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回

  在張青峰把封神演義的內容免費公布后,加上有無數評書人給他正名,所以整個事情好似有了定論。

  當張青峰再次去茶園棚評書時,再也沒有客人去質疑他的身份。

  因為他才是封神演義作者的事情,反而受到了觀眾的熱捧。

  現在,張青峰講一場評書,光是打賞的錢都能拿到上千文。

  楊三郎的大名,在整個評書人的圈子里也算是成為了一個響當當的名號。

  “楊三郎。”

  “楊三郎好。”

  每天走在中瓦的大街上,很多認識張青峰的人都紛紛向他打招呼。

  這天,張青峰抽空回了一趟家。

  “三郎,你在城里讀書,我們也不知道你在哪里,想找你人也找不到,你帶你爹去趙先生家里拜訪一下,認個門吧,有事也好聯系你。”

  楊三郎的母親朝張青峰說道。

  趙先生,是張青峰編的舉人老爺的名字,他告訴父母,他在舉人趙先生家里讀書。

  所有人都不知道,原來趙先生只是一個下九流的評書人。

  張青峰也不敢把這件事告訴父母,至少暫時是不敢的,不然要是讓父母知道,要是大鬧一場到時候肯定雞犬不寧。

  不過對于這件事張青峰也沒有辦法,他肯定是以完成系統任務為主要目標,而不是考科舉當官。

  “娘,我回來是告訴你們一聲,還有兩個月就要府試了,我準備在城里安心學習,準備參加今年的府試。”張青峰轉移話題說道。

  聽到張青峰說要參加府試。楊父朝張青峰說道。“你學了這么多年,是應該參加科舉考試了,你一定要好好學,爭取考個舉人,如果不過也沒關系,畢竟你還年輕。”

  宋朝的科舉制度分為三級,分別是府試,省式,殿試。

  府試就等于是大學考試,考過了就是大學生,沒有什么中考和高考。

  和明朝的不一樣,明朝有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狀元等等級。這倒是個后世考中學,考高中考大學差不多。

  而宋朝的情況是,只要是沒有功名的讀書人就稱為秀才。

  只要考過府試就都是舉人。

  考過省式就都是進士,就可以當官了。

  殿試也只是給進士做一個排名而已。

  其實宋朝一開始并不是這樣的。

  一開始,考過府試的人雖然也是舉人,但也只是暫時的,如果沒有考過省試,下次就又要重新從府試開始考,等于舉人的稱號又沒有了。

  這就好比沒有考上大學就要重新從小學開始考一樣。

  就算是考過了省試成為了貢士,也不一定會中進士,因為只有過了殿試才能被稱為進士。

  這樣的情況,在宋仁宗時期因為一個叫張元的人改變了,因屢次參加殿試失敗,張元憤而轉投了西夏,后官至西夏宰相。

  該宋奸為西夏出謀劃策,極大地禍害了宋朝。

  為了避免這種讀書人賣國投敵的情況再次發生,宋仁宗在嘉佑二年下詔:“進士殿試,皆不黜落。”

  從此,考過了省試的貢士參加殿試,都是必中進士,殿試也就變成了進士的排名考試,也就是說,只要考過了省試,就等于是中了進士,當官也是遲早的事情。

  后來,中了舉人就算沒有考過省試,也不必再考一遍府試。

  張青峰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參加府試,并且爭取考過,然后在省試的時候不過。

  其實楊三郎父母送楊三郎讀書,也并不抱希望他會中進士當官,因為這太難了。

  宋朝讀書人那么多,考進士可以說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楊三郎的父母想的也很簡單,那就是希望張青峰能夠過府試,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只要考過了府試,就有了舉人的稱號。

  有了舉人的稱號,找個體面的工作比種地總是強得多。

  宋朝的舉人,就和后世的大學生文憑差不多,有了大學生(舉人)的文憑,不管當教書先生,還是在衙門里某一個文書差事,或者是做其他什么事情,都總要比當農民強得多。

  在南宋,只要過了府試,就等于是有了大學文憑。

  張青峰只要不考過省試,他就不用當官。

  過了府試,也算是給家里人有了交代。

  聽到張青峰說接下來兩個月要為府試準備,不準備回家了,楊三郎的父母也沒有說什么。

  不過不管張青峰怎么說,楊父都要求張青峰把他帶去趙先生家認認門,不然張青峰一個人在城里他們也不放心。

  對于這件事,張青峰只能推脫說最近先生有事出去了,過幾天才回來,等過幾天他再帶父母去趙先生家認門。

  對于這樣的結果,楊父楊母表示接受。

  張青峰準備回去后就找趙老頭商量一下,讓他假扮自己的教書先生,把父母這一關應付過去再說。

  就在張青峰回到轉塘鎮,又準備回臨安城的時候,幾個人攔住了張青峰。

  “楊三郎,你這個騙子,你不是說給我們看稿子嗎?怎么來了又要走?”

  攔住張青峰的人,自然是柳乘書院的柳蓉卿。

  自從上次發生了封神演義稿子泄露,被諸老頭利用的事情后,張青峰就找借口拿回借給柳蓉卿的稿子,并且沒有再給她新的稿子。

  應付柳蓉卿的話,張青峰也只是說最近有事情沒有寫,等過幾天寫完了再拿給她們看。

  今天,張青峰回來,柳蓉卿一早就知道了,她以為張青峰會去書院把稿子給她看,沒想到卻被人告知張青峰來了又要走。

  所以追更追的辛苦的柳大小姐哪里能等,直接就來碼頭堵張青峰了。

  “我準備參加今年的府試,所以這段時間沒有寫,等以后寫了再給你們看吧。”張青峰朝柳蓉卿說道。

  他其實是寫了,但他不想在勾欄都還沒有評書的時候就讓柳蓉卿她們抄錄。

  因為只要把稿子給了柳蓉卿,就等于是有泄露給了諸老頭的風險。

  張青峰準備留著新稿子,等泄露過的免費稿子用完后,也學諸老頭那樣向整個臨安的評書人收費。

  諸老頭賣給一些評書人的價格是一場評書的內容收費三百文,張青峰不要太多,兩百文就行。

  整個臨安城,那么多勾欄瓦舍,茶樓酒肆,幾百個評書人是有的,只要有一成的人買他的稿子,他就能從中賺很大一筆。

  而且這個錢還不是短期利益,封神演義還有七十多萬字要寫,足夠他賺上一年多時間了。

  這邊,聽到張青峰要為參加府試做準備沒有寫,雖然柳蓉卿追更追的很急,但也只能不高興的離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