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十章 蒸汽機

  柳如是找張青峰的時候,張青峰正在解決大量制造蒸汽機的難題。

  蒸汽機目前最難加工的還是氣缸,這就需要用鏜床加工,還要有很好的加工技術。

  以前的蒸汽機都是張青的自己親自加工的,現在需要大量制造,還是要用普通工人來操作。

  這樣一來,降低加工難度就十分有必要。

  而想要降低加工難度,這就需要張青峰解決很多技術難題。

  蒸汽機的型號目前只有一種,那就是給機床提供動力的小型蒸汽機。

  張青峰還有一個設想,下一步他想制造能夠帶動火車的大型蒸汽機。

  獷平煉鋼廠有些產能過剩,每天都有幾十噸生鐵囤積,目前都已經囤積了上千噸生鐵了,這要是不用掉的話就太浪費了。

  而建造鐵路,無疑就是最能夠消耗鋼鐵的,獷平煉鋼廠一年的生鐵產量就能建設百公里的鐵路。

  如果修鐵路鋼鐵產量不夠,還可以新建高爐,讓產能翻倍。

  張青峰準備先建設一條獷平到幽州的鐵路。

  這樣一來,幽州的煤礦就能更加大量、便宜、快捷的運到獷平。

  以后他還會建幽州到泉州港的鐵路,這樣幽州的商品就能用鐵路快速運到泉州縣(今天津),然后從泉州經運河或者海路發往各地。

  最重要的是有了鐵路后,獷平的鋼鐵也能夠更加方便的運到幽州之外,不僅能夠節省成本,還能帶動幽州的經濟發展。

  建造鐵路,對于張青峰來說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譚的事情,他有各種機床,制造出大馬力的火車蒸汽機并不是問題。

  至于鐵軌,有高爐的鐵水,張青峰可以直接用鐵水鑄造成鐵軌,有了鐵軌后,再修建一條時速三五十公里的鐵路還是沒有問題的。

  修建鐵路,不僅能夠大量消耗鋼鐵,還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何樂而不為。

  ————

  “老師,我好想你啊。”

  張青峰是在機械廠廠部辦公室迎接了遠道而來的學生柳如是。

  “什么時候回來的?”張青峰笑著問。

  對于柳如是這個學生,他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這是他教的學生中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智商絕對高達一百二以上。

  “我剛到漁陽城,聽說老師您在這邊,就第一時間來看望您了。”柳如是笑著朝張青峰說。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張青峰很欣慰。

  “師妹,好久不見。”

  這時候,一旁的李白也是朝柳如是笑著打招呼。

  “李白師兄,好久不見。”柳如是也是連忙回復。

  “對了老師,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在鄴城認識的姐姐,蔡文姬蔡姐姐,這次跟我一起來幽州這邊玩。

  柳如是朝張青峰和蔡文姬之間相互介紹說道:“蔡姐姐,這是我老師,瑞祥先生。”

  “蔡文姬見過先生。”一旁的蔡文姬連忙朝張青峰行禮。

  “你好,蔡小姐。”張青峰也是點頭回禮。

  “小姐?”蔡文姬很疑惑。。

  “小姐的意思就是年輕的姐姐,形容你很年輕。”張青峰連忙尷尬的解釋一句,小姐的稱呼好像漢朝還沒有。

  “很有趣的稱呼,謝謝。”蔡文姬笑著點頭。

  “老師,你們在這里做什么呢?我聽大牛叔說你在弄什么機械,能帶我看看嗎?”這時候,柳如是朝張青峰要問。

  “這個當然沒問題。”張青峰點頭答應。

  隨后,在張青峰的帶領下,一群人便朝機械廠加工車間而去。

  “這里的人很多都是你的師弟,不知道你還認識多少?”加工車間中,張青峰指著操作機器的一些少年朝柳如是說道。

  “我當然認識,這是李鴻章師弟吧,比我小兩屆,這是張居正師弟,比我小三屆,這是陳友諒師弟,只比我小一屆……”

  看到這些少年后,柳如是也是一個個的都認了出去。

  “柳師姐,你什么時候來的?”

  見到柳如是,少年們也是主動打招呼。

  “今天剛到漁陽,李鴻章師弟,你這是在做什么?”柳如是湊到李鴻章操作的機床前面好奇問。

  “我在加軸承外圈。”李鴻章解釋說。

  “軸承,什么軸承?”柳如是好奇。

  “就是這個。”

  李鴻章拿出一個工作臺上擺放的成品軸承,捏住內圈,然后撥動外圈,只聽沙沙沙的聲音,軸承外圈就快去轉了起來。

  看到這個快速旋轉的東西,柳如是很是驚訝。她身邊的蔡文姬更是驚訝的張開了嘴。

  “這有什么用?”柳如是更加好奇問。

  “額,這是用在機床上的,你看這臺車床這里能夠快速旋轉,里面就有這種軸承。”李鴻章解釋。

  “哦。”柳如是點點頭。

  隨后,她又來到了張居正所在的機床邊。

  “師姐,我主要加工各種齒輪。”

  不等柳如是詢問,張居正就主動解釋說道。

  “齒輪嘛!這個我懂,老師物理課上有教過。”柳如是說道。

  最后,柳如是又把目光放在了機床后面的傳動裝置上,她能夠聽到隔壁轟隆隆的聲響,卻不知道是什么。

  “老師,那邊是什么在響。”柳如是好奇的朝張青峰問。

  “那邊是蒸汽機,主要是給這些機床提供動力的,因為煙塵和噪音太大,所以用墻隔開了,你想看的話我帶你去看看。”張青峰朝柳如是說。

  “好啊!”

  聽到張青峰的話,柳如是連忙點頭。

  隨后,一行人打開一道門,來到了后面的蒸汽車間。

  這個蒸汽車間,有三臺蒸汽機正在轟隆隆的運轉著為機床提供動力,一個加煤工人不時往蒸汽機鍋爐下面加一些煤和水,以保持蒸汽的輸出。

  “哇,好厲害。”

  看到正在轟隆隆運轉的蒸汽機,柳如是口中發出了驚嘆的聲音。

  她身后的蔡文姬,看到蒸汽機帶動飛輪快速旋轉的時候,又是驚訝的張開了嘴。

  “這種蒸汽機,每分鐘五百轉的速度,達到了五十匹馬力,主要用于機床動力。”

  張青峰介紹蒸汽機說道:“另外,我們還制造一些簡單的蒸汽機只有五十轉的轉速,主要用于礦井抽水,目前幽州煤礦和獷平鐵礦都是用的這種蒸汽機。”

  張青峰說的簡單的蒸汽機,當然是瓦特蒸汽機,十八世紀末的技術層次,這種蒸汽機構造簡單,用于礦上抽水是非常好的選擇,成本也比較低。

  而帶動機床的這種蒸汽機,則是先進好幾代的蒸汽機,結構比瓦特蒸汽機較復雜,相當于二十世紀的技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