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九百二十八章 接受降表

  唐王李淵決定歸降了,不再這樣硬撐下去,因為再戰,也許只是幾個時辰,晉陽宮就會變成一片瓦礫,生靈涂炭。

  他已經無法逆轉大勢,也不愿意一死百了,所以,心存僥幸心理,一是等待李世民突圍的消息,順利到了關外,他還是有談判的籌碼,保住全家的性命。

  倘若秦王突圍失敗,那么李淵只能把活命的機會,押注在羅昭云這個人身上,倘若他愛惜羽毛,念及舊情,或許還能饒自己一命,畢竟自己過了知天命年紀,再過幾年就是花甲歲數,胸無凌云之志了,如果能平穩過后半生,他寧可歸附大華。

  只是現在,是否有機會被赦免,或是不秋后算賬,這是一個未知數。

  總管李唐立朝之前,尤其是魏晉南北朝以來,戰亂頻發,超跌更迭很快,那些前朝末代皇帝,基本沒有什么善終。

  許多末代君王哪怕把皇位禪讓出去,過不了兩年,沒有價值了,風波過去了,也會被毒死、賜死。

  歷史上唯一的一個末位皇帝,能夠善終的,可能就是漢獻帝劉協了,連子孫后代,也能夠享受位極人臣的優待。

  他登基時候,還是孩子,東漢末年,災荒四處,天下起義不斷,先是宦官弄權被操控,隨后被董卓控制,但董卓殘暴不仁,引起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等董卓大敗之后,劉協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當時的歷史環境,曹操之所以能夠在諸侯爭霸中脫穎而出,除了曹操本人能力強大外,更重要的,還在于有有一個非常好的底牌,就是這個傀儡皇帝,使得自己出師有名,討伐天下。

  當時曹操為表臣服之心給天下人看,軟化劉協的反抗,并起到監督作用,先后將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了劉協,等曹操病逝之后,劉協被迫禪位給曹丕,被封為山陽公,雖然降為公爵,但是在封地之內,卻繼續享有漢皇室特權,并未遭到加害,等劉協老死而逝,壽終正寢,魏明帝摔群臣親自哭祭,并以漢天子禮儀葬于禪陵。

  等劉協去世后,山陽公的爵位,一直傳下去三代,到了玄孫劉秋手中,但因為劉秋后來參與了永嘉之亂,致死爵位被廢,從此這一支衰落消失。

  李淵在想,自己能否像劉協那樣幸運,唯有天知曉了。

  天亮起來,早霧散開,晨陽初照,充滿了生機勃勃。

  整個晉陽城,兵戈聲止,變得寧靜,各家各戶的百姓小心翼翼地打開自家的院門,看到外面橫尸不少,正在帶兵的士卒在推車拉送尸體,要統一送出城外,然后下葬掩埋。

  在掩埋前,會在城外分幾個區域,讓自家人去認領尸體。

  “李唐歸降大華,百姓無辜,不必驚嚇!”

  “大華優待俘虜和百姓,正午會有口糧下發給每家每戶,各街坊里長輕點戶口人數,帶人領口糧。”

  每個街道,都有兩名士卒瞧著銅鑼,穿街過道,宣揚著最新的政策消息,安撫城內百姓。

  同時,城門口,各坊市門口,各主干街道路口,都張貼了大華安撫百姓的優待,讓晉陽子民寬心。

  “終于結束了,李唐投降,我家二郎不必再打仗了。”

  “我家死了老頭子,和兩個兒郎,只剩下老婆子,還有一個小兒子了,往后的日子可怎么過。”

  “隔壁家的張娘子,比你們還慘,丈夫和娘家父親、弟弟都死了,自己被唐軍給禍害了,還有一個三歲娃子,以后也得活下去啊。”

  大街小巷,許多民戶走出來,得知了大華不擾民,并且大赦晉陽百姓的消息,都感到高興,擔憂之前退去,早先還擔心大華軍隊攻破晉陽之后,會屠城殺人,現在可放心了。

  正午時候,排隊去取了十天口糧,暫時讓城內民戶能夠溫飽,活下去,不至于被餓死了。

  更多的糧草,還需要從洛陽一帶,回洛倉等大隋的官倉調運過來,救濟這里的百姓。

  畢竟一年多沒有勞作,城內數十萬人口,已經銳減一半,剩下的二十萬市民,要活下去,至少每家戶口,需要幾個月的糧食來度日。

  而且,還得盡快組織春耕,耕種一些晚種農作物,這樣秋季還能有些收成,否則,光靠救濟,這么多人,官府要出的糧食就太多了,在戰亂年代,軍隊糧草都調撥困難,各地難民頻出,實在無法兼顧。

  李淵和后宮嬪妃們被暫時看押在晉陽宮一個側府宮邸內,里外都有重兵把守。

  那些文臣武將,分開關押,等陛下的圣旨前來,宣讀罪名,該啟用的啟用,該赦免的赦免,該誅殺的要誅殺。

  徐世績接受了降表后,命人將晉陽宮內的奇珍異寶、國庫金銀玉器等物,全部輕點封存,那些戶籍書冊等,也都打包存好,等待上繳國庫,運往長安城,這里面許多寶物就是當時長安陷落前,從長安城偷偷運來的大隋寶物。

  。著筆m.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