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89章 直入老巢

  在先哲計劃核心成員們的聊天中,他們把前世的陳鋒腦補成了學霸。

  如今鄭峰在面對雪花艦時的超常表現,成了先哲是“學霸”的有力佐證。

  但如果此時鄭峰知道這些人在聊什么,如果他已經恢復了陳鋒的記憶,那么他大約會這樣吐槽一句。

  “你們可真看得起我,當初這些都是基礎到不能再基礎的常識好嗎!不管在任何時候,我妥妥的都是學渣好嗎?”

  對普通人而言,微觀白蟻十分恐怖。

  十只微觀螞蟻只需要不足1秒便能將一個成年人分解成能量粒子塊。

  但飛虎隊并不是普通人,是訓練有素的戰士。

  眾人穿戴的訓練甲雖然性能一般,但對付些二十七世紀時的礦工需要面對的太空昆蟲,還有鄭峰提前制定的完善作戰計劃,算是有備而來,問題不算大,一路有驚無險的往里推進了近百米深。

  可算看到微觀白蟻的老巢了。

  這是個直徑近二十米的圓形透明罐體。

  罐體底部漂浮著近半綠瑩瑩的膠狀輻射液體。

  上半部分液體并未覆蓋的罐壁上,已被擴建出大量最高近兩米,大部分僅一指頭高的金屬凸起。

  在罐體外面的艦船殘骸金屬結構上,同樣覆蓋著這些凸起物,最高有數米。

  每一個凸起便是一個巢穴,里面居住著少則百萬計,多則千億計的微觀白蟻。

  情報系統顯示,這里共有1.7億億只微觀白蟻,是地球上螞蟻總量的三倍有余。

  肉眼看去,密密麻麻的淺藍色網絡在罐體內壁、外壁以及外面的金屬結構上交織著,如生長在溶洞青石上的苔蘚。

  這一層層的藍色網絡線條時不時地又蜿蜒蛹動著,仿佛改道的河流。

  微觀白蟻的體長僅有十余微米,以人類肉眼的生理結構,幾不可能看見。

  但如果大量個體聚集在一起,并沿著同一個方向行進,便會形成河流般的或粗或細的藍色線條。

  每一根線條,都代表著少則數千萬,多則數十上百億的微觀白蟻進行著某種意義上的遷徙。

  鄭峰直指罐體內部一個高近兩米,底部直徑0.5米的凸起,說道:“這是微觀白蟻的首都,蟻后就在里面。”

  “首都?就這破蟲子也能有首都呢?”埃德加·朱利安撇撇嘴,分外不屑。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在埃德加既成熟又幼稚的少年心性里,或許與鄭峰這個過于耀眼,又受無數人暗地里青睞的隊長抬杠,本就是一種人生樂趣。

  埃德加·朱利安曾經只是一名普通的戰士。

  在智商層面,他很早熟,情商方面卻還有些欠缺。

  靠著智商,埃德加知道輸在末位淘汰制的自己其實該被送去第二先鋒學院。

  但這事卻沒有發生。

  埃德加還知道其他人的情況也一樣。

  他回家后還曾就此事問過父母,得出的結論便是,飛虎隊是為了鄭峰而存在。

  他們這批人扮演的就是陪太子讀書的伴讀小書童角色。

  父母告訴埃德加,領導者如此安排的背后一定有其深謀遠慮。

  飛虎隊成員們參與的,一定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秘密任務。

  父母讓埃德加務必要在班上好好表現。

  可話雖這么說,但真到了班級活動時,埃德加卻很難控制得住自己。

  李青青不耐煩地瞥埃德加一眼,“就你話多。你懂什么?如果是單獨的微觀白蟻,那可能真就是普通的蟲子。但蟻后就相當于我們的超級智腦,她能將以億億計的無數微小個體產生的量子糾纏統合到一起,形成龐大的算力,由上至下地統御著微觀白蟻的一切。以宇宙生物學的角度講,微觀白蟻在某種程度上與人類的群體智慧無異,只不過是一個永遠沒有感情波動的人而已。”

  “你說那么多,反正我們現在不還是在虛擬比賽場地里?這蟻后和微觀白蟻不還是主腦繁星模擬計算出來的玩意兒?再牛,能牛得過人類?”

  這時候旁邊的簡·羅蘭品著埃德加的話,冷不丁反應過來。

  她知道隊長的計劃了。

  首先,蟻后是二十七世紀人類曾使用過的工具。

  不管現在經過數百年,蟻后經歷了幾次迭代,決定其生命形態的底層基因中,必然多少殘留著當年工程師留下的“后門代碼”。

  并且,正如埃德加所說,不管蟻后的結構再復雜,“后門代碼”再深奧,也始終是主腦繁星用現代算法模擬而成的產物,意味著它不管具備再復雜的變化,都萬變不離其宗。

  對這比賽場地里的一切而言,繁星的源代碼便如同構成宇宙萬物的實能。

  只要先捕捉到了主腦繁星編程所用的“源代碼”,那么便一定能逆推出蟻后的“后門代碼”。

  “再檢查一次各自的裝備,然后我會開始倒計時。十秒后繼續前進。我、埃德加、馬塔、簡,我們四個人沖培養罐,抵進到蟻后的兩米范圍內。其他人負責打破罐體,在我們附近構建火力交織網,不能讓任何一只白蟻飛到我們身上。”

  “十、九……三、二、一!行動!”

  隨著鄭峰一聲令下,飛虎隊開始向前整體機動。

  在靠近到培養罐三十米范圍時,眾人的訓練甲面罩內響起聲似有若無的嗡鳴,這表明蟻后已經察覺到入侵者,并通過量子信息廣播下達了防御指令。

  下一剎那,原本平靜的白蟻河流轟然動作起來。

  原本如二維生物始終沿著各個物體表面線性運動的微觀白蟻紛紛升空。

  藍色線條如萬千條青蛇翻滾,交織而起,從二維圖畫變成了三維的風暴雕塑,從四面八方盤旋而至。

  “開火!”

  負責監視全局的馬塔舉起雙手,訓練甲左右小臂上伸出兩支粉筆大小,長三分米的金屬桿。

  金屬桿的頂端處,兩道聚合性極強的激光流噴薄而出。

  這是馬塔給其他人的射擊引導定位,同時也有攻堅作用。

  在馬塔·尼克勞斯的火力線指引下,兩支位于側翼的預備隊同時開火,十道錐狀擴散的粒子流交織成一個沙漏形狀。

  迎面而來的白蟻洪流正正撞在射線流交織網上,頃刻間冰消雪融,仿佛炎炎夏日陽光中被蒸發的碎雪。

  隨著十名預備隊員的槍口緩緩轉向,沙漏中心點一截一截地向前推,逐漸靠近培養罐直徑三米的瓶口。

  這里曾經有個重核合金制作的蓋子,但早已被從冷凍沉眠中蘇醒的太空白蟻啃噬穿透。

  第一序列以鄭峰為箭頭,馬塔殿后,其余人分散居中的方式,順著沙漏中心點前移的節奏一點點向前。

  以龐克特為首的后勤組跟在第一序列正后方,撐開了能量護盾,并在龐克特臨時編制的統一調配程序操控下鏈成整體,防備著從后方撲來的微觀白蟻。

  終于,鄭峰等人靠近了瓶口,懸浮其上。

  然后鄭峰便將身上的訓練甲功率全開,把主動式能量防護層開到最大,迎頭往前沖,狠狠扎進海浪般順著瓶口往外涌來的微觀白蟻群中。

  撞上了。

  鄭峰的裝甲表層亮起灼目焰光,這是劇烈的能量釋放反應。

  他將微觀白蟻聚合成的沖擊流一舉撞散。

  與此同時,后方四名后勤組小隊成員往前一點,各自左右雙手小臂上同步射出八枚指甲蓋大小的圓球,落到培養罐的罐體上。

  八枚圓球剛好圍繞著罐體瓶口形成一個圓型,各自向兩側釋放線狀能量,再兩兩相接,拼成了一個由物質與能量組成的整圓。

  龐克特通過腦波指令下達起爆命令。

  在一連串的連環爆炸中,培養罐上端被掀開個大洞。

  馬塔、埃德加與簡順勢進入,其余人的火力支援進一步加大輸出功率。

  微觀白蟻的反撲力度驟然加大了。

  眾人開始感覺到壓力。

  鄭峰繼續拉近自己與蟻后的距離,同時對馬塔下令道:“過載運行掃描儀,把蟻后的基因信息分析清楚,然后轉交給我。”

  馬塔:“我需要足夠的能量支援!”

  “來了!”

  龐克特早已完成能量分配。

  后勤組和情報組另外十一人的訓練甲背后各自伸出輸能線,聯通到龐克特背后的轉換模塊上。

  龐克特胸口又探出根更粗的輸能線,如蟒蛇般向前,又接到馬塔的背上。

  當面甲頂端的能量指數剛由表示不足的紅色變成充裕的綠色后,馬塔即刻把高精度掃描儀功率拉滿。

  五秒后,鄭峰收到了詳細數據。

  隨后龐克特按照鄭峰提前做好的布置,收回給馬塔的輸能線,再轉到鄭峰的裝甲上。

  鄭峰將裝甲自帶的智腦性能拉升至最高,開始對蟻后的基因信息進行快速檢索式分析。

  一列又一列的描述性數據浮現在他的面甲上,與此同時,鄭峰開始將其與自己心中既有的生物學、宇宙生物學和工程學知識相互對應,并在心中快速完成編程需求設定。

  十秒后,鄭峰將原始編程信息包轉發給簡·羅蘭。

  “交給你了!”

  在簡剛剛收到信息包的同時,龐克特的輸能線便已經連上了她的裝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