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

  “劉玄德軍中無謀,奉孝入劉營,正可一展胸中所長,何來非明主?”

  “我觀劉玄德此人,喜怒不形于色,有英雄之姿,胸有大略,然無細謀。劉玄德亦有自知之明,故而其于軍中廣立軍令,常言‘遇山不進,逢林莫入’。

  其弟張飛,喜飲酒,劉玄德出禁閉之法,張飛膽寒,故不敢飲酒。不識變通,不近人情,可見一斑。

  我亦有自知之明,我生性灑脫,喜飲酒,不喜束縛。若我入其帳下,早晚郁郁而終。”

  “你啊。”兩人哈哈大笑。

  劉備的思維是大一統王朝的任人思維,規矩和法律很齊全,這樣工業化教導出來的人才能任國家各行各業的中層干部,有利于國家的穩定和發展。

  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即便有奇才,在大勢之下,他也只能壓制天性,遵守國家法規。

  但亂世就不一樣了,寬松的法律才有利于吸引人才,畢竟好主公不只你一個,道不同,我可以不相為謀。

  郭嘉告別荀彧,回到老家隱居,也順便考察和等待,看有沒有其他好主公(袁術這種,郭嘉看也不看)。

  曹操驅趕呂布后不久,軍中的謀士戲志才病重了,還沒等曹操尋找到華佗,很快便死了。

  曹操找到荀彧,想讓荀彧再推薦一位謀士,接替戲志才。曹操對荀彧說道:“自志才亡后,莫可與計事者。汝、潁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

  這時,荀彧想起了郭嘉,便把郭嘉推薦給了曹操。郭嘉經過幾年的觀察,發現曹操也是一個雄主,便到了兗州。

  曹操見到郭嘉,正巧因為劉協的事發愁,便問道:“奉孝,陛下蒙難,文若欲使我迎陛下。又聞玄德欲出兵迎天子,奉孝何以教我?”

  郭嘉笑著說道:“明公勿慮劉玄德,此人看似愚忠,實則心懷大志。若其愿迎天子,必不使劉和至長安求皇叔之名。今皇叔之名既得,劉玄德別無所求,出兵亦不過堵悠悠眾口。我料其行軍必緩矣。”

  曹操以前也因為鮑信和荀彧的說法,想出兵長安解救劉協,只是由于曹嵩身死、張邈反叛等一系列原因沒有成行。

  現在劉協都已經逃出長安了,鮑信和荀彧自然又勸曹操迎劉協,但曹操也有著袁紹一樣的擔憂,要是劉協到了治下,不聽劉協號令,是不是會有麻煩。所以曹操有些猶豫不決,這才向郭嘉詢問。

  曹操說道:“奉孝如此說,是否我亦不可奉迎陛下?”

  “非也。”郭嘉說道,“袁紹四世三公,劉備有皇叔之名。明公若有大志,必與之相爭。如師出無名,則處處制肘,實不妥也。明公迎陛下,奉天子以討不臣,則號令之下,諸侯莫敢不從。竊為明公可也。”

  “奉孝所言令操茅塞頓開,操便即刻起兵,以迎陛下。操欲拜奉孝為軍師祭酒,不知奉孝意下如何。”

  “真乃吾主也,嘉愿效犬馬之勞。”

  曹操不像袁紹優柔寡斷,劉備虛情假意,很快組織了三萬大軍向西面進軍。但是可惜,曹軍被雒陽的董承攔阻。曹操沒有詔書也不敢強要進入雒陽,一時間僵在了那里。

  劉協如何來到雒陽的呢?

  當時,楊奉等人由于白波軍和南匈奴軍的加入勝了李傕等人一波,可很快便被李傕擊敗。

  劉協為了不再受李傕控制,便決定先過黃河。由于缺乏船只,能過黃河的人很少,很多官員在黃河南岸被李傕堵住,死于非命。

  劉協過河到了河東,河東太守王邑迎接劉協,但河東的條件也不好,劉協住的是籬笆房,吃的也不如意,和劉協一起逃過河的官員、士卒也大都吃不飽飯。

  幸好張楊及時趕到,給劉協等人提供了糧草。張楊提議劉協回到雒陽,可聚集在劉協身邊的勢力有很多股,這些人對遠來的張楊很戒備。本該前往雒陽的提議,也因為由張楊提出而被董承和楊奉制止。

  劉協在河東的這段時間,各方勢力聚集,全都看到了劉協的窘迫。他們在劉協的籬笆房外看著劉協和公卿,一邊說一邊笑,漢室皇帝的威嚴掃地。

  這樣顏面掃地,劉協很難受,公卿也氣憤。回雒陽的提議,再度得到眾人的認可。

  但劉協身邊也有私心的人,劉協在河東為了安撫眾勢力,便大封官爵,韓暹覺得在河東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官職,沒必要千里迢迢回雒陽,而且回雒陽后,劉協說不定就被張楊控制了。

  但董承這個國舅,受不了劉協被人當猴看,見勸不動韓暹,他便投向了張楊。張楊有了董承的支持,劉協身邊的勢力就是他最大了。韓暹不敢再反對,劉協這才順利回到雒陽。

  回到雒陽,楊奉出屯梁縣護衛洛陽,韓暹和董承則留在京中守衛皇宮。韓暹自認為居功至偉,到了雒陽后驕橫跋扈、為所欲為。

  董承再度和韓暹起了沖突,這時張楊得到自己想要的官職、爵位,已經帶兵回到了河內。董承勢單力薄,為了應對韓暹,準備尋找外援。

  董承首先想到的便是劉備,因為劉協出長安就說過,劉和帶著詔書回去青州請劉備出兵了。可左等劉備不到,右等劉備不到,董承就急了。

  董承再度找到楊奉,想讓楊奉幫助自己。雖然張揚離開雒陽后,楊奉的兵力最多,可差距不大,楊奉心中也沒有底氣。

  正巧原本滯留河內的董昭跟隨張楊來到雒陽,但沒和張楊回河內。董昭這人對曹操的感官很好,便決定幫曹操。

  董昭對楊奉和董承說道:“遠水不救近火,劉皇叔千里之遙,如何便得就到。今有強援在此,何必舍近求遠。”

  董昭拿出了自己以曹操為名義寫的信,信中說道:“吾與將軍聞名慕義,便推赤心。今將軍拔萬乘之艱難,反之舊都,冀佐之功,超世無疇,何其休哉!方今群兇猾夏,四海未寧,神器至重,事在維輔;必須眾賢以清王軌,誠非一人所獨建。心腹四支,實相恃賴,一物不備,則有闕焉。將軍當為內主,吾為外援。今吾有糧,將軍有兵,有無相通,足以相濟,死生契闊,相與共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