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70章 騎炮兵

  1262年,7月29日,立秋第17日,濱棣路,厭次縣。

  范龍城看著守備森嚴的高麗軍營寨,有些意外。

  泰山之戰后,軍委會將騎一營、騎三營和一部分勇敢營集中起來,調到了北清河以北的濱州地,又將在樂安待命的一個騎兵訓練營正式編入作戰序列,給了一個臨時騎兵第四營的番號,當作騎馬步兵使用。

  這三個半騎兵營上千人馬被編成一個“快速反應團”,部署在濱州,以配合冒險者協會的行動,打擊河北的零散蒙軍,并且給商社收集物資和人口。

  總之,相比南邊到處是山地和河流的零碎地形,濱棣路的廣闊平原才是適合騎兵發揮的好地方。

  范龍城在利津縣接到蒙軍南下的情報后,就發布命令將快速反應團召集起來,北上應戰。今天,他們借用冒險者們的船只,渡過土河到達了之前已經被東海軍占領的厭次縣,準備確認一下蒙軍的情報,并且挫挫他們先鋒的銳氣。

  當時一聽說蒙軍打頭陣的是一部高麗軍,他頓時就像見到了肥肉一樣精神煥發。高麗棒子,那不是弱雞的代名詞嗎?于是他立刻率領先行渡河的騎一營和臨四營趕到了前面,想先把這個軟柿子給捏了。

  沒想到,見了面之后,他居然發現高麗軍營寨設立得很有章法。士兵衣甲齊全,長矛刀盾弓箭諸兵種一應俱全,相互之間配合有度,儼然一副精銳氣質,實在讓他有些意外。

  于是范龍城就在營寨外停了下來,遲遲沒有發動進攻。

  呃,實際上,雖然后世的朝鮮常常給人一種羸弱的印象,但那是在中央王朝數百年的庇護之下文恬武嬉漸漸荒廢的結果,現在這個時代的高麗人還是頗有武德的。

  在這個時期,高麗所處的是所謂的“百年武人時代”,掌握高麗的是一整個武臣階級,擁有大量有傳承的戰士,戰力并不可小覷。之前,中國東北地區先后出現遼、女真、蒙古三個強力的少數民族政權,無一例外都曾經與高麗進行過戰爭,但是始終無法徹底將它壓服,只能收為附庸國而不能吞并,由此就可看出這個國家的堅韌。

  而且相比正牌高麗軍,這支沈陽高麗軍由于常年隨蒙古人作戰,技戰術和團隊配合還要更上一籌。嗯,說不定,這次入關的三部里面,高麗軍才是最強大的一支——東遼軍雖然馬軍眾多,但是單打獨斗還行,真的陣戰起來也就是一堆烏合之眾,還真不一定能打過高麗軍,當然后者也追不上他們;而塔察兒的本部倒是南征北戰經驗豐富,但以往都是讓漢軍去送死自己在后面壓陣,等到追殺潰軍的時候再上,真實戰斗力到底有多少還真不好說……

  不過,也就僅此而已罷了。

  可能是時間太急沒來得及找遮護地,高麗軍的營寨就孤零零立在曠野之上,雖然士兵的素質還可以,但是并沒有太多的憑依,簡直可稱絕地。范龍城觀察了一會兒之后,已經胸有成竹,當即下令道:“騎一營第一連,向北散開警戒,二三連待命!臨四營,下馬備戰!騎三營和勇敢營到了沒,我們的寶貝呢?……哦,來了。”

  話音剛落,南面便出現了煙塵的跡象,稍后便有一大群騎兵護送著六輛馬車向這邊奔馳過來,沒過多久便到了營寨之前。

  這群騎兵相互分開,其中的第三騎兵營向右轉向,在野地上停下整隊。而那十輛車則在幾十名騎兵的護送下駛向了范龍城的大旗。然后,隊首的孫鎮河上尉策馬前出,向范龍城報到道:“報告!騎炮連向您報到!”

  范龍城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后方列隊的車和炮,贊許地點頭道:“很好,布置陣地吧,今天就該你們表現了!”

  “騎炮連”這個編制在早期的義勇隊中出現過,當時是把騎兵和炮兵混編,以節約成本,但后來隨著軍隊規模的擴大而分拆了。現在它重新出現,卻不再是一個“湊合”的方案,而是一支配屬了輕便火炮、能夠伴隨騎兵一同行動的快速炮兵。

  騎兵作戰的精義,在于“秩序、士氣、隊形、配合”等概念。真實歷史上,絕大多數騎兵之間的戰斗,并不是兩支騎兵勇敢地對撞在一起然后展開搏命廝殺,而是兩方裝作士氣鼓鼓地對沖,然后一方堅持不住慫了下來,調頭撤離,另一方再展開追殺,直到自己的隊形也被扯碎不得不重新整隊。

  騎兵對付步兵的時候也是這樣,大多數時候不是像吐里哈那樣傻傻向步兵發動沖鋒,而是佯作沖鋒,如果發現對面發生動搖,就直接撞進去,否則就撤離整隊后換個方向再試一下。一般來說一場戰役中那么多的步兵,不可能總是訓練有素,總有些面對騎兵沖擊的氣勢嚇軟了的,以他們為突破口,就能扯碎整個戰線。

  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兵,秩序井然、士氣高昂、隊形合理、配合緊密的部隊,也就是組織度更高的一方,大多數時候都能擊敗做不到這一點的其它部隊。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想提升組織度談何容易呢?東海騎兵已經在盡力做這一點了,但是受限于人力物力和社會基礎,總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具體來說,在戰術層面他們做得不錯,正面對戰數量相當的敵軍之時有相當大的勝率;但在戰略層面上來說,東海騎兵的數量還是太少,迎戰以萬記的蒙古騎兵的時候還是捉襟見肘,即使連戰連勝也不免自己有所損失,勝著勝著就沒兵可用了。

  為了進一步強化騎兵的戰斗力,范龍城就想到了騎炮兵這一個方案,也就是組建一支跟隨騎兵前進的炮兵,為騎兵提供重火力支援。它并不能提升己方的組織度,但可以打擊對方的組織度。想象一下,兩支騎兵相遇,一方武備精良,一方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炮火打擊,那么戰斗的天平會向哪邊傾斜呢?不言而喻。

  不久前的泰山之戰中,東海騎兵對蒙古騎兵展現出了一面倒的優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之前的炮擊已經大大摧毀了蒙軍的組織度,對付一幫烏合之眾并不比殺豬更困難。

  在與步兵配合作戰的時候,騎炮兵作用不大,因為打擊組織度的任務可以由隨營火炮和步兵火槍完成,騎兵只需要沖鋒追殺就行了。但現在騎兵單獨成團,重火力需求就凸顯出來了。當然,單憑他們那身鋼膽甲和復數的火槍,打起來也未必會落了下風,但是哪個指揮官會嫌自己戰力低呢?用一個騎兵連換一個騎炮連,很劃算的買賣啊!更何況這個騎炮連是額外配備的呢?

  所以范龍城對這個騎炮連寄予厚望,讓老部下孫鎮河以上尉軍銜擔任這個連級單位的長官,足見其重視。

  在他們的指揮下,騎炮連轉移到高麗軍營寨的西側,在臨四營的左翼展開,六門嶄新的幼龍炮就在寨外三百米外的距離上排了開來。

  范龍城策馬前來,看著這些涂著亮色鋅漆的袖珍小炮:“不錯,工業部總算是拿了些好東西出來了。”

  為了實現騎炮兵跟隨騎兵行動所必須的快速機動性,火炮系統必須盡可能減重才行,為此標準的龍吟炮肯定是不行了,而更輕便的獅牙炮的射程又嫌短了點,所以范龍城直接報給了工業部,讓他們搞一款足夠輕又足夠強力的炮出來。

  工業部諸人將這個項目作為一個承前啟后的重點項目進行了攻關。內膛設計上,他們參考了之前設計的幼龍炮,這種前膛炮在海軍之中很常見,100mm口徑,10倍徑,鑄鐵材質,約300kg,一般是給小船補充火力的,使用方便、威力不錯,很受好評,正符合騎炮兵的應用場景——當然,這300kg的重量顯然超標了,不可能直接拿來用。為了盡可能減重,他們先是換成了青銅,又進一步嘗試了鍛鋼工藝——也就是仿照之前制造獅牙炮子銃的法子,鍛造鋼胚、反復鉆孔……耗用了不少工時,最后終于制造出了一款鋼材質的幼龍炮,內膛參數不變,重量卻足足減輕了一半,只有150kg左右!

  這種鍛鋼版的幼龍炮成本頗高,但騎炮連的需求也就個位數,所以還是立項做出來了,既是滿足軍方的需求,也是為未來的新工藝進行探索。

  當然,高機動性的代價就是威力要打個折扣,相比標準的龍吟炮要弱上不少。不過,反正這重火力的意義也就是聽個響,擾亂一下敵陣,不指望能打死幾匹馬,所以也夠用了。而且,這個缺點也不是沒辦法彌補……

  不僅火炮輕便,配備炮車也進行了特制,在小號四輪炮車的基礎上,使用了大量的鋼制部件以減輕重量,同時也增加強度以適應在惡劣地形中快速運動的時候所產生的顛簸。隨車配置的彈藥數也大幅削減,只有兩個小箱子24發,對于騎炮兵快節奏的戰斗也夠用了,實在不夠就讓別的馬匹再馱運一部分。這樣一來,整套火炮系統的總重控制到了350kg,也就跟一門龍吟炮一般重,四匹馬拉起來毫不費力,完全能跟上騎兵行動的速度。

  所以這騎炮連拉著火炮輕松一跑一拐一分列,很快就進入戰斗位置了。

  “報告!騎炮連全連108人,六門幼龍炮,已經全部就位,請指示!”布置好炮陣后,騎炮連連長孫鎮河上尉立刻打馬前來向范龍城報道。

  騎炮連的成員大都是騎兵出身而不是專業炮兵,但是騎兵出于偵察的需要,也進行過一些數學、幾何學和地理學的培訓,所以半路出家做個炮兵也能勝任。反正就是視距內射擊聽聽響,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射術。

  當然,能選進騎炮兵的,肯定是考核出來的基礎知識過硬的,而孫鎮河之所以能出任連長,除了他資格老、立功多,也是因為他數學成績特別好。所以說,知識改變命運,在哪里都成立,相比宋蒙軍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武夫,東海軍從根子上就拉開差距了。

  范龍城看看這個自己一手帶起來連名字都是自己給改的部下,滿意地說道:“好,先把營寨打個口子出來,然后把萊蕪那邊給的新家伙拿出來試試。哈,最近的新東西還真多,我們都成武器試驗員了。”

  “是!”孫鎮河接了命令,立刻帶部下準備去了。

  騎炮連的編制是一個指揮排和兩個火炮排,前者負責指揮、偵察、護衛等職責,后者每排三班,每班1012人,負責一門火炮。騎炮兵裝備較輕便,但也因此不像正規炮兵那樣需要復雜的后勤系統,實際上每門炮只要五人炮組就能操作得過來,剩下的兵力只是備用和輔助。但這么多人也并不浪費,他們就算閑著也能當普通騎兵用,還能負載一些彈藥,在隨時可能減員的戰場上留些冗余是很有必要的。

  現在情況并不緊急,為了不人馬擠成一堆給炮陣造成混亂,一門炮只留五人炮組在旁邊操作,剩下的有的在后面看著馬,有的在測距和解算諸元,有的向兩翼散開警戒,充分展現了訓練的成果。

  與此同時,范龍城又命炮陣右側的臨四營進入備戰狀態,隨時應對轟開營寨后可能發生的變化。為了防止這群新兵出什么紕漏,他又命人從其它幾個營抽了一些重騎兵下馬補充進去,以給這群沒見過血的菜鳥做個示范。

  臨四營是下馬騎兵,隊形不能像步兵那般緊密,每班出一個人在后方看好本班的馬,然后剩下的士兵以連為單位散為三組,每連列成兩行橫陣,呈倒品字布置。

  他們裝備精良,但卻是初出茅廬的菜鳥;而對面的高麗軍正好相反,經驗豐富,裝備卻不咋地。在炮陣準備的時候,雙方都緊張萬分,在各自的軍官和老兵的指揮下就這么大眼瞪小眼地對峙著。

  從剛才臨四營下馬列陣,高麗軍就意識到了東海軍會從這一面發動進攻,等到后來騎炮連過來準備的時候,他們更是緊張了起來。但是緊張歸緊張,他們并未意識到火炮的真正威力,只當是東海軍準備了什么攻城器械會從這邊大舉進攻,因此不但沒有疏散,反而進一步向這邊調集了兵力,以應付可能的猛攻。這倒是符合兵家常理的,看來洪俊奇果然是知兵的,只是可惜,他們遇到了規格外的東西……

  其實這兩百米的距離直瞄即可,也沒什么可準備的,很快孫鎮河就檢查完畢,下令道:“開火吧!”

  炮兵們早已饑渴難耐,聽到上面確認的命令,順手就拉響了拉火管。六門幼龍炮一齊發射,立刻就給剛剛出山的高麗軍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轟……砰砰砰……啊啊!”

  短短三百米的距離,六枚實心彈準確地撞入營寨,摧毀了一大片木制的營柵,還有余力沖入柵后的軍陣之中,造成了慘烈的殺傷。不僅于此,木柵欄崩解斷裂之時濺出大量碎屑,如同霰彈一樣散射入人群,傷到了不少盔甲不全的士卒。

  “好!”范龍城看到這個戰果,非常滿意,但是沒有下達進一步的命令妨礙孫鎮河的指揮。

  孫鎮河確認破壞效果之后,認為缺口有必要進一步擴大,因此下令道:“全體都有:裝填實心彈!二排打左,三排打右,把他們的龜殼敲開!兩輪射擊過后,裝填榴霰彈,調整諸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