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二百一十六章 道不輕傳

  達成合作意向之后,無信和王大王開始共同商議“除魔大會”的對策。王大王果斷提出,讓他直接單刀赴會,把這場“除魔大會”變成“投魔大會”。

  為什么他敢這么莽?因為在他眼里,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利往。江湖人士未必超脫物外,只要找到了他們的痛點,一樣可以收買。

  大俠當然不會為五斗米折腰,但是他們會為《易筋經》和“屠龍刀”折腰。

  從某種角度來講,武林門派天生就是一堆盈利性不那么強的“企業”。只要稍微引導一下他們,向著逐利的方向推一把,他們很容易就會墮入魔道。

  假設:

  掌門企業家。

  武林盟主壟斷資本家。

  說資本家追逐的是金錢,這是個狹義的概念。事實上,資本家的本性是追逐一切可以產生價值的生產要素,包括金錢、土地、礦產、農作物、機器、技術、廉價勞動力……

  當然,在武俠世界里面還得加上絕世武功和神兵利器。

  而王大王要做的,就是大聲招呼“屠龍寶刀,點擊就送”把他們騙過來,然后在他們上車后從背后踹一腳,接著焊死他們的車門。

  有件事情讓無信說對了:這條路還真的就是成魔之路。壟斷資本一旦形成,帝國主義也就隨之而來了。不過,這就不是眼前該擔心的了。

  目前來看,全俠派生產的槍械,的確可以當作點擊就送的“屠龍寶刀”來勾引一下這些門派。之后全俠派進一步點出新科技,就能把更多舊技術拿出來,培養一群離不開自己的買辦門派充當打手。

  別問,問就是跟米帝學的。

  即便如此,王大王決定出現在“除魔大會”還是冒著巨大風險。雖然有無信保護,但如果在場的“名門正派”沒有被王大王的話術給忽悠住,仍然群情激憤要求殺掉王大王,那么少林寺也無法保證王大王能夠全身而退。

  在臨行之前,王大王已經把所有后事交代好了,隨行只有蘇琴一人。本來王大王連蘇琴也不愿意帶去,但是實在是拗不過她。

  蘇琴手持長槍,對著王大王嫣然一笑:“要是真的回不來,我就陪你一起。”

  啊!有妹子如此,夫復何求!

  好在蘇琴的決心沒用上。事實證明,所謂的“名門正派”也不過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只要拿出一點餌食就能“二桃殺三士”。

  說來也對。冒著性命危險去“除魔衛道”,和有利可圖的合作之間,還是挺好選的。

  江湖道義?那東西能當飯吃么?

  于是,王大王在拿到了一堆訂單之后,在方正儒等人的怒目與無信的護送之下,哼著小調離開了嵩山。

  順天府京城。

  “……那小子就是這樣辦的。”楚隴田結束了講解。

  王大王能夠出人意料一轉攻勢,的確是有點出人意料。一開始就看好王大王的楚隴田,現在覺得自己非常有面子。

  “他頂多就算是斷尾求生!”王毛氏憤憤不平道。

  “王老太君,此言差矣。”常明登第一次在對話時沒有玩他養的那只黃鶯,“那王大王看上去是拋棄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手銃制造技術,但是同時也為自己打開了局面。死棋能走活,還能走出一條寬廣的大道來,以一個十幾歲的后生來講,已是難能可貴。”

  說罷,他從懷里拿出來了一把黑色手槍,正是“墨攻”,“我搞到了一把,你們看看。”

  王毛氏和楚隴田傳閱這把手槍。當槍傳到楚隴田手上,他忍不住握住槍柄,摸了摸曲線優美的扳機。

  “沖我來一槍。”常明登說。

  楚隴田皺了下眉頭,舉起手槍在距離常明登只有一尺遠的距離,對著對方的腦袋轟然開槍。

  而常明登用手一拂,用兩指將槍彈夾住。

  “這東西,他們全俠派一天能造十幾把。”常明登審視著手中爆彈道,“但是如果讓他們做大,一天能產上百把的時候,不用一年時間,他們就能武裝一支戰斗力極強的隊伍。武林中小門派間的格局會徹底打破,而大門派的定位也將徹底改變。”

  “……絕世高手的意義會被減弱。”王毛氏也明白了問題的嚴重性。

  “而且如果他們武裝一只上萬人的隊伍,那么這支隊伍放在整個帶明,乃至目前所知的四夷之地,都是所向披靡的……”楚隴田想到這里,一股涼氣從背后升起。

  “正是。在王大王的推動下,朝廷和武林的平衡將被徹底打破,朝野力量出現倒置。”常明登站起身,撫須道,“如果沒人去管這件事情,馬上民間會出現新的陳友諒、朱元璋。”

  “……這么說,這小子對帶明的江山社稷,是個禍害?”王毛氏聽到這里眼睛一亮。難道常明登終于要出手對付王大王了?

  常明登回身對王毛氏笑道:

  “稍安勿躁……朱家的社稷江山,對我們天理會來說只是個憑依罷了。

  我們天理會要的,是超脫萬物,是昭示天理。

  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對于那王大王,我覺得,也許他夠資格,由我來引他走入天理之路。”

  “……常老哥!使不得!”楚隴田一拍石桌子站了起來,“你要收關門弟子?你這不還是判了他死刑?”

  “老楚啊,不是我說你。你要是真的對這個小子有信心,就應該賭他能夠通過我的試煉,從我這里出師。”常明登笑著回應。

  王毛氏一頭霧水:“我怎么聽不懂你們說什么?”

  “唉,”楚隴田看常明登心意已定,只能垂頭喪氣地坐下了,“王老婆子,你認識常老哥比較晚,恐怕不知道他早年還有一個名號,叫做‘道不輕傳,活人不授’。”

  “什么意思?”

  “我來解釋一下吧,”常明登說,“我年輕時曾經立下志向,要效法孔圣先賢,教出七十二個賢徒。

  但是呢,我這個人不喜歡凡夫庸才,所以我收親傳弟子有個條件:

  如果這個徒弟只會照本宣科、拾我牙慧,在天理之路上無法做到有所創舉,未來也無法超越我,那么我會殺了他。”

  “……”王毛氏看著眼前這個慈眉善目的常明登,一股惡寒襲來,全身寒毛都豎了起來。

  消化了一下常明登的“道不輕傳”之后,王毛氏小心地提出了一個問題,“常老哥……常老師,你收了幾個親傳弟子了?”

  “七十一個,還差一個就滿孔圣人的七十二之數了。這王大王有幸,居然能成為我最后一個弟子。”

  “那么……他們中有幾個活著的?”王毛氏追問,盡量裝作不經意地問。

  “只有一個活著,其他七十個都死了,浪費了我許多光陰。”

  常明登平和的語調,就好像不是在說活人,而是在說他制作失敗的某種器物一樣,幾乎不包含任何情緒。

  “……常老哥定了,這件事情就這么辦吧。”楚隴田嘆了口氣,準備散會。

  “哦對,大家別忘了……”常明登提醒了一下。

  三個人垂下頭,虔誠默念道:

  “大道不改,天理長存!”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