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79章 賭上命運的選擇

  在此之前,陳鋒已見過太多生離死別,受到過太多次觸動。

  但從未有過任何一刻,他對情緒賦予人類的精神力量有多強大的感受如此直接。

  那是因為以前超越極限,將不可能化為可能的總是他自己。

  有些事情,自己做多了,漸漸的就麻木了。

  但如今他看著別人在意志的支撐下,將2.37的概率變成100。

  曾經顯得平庸的龐德,也發揮出了堪比林布,甚至堪比他本人的水平。

  這是陳鋒感觸最深的地方。

  尤其是在重放龐德的作戰記錄時,陳鋒發現他在這兩百余秒的戰斗過程中,竟一直在播放《浴火》這首歌的純音樂欣賞版。

  當炸彈引爆時,《浴火》的伴奏尾音正好落下。

  這次時間又過百年,地利位置與太陽系又相隔2500光年。

  陳鋒沒想到,鐘蕾創作于1100年前的歌,跨越2500光年的距離,在屬于人類的最后一戰中竟也發揮了如此重要的作用。

  陳鋒不禁回憶起鐘蕾曾立下的志向。

  她想成為有用的人,為人類留下一些更深刻的,更有意義的東西。

  在成為救世的一員后,她的志向里又增加了一個額外的理由,成為陳鋒的臂助。

  鐘蕾人已不在,但卻又從未消失。

  她兌現了諾言。

  陳鋒的心情激蕩到了極致。

  所以這一次,陳鋒終于留下了屬于他自己的名言。

  陳鋒宣布下課。

  隨后他又再把丁虎抓來,單獨耳提面命,教虎哥等會兒如何抓緊時間與即將從戰場上退回來的洪流特攻隊突擊培訓。

  隨后陳鋒再又參加了一次高層會議。

  雖然束能炸彈取得了拔群功效,但會議氣氛依然稍顯凝重。

  “經過反復核算,我們現有的特種材質資源,只夠再制造十枚束能炸彈。”

  這是歐青嵐的原話。

  聽起來很無情,意味著人類最多只能再擊落十艘棱艦,并且還要順利沖到棱艦附近,或者必須在碎星炮啟動時引爆。

  更氣人的是,剛才那一艘失去機動力的棱艦并未被成功帶回,而是突然又動了起來,應該是被別的棱艦遠程操控,再被另一艘棱艦接應上,并以極快速度遠走高飛了。

  盡管突擊部隊已經全力靠近試圖俘獲敵艦,但硬實力終究差了一線,頂不住敵人瘋狂傾瀉的炮火。

  這是個巨大的遺憾,但也都在預料之中。

  倒是唐天心更擅長把問題往好的方向去想,“但這起碼打開了一個缺口,證明棱艦不再無敵。根據核算,如果不考慮材料損耗,窮盡整個獵戶臂內的特種資源,我們最多可以制造數萬枚束能炸彈,對吧?”

  歐青嵐:“是的。所以機會不只一次,在下一條時間線中,有機會的。”

  這是個好消息。

  起碼對陳鋒和整個人類來說是個好消息,但對這條時間線里的人來說,卻讓大家心情有點復雜。

  盧先鋒皺眉道:“先不考慮以后的事了,先哲教我們要立足當下。是吧?”

  陳鋒點頭,“當然。”

  盧先鋒繼續道:“在這場戰爭中,即便我們再成功擊落,也還是沒辦法將其帶回來。我們的特種作戰能力還差了些火候。”

  這時候倒是拿威綸說道:“我現在還有兩大希望。歐院長的話不無道理。第一,這次我們一直拖到現在才完成束能炸彈。但在之前的百年里,我們抓到過很多次棱艦落單的機會。即便我們這次戰敗,下一次,先哲一定可以讓束能炸彈提前出現。機會永遠存在。第二,我們現在是沒辦法在另外三萬艘棱艦的眼皮底下俘獲棱艦,但等先哲抵達,我們將會擁有真正的折躍星影甲,機會就出現了。”

  眾人將目光轉到陳鋒的臉上,還真就立刻充滿無限期待。

  對哦。

  我們真正的最強戰士,還在趕來的路上呢。

  他手里還有迷族核心!

  陳鋒站起身,“拿威綸的判斷基本正確。但我要再次強調一點,能在這次取得的勝利,沒必要留到下次。所以,你們只考慮第二點即可。另外,既然束能炸彈已經暴露,復眼者在接下來使用碎星炮時必然投鼠忌器。復眼者的攻勢必將減弱,接下來的戰爭烈度會稍微下降。他們的個體數量似乎恒定,每損失一個人,對他們都是重創。至于爆破試驗,接下來還做不做,怎么做,我不參與,不建議,你們自行定奪。”

  在接下來的三天,人類在連續失敗兩次后,又由第二任洪流特攻隊隊長奧布萊恩成功完成了第三次束能炸彈爆破。

  只可惜這次奧布萊恩中了埋伏,被他選中的棱艦只是假裝給碎星炮充能,但當奧布萊恩即將靠近時,這棱艦迅速關閉收攏。

  奧布萊恩也只沖到棱艦附近一百公里時,便不得不提前引爆。

  爆破結束后,這艘棱艦同樣受創,但沒有之前龐德炸掉的那艘嚴重,只稍微扭曲變形,里面的生命跡象也并未全部消失。

  不過在接下來的第二輪沖擊中,更多人類特種作戰單位沖到該棱艦的近前,搶在其逃離之前對其狂轟濫炸,并成功撿回一塊棱艦外殼的碎片。

  當時部分軍人欣喜若狂,但陳鋒與歐青嵐等科研工作者倒是很平靜,沒抱什么指望。

  事情并未出乎陳鋒所料,當返程的軍人帶著憧憬的心情打開隔離盒后,里面卻是空空如也。

  不久后,葉路明再次完成測試,并由其他人再度撕扯下一塊碎片來。

  這次科研工作者們做了萬全準備,軍人剛剛得到這碎片時,便帶著盒子登上高速科考船,并嘗試跳躍加速以進入曲率亞空間。

  當飛船進入亞空間時,原本巴掌大的碎片已經變得只有指甲蓋大小。

  此后又過去不足半天,這片“指甲蓋”徹底消失。

  這艘科考船也被刀鋒螂在亞空間中追上并撕碎。

  測試時間太短了,人類并不能安安心心的分析碎片,具體的也沒測出什么東西來。

  但歐青嵐和小福倒是聯手從純理論的角度切入,找到了如此現象的解釋。

  在小型會議上,歐青嵐說道:“這與敵艦的一體化防御有異曲同工之妙,依然是對統一聚合力的高階運用。我們在刀鋒螂的折躍核心里已經見過統一聚合力的基礎運用。先哲你手中的迷族核心應該也有著相似的原理。蛛網般的統一聚合力刺穿了三維原空間、曲率亞空間與折躍亞空間的界限,將完整的物質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這是刀鋒螂、棱艦以及你的折躍戰甲可以在沒有初速度的情況下,直接切入折躍亞空間的原因。”

  福萊德斯則傳音補充,“我給大家打個比方吧,當折躍引擎啟動時,覆蓋在物體表面的折躍亞空間層,其實變成了一個夾子。這夾子的一面是原三維空間,另一面是曲率亞空間,夾子從兩邊開始發力,然后像夾起人臉上的肉一樣,通過擠壓原三維空間和曲率亞空間,把它前方的折躍亞空間扯了過來,再讓折躍亞空間像松脂吞噬昆蟲形成琥珀一般,將物體扯進去,再從另一個位置吐出來。這就是折躍的原理。至于這些材料是如何消失的,我認為正是這種力,將碎片里的基本粒子轉為能量化,以類似于遠程折躍的方式,一點點的給溜走了。”

  “就像是……這樣……”

  在虛擬世界中,歐青嵐讓繁星在她掌心里變幻出一把沙子。

  她捏拳,捏得很緊,并無沙子掉落。

  但她手中的沙子卻突然變成了水,迅速漏了個一干二凈。

  陳鋒點頭。

  兩個學術大拿一起講課,可算是勉強聽懂了。

  歐青嵐重重說道:“我會和福萊德斯先生一起找到這種力,然后利用它將我們目前對統一力的理解,狠狠的提升一個臺階。”

  陳鋒嘴角彎曲,“挺好。”

  小福:“但這很難。”

  陳鋒:“最好的辦法,還是等我趕到,真正俘獲一艘完整的棱艦,對吧?”

  歐青嵐,“是的。”

  小會議室中,一直在看著二人交談并未插嘴的唐天心卻道:“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當然也想提前成功。”

  這當然也很難,更何況被束能炸彈這樣一炸,復眼者調整了策略,不再輕易的使用碎星炮。

  每次碎星炮開火都會先做好萬全準備,將可能造成威脅的人類兵力清剿干凈,并且還會有少則十艘,多則數百的棱艦從旁掩護。

  同一個坑,復眼者不會連續摔兩次。

  指揮部認為,既然復眼者還有龐大的援兵正在趕來的路上,它們肯定覺得人類的核心力量已被牢牢盯住,并且沒有逃,這邊自然沒必要繼續冒險。

  只要繼續圍攻影子星系,那么復眼者反而還能圍點打援,持續消耗人類的有生力量。

  這又正合了復眼者的意圖。

  局面就此暫且僵持了下來。

  雙方在小行星帶的拼殺依然激烈。

  人類軍人一直有傷亡,但始終不曾被壓倒最后一根稻草。

  繁星再次升級了算法,好處是人工智能裝備開始在戰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快速制造出的性能更強,更可靠的智能戰艦可以盡量彌補減員造成的防線漏洞。

  壞處是儲備能源的消耗驟然加快,外部的十重戴森膜又被徹底摧毀,看起來人類的能源儲備很快就會枯竭。

  能源科學院解決了這個問題。

  學者們搶在這個關鍵時間,快速吸收了DF711堡壘星艦的積攢下來的技術,在水星之影的公轉軌道上建立了一層吸收率超高的戴森膜,讓整個星系驟然變得黑暗。

  并且隨著越來越多的工程艦靠近太陽之影,持續發射加速恒星聚變反應的新型物理毒素,能源壓榨強度持續拉高,逐漸補上了輔助能源的消耗。

  復眼者時不時的會派遣刀鋒螂悄然潛伏入內,嘗試破壞內層戴森膜,但陳鋒的學員們表現神勇,總能及時抵擋,即便受損,也不算致命,可以迅速修復。

  復眼者也曾嘗試過使用碎星炮直接轟擊。

  但人類調整了內層戴森膜的結構,不再設立穩定的空間站,而是讓這新型戴森膜在表面外隨機位置“分泌”出生物電池。

  同時微波輸能網絡也一共建設了數十萬個小型基站,再組成密密麻麻的電網。

  哪怕碎星炮正正轟在戴森膜上,也只能破壞一小部分,新型戴森膜的體型依然龐大,并且具備了更多Z菌的特質,自行復蘇的速度極快。

  如果是之前,復眼者或許會考慮干脆派入棱艦,從遠處直接執行折躍抵達內層戴森膜的位置大肆破壞。

  但之前試爆的數枚束能炸彈震懾住了對方,它們不愿冒險。

  龐德的成功試炸,完美達到目標,但由于俘獲計劃的失敗,人類失去了當場進一步擴大戰果的機會。

  不過人類卻暫且得到了更多喘息之機。

  事情要分兩面性來看待,凡事有利有弊。

  局勢最大的震蕩變化出現在開戰的第十八天。

  災難總是不期而至。

  這一天,人類藏匿在圍繞金星的衛星公轉軌道上的第一指揮部被碎星炮命中了。

  量子信號從第一指揮部對外發送的頻率實在太高,被盯上也在情理之中。

  事實上,人類已在第一指揮部的附近布置了大量防御力量,奈何復眼者這次悄然調集了數十艘裝載了碎星炮的棱艦,全部集中到一面,突然完成了一次集火。

  可怕的碎星炮光束徹底撕碎了防線,摧枯拉朽的轟擊進來,并成功命中直徑只有一百米的小型空間站。

  第一元帥盧先鋒、第四元帥貝恩斯塔、第七元帥加侖·威斯福不幸罹難。

  平時,眾多元帥與上將幾乎一人一個指揮部,很少聚集在一起。

  這次是盧先鋒準備敲定一個萬無一失的誘敵并伏擊的大計劃,才讓另外兩名元帥也來到這邊面議,沒想到卻剛好被一鍋端。

  第一指揮部的崩潰帶來了短暫混亂,第三元帥唐天心臨危受命,成為總指揮官。

  唐天心剛上位時,倒是有部分人提出異議,認為在此時此刻應該由從士官長之位,歷經多次戰役,一路摸爬滾打登上第五元帥之位的利威爾·克林斯曼擔任。

  身材矮小的他看起來很纖細瘦弱,仿佛手無縛雞之力,但他其實擁有極強的實戰能力,多次親自沖鋒陷陣,在戰場上兇猛如雷霆。

  他被譽為軍中除林布之外的第二強者。

  但他的指揮風格卻又別具一格,以沉穩周密著稱。

  利威爾在軍中頗有聲望,僅次于盧先鋒,甚至高于貝恩斯塔和唐天心。

  有很多人認為,他的戰績不如唐天心彪炳,只是因為他過于年輕,所以才名列第五,否則他才該是盧先鋒最好的接班人。

  再給他十年時間,他至少能成為第三元帥。

  利威爾出生于3087年,到如今才只34歲,屬于陳鋒不曾見過的生面孔。

  如此爭議整整持續了兩個小時,也未能拿出決策。

  在每時每刻都有劇烈戰斗的最終決戰里,群龍無首是兵家之大忌。

  奈何無論是繁星的模擬推算,還是軍隊及內部的選舉討論,都未能拿出確鑿結論。

  事情最終被扔到了陳鋒的面前。

  不能再拖了。

  還是讓先哲大人來定奪吧。

  陳鋒掃過兩人的詳細簡歷。

  其實他也不知道選誰好。

  這利威爾的確是個人物,他甚至會因為此人的出生日期而咬牙切齒。

  要這人是2987年生的,該有多好,那自己豈不是又多一個左膀右臂。

  但他只考慮了不足0.1秒,便發表了改變戰局的“絕對信任宣言”。

  陳鋒決定在孩子媽身上賭上自己和人類的命運。

  可以說他極度自私,幫親不幫理。

  他也知道自己的選擇會給唐天心帶來巨大的壓力。

  但他相信唐天心可以承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