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8章 指揮

  楊洛剛下飛機,茍權就走上前來說道:“楊洛,團長通知你去塔臺找他。”

  “知道什么事嗎?”楊洛問道。

  茍權搖頭道:“不知都,團長沒說。”

  “行,我先走了,飛機就交給你了。”

  “你放心好了。“

  在戰備值班室換下飛行服,穿上作訓服后,沒有乘坐通勤車,楊洛邁步來到塔臺下面。

  塔臺屬于重要設施,無關人員未經允許,不得私自進入,由場站的警衛部隊負責守衛。

  一個下士帶著一個上等兵,把守著通往塔臺的唯一入口。

  跟警衛人員說明情況,下士向塔臺請示后,楊洛才得以被放行。

  走進塔臺,楊洛喊道:“報告。”

  “機動王子來了,過來。“胡中銘說道,帶著個大墨鏡,看不出什么表情,指著邊上的一張椅子,示意楊洛坐下。

  塔臺值班人員都喜歡帶個大墨鏡,不是為了裝逼,而是有需要。背光還好,如果是逆光,沒有墨鏡過濾,怎么看清飛機在空中的姿態。

  楊洛敬了個禮,才在椅子上坐得挺直。

  胡中銘的坐姿簡直一點也不像個軍人,翹著二郎腿,抱著雙手靠在椅背上,甚是舒服。

  一切的事物都交給了副指揮員中校參謀長余陽明。

  “楊洛,昨天的事故有結果了,你是當事人,應該告訴你一聲。”胡中銘摘下墨鏡,放在身前的桌子上。

  “發射架質量有問題?”楊洛問道,語氣稍稍有些不太肯定。

  “導彈掉到地上并沒有爆炸,因此導彈和發射架都運回場站檢查。經過武器工程師的檢查,確認導彈沒有問題,發射架也沒有問題,問題出在導彈發射系統上。“胡中銘看著楊洛,說道。

  說實話,當胡中銘聽到武器工程師的報告,是發射導彈發射系統問題時,可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氣。他怕的是機務玩忽職守,沒有做好保障。

  要知道,每一次出現危及飛行安全的事故,都是必須上報師部。如果說是機務的問題,雖然說主要責任是在主官機務的副團長身上,但是胡中銘一樣要承擔領導責任,誰讓他是團長呢。

  對于此結果,大出楊洛預料之外,昨天聽了茍權的解釋后,一直以為是發射架的質量問題,他沒有想過是導彈發射系統的問題,更不會相信擁有一位一級軍士長的機務中隊會犯低級錯誤。

  “系統問題?”楊洛很驚訝,隨后又問道,“這是特例,還是都有問題?“

  胡中銘在頭上撓了幾下,說道:“怎么講呢?準確地講,在導彈發射系統沒有升級之前,沒有任何問題。現在之所以會出現問題,是因為導彈發射系統和發射架之間出現了兼容問題。隨著國產發射架的質量越來越好,航空兵部隊戰備用的發射架基本上是國產的,導彈發射系統自然是按照國產發射架研制的。恰巧今年導彈發射系統經過升級,你碰到的這是第一例,以后會不會出現,誰也不知道。“

  ”不能優化嗎?“楊洛追問道。

  “不知道,我已經上報,至于能不能優化,這是中航的事情,不關我們什么事。反正在沒有解決系統問題之前,團里是不敢再用了,以后訓練只能用國產發射架了。“胡中銘搖頭道。

  “其實全部換成國產的發射架也不錯,中航旗下的產品質量還是不錯的。“楊洛道。

  “看上頭決定了。“胡中銘半瞇著眼,懶洋洋地道:”好了,不說這事了。楊洛,有在塔臺指揮過嗎?“

  楊洛回答道:“在訓練基地有指揮過兩次。“

  楊洛是飛行基礎專業畢業,而不是飛行與指揮專業畢業,在航空大學并未接受過指揮學習。但在海城訓練基地卻有這門課程,每個學員都有兩次塔臺指揮經驗。

  雖說那時的指揮還很青澀稚嫩。

  “那就好,今天你來替我指揮。“胡中銘說道,起身把對講系統從桌上拿起來,遞給楊洛,緊接著有問道,”會用吧?“

  “會。“楊洛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接過對講緊緊地攥在手里。

  胡中銘連人帶座椅退到后面,讓楊洛坐在參謀長身邊。坐在一旁的參謀長余陽明遞給楊洛一個耳麥,示意楊洛戴上。

  耳麥這東西,其實在塔臺里戴不戴都可以,塔臺里有擴音設備,但戴上耳麥更容易聽清對方說的是什么。

  “謝謝參謀長。“楊洛笑著道,戴上耳麥,透過正前方的玻璃幕墻,望向下方的跑道。

  還別說,從這個角度看別人飛行,別有一番體會。

  對于胡中銘的決定,沒有任何人反對,包括參謀長余陽明。他們都知道胡中銘是有意栽培楊洛,只要是飛行好苗子都能享受到這種待遇。

  左手邊是雷達參謀,右手邊是副指揮參謀長余陽明,楊洛居中而坐于正指揮的位置上。

  余陽明為楊洛介紹著空中訓練的情況;“二大隊全員以及121團的四架殲-10B在空中訓練,其中一中隊在三號空域訓練空中格斗,二中隊在二號空域打地靶,三中隊在邊境線上警戒巡邏,殲-10B在六號空域訓練。“

  同時余陽明把飛行日志遞給楊洛,好讓楊洛有個更清晰的認識。

  楊洛雙眼在飛行日志上一掃,記住了他們上去的時間,以及準備返航的時間,隨后道:“把他們的飛行航線給我。“

  立馬有個上尉遞過來航線圖,純手工畫圖,猶如教科書一般工整。

  楊洛咋舌不已,又是牛人,他雖會畫圖,但自認做不到這種程度。

  楊洛注重的是二大隊三中隊的航線規劃,其他幾組都是在固定的空域訓練。唯有警戒巡邏幾乎囊括了整個122團負責的空域,有一部分還和民航重疊,需要注意避讓。

  一般民航的航線,航空兵部隊是不會進入,會特意避開。特殊情況下和民航的航線重疊,也要下降高度避讓。

  四個批次十六架飛機在天上,還是同一個飛行團的飛機,絕不是一個團長能決定,需要向上打報告,戰區和空司雙重批準才能進行。

  由此也可以看出上面對于半個月后的演練對抗有多重視,平時哪能隨便同時上去十幾架飛機。

  一個月遇到幾次險情,雖然都成功降落,沒有造成嚴重的損失。也就胡中銘膽子大,還敢向上級打報告申請如此高密集的飛行計劃。如果換成一個求穩的軍事主官,早就全團停飛整頓了。特別是以楊洛的飛行風格,可能早就被警告,甚至停飛。

  從胡中銘當上團長開始,122團就沒有拿過有關安全飛行的榮譽稱號,年年都會出現險情,但胡中銘確實也有能力,每次都能成功處置,沒有出現過重大損失。

  放在軍改以前,胡中銘能坐穩團長的位置簡直不可想象,可能早就被勒令轉業了。但是在一切以提升部隊戰斗力為前提的現在,則沒有任何問題,能穩穩地坐住團長的位置。

  在胡中銘看來,安全飛行四個字,對轟炸機、預警機、運輸機等等飛行部隊是榮譽,但是對戰斗機飛行部隊來說,是恥辱。

  要想提升戰斗力,就必須要多飛,然而飛得多就必然更容易遭遇險情。

  這是個無解的命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