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46章 宇外遷徙

  埃默森所發現的這顆C宇宙內的這顆被林丹紅定名為免囚星的行星,其表面特點與地球差不多,其天空中的“太陽”也與地球上看到的太陽差不多。

  只是這顆行星十分荒涼,天空雖然呈現地球一樣的藍色,但大地卻沒有一點的綠色,全是一片土黃色,因為沒有植被。

  不過,這一點并不影響人們對它的向往,因為它的大氣與地球大氣一樣適合人類裸露活動,用不著身著笨重的防護服或容器。而且,這顆行星上也有四季變化,各方面與地球十分相似。

  林丹紅把自己復制到免囚星上后,首先感覺就是這顆行星上的空氣十分清新,呼吸起來很有“味道”的。

  為了體驗這顆行星上的日夜變化,她也讓孫小剛給自己生成房屋與通訊器.材,與其前生成的幾個人一起住了進去。

  到了夜間,她也感覺這顆行星的晝夜溫差也與地球差不多,天空也是藍色的,只是見不到云,這倒是與地球略有不同。

  “這里能不能生成水呢?”林丹紅只見藍天,沒見白云,一問,才知道這顆行星上沒有海洋與河湖。當然見不到云。

  “能生成。”孫小剛說。

  “那為什么不見海洋與河湖呢?”林丹紅不解地問。

  “可能是這顆行星的水循環系統與地球不同吧。”孫小剛說:“這也是這顆行星上為什么未出現生命的原因。”

  “看得出來,生命適合生存的環境是極其復雜的。”林丹紅若有所思地說。

  “是啊。”孫小剛說:“埃默森最后選擇的三顆行星中,這個行星的綜合指數是最好的。”

  “那其實兩顆星也沒有海洋與河湖嗎?”林丹紅問。

  “一個有,但綜合條件不如這顆星。”孫小剛說。

  “那為什么不選擇那顆帶海洋與河湖的行星呢?”林丹紅面露怒色。

  “那顆星表面變化太大,不合適人類居住,常出現對流不穩現象,如住上去,難適應環境變化。”

  直觀地說來,那顆行星表面的大氣與海水的變化異常,環境因素非常惡劣。人雖然也能裸露生存,但難適應急劇變化的天氣。

  “是嘛。”林丹紅似乎明白了什么,只好說:“能不能再找更好的行星呢?”

  “以后再說吧。”孫小剛嘆了口氣:“尋找一個更理想的地方真難哪。”

  從埃默森的介紹中他明白,找到這樣的一顆星也真不容易,這些都取決于輸入的搜索參數的適度。而這種參數,因人而已。能想出更為準確的參數的人,可能還未出生。

  “為什么不用人工智能去尋找更適合尋找的參數呢?”當時孫小剛這樣問過埃默森。

  “人工智能是什么?”結果他被埃默森反問。

  “是人設計的一種模仿人的生理與思維活動來應對自然的預設進程罷”孫小剛按自己的理解回答。

  “可以這么認為。”埃默森點點頭:“既然是仿人類生理與心理活動來應對自然的預設,那它應是以人的思維為基礎來認知自然的。所以,仍無法超越人的思維。這樣,沒有更為優秀的大腦結構,是很難迎接突破的。”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再找比這個更為理想的行星非常難?”

  “對。”埃默森說:“關鍵是出現一個能編出更為準確的參數組的人。但這種參數組到現在沒人填出過。靠胡亂填來碰運氣的成功率幾乎是零。”

  “這顆行星上能生成水。卻不見海洋與河湖。我們能不能人工生成河湖呢?”孫小剛又問。

  “這個問題,我已請教過氣象學與地質學方面的專家了。他們說,小規模的可以,大規模的難做到。”

  “為什么?”孫小剛好奇地問。

  “專家說,這顆行星上的水循環系統與地球不同,這恰恰就是它為什么未能生成生命的原因。”

  “為什么大規模的河湖造不出來呢?”孫小剛不解地問。

  “這顆行星上的水循環就這樣,其消失速度遠高于生成速度。這也是其表面沒有海洋、河湖的原因。你想人工生成河湖,可以,但想讓你的生成速度超果其自然的消失速度,則辦不到。”埃默森說。

  “我們能不能用地球上的海洋為樣本在免囚星表面上生成海洋呢?”林丹紅問。

  “這不可能。”埃默森說。

  “為什么?”

  “通過信息長臂系統在其它天體上生成水,與用管子抽水到另一個地方兩碼事。”埃默森說:“用信息長臂生成,是用天體表面的土壤內的物質的將有屬性的物體逆向變化到無屬性的物質,然后又用無屬性的物質重新組合成另一種屬性的物質的過程。這樣,也就是把一個地方的這種物體轉化成那種物體的過程。所以,這種人為變化是很難改變這顆行星的自然的水循環特性的。”

  這話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說,你在某一個地方生成大量的水,行。但其結果是這個地方的土地表面將出現很大的坑(洼地),水也就存一段時間,但不久又沒了,只留一處大洼地。

  那水都哪去了?蒸發了?還是被土壤吸收了?這只能是物體(由原子分子構成)這層面上的理解,實質上呢,也就轉化為無屬性的物質而消失了。

  這就意味著,改造這顆行星,使其變成藍天綠地,是可以的,但這永遠是一種人工循環,而不能象地球一樣自然的循環。

  “看得出來,這顆天體雖然不完全象地球一樣,但卻能把他人為變成象地球一樣。”孫小剛對免囚星的未來還是充滿希望的。

  “那就不考慮別的問題了。”林丹紅說:“我們今后就開始建造房屋,設計城鄉建設規劃,緊快把人員遷移過來。”

  這樣,暫住在地面兵營里的數萬囚世人作為免囚星第一批居民,用信息長臂系統發到星面上生成。

  地面上的原體則再用免囚星上安裝的信息長臂分解掉。這樣地球表面上的這數萬囚世人也就這樣消失得蹤影不見了。

  而地面上的柯伊伯人則也通過信息長臂傳到了極樂星上,其原體亦通過分解來消除掉。

  就這樣,D宇宙內的極樂星上的柯伊伯舊人類與C宇宙上的免囚星上的囚世人,作為同是從地球上走出的人,被移植到無限遠的兩顆外宇宙內的不同行星上。他們的間距和他們同地球人的間距一樣,是一組無法用地球人所用的數字顯示出來的距離。但因快子傳物技術把時空拉近,這三顆不同宇宙間的不同行星上的人類,相互間的來往,卻猶如今天的地球上的人到鄰居家那么便當了。

  很多人,對拉近時空這個概念十分陌生的。但是,時空距離的縮短也給人類帶來諸多便利條件,這一點,今天的人倒也有所感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