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兩百二十八章 國產頂級生蠔

  錢月將兩輛車的后備箱塞滿,程子琦和宋涵涵抱一下她,衷心感謝媽媽的心。

  約定有時間,一定回來后,大家上車,踏上回程。

  車上省道,李鳴打亮雙閃,掉頭南下,張禾則載著程子琦三人回陽城。

  車到江城,李鳴在沙灘車代理公司展覽店,訂購了一輛獅跑450,全新的國產四輪越野車,加上配件,花費3萬多。

  店里就有現貨,保養檢查好后,下午會送到海鮮加工廠。

  買好車,李鳴直接去雞東島,掛在方向盤旁邊的手機,震動幾下,自動播放群里的消息。

  譚成:這次還是沒去成南荷島,啥時候才能上島?

  宋涵涵:在果園陪我過周末,不開心嗎?

  程子琦:可以國慶上島的,那時紫云號交付,我們一起坐船出海,在南荷近海游玩。

  譚成、宋涵涵:

  微笑的背后,是對有錢人的羨慕。

  紫云號,是游艇/公務船的名字,程子琦想了好久,才想到的。

  紫通子,取自她的名字,云就搞不懂從哪里的,李鳴完全摸不著頭腦。

  “子鳴是家里的果園,總不能船又叫紫鳴之類的?云之一字,最配紫。紫云,紫云,自有紫霞東來,好聽又有好兆頭。”

  話題起于昨晚,動作過于激烈,弄得她膝蓋擦傷,心里有愧的李鳴,沒敢反對,紫云號就此成為正式命名。

  車到魚排灣,給了李七一份禮物,這是錢月特意吩咐的。

  昨晚李七一家走的早,還沒來的及,送一份有心意的好禮,今天特意補上。

  李佳奇在船上等著,不一會南荷號駛出碼頭,奔向大海。

  昨天海面風平浪靜,今天卻風云變幻,一浪比一浪高,南荷號起伏不停,偶爾重重拍打在浪涌上。

  南荷號是小了些,常通勤可以,惡劣一點的天氣,出海就飄,變得難以縱。

  不過紫云號,正在裝修和海試,國慶節之前,就能投入使用,到時就便捷許多。

  海況良好,開南荷號,海況稍差,就開紫云號。

  “老板,你可算來了!”

  易山聽到鳴笛聲,趕到碼頭,經過一天時間的沉寂,他冷靜了許多,沒昨天那么激動。

  三人來到月亮灣,海邊上停著一艘小舢板,江斤今早臨時做的。

  李佳奇撐船,來到放養熊本生蠔的地方。

  易山留在船上,穿戴好潛水鏡,李鳴和李佳奇一起下水。

  月亮灣的海水清澈見底,3米多深的海底珊瑚礁,清晰可見。

  礁石邊,散落著李鳴投放的霧島生蠔,大大小小的生蠔,張開著嘴巴,安靜自然的,吸食海水中的養分。

  一共投放了5次,超過1千斤的生蠔,散落在方圓50米的海域。

  大部分生蠔生長得不錯,適應了月亮灣的海水環境。

  合作撈到十多個生蠔,兩人就浮出水面,易山幫忙拉人上船。

  “你們怎么發現熊本生蠔的?”

  易山看一眼邊,李佳奇識趣的說,“我昨天想撈點椰子螺,潛水時無意發現的。”

  月亮灣“放養”好幾年,之前人跡罕至,海產得到修養生息,常見海鮮特別豐富。

  面對注視,李佳奇吞吞口水,“鳴哥,我下次再也不干了!”

  李鳴早就知道他在南荷島趕海,每天能賣幾百塊錢的海鮮,小子過得不錯。

  “別影響正事就行。”李鳴輕拿輕放。

  李佳奇懂事的,每次都只抓大海螺,不破壞海洋環境,也不留下垃圾,是個好漁民。

  “老板,這些野生生蠔,居然不比原產地的熊本生蠔差。如果加以人工培育,幾代后,必定比熊本生蠔還好...”

  老板還是很淡定,易山有點抓狂,怎么就不重視呢?

  “市面上所有頂級生蠔,都是國外的,像貝隆生蠔、澳洲帝蠔,加州熊本生蠔,本子生蠔。高檔生蠔,全被外國貨壟斷,就沒有一個是國產的。”

  作為剛要走出大學的易山,有一種海產養殖人的使命感。

  那就是在海產領域,國產的也要做到做好,做到第一。

  新發現的生蠔,不比真正的熊本生蠔差,還是野生狀態下的,易山升起雄心壯志,他一定要養出,國產最好的生蠔。

  我大天朝就是有一股志氣,那就是不管什么行業,我都要爭一個第一,要不然怎么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

  易山有這股志氣,李鳴更有,不然干嘛煞費苦心,冒著風險,在月亮灣投放霧島生蠔。

  “你吃過嗎?”

  “呃...”正在興頭的易山,被打斷話,話堵在口好悶啊!

  李鳴笑著用小刀撬開,兩個大生蠔,“來,每人一個。”

  李佳奇一點都不怕,蠔帶海水,一口吃下。

  “什么感覺?”

  “沒感覺!”

  易山氣得要打人。

  “生蠔太滑了,一下子就吞了。”

  易山只好硬著頭皮,自己品嘗,小心吃掉蠔,皺眉毛細嚼幾下,喜上眉梢,意外的好吃。

  “沒有腥味,甜滋滋的。”

  “吃過生蠔,該起個名字了。總不能叫熊本生蠔。”

  “南海生蠔?”

  “南荷島生蠔?”

  李鳴滿意點頭,“就叫南荷生蠔!屬于國人的極品生蠔!”

  兩人一致點頭,名字起的不錯,非常貼切,他們絕不承認,自己在吹彩虹。

  “南荷生蠔族群很小,才1千斤出頭,需要加大培育。”

  “嗯。我馬上提取樣本,單獨培養,不會讓試驗室帶來的母本,污染整個族群。”

  月亮灣的南荷生蠔,非常難得,在培養壯大之前,可不能混雜在一起,以免打亂整個族群的狀。

  有了新事業,易山滿心投入工作。

  李鳴沒打擾他,留下李佳奇做輔助,一個人回到山那邊的基地。

  南荷生蠔,要成為頂級生蠔,賣出高價,可不是養殖出來,叫賣幾聲,市場就會應聲贊同的。

  世界上,所有的頂級生蠔,除了品質優異外,還需要長時間商業推廣,提高知名度,先讓高端消費人群認同,然后普及大眾。

  明琦生鮮的渠道,恰好可以推廣南荷生蠔,慢慢提高知名度,兩者完美契合。

  路上思考著商業計劃,李鳴被碼頭的喧囂,打斷頭腦風暴。

  碼頭今天開建配設施,非常的鬧。

  碼頭南邊,停靠著好幾艘漁船,是李佳佳的團隊,他們在打木樁,規劃生蠔田。

  木樁打好后,還會鋪設繩子,采用吊繩模式養殖生蠔。

  生蠔養殖場,海域面積達到1000畝,分四個區,外面的A、B區,水深風浪大,采用吊繩法養殖。

  內側的C、D區,海水較淺,有部分灘涂,每天都會露,就采用散播法,蠔苗直接播撒到灘涂上。

  這是第一期蠔田,蠔苗有限,加上年底寒潮將近,每年都會有大批海蠣苗死亡。

  所以只養殖1000畝,明天開,再進行大規模養殖。

  第一期養殖計劃,只養殖農大實驗室帶來的,熊本生蠔。

  南荷生蠔,要到明年,才能大規模培育蠔苗,進行大規模養殖。

  李鳴坐在岸邊,看著李佳佳指揮漁民們勞作。

  下午時分,木樁用完,漁船拔錨啟航,李鳴揮手叫船,蹭船回去。

  “怎么不讓我弟,送你回去?”

  “他送我回去,就得再回一次島,沒必要來回折騰。”

  李鳴接過水,嘴巴灌一口海風,大聲問道:

  “你怎么親自出海?”

  “20萬的大單子,要是做成,合作社年底分紅就有了。”

  船停靠在魚排灣,李佳佳揮揮手,船調頭出去,漁船母港在東小碼頭。

  看著倩影遠去,李鳴松了一口,兩人許久沒單獨在一起了。

  3個月以前,李鳴是個撲街的茶店長,她是深夜麻辣燙的老板娘,兩人都是單狗,相處久了,有點好感。

  僅僅停留在有好感,連手都沒拉過,后來李佳佳回老家,他也等到程子琦回來,連那絲好感也斷了。

  之后再重逢,李鳴怕誤會,就沒怎么見她,有事也是經過李七叔侄辦理。

  相處一番,她很淡然,是李鳴自己想多了。

  開船的李佳佳,想了一會,啞然一笑。

  老娘又不是找不到好男人,他不是自己的緣分,過去就過去了,當個朋友,也不錯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