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0674章?關平是個佞臣

  聽到邢道榮的話,關平只是側頭道:“我知道了,老邢,你先等等,我們這分贓呢!”

  “喏。”

  邢道榮聞言轉身出去,搶東西的事情他擅長,費口舌的事情,他不擅長。

  所以自覺地在這里待著也沒什么意思。

  魯肅見關平看向自己,遂笑道:“關小將軍要把俘獲的人口從廬江郡遷走?”

  “確實!”關平笑呵呵的道:“既然打下來了,那不是江東的地盤了嗎?

  皖城附近的土地肥美,耕種幾年,必定能夠收獲大批糧食,作為進攻中原的物資。

  所以我只帶走些人口,根本就是小問題呀。”

  關平也沒多要,只要三成人口已經很克制了。

  如果能打下合肥,那整個廬江郡南部都會成為江東的糧倉。

  聽到這話,孫權摸著胡須瞥了關平一眼,如果要關平提出分土地的話,倒是也說得過去。

  畢竟是兩家合伙攻擊,即使攻城順利,但至少說明孫劉兩家只要聯軍,取勝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尤其是下一次,對于吞并合肥的戰事,孫權也是一直記在心中。

  但是對于人口的渴望,孫權決定還是要爭一爭,不能平白吃了這個虧。

  更何況關平只是領兵三千前來相助,己方可是足足三萬人馬。

  “定國,你要七成人口太多了,你我兩家四六分,你覺得如何?”

  聽到孫權開口,關平眨了眨眼睛,自己只要三分,吳侯直接給翻了一倍!

  孫權不會是因為淋了些小雨發燒了吧?

  還是真的表現的大氣一會?

  不管是什么緣由,他能說話這話來。

  就沖這份“魄力”,關平覺得就必須得避免遼神,在逍遙津干磕孫權一波。

  保住江東入主中原的希望。

  孫劉兩家乃是牢不可破的聯盟關系,瞧瞧一向重視人口的孫權,竟然主動讓出了大量人口。

  能憑借一戰,平白得到上萬人口就非常不錯了,所以關平才會提出三七分的表態。

  可是孫權理解錯自己的意思,他反向砍價一番后,直接變成四六分!

  搞得關平后面繼續壓價的話都沒說出來,如今只能微笑表示知道了。

  關平覺得自己不作出一些適當的讓步,都對不起孫權難得這么一次的大氣!

  “既然吳侯如此敞亮,那我就替我大伯父做決定,再退一步,

  孫劉兩家對廬江郡的人口五五開,不知吳侯意下如何?”

  五五開?

  那可太好了!

  孫權一聽,關平竟然又主動退了一步,心中對關平的觀感則是提升了幾分。

  關平實在是個敞亮人啊!

  孫權本來想著再撈回一分人口,就已經是舔著臉了,沒成想關平他還退了一步。

  孫權暗暗打定主意,看樣子以后要是跟劉備的人打交道分贓的時候,都得好好客氣一番。

  然后他們也會更退一步,如此一來,江東又能多分潤一二好處。

  孫權找到了如何對付劉備的法子,就得跟他們好好客氣一番。

  你表現的大氣,他們會表現的比你更大氣。

  “好,好啊!”孫權自然是摸著紫髯哈哈大笑:“我就多謝關小將軍了。”

  魯肅先是嘆了一口氣,隨即也是微微拱手,不在贅述。

  方才關平所言三七分是他三江東七,說廬江郡的土地事情,就是為了讓己方答應。

  可誰成想主公他竟然誤會了,關平讓出廬江郡土地,是為了確保那三分的人口被他順利帶走。

  可惜主公誤會了!

  覺得關平是想要帶走那七分人口。

  現在江東平白與關平平分了人口,主公還得謝謝人家的大氣!

  魯肅放下手,這種事要不要事后提醒主公一聲呢?

  不過當他看到主公笑容滿面的樣子,魯肅就決定把這件事忘了。

  萬一關平就是想要七分人口呢!

  是自己理解錯了!

  既然已經成為既定事實,主公覺得自己沒吃虧,關平也覺得自己沒吃虧,兩個人都認為自己賺到了。

  就自己非得做這個明白人做什么?

  孫劉兩家之間保持密切的聯盟,難道不是自己所希望見到的嗎?

  魯肅長舒一口氣,這般結果也算圓滿。

  “主公,我等應該立即封鎖消息,做出圍困皖城之勢,以防止合肥守將張遼,探得消息。”

  魯肅不在糾結孫劉兩家分贓的事情之后,當即拱手道。

  “嗯,理應如此,程老將軍也正好借機埋伏張遼一波。”

  孫權滿意的點點頭,子敬想事情就是全面。

  “若是事情順利,江東正好可趁機北伐中原。”關平順勢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北伐中原?”孫權眨了眨眼睛。

  無論是孫氏政權,還是后來的劉裕政權,他們的出身,在江東都屬于次等大族。

  想要取代江東本土世家共同維持許多代大族,進行有效的統治,

  孫權除了重用喬遷大族,更多的也是要取得這些中立本地士族的信任和支持。

  孫權能夠立國東吳,就是淮泗集團和江東大族合流的產物。

  只不過現在兩方勢力屬于暗中對抗的狀態,并未走向合流的道路。

  孫權和劉裕就是要在北疆的戰場上,建立起足夠的功勛,為改朝換代做準備。

  而且東南立國,主要是依托長江和淮河,其攻守、進退都是以它們為基礎。

  這是江淮防御體系的正面。

  但無論以進以退,還須經營好東南的兩翼。

  徐州和荊襄是為東南之兩翼,經營好此二地,進可以經略中原,退可以保障江淮防御體系的穩固。

  徐州可以屏護淮泗上游,荊襄地區可以屏護長江上游。

  北伐作為一種進取的態勢,尤須經營好兩翼。其主要原因是,出淮河正面太遠,其攻守往往失去依托。

  而徐州、荊襄二地的山河形勢足以作為屏障,也足以作為進取的依托。

  魯肅迅速接話道:“不知關小將軍有何看法?”

  “江東理應發揮戰船精銳水軍優勢,用于打擊曹操。”

  關平就是想要慫恿孫權攻打中原,為三兄弟社團分擔壓力。

  “愿聞其詳。”

  “南人乘舟,北人騎馬。”關平頓了頓組織語言:

  “曹軍士卒善于騎射,曹軍將領在戰略戰術上,善于遠程奔襲,騎兵野戰見長。

  他們生在北方,性習溫涼,不耐暑熱,尤其是對南方的作戰時間,多選擇在秋冬季節。

  秋冬時節,大地堅硬,利于騎兵驅持。

  南方士卒治軍主要是以組織、秩序和紀律見長,在戰略戰術上,注重謀略,講究部伍陣法,

  善于利用縣城作為據點防守,利用平原地區的江河水道來進行運輸。

  南方對北方的主動用兵主要是在春夏時節,正值中原東部季風區的雨季,

  江河水漲,便于利用江河水道進行人力物力的運輸、投送。”

  聽到關平的這番分析,孫權默然點頭,這波分析的很到位。

  “鑒于中原地區的氣候和地形上的特點,南北雙方在天時和地利上都可謂利弊半參。

  利于南方者不利于北方,利于北方者不利于南方。雙方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長處,利用對方的短處。

  江東想要獲得巨大的戰果,唯有避免己方的短處,抓住敵人的短處,痛擊曹軍。”

  孫權被關平蠱惑的連連點頭,只有魯肅微微皺眉。

  在他看來,關平只是說了好處,可壞處,就沒點出來。

  在南北對抗的時期,長期下去,雙方往往會達成一種均勢。

  雙方之間的對抗會在長江和黃河之間的某條中間線上穩定下來。

  任何一方只要越過這條中間線,便會面臨巨大的困難,也會遭遇巨大的抵抗。

  魯肅明白,這條中間線,在東部地區通常是淮河,盡管南方勢力能偶爾遠達黃河,北方勢力也能偶爾飲馬長江。

  但是雙方大致上會在淮河一線上穩定下來。

  魯肅被周瑜推薦給孫權之后,就說出了漢室不可復興,建議孫權鼎力江東,

  一舉占據長江以南所有地盤,然后建帝稱號,從而問鼎中原,奪取天下。

  可是當時孫權回答他的是盡一己之力,輔佐漢室。

  但是這股小火花早就早孫權心中扎根成長起來了,現在聽到關平說這個話,自然是激動萬分。

  曹操與馬超在關中對峙,至今不知勝負。

  但總歸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主公,我等還是先打下合肥之后在做定論。”

  魯肅看著孫權要被關平給蠱惑了,在這種事情絕不能讓他被關平給利用了,故而出聲提醒道。

  “對,接下來的合肥才是重中之重。”

  孫權摸著胡須笑道,方才他有些想的遠了,如此順利的拿下皖城。

  那一定再接再厲,奪得合肥,才有機會展望壽春。

  關平卻不想這么就岔過話題,笑道:“聽聞吳侯已經把治所放到了建康?”

  “不錯。”

  孫權點點頭,當時也給劉備去信了,順便表明他想要進攻淮南的決心。

  “建康的地理位置好啊!”關平當即贊嘆道:

  “建康據險臨江,交通便利,西通巴蜀、荊襄,東接三吳,北面兩淮。

  巴蜀、荊襄足以屏護上游;三吳富裕,足以提供人力、物力支持;

  兩淮地區為攻守進退之所,以攻以守,皆當以建康為根本。”

  張竑當初建議孫權遷都建康,現在聽到關平的吹捧,孫權心中越發的開心。

  無從是地理優勢,還是軍事重地而言,皆是有利于江東的發展。

  “建康前據大江,南臨重嶺,憑高據深,形勢獨勝。”

  孫權沒忍住炫耀了一番,像關平如此這般“會說話”的佞臣,孫權至今還沒有遇到過。

  無論是魯肅還是張昭,皆是或強硬一些,或者軟刀子一些的建議。

  至于張昭在赤壁之戰前,更是曾經拽著孫權的袖子勸諫他投降,不要總是利用三思回避問題。

  孫權身邊哪有關平這種扮演“佞臣”的角色啊!

  “哎,我猛然間想起來了。”關平故作回憶道。

  “定國想起什么來了?”孫權摸著紫髯追問。

  “我記得趙達曾經說過,金陵,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帝王之宅也,難不成秦始皇沒有截斷這段龍脊嗎?”

  趙達的占卜之術,孫權眼饞的很。

  在交州的時候,他就測算出來士燮能夠起死回生,這種事情,當真是讓人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如此。

  可惜趙達遠走交州,孫權接到消息后,也派遣步騭尋找,務必讓他回到江東來,但是聽聞好像和許靖等人一同進入了益州。

  聽到這個消息,著實讓孫權懊惱了數日。

  今日又聽到關平提起趙達,反倒是被他所說的帝王之宅的話給吸引住了。

  孫權暗中問過趙達的妹妹,也就是自己的侍妾,她說,哥哥帶領家族前來江東避難,就是占卜到東南有天子氣。

  如今又聽到關平復述趙達的話,孫權心里頓時就激動起來了。

  建業乃是帝王之宅!

  這話可比張竑說出來的可信度,讓孫權更加相信。

  至于這話是不是趙達說的,關平并不在乎,反正不知道是誰說的,安排了魯迅的名頭就能唬住人。

  在孫權這里,利用趙達的名頭,就能成功唬住他。

  這也是關平與趙達仔細談過,所得出的結論,畢竟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趙達的占卜之術,就是孫權可望而不可即的。

  “當真?”孫權追問了一句。

  “我什么時候騙過吳侯?”關平一臉鄭重的點頭。

  “也是,我是信得過定國的人品的。”孫權摸著紫髯笑了笑。

  他更相信的是趙達的占卜之術,至于關平的話,他才不會在乎。

  孫權從來不是一個蠢人,除去軍事方面。

  對于這種說法,越是有野心的人,就會越相信氣運之說。

  否則術士怎么就有那大的市場,可以讓他們生存呢!

  更何況秦始皇鎮壓東南王氣的說法,早就有,不是關平胡謅的。

  亡秦必楚,項羽帶領八千江東子弟橫掃天下,也是孫權的榜樣。

  魯肅突然覺得關平有些可怕,幸虧主公任人唯賢,身邊沒有像關平這種佞臣,否則江東早就該被曹操給覆滅了。

  今后定要時時刻刻提醒主公,勿要接近像關平這般只會說些奉承話的臣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