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81章 由外而內的功法

  “抬腿,深呼吸……”陳銘在房間里面,卻不是在練武,而是在做有氧體操。

  最近接觸到這玩意,發現這個體操效率雖然不高,但卻可以鍛煉到身體的每一處的肌肉,同時還能增加心肺的活躍度。

  體操本身的意義,就是能讓在城市,主要是辦公室里面,幾乎不動彈的人,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保證足夠的運動量,同時心肺的活躍,也能讓人更加健康。

  陳銘不缺運動,只是早些時候,利用剛柔兩套拳法,通過外力來操控血液速度,進而讓內功心法完滿的這個過程,讓他注意到了由外而內的可能性。

  這個構思其實并非他最先創造,而是金老爺子已經創造出。

  比如說至剛至猛的降龍十八掌,傳聞就是由外而內,越練內力越發深厚。畢竟喬峰雖然是少林俗家弟子,但學習的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少林內功。

  丐幫也沒什么傳世的高深內功,但喬峰和洪七公都偏偏以降龍十八掌聞名于世。所以這個武功,其實是由外而內的方法,修煉出內功的可能性很大。

  畢竟這是有證據的,陳銘首先注意到由外而內練成的內功,首先就是《混元功》,這個內功其實是依靠修煉《混元掌》,自外而內來修煉,這也是這類武功最早出現的橋段。

  《混元功》出自1956年連載的《碧血劍》,而后續《天龍八部》連載的時間是1963年,而降龍十八掌最早出現的《射雕英雄傳》,是在1957年連載。

  丐幫的降龍十八掌,很有可能是在《混元掌》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

  至于現實中的丐幫,也就是現在已經和其他好幾個,甚至十幾個門派合并起來的逍遙派,本身并沒有降龍十八掌這套掌法,不過十八路擒龍掌,卻是逍遙派核心武學。

  陳銘直接向肖遙要了這套掌法,便是打算深入研究的意思。金老爺子就算不是武林中人,應該和武林還是有接觸的。這個降龍十八掌,原型可能就是十八路擒龍掌。

  “果然,有氧運動對心肺主要是保養的效果,本身也比較中正,沒有特別的屬性。”陳銘停了下來,緩緩走了幾圈,讓氣息平復下來。

  這個發現并沒有讓他失望,因為有氧體操就是這種中性的性質,才能成為一種基石。在這個基礎上,加入十八路擒龍手,大力金剛掌這些大開大合的招數會怎么樣。

  這個時候就要排除《庚金吐納法》,不過呼吸的調整也應該同步進行。

  “話說回來……由于還沒有創造出來,所以每天依然要以《庚金吐納法》為主。閑暇的研究時間……也就只有趁著放假這幾天。”陳銘感慨。

  感覺時間安排很滿,可以的話他其實不想繼續讀書下去,畢竟高中三年的課程他已經上完。他完全可以自修,然后高考的時候再去參加考試。

  這樣在不照顧社團和學習班的基礎上,他就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研究。只是最大的問題是,他并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純粹的研究人員。

  他研究,主要是出自習武之人對內功的情懷。情懷這東西才是根本,這也是他會兌換易筋經、金鐘罩、沾衣十八跌、大力金剛掌、龍象般若功和天山六陽掌的主要原因。

  兌換的這些武功,大部分說穿了都是情懷作祟的結果。不過真要算的話,龍象般若功、易筋經,虎威霸體、金鐘罩和沾衣十八跌,這幾種武功,或許可以混合出某種煉體的功法。

  又比如大力金剛掌、天山六陽掌、震山掌、地藏伏魔掌、虎爪功和大摔碑手,這種一看就是剛猛的拳掌套路,配合十八路擒龍掌……

  不敢說把剛猛的降龍十八掌給開發出來,至少也能把一種至剛至猛,而且自外而內的功法開開發出來。簡單來說,不僅可以用來打人,反復使用的同時,還能讓體內的內力更加充盈,在練武的同時,把修煉內功的時間省了。

  “話說全部都剛猛的話,顯然會出問題把……”陳銘吐槽,畢竟人體內有動脈靜脈,磁場也有正極和負極,這也是道家理念里面,陰陽通調的意思。

  孤陰則不長,獨陽則不生。陰陽缺一不可,其實他更想吐槽的是,道家這句話,合起來,陰陽和合之后,豈非就暗和‘長生’二字?

  這句話的理念,陳銘也大概能猜到原理。道家本來就是清靜無為,什么是清靜無為,就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淡薄,不奢求,這不僅僅是心境的問題,而是實際也是那么做。

  大魚大肉可以,但葷素要合理搭配,不能吃味道過重或者油脂過高的食物。同時波瀾不驚,心態保持一種水平的狀態。以靜為主,動為輔。

  換言之,不會過度的高興,不會過度的背上,這樣人體的消耗就會大幅度下降,然后配合龜息法這類減少呼吸的法門,來減緩細胞的抗氧化性……

  如果從小開始這樣,那么差不多六七十歲左右,身體的細胞差不多能維持在三十歲的狀態,一百二十歲的時候,依然是在三四十歲的樣子,于是鶴發童顏,就是這個概念。

  功法也一樣,過剛的武功很容易導致身體崩壞,甚至也是越練越傷。所以要適當進行緩沖,比如說‘亢龍有悔’這一招,金庸系列降龍十八掌出現的第一個招式,便是這個。

  全力轟殺,受限于反震力,反而會把自己弄傷,同時讓威力大減。于是出八分力,留兩分利,為‘有悔’,反而讓威力達到最高。

  “所以剛猛的武功,因為大開大合,所以心肺的要求很重要,所以要適當融入有氧運動的理念,促進心肺的活躍化。同時吐納法,肯定要配合一個吐納法,不是內功那種,而是類似養生太極那種,偏柔的吐納法來達成錘煉體內內力的目的……”陳銘把大概的猜想給記錄了下來。

  這或許是一種大膽的猜想,但同樣,任何發明和發現,首先就是大膽猜想,然后才是小心求證。如果連猜想都做不到,那么還說什么求證?

  想獲得絕世武功,又不愿意為此付出什么,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不過也正因為這樣,一個人千辛萬苦,九死一生的情況下創造出來的功法,給別人輕易偷學過去,肯定會很不甘心,武林各派原本不斷隱藏自家的武林秘籍,其實也是出于這個概念。

  在武俠里面,《乾坤大挪移》的作者大概就是這樣,到底是誰不知道,但這個功法神奇是神奇,卻其實并未開發成,最后也只是留下一些猜想,但顯然修煉的過程,創始人要么意外過世,要么就是走火入魔身亡……發明功法,尤其的內功的過程,總伴隨風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