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八一章 明悟

  “接著往下說。”

  聽到朱樉的話,鄧艾繼續。

  “臣下當初聽李將軍說過。我大明一直在想方設法讓投降的蒙古人,特別是蒙古的高級將領為我大明訓練騎兵。可始終不能如愿以償。”

  朱樉點頭,他雖然沒聽說過還有這樣一種說法。

  但朱樉也明白,蒙古人都是在馬背上長大。他們是最早玩騎術的民族,也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這便能說明。蒙古人,或者說草原人。在騎兵上的造詣,肯定比中原強。大明拉攏蒙古將領,也就不足為奇。

  三人行必有我師。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鄧艾再次接著道:“像王妃二哥這樣的人物,聽說皇上都很在意。大王答應王妃的要求,由蒙古人來訓練,指揮。這對我大明騎兵衛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鄧艾說的這些,都是李信當初興奮對他所說的話。只是他略微做了改動,并沒有說出李信的原話。

  李信當初的原話是,由蒙古人為大王訓練騎兵。這是求也求不來的天大好事。

  正是因為朱樉與趙敏談起騎兵,鄧艾便想起李信的話。

  所以,同樣希望朱樉強大的鄧艾,毫不猶豫的開口支持。

  “本王明白了。”

  優秀將領對軍隊的作用,是不能否認。

  如同剛才的演習。鄧艾這種門外漢的瞎指揮,肯定會造成戰場上全軍覆沒的危險。

  “鄧長史,本王有些疑惑。”

  鄧艾道:“大王請講。”

  朱樉問道:“剛剛那千戶所士兵,他們是來自西安前衛?”

  鄧艾想也不想,點頭肯定是。

  “行了,鄧長史也去準備吧!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鄧艾領命告退。朱樉這次起兵,必須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也必須要提前做好,死守雄關的準備。

  按照計劃,他鄧艾的事情同樣不少。唯一一個依然休閑的人,如同沒事人的只有朱樉。

  對朱樉的態度,鄧艾已經不知道該用什么語言來形容。

  因為他們這次的起兵。本質上來說,可是造反。

  連造反都無法讓朱樉提起精神,他還能說什么。他鄧艾,作為王府長史,只能每天少睡兩個小時。

  甚至,前兩個晚上。他鄧艾都無法入睡。

  無法入睡當然不是因為激動。

  而是對所有計劃,鄧艾都一次次的想象。想象計劃如果趕不上變化該如何應對。該如何向朱樉建議。

  鄧艾走后,朱樉一個人呆在原地沉思。

  “這西北,看來自己的話。并不是絕對啊!你們這是在逼本王,想試一試本王的刀是否鋒利啊!”

  朱樉一個人自言自語。

  他清楚記得,他下令讓諸葛正雄帶領西安前衛,以及西安前護衛前往了潼關。

  如今的演習,鄧艾居然調來了西安前衛。

  這說明什么?

  說明自己的話,被當成了耳旁風。

  而且是布政使王明,王府長史鄧艾,軍師諸葛正雄和劉璉四人。都將自己的話當成了耳旁風。

  這是要架空本王!

  還是要軟禁本王!

  之前調西安前衛前往潼關,可是朱樉親自下的命令。

  “看來自己的兵諫,很可能就是一個笑話。”

  朱樉搖頭苦笑。

  他可以肯定。違背自己命令的屬下,都是因為南京的朱元璋。

  原因很簡單。

  沒有朱元璋在背后支持他們,他們敢這樣無視自己的命令?

  至于他們想在西安自己起事?這根本不可能。

  沒有他朱樉在前面充當門面,他們敢自己起兵,只能說明他們愚蠢至極。

  以這些人的智商,這不現實。

  而且這不是一個人,就能成功的。畢竟人都是有私心的。

  想到這里,朱樉前往趙敏的別院。

  說來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朱樉他現在唯一值得相信的人,竟然只有趙敏。因為只有趙敏不可能是朱元璋的人。

  “大王怎么來了?”

  朱樉來到趙敏別院,遠遠就看到趙敏在正廳里似乎很忙。因為朱樉見到趙敏面前有數十人,走了又來,來了又走。

  沒有打擾忙碌中的趙敏,朱樉來到偏廳等待。

  可他沒有打擾,自然有人通報趙敏。

  朱樉剛坐下喝了兩口茶水,趙敏就匆匆趕來。

  “本王是來通知你,不用忙了。”

  來的一路上,朱樉就想了很多。

  與其做一個跳梁小丑,還不如束手就擒。

  自己只要不公開造反,以朱元璋夫婦對自己的態度。大不了再被打一頓板子了事。

  一旦公開兵諫。他朱樉就沒有退路了。

  而且,他朱樉很有可能會被臨陣倒戈,會當場被擒。

  至于忠于自己的騎兵和火器營。在自己被擒后,肯定也是放下兵器投降的一條路。

  就算朱元璋不會殺自己。可是為了樹立一個反面教材,自己的命運可能是終身囚禁于南京。

  朱樉將心中所想,所猜測。全部對趙敏言明。

  “這是臣妾的疏忽。”

  趙敏聽了朱樉的話,連忙對朱樉行禮道歉。畢竟是她趙敏掌握著西北的情報系統。

  而且趙敏確實忽視了朱樉的身邊人。

  這只能說明,趙敏還是太年輕,還是缺乏經驗。沒有隨時監視朱樉自詡的心腹大臣。

  朱樉搖頭,這不怪趙敏。

  這些人原本就是朝廷大臣,他們聽從朱元璋的話才是正確無比的。

  朱元璋是皇帝,朱元璋的話才是圣旨。

  “大王想如何做?坐以待斃?”

  趙敏見到朱樉已經失去了斗志,便開口刺激他。

  “還能怎么辦?原本還有三成勝算,如今可能不足半成。”

  朱樉并沒有失去理智。不管趙敏如何說,他只是搖頭。

  非常現實。

  朱樉當然心有不甘。

  可結局注定被傷害。

  “那我們走吧!”

  趙敏舊事重提,再次勸說朱樉與她遠走高飛。

  “走?”

  朱樉早已經忘記了趙敏當初所謂的后路。

  “大王不是常說,天高任鳥飛嗎?大明不能實現大王的理想,可大地很大。我們可以去西方,去西方證明大王是對的。”

  朱樉沉默。

  這倒是個不錯的選擇,原本他的目標就是以漢唐為榜樣。

  而且,遲早要去西方接手蒙古人的遺產。早去晚去早晚要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