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七章 流民(下)

  入夜,大海上,十艘大船,在海上勻速行進。每艘大船,都有著上千流民,顯的非常擁擠,但這是無可奈何的事,不過沿海過去,到金陵,行程只有一周,到交州,就可能再需要一周時間。

  一條船的甲板上,迎著海風,一個人正在沉思。

  這人穿著總旗的官服,舉手投足之間,已經開始有著公門那種特有的凜然之意,他就是護送這批流民的十三司一個總旗,是千戶趙太平的心腹之一張和。

  在幽州時,趙千戶就與張和細細說過這件事的重要性,作為從普通番子一步步爬上來的十三司總旗,張和豈是蠢笨的人?

  自是一點就明,將此事看的十分重要。

  趙千戶選擇讓張和護送流民回南朝,不是選擇讓別的總旗去,原因張和十分清楚。

  根本上來說,即便是十吾司內,也有著派系之爭,雖在現在天下未一統的情況下,派系之爭斗未浮出水面,可已是有了征兆。

  護送流民前往南朝,事情重大,論起功勞來,少不得要有些獎賞,趙千戶又豈會將功勞隨意讓給別人?

  而且除了自己和劉百戶,在幽州這里,趙千戶并不相信別人。

  只是趙太平沒想到的是,此時的張和心思有些改變了。

  張和想起這數年來的經歷,在十三司所做的事,張和只覺得與自己初衷有所偏差。

  相比于這種潛伏于暗處的工作,張和更向往去戰場,殺敵謀得戰功。

  這不僅僅是明面和暗面的區別”更在于前途和油水。

  十三司本身衙門只有五品,千戶只是七品,百戶只是九品,想向上爬十分不容易”這數年出身入死,也只熬到個總旗,要是在軍隊或者地方,九品也許早就有了。

  而且一旦達到九品,區別更大了,在草隊和地方,上升的途徑非常寬闊,在十三司就步步艱難。

  十三司雖是一個有著特權的衙門,隨著時間推移,張和越來越覺得”在十三司做事,容不得半點放松。

  哪怕是平日里與同僚共處,也要注意不要被人當做進階之梯,這種事情,讓張和很是厭惡”卻又無可奈何。

  能在回去后,通過親戚和朋友,運作一番,得以進得軍隊或者地方,就無異于蛟龍入大海,完全擁有自己的一番天地!

  看著眼前蒼茫無際的水面”張和心緒不由得一陣陣激動。

  這一次能回到南朝”實機會難得”他定要趁此機會給自己鋪條后路。

  “只可惜,早幾年入得軍中就好了……”想到昔日自己相識的幾人,現在在軍中有著一席之地,有的已經封到了衛將”這才是真正的功勛,可蔭子封妻的功勛!

  這樣想著”張和開始思索起這件事來。

  夜色中,船只飛速行進。

  “大人,船上有幾個流民患了病癥,任何處置?”這時有著番子過來,向著張和稟報了這件事。

  當上這艘船的督辦官,張和并不是主事。

  不過水師的船長只管開船,并不干涉流民的管理,張和現在有著決策權,自是做事前,對他先行稟報。

  “有流民患了病?可讓船上醫師看過了?”張和微微皺眉,這件事說大不大,可說小也不小,真的在船上鬧起瘟疫來,可就麻煩了。

  “醫師已看過了,目前這幾人還無事,可在海上時日久了,卻是有些麻煩了。”番子小心翼翼的說著。

  “既是這樣,傳令下去,將這幾個患病的人單獨安排一個船艙,讓醫師給他們熬些藥劑,最好莫要在船上死了人,明白了么?”張和并不是個枉顧人命的人,為求功勞而抹殺人命的事,他做不出來,所以只得盡力而為,但是也不是不識大局的人:“但是一旦有著瘟疫的跡象,就報告給我,我會處置。”

  這處置自然是處死了。

  處死幾個人,保住全船人,這說到哪里去,都是功績。

  “小人明白了,這就去作。”番子聽了,忙進去了,沒一會兒,船上就有些喧嘩,但是轉眼之間,就被番子鎮壓了下去。

  又兩日過去。

  這幾日里,先前有病癥的流民身體漸好,船上未曾發現瘟疫狀況,這讓船長和張和,都不由松了一口氣。

  這一天,張和剛剛睡醒走上甲板,一個小旗就來到面前,提醒的說著:“大人,再過半日就到安口港了。”

  “到了金陵地界了么?”張和連忙回過神來,此刻這十艘船,已到了金陵境內。

  金陵不缺人口,但是按照規矩,必須在安口港停靠三日,清點人。戶籍,并且向戶部報告,獲得了戶部的戶籍后,才可轉去交州的珠口港。

  安口港不僅沒有一處海關,更有著重兵護衛,到了這里,張和的任務基本就算完成了,到交州去,自然有別的官員陪同。

  “清理人口,準備上船!”張和沉聲說著。

  雖到了金陵地界,但要負起的責任,卻不能輕率視之,到了這里,小心一些總沒有大錯,別在最后關頭弄出差錯來。

  這時,水師發出號令,艦隊的速度,立刻放緩了下來。

  看了一眼遠處漸漸清晰可見的港口,張和心中略感欣慰。

  長途跋涉這么久,終走到了目的地。

  只要將流民送上岸,與當地官員做好交接,自己算是可以交差了。

  船只繼續前行著,這時,前方行來一艘小船。

  船上士兵離的很遠,就遙遙喊話,詢問身份,而船上自不敢怠慢,讓聲音洪亮的人,遠遠對答,這也是由于天色漸暗,要不就是旗語了。

  片刻,這船返回港口。

  隨后是大船庫來近前查看。

  確認了他們身份后,艦隊才緩緩行近港口。

  一到港口,再次遇到盤查,完全靠了岸,就已是黃昏,這時天色晦暗,隨風開始下著細雨。

  不過靠上后,就見到戶部的官員在等候著,張和連忙上去行禮。

  這戶部官員一見面,就問著:“情況怎么樣?”

  張和將手指向甲板上,十條船上,自己的船上最先動員,大批安安靜靜等著上岸的流民都在上面:“大人,人都已準備好了,一個不少,沒有病死!”

  戶部官員環視了四同,很滿意,喊著下吏說著:“清點下!”

  又對著張和說著:“不錯,你把文書拿來。”

  等清點完畢,的確一個不少,這人滿意的在文書上的數字圈了圈,又寫了個優字。

  這就是交接了,下面又是一番忙碌。

  按楚王旨意,凡送至交州珠口港的流民,必須在金陵的戶部,獲得戶籍,并且清點人口,發給地契。

  不過,這和張和無關,得了這文書,就已是無事一身輕。

  作為十三司一個總旗,張和清楚自己的職責。

  沖鋒陷陣,斬殺敵將,這是軍隊要做的事,而自己的職責所在,就是探查情報,做著暗地里的事。

  前段時日,一些同僚仗著十三司的特權,濫用職權,結果被處以重罰,這事到現在張和還記憶猶新。

  天子手中暗劍,并不是好當。

  深深吸了一口氣,張和將自己心中的渴望壓了下來,跳上碼頭,向著里面行去。

  這港處于入海口,出產并不算豐富,但是這時,新城周長五里,里面劃分著街道和倉庫,已建滿了,雖空氣帶著幾分咸腥,但的確繁華異常。

  隨著海關的開辦,鼓勵著海運,大量棉布、糧食、武器、珠寶、香材,都在迅速交流著,特別是交州的珠口港開放,遠洋貿易還沒有見到多少,交州的木材、香材,珍珠,象牙,特別是沉香,到了金陵都能賣上高價……

  前朝香料、鹽、鐵,都是禁榷,但是現在,只要被海關抽二稅,就可,因此街道密密麻麻,都是客商。

  見這一年前,還是普通的沿海縣城,現在卻發展繁榮景象,張和在心里,對楚王越發的佩服起來。

  南朝能有如此發展,靠的還不是因為楚王的英明決策?

  這一次的決策,不僅可在百姓之中有著名聲,更能讓自己的境內人口充沛,果然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想必楚王必可混元宇宙,統一天下,自己能立得戰功,就可以衣錦還鄉了。

  十三司雖親近王上,可只是一把暗劍,無法擺于明面上。

  有著大志,又豈能一直在此地磋砣?

  以現在胡人局面,必會與楚軍正面交鋒,只要入得軍中,上陣殺敵,才是大丈夫!

  不過,十三司進難,但出去更難。

  當然,幸虧的還是自己只是總旗,要是當上百戶的話,基本上就沒有出十三司的希望了,想了想十三司中,自己親近的余可近。

還有已經當上了衛將的鄭達成,張和走在了街道上,心中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