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戲劇

  “三郎,這件事你怎么看?”

  對于象棚的邀請,柳家人自然是很心動的,然而,在受到象棚的邀請后,柳家人卻第一時間詢問張青峰的態度,這讓張青峰頗為感動。

  “當然是去啊,有錢不賺王八蛋。”張青峰當即表態說道。

  雖然他和象棚里面的評書人諸先生有過節,但是他和象棚的東家又沒有過節。

  人家邀請柳家戲班子去演出,他張青峰要是阻止的話,他豈不是做了一回惡人了嗎?

  不管是在什么時代,利益永遠都是人類永恒的主題。

  雖然張青峰可以拒絕,但是這無形中也會損害他與柳家人的關系。

  聽到張青峰這么說,柳家人雖然沒有說什么,但是每個人心里都是松了一口氣,神色都變得高興了起來。

  他們辛辛苦苦的唱戲是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錢嗎。

  象棚給出這么好的待遇,就能讓他們賺的錢至少翻倍。

  特別是柳家的幾個孩子就更加高興了,大人賺了錢,他們買衣服買零食啥的也都有錢了。

  最后,是由柳老頭代表柳家戲班子和象棚的東家去商量演出的事情,主要就是時間以及工錢,還有打賞分成的事情。

  演出時間,柳老頭選擇在了下午的時候,下午柳家人去象棚演出完了之后,馬上就可以去茶園棚演出。

  茶園棚演出完畢后,柳家戲班子就可以退場回家了。

  雖然連續演出兩場或許有些累,但這是柳家戲班子里面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

  其實,每個勾欄中,最好的時間段還是在晚上天黑了之后,那時候百姓都忙完了一天的事情,正好有時間消遣。

  這個時候,也是各個勾欄人流量最多的時間段。

  柳家老爺子選擇在下午人流量少的時候演出,主要也是考慮到張青峰晚上要寫小說。

  雖然從現在起張青峰要跟著柳家人演兩場戲曲,但他一天也還是有大把的時間干其他的事情。

  就算哪天有事,張青峰沒辦法去參加演出,他也已經把二泉映月的曲子教給了大娘子,由大娘子演奏也是一樣的。

  時間悄然過去,很快就過年了。

  過年前張青峰回了家,年后,他就再次回到臨安城。

  經過半個多月的抄寫,張青峰很快就把白蛇傳的全文寫完了。

  白蛇傳,整本書的字數還不到三十萬,張青峰花一個多月寫完都算是比較慢的了。

  寫完了白蛇傳后,張青峰又開始寫白蛇傳的戲劇劇本。

  和小說不一樣,戲劇的劇本需要把臺詞動作等等都單獨剔出來。

  還要去掉不必要的內心戲等等,反正很麻煩。

  不過,張青峰從戲曲教授身上學過戲劇劇本編輯,很容易就上手了劇本的改編。

  “柳老爺子,我最近有一個想法。”

  這天,張青峰把柳老頭單獨叫到自己的房間說道。

  “你有什么想法?”柳老頭被張青峰弄得有些懵。

  “我覺得咱們的戲曲就只是唱不怎么好,應該還要說話。”張青峰朝柳老頭說道。

  “有說啊……”

  “不是,是正常說話的那樣說。”張青峰打斷柳老頭的話說道。

  他知道戲曲也有說話的臺詞,不過就算是說,也是拿腔捏調的。

  “正常說話那樣說?這樣的戲曲誰聽啊?在臺上說話那是你們評書人干的事兒。”柳老頭朝張青峰說道。

  “嗨,我就怎么跟你說不通呢?這樣吧,你看一下我寫的的這個。”張青峰把一本書稿遞給柳老頭說道。

  “這是你寫的第二本小說吧?白蛇傳?這是小說的名字嗎?”

  柳老頭結果張青峰遞來的書稿后一遍翻看一邊說道。

  “這是我以白蛇傳改編的雜劇劇本。”張青峰解釋說道。

  他沒有說戲劇,因為這個時候還沒有戲劇這個詞兒。

  這個時代,雜劇和戲曲不一樣,戲曲是一上臺就唱,一直唱到尾。

  而雜劇,則是把歌舞,音樂,調笑,雜技等等內容強行柔和打的一起的這么一個節目。

  一般雜劇分為三段,第一段被稱為“艷段”,主要是表現日常生活中的熟事。

  第二段是主要部分,主要表演故事,說唱,或者舞蹈。

  第三段則是散段,主要以滑稽戲,演員相互調笑,或間雜技等內容。

  注意,這三段內容,全都是不連貫的,之所以弄這么多,主要就是湊數。

  一個節目,總要表演到那么多時間的,如果半個小時就結束了,觀眾肯定不會買賬,所以雜劇就應運而生,雜劇就是用各種各樣很雜的東西拼湊成的一個節目。

  “你還想學雜劇?可咱們班子也不是演雜劇的啊!”

  聽到張青峰寫的了雜劇劇本,柳老頭有些皺眉說道。

  “不是的,其實我寫的這個和雜劇也不一樣,這樣吧,你把柳二郎他們給我借幾天,我們排練一個節目給你看看你就知道了。”張青峰朝柳老頭說道。

  “行,這事你和小二他們說一下就行。”柳老頭點頭說道。

  此時,張青峰可以說是柳家戲班子成員中的重要角色了。

  每天爆滿的觀眾,至少有一半都是因為張青峰在演出結束的時候拉一曲二胡曲招來的。

  很多人為了聽到這支,在無數客人口中被傳的神乎其神的二胡曲,更是天天都來捧場,這使得柳家戲曲班子的演出票一票難求。

  就連在象棚這樣能夠容納一千多客人的大勾欄,只要聽到有楊三郎演奏二胡曲,很多就是不聽戲曲的人也都愿意買票來聽。

  二泉映月這首二胡曲可不簡單,它是征服了全世界音樂人的世界名曲。和日本的陶笛曲故鄉的原風景不相伯仲。

  二泉映月,作為世界名曲,他的魅力自然是無人可檔。

  1991年,一位英國音樂家在美國的一場音樂會上聽了二泉映月的錄音后,激動地對一位貝多芬的故鄉人說:“這是中國的貝多芬!中國的命運。

  當張青峰把這樣一首世界名曲拿出來后,受到古人追捧也就不奇怪了。

  現在的情況是,只要張青在不做出影響柳家戲班子利益的情況下,他的很多要求柳家人都會答應他。

  就在張青峰征求了柳老頭的同意后,當天,張青峰就把柳二郎和趙雯幾人找了過來。

  “楊三哥,你找我們做什么?”趙雯小丫頭朝張青峰詢問。

  “我有事要你們幫忙……”

  PS:今天過年,沒有時間碼字,就一章了,大家見諒。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