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投靠

  “中郎將,好機會啊。”

  聽到幽州的消息,跟隨在曹丕身邊的陳林說道。

  “什么好機會?”聽到陳林的話,曹丕詫異詢問。

  聽到曹丕的問話,陳林道:“如果公孫康真在幽州折損了十萬大軍,那么遼東必然空虛,只要咱們的大軍打過去,遼東必然唾手可得。”

  頓了一下,陳林說道:“如果中郎將你收復了遼東,那么你在丞相眼中的地位肯定不可同日而語。”

  聽到陳林的話,曹丕的眼睛一亮,想了想,隨后他的整顆心都火熱了起來。

  “先生你說的不錯,我們必然是不能放過這個機會的。”曹丕想了想說道:“不過現在,我們還需要盡快趕到幽州,到了幽州后再謀劃接下來的行動。”

  “中郎將說的對,那就把這個消息告訴大家,讓大家加快行軍速度,爭取盡快趕到幽州吧。”陳林說道。

  很快,曹丕帶領的支援幽州的三萬士兵就得到了幽州勝利的消息,頓時,全軍為之一震,走路都快了不少。

  當曹丕帶著三萬大軍來到幽州的時候,正是幽州刺史李白組織人準備大舉進攻遼東的時候。

  曹丕的到來,正趕上了反擊的好時候。

  在這樣的情況下,曹丕只來得及在薊城待上一天時間,匆匆拜訪了一下張青峰這個老師后,就帶著手下三萬兵馬朝遼東方向趕去。

  此時,不管是幽州軍隊還是曹丕的三萬兵馬,對打敗衣遼東都充滿了信心。

  畢竟公孫康的大部分兵馬都折損在了幽州,這讓遼東太空虛了。

  在很多人看來,攻打遼東,就像是去白撿軍功一樣。

  實際上也如同幽州這邊想的那樣,當數萬幽州兵馬和曹丕帶領的三萬鄴城兵馬進入遼西走廊后,兵沒有受到絲毫的阻攔。

  幾天后,幽州兵馬順利的就從遼西走廊進入了遼東。

  “奇怪!”

  幽州兵馬,進入遼東簡直是太過順利了,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攔。

  遼西走廊上的幾個城池,見到幽州軍隊到來,更是會打開城門熱情迎接,就像是終于見到救星你一樣,這就讓很多人搞不懂了。

  雖說公孫康損失了十萬兵馬,但也不至于一點家底都沒有剩下。

  遼西走廊這么重要的位置,放棄了就等于失去了遼東難道他看不到?

  “中郎將,有遼東使者。”

  這天,曹丕正在和一眾將領商議戰事,一個手下人匆匆跑了進來。

  “遼東使者?誰的使者?”曹丕朝手下人詢問。

  “是遼東太守公孫康的弟弟公孫恭。”手下人回答道。

  “帶進來,我聽聽他說什么?”曹丕朝手下人說道。

  很快,在幾個軍士的看守押解下,一個四五十歲中年文士打扮的人就被帶了進來進來。

  “見過諸位。”

  那文士朝在座所有人抱拳行禮。

  “公孫恭派你來,所為何事?”曹丕懶得和對方客套,直接問來因。

  “這位想必就是曹丞相公子吧,小人見過公子。”文士不急不忙朝曹丕行了一禮,然后才朝曹丕說道:“我家大人派我來,是想要投靠公子。”

  “投靠我?”聽到這話,曹丕很是詫異。

  不過轉念一想,曹丕又有些明白了。

  眼看,隨著幽州大軍進入遼東,就憑如今遼東僅存的兵力,根本沒有辦法抵抗。

  與其如此,還不如投降朝廷。

  而現在率領大軍攻打遼東最高的名義上的指揮官可以說就是曹丕。

  投靠曹丕,如果曹丕接受了,是最好的結果。

  如果說投降朝廷,首先投降這個詞說起來就不好聽。

  另外,萬一曹丕不領情,那很多人可能性命不保,而說投靠曹丕就不一樣,就等于是直接就戰隊了,他們以后就算是曹丕的人了。

  所有人都知道,曹丕和曹植在爭奪曹操財產的繼承權。

  聽到遼東使者的話,曹丕想了想問道:“公孫恭投靠我,對我有何好處?”

  在三國時期,不管是曹操或者你曹丕,都非常樂意接受敵人投降。

  歷史上張繡兩次投靠曹操,第一次反叛時,更是殺死了曹操的兒子和手下大將典韋。

  可以說曹操和張繡是有殺子之仇的,但最后卻還是接受了張繡的再次投降。

  也是在損失了一個兒子和大將后,曹操才開始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再任意妄為,萬事都開始考慮后果。

  “公子,如果你能接受我家大人的投靠,整個遼東唾手可得不說,我家大人手下還有五萬兵馬,全都聽公子的命令。”中年文士朝曹丕說道。

  “五萬兵馬?就是公孫康用來圍困樂陽的那幾萬兵馬吧!”曹丕說道:“公孫恭要投靠于我,就不怕公孫康殺了他嗎?”

  “公子,實話說吧,自從公孫太守在幽州戰敗后,就一直沒有消息,現在整個遼東無比空虛,根本沒辦法阻擋公子你們的進攻,與其螳臂當車,還不如棄暗投明。”中年文士說道。

  “哈哈,好一個棄暗投明,你回去告訴公孫恭,如果他真想棄暗投明,就率軍來投,并協助我掌控整個遼東。”曹丕朝中年文士說道。

  “公子的話,我一定回去帶給我家大人。”

  就在幽州兵馬攻入遼東的時候,遼東太守公孫康,此時卻已經成為了鮮卑首領軻比能的階下之囚。

  當初遼東兵馬大敗,公孫康帶著一萬騎兵跟隨在鮮卑人后面撤退進入了鮮卑人的地盤。

  然而公孫康萬萬沒想到,一開始還好,當他們的糧食不足,尋求鮮卑人補給的時候,結果卻被數萬鮮卑人圍攻了,大量遼東士兵成為了俘虜,公孫康和手下將領也是全軍覆沒,全都成為了階下之囚。

  軻比能之所以扣下公孫康,目的很簡單,他想要與幽州,與曹操求和。

  而公孫康,則成為了他的砝碼。

  他這次攻打幽州,以曹操的性格,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到時候他就會有大難。

  而公孫康這個罪魁禍首,則是他向曹操認錯的臺階。

  果不其然,不到半個月,公孫康的人頭就被送到了幽州。

  幽州刺史李白,也看到了公孫康的人頭,以及鮮卑首領軻比能的使者。

  “哼,哪有那么容易,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聽完鮮卑使者的話,張青峰只是冷笑一聲,并沒有立馬表態。

  直到鮮卑使者下去后。

  “老師,你看這件事怎么處理?”讓鮮卑使者退下,李白征求張青峰的意見問道。

  聽到李白的話,張青峰想了想說道:“這件事肯定不算完的,不過現在我們也沒有能力進攻草原。”

  他的手指有節奏的敲擊著桌子,說道:“既然這樣,我們就先要點利息吧,讓鮮卑人把抓的遼東士兵后送回幽州,另外,讓鮮卑人賠償五萬匹戰馬作為對幽州造成損失的彌補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