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66章 勸進稱帝

  “劉大耳!曹阿瞞!你們不得好死!!!”

  吳軍大營中,響起了孫策悲憤萬分的消息!

  誰能想到,誰能想到呢?

  曹操和劉備這兩個濃眉大眼的家伙,竟然這么不要臉,白天還信誓旦旦的要與商戢同歸于盡,戰至最后一兵一卒,晚上就偷摸的找商戢投降去了!

  可憐的孫策,正在營中召開誓師大會,宣布要與商戢一決生死的時候,劉備和曹操投降的消息傳了出來!

  孫策此時心情是何等的悲憤可想而知了。

  孫策足足發泄了半個時辰,期間親切的問候了曹劉二人所有的女性家屬,順帶還詆毀了兩人的不可明說的器官。

  等孫策發泄夠了,緊急從前線回來的魯肅這才小聲問道:“王上,我們接下來怎么辦?”

  怒火中燒的孫策聞言一愣,然后狠狠的一甩手,怒喝道:“什么怎么辦?立即派人去找商戢投降事宜,完了就來不及了!

  王八蛋的曹操和劉備,你們不得好死!!!”

  后面,孫策又忍不住咒罵了一句。

  魯肅聞言也松了口氣。

  很明顯,孫策被曹操和劉備聯手耍了,他們一方面通過言語擠兌,逼孫策與商戢決戰,暗地里卻早早的找商戢投降。

  同樣都是投降,第一個投降和最后一個投降的待遇肯定不一樣,孫策這位實誠人就被曹劉兩位老奸巨猾的家伙給狠狠的耍了一通。

  事實上曹劉兩人想坑騙的對象不只是孫策一人,另外一個也是欺詐對象,不過曹操和劉備不像孫策這么單純,幾乎瞬間就明白了對方的套路,順勢又互飆演技,聯合坑了孫策一把。

  不過孫策也終究不是泛泛之輩,很快就從憤怒的情緒中掙脫出來,冷聲道:“哼,既然你們不仁,那就休怪我不義了。傳令下去,以我的名義上奏朝廷,漢氏失德,以至天災人禍百姓離散,氣運盡矣。恒武王德比三皇,功蓋五帝,窮究宇宙,萬古難尋,當以帝位讓之!”

  “嘶!”

  魯肅聞言倒吸一口涼氣,呆了一會兒才道:“王上,這一步走出可就沒有退路了,今后史書如何評價于您,可就只有天知道了!”

  “哼,那與我和干?曹劉二人既然敢寡廉鮮恥,背棄誓言,孤就敢勸進逼宮!”

  魯肅想了想,也沒再勸說,勸進就勸進吧,自古以來勸進就是最容易得的功勞,以勸進之功足以抹除“最頑固敵人”這一把不良印象,為吳國派系今后在新朝地位打下根基。

  很快,這封以吳王孫策名義上報的奏章到了劉辯手中,他先是向劉辯謝罪,認了之前商戢出兵前給他們安得罪名,然后自請去除王爵,并聲稱要親自去長安恕罪。

  不過他上書的關鍵部分還是請求劉表將帝位讓與商戢。

  在孫策推波助瀾下,奏章的內容很快就世人皆知。

  此奏章舉一出,天下震動!

  曹劉投降之后,所有人都知道商戢定鼎天下已經成了定局,然而這封毫無粉飾,直言請商戢登基稱帝的奏章仍舊驚掉了不少人的下巴。

  不過緊接著,眾人就反應過來,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勸進之功僅次于救主,而且勸進還一點風險都沒有,這種挑著燈籠也找不到的好事誰會錯過?

  但凡有點影響力的人,都紛紛開始發聲,請求商戢稱帝。

  不乏有地方搞出了萬民傘、請愿大游行之類的把戲,大有商戢不稱帝,他們就死給商戢看得架勢。

  劉備與曹操兩人心中暗罵孫策不要臉,動作上卻一點也不慢,連夜制定出勸進方案,聲勢一點都不比孫策弱。

  緊接著,商戢的嫡系人馬也坐不住了,紛紛開始上書勸進。

  也就商戢威望足夠高,手下人不敢亂來,才沒鬧出黃袍加身之類的把戲。

  孫策的一封勸進奏章,反應最大的不是商戢,而是遠在長安的劉辯。劉辯第二天就給商戢寄來了親筆信,情真意切的講述自己“德薄”“漢室氣運已盡”之類的話,意圖將帝位這個燙手山芋塞給商戢。

  劉辯還是真怕有人想撈功勞想瘋了,直接沖到皇宮中剁了自己的腦袋給商戢送去!

  發展到最后,包括柳毅、鄧言等最核心手下都聯名上奏,勸進商戢稱帝。

  他們倒不是為了勸進的功勞,這功勞對外人來說是潑天大功,可對柳毅他們而言無異是雞肋,根本看不上眼。

  不過,現在滿天下都嚷嚷著恒武王稱帝,尤其是孫曹劉三人更是換著花樣的宣傳,他們作為商戢的核心嫡系部下,若是遲遲沒有表態,很可能會引起其它人的誤會,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面對洶涌而來的勸進浪潮,商戢倒沒客氣,稍稍暗示了一下,劉辯就屁顛屁顛的在長安舉辦了退位大典,喜氣洋洋的宣告漢王朝統治正式落下帷幕。

  這下子,所有人確定了商戢想法,勸進的浪潮更加兇猛。

  按照慣例,商戢三辭三讓,最后在群臣的“苦求”之下,“被迫”宣布受上天和萬民所請,登上帝位,代天牧民!

  當然,開國稱帝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各種儀式典禮一點都不能馬虎。進過黃陽真人的測算,初平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乃是黃道吉日,是開國稱帝的最佳時機。

  至此,稱帝日期定了下來。

  不過定稱帝日期歸定日期,該做的事情一點都沒耽擱。

  首先是對三王軍隊和地盤的整編。

  這場統一之戰有些虎頭蛇尾,開始時聲勢浩大,但實際戰斗過程并不慘烈,三王的精銳軍隊大部分得以保留,很多核心統治區甚至都沒遭遇戰火,戰爭帶來的損失很有限。

  在商戢直接指揮下,三王軍隊被迅速整編。

  因為國內已經沒了敵人,并不需要保留太多的軍隊,故而魏蜀吳三國軍隊被大量裁撤,只有真正的精銳才有資格繼續從軍。

  魏蜀吳三國,分別精簡整編出22、19、17個戰斗軍團,主要將領更是盡數向商戢宣誓效忠。

  通過混編、換防、摻沙子等手段,新整編的58個戰斗軍團基本穩定。

  而為了穩固統治,同時也為了避免意外,新整編出的軍團立即就被抽調派往澳區、身毒、東南亞等地區,協助三王留守軍隊溫度對當地的統治。

  這些地區剛剛因華夏區內戰而迎來的獨立希望立即被掐滅,而且新來了的統治者更加的強大、殘暴!

精彩東方文學提供等作品文字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