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高產

  接下來一段時間,大明日報長每天都在篇累牘的介紹著日本,并號召大明百姓移民日本。

  和抬灣與琉球不一樣,日本島已經被日本人開發了一千多年,很多地方都已經被開發成熟,大明百姓移民過去就能撿現成的財富。

  同時,大明日報還號召很多商人日本做生意,此時的日本已經被大明控制,張青峰自然希望有無數大明商人來日本做生意,然后可以控制日本的經濟。

  另外,大明皇家理工大學也是再次擴招學員,從以前的每年招收五千人變成了一萬人。

  并且,學院開啟了日語專業,專門培養精通日語的人才。

  只有精通日語的人才多了,大明才能更好的控制日本。

  這天,從皇宮之中,走出了數千浩浩蕩蕩的車馬座駕以及護衛軍隊。

  隊伍的前后是京營羽林衛士兵,中間的則是錦衣衛保護的車駕。

  所有車架中,要數撐著一把黃色巨傘的車輦最顯眼,這就是萬歷皇帝的御輦。

  跟隨在皇帝御輦后面的,還有一眾小車輦和無數的普通馬車以及轎子。

  今天,是在張青峰的蠱惑下,萬歷皇帝帶著宮中貴人以及文武百官出游的日子。

  這次出游的目的地,不是什么風景景區,也不是什么名山大川,而是一座占地數百畝的皇莊。

  去皇莊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張青峰要帶著所有人去看幾種能夠畝產千斤的農作物。

  “萬歲,這三種作物是西班牙人從美洲帶來的,分別是土豆,番薯,以及玉米。”

  “經過好幾年的培育,這些作物已經完全適應了我大明的土地,并且都有不菲的產量。”張青峰一邊走一遍朝萬歷皇帝介紹說道。

  “土豆,在一個月以前就收獲完了,每畝地差不多能夠產一千二百斤。”

  明朝的一斤差不多是六百克,一千二百斤相當于一千四百多斤。

  這和后世培育的高產土豆沒辦法比,后世土豆平均畝產四千斤以上,產量高的更是達到了六千斤以上。

  張青峰邊走邊介紹說道:“不過為了讓萬歲您能親眼見到土豆的收貨,還有幾畝地土豆沒有挖出來,到時候讓人挖了就知道了收貨如何了。”

  隨后,一大群人來到了一片玉米地。

  張青峰再次介紹說道:“這就是玉米,九月中旬剛好是收獲的季節。”

  說話間,他更是親自跳到玉米地里掰了幾個玉米回來。

  “萬歲您看,這就是玉米,目前在大明沿海地區有少量種植,不過并沒有推廣開來。”

  張青峰遞給萬歷皇帝一個玉米說道:“這里種植的玉米,是經過了特殊培育的玉米,比沿海地區種植的普通玉米要好上很多,產量也要更高,主要是留作種子之用。”

  “周清風,這玉米的畝產是多少?”在萬歷皇帝身邊的李太后朝張青峰問了一句。

  “回太后,目前,皇莊中種植了一百五十畝這樣的玉米,畝產在八百斤左右。”張青峰朝李太后說道。

  “八百斤啊,不錯了,不錯了。”聽到張青峰的話,李太后連連點頭:“相比起小麥來,這玉米的產量是小麥的好幾倍了。”

  很快,一大群人又來到了番薯種植區域。

  張青峰再次朝所有人介紹:“這里,種植的就是番薯,說起這個番薯,還要感謝福建長樂一個叫陳振龍的人,十幾年前,他悄悄地從西班牙人手中偷出了番薯苗在福州種植,收貨頗豐。”

  “除了陳振龍,還有吳川人林懷蘭、虎門人陳益,他們都分別從各各途徑引種了番薯,都是相當了不起的人。”

  張青峰說道:“目前,沿海地區只有少量種植這種番薯,還沒有大規模推廣開來。這種番薯的產量比土豆還要高,畝產能夠達到一千五百斤到兩千斤左右。”張青峰介紹說道。

  “這三種作物產量這般高,要是在大明推廣開來,大明百姓就不怕餓肚子了。”一旁的內閣首都葉向高贊嘆說道。

  “是啊,我讓人在這個皇莊培育這些作物,主要就是為了能夠讓作物適應北方的天氣,只要朝廷決定推廣,要不了幾年相信就能在北方全面推廣開來。”張青峰朝葉向高說道。

  張青峰之所以要培育這幾種作物,主要是因為接下來幾十年中,大明北方的天災將會持續性的出現。

  要是把這幾種耐旱的作物推廣到北方各省,就不會出現明末時期因為干旱小麥顆粒無收的情況了。

  不管是土豆還是玉米或者是番薯,只要種入地里,就算發生干旱,也總能有一些收貨。

  而小麥則不一樣,如果干旱嚴重,就可能顆粒無收。

  明末亡與流民之亂,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但是流民卻產于天災人禍,百姓要是能吃飽飯,也不至于變成流民然后造反。

  “萬歲,已經準備好了,要現在開始嗎?”張青峰朝萬歷皇帝請示問道。

  “開始吧,讓朕看看這些作物到底能夠收貨多少糧食。”萬歷皇帝下達命令說道。

  隨著命令下達,已經被劃分好的幾塊地里,頓時就有數百農民開始忙碌了起來。

  這些人,都是張青峰提前安排好的農民。

  在張青峰的安排下,這些人分別挖了一畝地的土豆,一畝地的番薯,以及摘一畝地的玉米。

  這些作物收貨后,再用稱把重量稱出來,就是一畝地的收成了。

  幾百個人同時干活,人多力量大,只是花了十幾分鐘的時間,幾畝地的糧食作物就全部收貨完畢。

  只有玉米稍微慢一些,因為要剝皮取籽。

  不過就算如此,也只是花了半個小時不到就全部完成。

  土豆和番薯,被洗干凈了后晾曬在一處水泥曬場上。

  玉米因為被剝了粒,則是用竹筐裝了起來。

  接下來,就是稱重環節。

  在萬歷皇帝和一眾文武大臣的注視下,很快,所有農作物就全部稱重完畢。

  “萬歲,土豆的產量是一千三百四十六斤,番薯的產量是一千六百五十八斤,玉米的產量要少一些,但也有九百三十四斤。”張青峰朝萬歷皇帝和一眾官員權貴說道。

  “好,好。”聽到張青峰的話,萬歷皇帝忍不住大聲叫好。

  其他人也是議論紛紛,所有人都被這三種農作物的產量震驚到了。

  “萬歲,太后,各位娘娘,各位大人,時間也不早了,咱們去皇莊休息一下吧,我已經讓人準備了用這幾種作物制作的美味佳肴,還要讓大家品嘗一下呢。”張青峰朝所有人說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