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二百載

  再次踏上玉泉島,一切恍惚就在昨日。

  陳季川猶記得第一次出現的時候,用千里眼觀察小島,被悟元仙師發現,嚇了半死。

  當初一眼看去,十四級大高手令人望而生畏。

  時隔經年。

  陳季川也成了煉氣,才知道煉氣四層有多么難能可貴。

  不但那時覺得高不可攀,就算是現在,煉氣四層對他來說也是高山仰止,難忘項背。

  不過——

  “一步步。”

  “一步步。”

  “總能追趕上。”

  陳季川充滿斗志。

  入主玉泉山,門中俗事都交給王文清、卞程等人去處理,他則專心修行。

  此前推衍‘風雷翅’與‘換形法’,令他化勁跌落到第二層,道法修為清空,眼下都要重新修行。

  好在。

  陳季川煉氣有成,道法、外功修為哪怕降低,重修上來也頗為簡單。

  如外功方面。

  煉氣修士肉身本就不凡,又有法力滋養肉身,即使從未接觸過外功的煉氣仙師從頭修行,十幾二十年下來,也能修成化勁,甚至化勁巔峰。

  對陳季川來說則更簡單許多。

  只要重新打磨肉身,易筋鍛骨練髓,配合丹藥相助,不出三五年,就能恢復到化勁巔峰。

  道法方面同樣如此。

  境界到了。

  將修為重修回來再輕松不過。

  “單純的追求速度,一心要恢復巔峰,未免浪費時間。”

  “既然修為跌落下去,不如踏踏實實重修,重新感悟這當中的每一個細節,對我來說才算不負好時光。”

  陳季川有自己的打算。

  十年化勁。

  十年出竅。

  “這樣算來,每十年我就可以得到兩門中階術法,還能將外功、道法從頭到尾復習一遍。”

  陳季川心中想著。

  接著又盤算該先強化哪些法門。

  “我要走全面發展的道路,各方面都該考慮到。”

  “人在江湖,與人爭斗,用到的手段無非是‘攻’、‘防’、‘閃避’、‘追擊’、‘躲藏’、‘偽裝’、‘偵查探查’這些。”

  “現在我有‘風雷翅’、‘換形法’,追擊跟偽裝方面暫時不用其他法門。”

  “攻擊方面,我最擅長‘四言詩劍’。”

  “防御方面,我有‘陳門七十二絕藝’,當中有許多橫煉法門,可以總結歸納,得出一門‘金鐘罩’、‘鐵布衫’一類的法門,著重于肉身防御。同時,‘十萬劍圖’修行至煉氣期,有一門‘護體劍盾’可以修習。練成之后,防御力堪比較強的低階術法,且防中帶攻,受到攻擊時還可以釋放劍氣反擊。”

  “身法閃避方面,我早年間得到的一門‘柳絮身法’可堪一用。”

  “藏身躲藏方面,按理說‘陳祖四十八法’中,有不少藏身術、藏身咒,可堪大用。但這類道術的威力與道法修為息息相關。我道法修為淺薄,比不得煉氣,且目前主要精力,也會放在煉氣上,最好還是能選擇仙道術法。”

  偵查探查方面與上述同理,‘圓光術’的威力取決于道法高低,也需要另選一門仙道術法。

  陳季川一面梳理自身所學,一面定下接下來要推衍的法門,同時也在規劃往后修煉計劃。

  法門方面,暫定為——

  風雷翅。

  換形法。

  四言詩劍。

  護體劍盾。

  柳絮身法。

  匿身術。

  水晶照影之法。

  七門術法中,‘風雷翅’、‘換形法’已經是中階術法,可以直接修行。其他五門術法還須推衍,全都強化至中階,才能在法門玄妙上壓過大多數煉氣修士一籌。

  至于修煉方面。

  煉氣已經走在前頭。

  接下來。

  道法、外功也得追趕上。

  有‘造化·衍法’在手,陳季川可以將‘陳門七十二絕藝’與‘太陰煉形法’強化至精妙級,得到化勁、出竅之后的修行法門。

  歲月流轉。

  突破煉氣期,壽元激增至三百,本該大把的時間才是。

  但陳季川發現自己的時間反而更加不夠用。

  每日早晚煉氣,午時練拳,夜間修行‘太陰煉形法’。白天還要修行‘風雷翅’、‘四言詩劍’等術法,又要兼顧煉丹。

  一天下來,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

  倒也充實。

  初返玉泉山時,還有幾個煉氣仙師上門,美其名曰找陳季川‘切磋’,實際上是想搶奪玉泉山。

  奈何出手的都是些煉氣一層。

  陳季川早在不知多少年前,就曾咒死過一個煉氣一層修士。此時道行更好,手段更強,普通同階修士根本不是對手。

  這些人來不過是給陳季川練手罷了,沒一個能打的。

  兩三次之后。

  就沒什么人再來尋釁,陳季川得以安穩。

  每日修行,煉丹,怡然自得。

  陳季川古道熱腸,好結交朋友,四處與人談經論道,又時常指點后輩,知交遍布玄幽海。

  更是重情重義,每每有老友故去,都會去送上最后一程,淚灑長衫,并承諾一定代為照看其后輩子弟。

  一開始還有人以為這位回音谷老祖、玉泉山仙師有所圖謀。

  但一次兩次,三次五次,都不見他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眾人才知道,這位陳仙師是當真喜歡結交朋友,待人待物情真意切。

  再加上陳仙師精通煉丹,煉出的丹藥品質皆為上乘,比之市面上流通的要多出一兩成藥效,故而人人都賣他面子,也都愿意跟他結交。

  ‘長袖善舞陳仙師’、‘古道熱腸陳老祖’的名頭漸漸在玄幽海叫響。

  一年年。

  一歲歲。

  朝看水東流。

  暮看日西墜。

  一轉眼,又過去二百載。

  這一日。

  陳季川盤坐玉泉山洞府,閉目修行。

  丹田中一縷火苗時不時閃爍,僅是一絲,看上去隨時都會熄滅的樣子,但威力至強,將法力燒成一團霧氣,噗呲噗呲亂響,好似沸騰一般。

  劍氣游走,被火苗煅燒,如千錘百煉,愈發凝練銳氣。

  功法運轉。

  法力浩蕩。

  待到丹田難以承受火焰的熱度、法力的跳動跟劍氣的鋒芒之時,陳季川才收功。

  睜開眼。

  陳季川眼中微光一閃,這是劍氣鋒芒尚未完全斂去的緣故。

  劍氣入神,外顯于雙目。

  再看陳季川。

  腰背挺直,但頭發、胡須都已經斑白。

  二百年過去。

  他如今雖說骨齡僅有一百七十八歲,相較于煉氣仙師三百載壽元來說,還處在壯年,不該這么早就白了頭。

  但實際情況又不同。

  他在旁人眼里,已有三百三十一歲,屬于隨時都要入土的年紀。還一副精神抖擻、青年不老的模樣,憑白惹人懷疑。

  不如干脆白了頭。

  行功完畢。

  陳季川照例打開‘仙籍’——

姓名:陳季川其三  年齡:331

  仙階:1

官職:無修為:煉氣三層;抱丹一層;夜游一層  等級:13

靈根:金、木、火天賦:造化·洞悉;造化·衍法  功法:《劍圖》;《陳門七十二絕藝》;《太陰煉形法》;《元一功》

  術法:

低階:略中階:風雷翅、換形法、四言詩劍、護體劍盾、柳絮身法、匿身術、水晶照影之法、金鐘罩法、玄關術、純陽真火法寶:三元劍、雷音錐、風雷扇技藝:煉丹  仙俸:100

  源力:521314

  二百年歲月。

  一百載修行。

  陳季川已經是煉氣三層,丹田擴張到極致,法力圓滿,并且修煉出《劍圖》中記載的‘純陽真火’,還將其從低階強化至中階,威力極強。

  道法、外功方面。

  ‘陳門七十二絕藝’跟‘太陰煉形法’推衍至精妙級,自動補全后續修行層次。

  幾次重修,將‘四言詩劍’、‘護體劍盾’等術法推衍至中階之后,陳季川便保全二脈修為,繼續修行。

  分別在二十多年前、十多年前,將外功、道法分別突破到嶄新層次。

  外功一脈,從化勁入抱丹,抱丹坐胯,能初步的使全身的精氣神,血髓漿都濃縮一點,肉身更強。

  道法一脈,則是從出竅進入夜游之境,非但可以神魂出竅,還能趁著星夜,遨游四方,不懼陰風。

  到了這個層次,單憑神魂之力,不動用任何術法,都能驅動物品、法器,可謂精神實質,境界與以往不可同日而語。

  但不論是外功還是道法,與煉氣相比,都差了許多。

  陳季川修行百年,用三十年將一身真元轉化為法力,進入煉氣二層。又用了五十年,將法力充滿丹田,將丹田擴張到極致,邁入煉氣三層。

  至今二十載,陳季川終于凝出第一縷‘純陽真火’,算是將這煉氣第三層的路程走了一半。

  接下來,就是要培育真火、壯大真火,同時借以真火淬煉法力,淬煉劍氣。

  待到法力精純難寸進,劍氣銳不可當,就能進行下一步的修煉,為邁入煉氣四層發起沖擊。

  這個過程遠比凝練真火還要艱難,保守估計,怕是要四五十年苦功。

  等他邁入煉氣四層,恐怕骨齡都要達到二百二三十歲。

  仔細想想。

  當初初見悟元仙師的時候,就是煉氣四層,那時悟元仙師二百六十五歲。這樣算來,陳季川用時更短,還要更天才一些。

  “天才?”

  陳季川搖搖頭。

  與那些沒有靈根的凡人相比,他的確稱得上天才。但跟真正的天才相比,他也只是碌碌。

  陳季川有自知之明。

  理論上他比悟元仙師強些,但他畢竟還在煉氣三層,真正能否趕超悟元仙師,還是個未知數。

  “不管怎樣,煉出‘純陽真火’,也算大喜。”

  陳季川笑了笑,修為有了重大突破,便不去想太久遠的事情。

  及時行樂。

  該高興的時候就高興。

  自斟自飲了三杯美酒,算是慶祝一番。

  陳季川這才走出洞府,來到玉泉山山巔,眺望極北遠處。

  “三百多歲,也該死了。”

  修為突破是喜事。

  但高興之后,還得面對現實。

  煉氣壽三百。

  有人活的長,有人活的短,可最多也就上下浮動二三十年。

  陳季川現在三百三十一歲,再不死,哪怕他假裝的如何如何蒼老,玄幽海中一個個煉氣仙師也都要起疑了。

  “直接‘死’了,未免可惜。”

  “玄關術——”

  陳季川終究舍不得回音谷、玉泉山這處基業。

  所以他從二十多年前習得‘玄關術’之后,第一時間就開始謀劃。可是等了二十多年,始終沒什么消息跟進展。

  讓陳季川有些心急。

  他目前的狀況,可等不了太久。而一旦錯過這個時間點,他想要完成預想中的操作也不大可能。

  “實在不行,也只能假裝遠走北極,過個一二百年再回來。”

  陳季川心中盤算著,不要必要時候,還是不愿走這一步。

  繼續看向北方。

  他每日修行結束,都會這樣看一眼。實際上腦子里想的卻是修行上的諸多問題,但旁人看到,只以為這位祖師是望眼欲穿。

  足足看了二十多年。

  這一日。

  似乎瞧見曙光。

  但見北面,一道遁光從天而降,落在玉泉山上。

  陳季川將眼看去,就見一位身穿靛青色長袍的中年修士,風塵仆仆滿是寒霜,極為疲憊。

  “岑兄!”

  陳季川認出這人,心中涌出喜悅。

  但見這位‘岑兄’一身疲憊,卻難掩他眼中亢奮,大步來到陳季川跟前,拱手朗聲道:“岑某僥幸,自北極冰川中,尋得一塊玄冰,請陳兄過目!”

  話音未落。

  這岑姓修士就將大袖一揮,四周寒氣驟降,就見一塊九尺見方的玄冰出現在地上。

  “萬載玄冰!”

  陳季川一見,大喜過望!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