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聞章邯面北自刎時,韓經等漢室眾人都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雖然是對立方,但不得不承認,章邯,是一位真正的帝國軍人,從始至終,都在為他所效忠的大秦嘔盡心血。
率領二十余萬殘兵困守一隅,堅持至今,非有大毅力者不可為。
相守相攻的這些日子里,章邯也用他的行動贏得了對手的敬重。
咸陽是不可能發出救兵的,章邯早就清楚得知道這點,因此在早期的接觸中,他也沒有過度排斥漢軍使節。
這種現象使得漢軍一眾有了某種錯覺,章邯末路窮途,除了率眾歸除別無他途,沒想到到最后,他選擇了如此剛烈的結束。
“章邯自殺時還說,懇請大王善待投降的秦軍將士,說他們都只是謀求飽腹的苦命人。”
歸來的使者親眼目暏了章邯臨終所為,納降之事久則生變容易引發動蕩,因此第一時間趕回來稟報。
“章邯不失臣節,寡人也是極為敬重。”
“先前巨鹿侯一事不過是戲言,離間秦廷,等到討秦結束,天下大定,寡人要追封他為侯爵之祀。”
忠義之輩向來是王族統治者所欣賞的,韓經也不例外,通過大力表彰章邯的忠義之舉,既能收攏降卒之心,減輕秦地百姓的恐慌,贏得他們的認同,又能使得漢室眾臣有見賢思齊之念。
何樂而不為!
韓經如此做,正好也能安撫立功的眾將之心,秦國之章邯忠于故國,漢王猶自不吝封賞,更何況一干立下卓勛的功臣!
“章邯已死,斬且按下不論,不知大王對二十余萬新降之軍作何處置?”
范增陡然發問,言語間還很是鄭重。
“嗯?”
“招降編組的工作不是已經開始了嗎?”
對此,韓經大為不解,未省得范增言下何意。
在他的認知里,章邯一去,他所遺下的二十余萬人正好能作為漢軍的補充力量,擇優裁汰,精干者編撿入軍,羸弱之人若遣返歸鄉或征為隨軍民夫,這還有什么考慮的。
“大王,二十萬剛放下刀兵的秦軍,一個處置不好,就是一場天大的禍事,且不談供給這新添的二十萬張嘴所需糧草物資,就說說二十萬顆不安躁動的心,又需要花費我大漢多少的心力!”
二十萬人,人人心底都有一本賬,加上投降之人本就敏感脆弱,極易發生營嘯,范增對此不無憂心。
“所以寡人才讓軍事府加急選派精干人手,盡快將降人納入漢軍編制,以軍法約束,使之為我所用,這么做,難道還有不妥?”
兩軍爭鋒,韓經早就對納降一事心有準備,也事前做了一番布置,他覺得自己所做的已經足夠充分了,畢竟漢軍人數占優,同化這些人無非是時間問題。
吃上一段時間的漢軍飯食,再小小的打上幾仗,同愾之心也就上來了,相互之間也就成了袍澤,昔日討漢被生執的齊軍不就很好嘛,現在身在漢軍大隊,誰還能分得清當初的出身。
“時間!”
范增一拱手,望向鋪開的軍事地圖,“我們正在與時間賽跑,大王如此整編固然穩妥,卻也使得我軍全部心力集中在納降一事上,我軍為了降人能及早融入,短時期間可謂是自廢武功。”
“時不我待,秦國還有大片疆土等著大漢去取,以項梁為首的諸侯聯軍日益壯大,我軍豈能停下腳步,只為了區區一干降人,頓足不前,此舉將大失先機。”
韓經沉默,范增所說的確是事實,二十萬人被摻進原來的漢軍隊伍,人數不可謂不少,漢軍的戰斗力一進間得不到恢復,拿什么去奪天下!
雖然編練完成之后,漢軍的整體實力將再上一臺階,但那時候吞下秦國關中地的諸侯聯軍實力也將變得更為壯大,實力的對比還不如現如今的漢軍強勢對陣楚軍。
“既然范師傅是這么認為的,寡人細細思索,也覺得其中頗有道理,那就將這些人遣返歸鄉,重拾建設被毀棄的家園,鄉間基礎好了,也算是變相的支援了我軍大業,不知范師傅以為這樣做可是妥當?”
現在就集中力量伐秦攻楚,漢軍占據絕對的優勢,韓經也覺得不能養虎遺患,及早解決了項梁之輩有利于大定天下。
因此他轉換了思路,不再拘泥于軍隊人數的擴增,而是提出遣歸這些降兵,保持漢軍戰斗力不減,尋找戰機劍指秦、楚。
“不妥!”
范增的回答仍然是堅定短促,并且是再度否決了韓經之議。
“這些人放下刀槍也不是農人,他們一生的技藝都在手上的兵器上,如此之多的人,聚在鄉間,一旦被人挑動,拿起兵器就是無窮的禍患!”
陳平在一旁替這位教授自己知識的老師捏了把汗,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否定漢王的意見,范師傅算得上是諍臣之屬了吧?
一開始只是韓經愛護陳平之才,因其稚嫩,所以下發他到范增幕中歷練,要感激,陳平更感激漢王。
只是隨著范增不遺余力的教導,盡授己學,陳平也對這個來得輕巧的師傅有了五分真實的師徒情感。
擔心漢王因范增的連番否定惱羞成怒,當即跳了出來,接過了話頭。
“既然這些降卒這么麻煩,留又留不得,放又放不得,大王所想的范師傅又認為不是很妥當,那么想必您已經從大王的意見里衍生出解決之道。”
陳平朝著范增以弟子禮行了一禮,“天下的局勢一日三變,既然我軍遷延不得,還請范師傅明言,不要再讓我等猜啞謎了。”
范增沉默了片刻,陡然睜開眼,眼球緩緩的左右移動,韓經與陳平卻是當即看懂了,這跟抹脖子的動作別無二致。
“不可,寡人絕不做白起!”
陳平卻是陷入了思索。
“殺降不詳,更何況寡人定天下,是為了天下萬民,其中也包括秦地百姓,遑論二十萬受秦廷煎迫的六國刑徒!”
韓經的話擲地有聲,典慶在一旁深有感觸,這天下漸漸的朝著當初大王所承諾的景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