下,但一大家子長輩聚在一塊,你一句我一句,她就只有老老實實點頭的份了。

  以往雖并不覺得厭倦,也沒有什么期待的春晚,反倒成了今年過年不多的一份期待。

  對于張揚家來講,這個春節自然更加值得期待。

  兒子要上春晚了!

  哪怕是張揚走紅之后,從張守一到方淺雪,再附送一個張微,他們習慣了在新聞里面看到張揚,卻怎么都沒想到突然之間,就要在每年必看的春晚上看到他了。

  張揚把這事告訴爸媽的時候,都還沒來得及說清楚,張守一確認了這是真事之后,方淺雪就道:“當然去啊!這是春晚啊!不去你傻啊?”

  至于沒辦法陪家人吃大飯的事情,夫妻倆似乎根本就沒想過。

  然而事實上,從張揚每天回家吃飯睡覺,到他忽然之間幾乎從這個家里消失,只能在新聞和手機上看到他,哪個當父母的能不想多見見兒子?

  只不過是明白這對于他的幫助和意義罷了。

  至于自豪之類的面子,自然也有,起初不便宣揚,張守一就沒少跟媳婦探討這件事情,有時候都會有一種“這是我兒子,我夸一頓”,然后再“這是你兒子,你再夸一頓”的滑稽場面,直到后來這事被曝光、證實,時不時地就會有人確認,才算滿足了夫妻倆期待已久的驕傲自豪。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除夕,早上起來貼春聯,剁餃子餡,忙忙碌碌地到中午吃了頓餃子,然后繼續包晚上的餃子,張微出去溜達了一圈,回到家里,也被方淺雪給叫來學怎么包。

  張微往年跟著湊過熱鬧,手藝還談不上,勉強能包成個,她自個也不感興趣,只不過老哥不在,幼妹只好承擔起照顧爸媽的重任,想了想,并沒有向以往那樣找借口推脫,去洗了手,過來身來提議道:“要不把這些都挪到客廳里面去吧。”

  方淺雪道:“搬過去干嘛?”

  張守一則道:“肯定是要看電視啊,去看吧,不用你包。”

  張微道:“你們不看嗎?”

  方淺雪道:“不看了,沒什么好看的,吵死了。”

  年前這段時間,各大電視臺除了籌備自己的春晚跟華視叫板之外,各種春節特別節目也沒斷過,吵吵嚷嚷的十分熱鬧喜慶,有些節目一開始看還蠻新穎,不過看多了,就覺得厭了。

  張微奇道:“我哥你們也不看啦?”

  張守一把包好的餃子放進圓竹簸箕里,見皮不多了,于是開始和面搟皮,聞言道:“還早呢。”

  “不是那個,是下午直擊春晚的直播,昨天不是預告了嘛,有我哥……我沒跟你說嗎?”

  張守一和方淺雪同時看她一眼,然后再相視一眼,開始收拾東西,方淺雪不忘抱怨道:“真是的,這個年紀,一點記性都沒有,這種事情都能忘……”

  “我記得我說過了啊!”

  張微低聲咕噥著,幫著把案板、面團和餃子餡都給拿過去,圍著客廳茶幾坐著包,張微把電視劇調到華視一套,那個預告過的直擊春晚系列的節目還沒開始,等這邊都包好了,不準備再包的時候,再終于姍姍開始。

  所謂直擊春晚系列,其實跟春晚并沒有太多的直接關系,也就是一個春節特別節目,主要是邀請一些將會登上春晚舞臺表演的明星來做客,這幾天每天都有。

  預告中張揚參加的訪談環節,時間不算長,內容也不是很多,都是圍繞參加春晚的經歷、感謝來做交流,相對比較寬松一些,并沒有什么比較嚴格的環節,主要依靠主持人掌握節奏。

  「直擊春晚特別訪談」的片頭之后,一男一女兩個中年主持人出現在電視屏幕上,照例開場之后,女主持人很簡略地道:“我們今天邀請到了張揚,張揚來給大家打聲招呼吧。”

  隨后給到張揚的鏡頭,他穿著紅色的襯衫紅色的西裝外套,看起來頗為精神,方淺雪一見,不由喜上眉梢,對張微道:“沒想到,你哥穿一身紅還挺好看。”

  張微撇撇嘴,看在確實還不錯的樣子,沒有直接反駁,道:“人家節目肯定有后期處理嘛。”

  “紅色本身也挺好看的。”

  張守一不大習慣太直白的夸贊,通過夸衣服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不過媳婦跟閨女都無視了他,并未回應。

  “大家好,我是張揚。”

  張揚簡短地打了招呼,主持人隨即問:“第一次來參加春晚,感覺怎么樣?”

  張揚道:“首先肯定是覺得開心嘛,也很新奇,從小就看,沒想到自己居然也能來參加……”

  能夠出頭的明星,或多或少都有常人難及的出眾之處,但也各有缺點,比如不少明星本身文化素養不高,大概也長期「念稿子」習慣了,連基本的語言組織和表達都有欠缺,采訪都要按稿子來。

  張揚雖然沒有真正配得上他如今名下諸多作品的才學能力,不過在這方面還是過關的,且提前做了準備,表達不是什么大問題,就參加春晚的真實見聞與感受說了一番,都不用主持人怎么幫著找補,表達的十分清晰。

  聊完這些,女主持人又問:“歷屆春晚,雖然也有過一些年齡不大的小演員小嘉賓登場,但在娛樂明星里面,你應該是最年輕的一位了,這應當也算是一種認可,那么就你個人而言,你覺得你被邀請,是因為什么呢?”

  張揚笑道:“這個我其實有問過吳導演,是她邀請我來的嘛。”

  主持人適時補充接話:“那她怎么回答呢?”

  張揚確實問過吳恬盈,笑了一下才道:“回答當然是聽著比較讓人開心的,不過我總結了一下,最主要的原因,應該還是中國風歌曲吧。”

  “這是說你今晚表演的歌曲,是中國風對嗎?”

  “是。”張揚點頭確認,這沒有刻意隱瞞的必要,不說網上的爆料,多數人其實猜也猜得到。

  “說起中國風,你也算是……嗯,此前我也聽過一些中國風的歌曲,但不論從各個方面來講,都應該說中國風歌曲,應該是在你之后,才真正成熟和發展起來,并且為大眾所熟知的,像《東風破》《千里之外》《清明雨上》,包括最新專輯的兩首中國風,這些中國風歌曲都很受歡迎。”

  女主持人十分自然地做了一番夸贊,隨后又問:“你最初是怎么想到要寫中國風歌曲的呢?可以跟我們講一下嘛?”

  “這個……”

  張揚略一沉吟,說道:“其實中國風歌曲,我個人也是比較偏愛的,不過最初想要寫這種風格的歌曲,坦白說……”

  他表情稍微有點尷尬,“其實是因為我喜歡的人喜歡中國風,就投其所好嘛……”

  鏡頭給到了兩個主持人面部特寫,很顯然都沒想到他會給出這樣一個答案,表情就顯得有點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